順哈村
順哈村
順哈村隸屬瑞麗市姐相鄉,全村國土面積11.59平方公里,適合種植糧食、甘蔗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糧食、甘蔗為主。
該村委會隸屬瑞麗市姐相鄉,地處鄉政府駐地東北部,東南與緬甸毗鄰。距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區12公里。轄芒約、廣雙、順哈等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965戶,有鄉村人口4177人,其中農業人口4163人,勞動力276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68人。
順哈村
全村國土面積11.59 平方公里,海拔 752.2米,年平均氣溫21.2℃,年降水量1355.2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甘蔗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1834畝,人均耕地 2.95畝,林地2981.2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53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09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糧食、甘蔗為主。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310畝(其中:田9310畝),人均耕地2524畝,主要種植糧食、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 2981.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981.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74畝,主要種植橡膠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48.9畝,其中養殖面積748.9畝;其他面積4347.6畝。
順哈村
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534戶通自來水,有431戶飲用井水,有43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96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91戶(占農戶總數的92.3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59台。
順哈村
該村到鄉道路為公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集貿市場4.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5輛,拖拉機695輛,摩托車1014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31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3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32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93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7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38.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54.3萬元,佔總收入的73.04%;畜牧業收入409.3萬元,佔總收入的16.1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54頭,肉牛550頭);漁業收入25.6萬元,佔總收入的1.00%;林業收入23.4萬元,佔總收入的0.92%;第二、三產業收入226.2萬元,佔總收入的8.91%;工資性收入161.9萬元,佔總收入的6.38%。農民人均純收入3909 元,農民收入以糧食、甘蔗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1.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64人(占勞動力的13.17%),在省內務工219人,到省外務工145人。
順哈村
該村現有農戶965戶,共鄉村人口4177人,其中男性2066人,女性2111人。其中農業人口4163人,勞動力2763人。該村以傣族為主,其中漢族398人,傣族3758人,德昂族5,其他民族12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936人,參合率95.21%;享受低保33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6.6 公里。
該村建有小學3所,校舍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距離中學7.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03人,其中小學生269人,中學生134人。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 865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83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0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1400元。年末集體總收入72.61萬元,有固定資產338.53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8.72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和政務公開。
該村建有黨支部9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7人,少數民族黨員86人,其中男黨員72人,女黨員15人。
村委會由支書、副主任、文書組成,下設9個村民小組。
順哈村委會位於鄉政府駐地東北部。東南與緬甸毗鄰,阡陌交錯,藩籬相依。轄9個村民小組,922戶,4022人,傣、漢兩族,傣族為主。耕地面積11834畝,其中水田9310畝,旱地2524畝,產水稻、甘蔗、西瓜、玉米等。順哈。順:園,哈:茅草,即茅草園之意。轄區內有芒約雷奘相寺廟,雲井“一寨兩國”景點富於民族建築可供遊覽。
雷奘相,傣語,譯寶石山寺,位於芒約村民小組的後山上,創建於十三世紀中晚期,是德宏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初期建造的佛寺。據傣文經書記載,該寺是東南亞八大奘寺中的第三座奘寺。歷來是中緬信教公民的朝拜聖地之一。1989年公布為瑞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曾於1880年、1984年重建。現大殿為磚木結構,木構架抬梁式,面闊三間,進深六間,建築面積為367.9平方米,1987年大殿東南約200米處,建了一座6米多高的白象群塔。寺院內除主殿堂、白象塔外還有僧房、戒亭、比丘尼房和建佛寺的出資人,為紀念他嬰兒時水牛對他的救命之恩建造了一塑水牛雕像。1982年,在該寺範圍內出土明代燒制的紅磚和新石器石斧。1990年又發現唐代炭化稻穀及戰國時期的陶片,2001年在該寺原建塔基地宮中出土了300多件陶制佛像和形制獨特的銅鑄佛像,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近年來,到雷奘相朝拜的信教公民絡繹不絕,省內外甚至東南亞各國的信教公民常來朝聖,每年有30000多人次來朝拜,香火較旺,成為東南亞的著名佛寺之一。
雲井“一寨兩國”位於瑞麗南部11公里處,中緬兩國邊境的71號界樁就在這裡,分屬中緬兩國的兩個寨子客觀上形成了一個寨子,兩國邊民共飲一井水,同走一條路,同趕一條街,通婚互訪,民族同宗,習俗相同。聞名的“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去結果,緬甸的母雞到中國來下蛋”的特別景觀指的就是這裡。為了開發雲井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兩國邊民的民俗風情資源,突出“一寨兩國”自然村寨的特色,景區推出了傣式迎賓、逛傣寨、訪民居、聽民俗、傣拳紋身展演、歌舞表演等活動項目,使各地遊客體會到濃郁的民風民俗和風土人情,“一秋盪兩國”、榨糖機等遊樂項目,讓廣大遊客玩得十分盡興,頗受遊客喜愛,吸引了眾多遊人。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順哈村委會始終堅持以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立足本村實際,尊重農民意願,量力而行,科學規劃,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穩妥推進,務求實效,確保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為加強環境治理,徹底整治村容村貌,2007年全村投資1萬元對村環境進行整治。做到了糞便、柴草出屯,廁所乾淨,村路庭院整潔,排水順暢,溝塘有效治理。投資3萬元建沼氣池10個做為試點,嘗試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為加強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2007年上半年全村投入建設資金145.28萬元。其中投資10萬元,新建雲井沙石路740米,現已竣工;投資20萬元,新建南東橋,現已竣工;投資40萬元新建姐相、戶育邦養兩村民小組彈石路(規劃擬建當中)、人畜飲水工程(已竣工)及種養沼工程(實施當中);投資30萬元新建芒約公房及籃球場,已竣工;投資4萬元新建廣雙籃球場,已竣工;投資7萬元新建漢弄黨員文化活動室,已竣工;投資18萬元修繕雲井小學教學樓,現正修繕當中;投資15萬元新建順哈公房,已竣工;投資1.28萬元新建村伙房,已竣工。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存在問題和困難:飲水、交通、水利灌溉、平田改土資金不足。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畜牧業養殖、經濟林果種植、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