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兒舌頭

大戟科雀舌木屬植物

雀兒舌頭(學名:Leptopus chinensis (Bunge) Pojark.),為大戟科直立灌木,高達3米;莖上部和小枝條具棱。葉片膜質至薄紙質,卵形、近圓形、橢圓形或披針形,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花小,雌雄同株,單生或2-4朵簇生於葉腋;萼片、花瓣均為5。蒴果圓球形或扁球形,基部有宿存的萼片。花期2-8月,果期6-10月。全國各省區均有分佈,生於海拔500-1000米的山地灌叢、林緣、路旁、岩崖或石縫中。

形態特徵


雀兒舌頭
雀兒舌頭
直立灌木,高達3米;莖上部和小枝條具棱;除枝條、葉片、葉柄和萼片均在幼時被疏 短柔毛外,其餘無毛。葉片膜質至薄紙質,卵形、近圓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5厘米,寬0.4-2.5厘米,頂端鈍或急尖,基部圓或寬楔形,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側脈每邊4-6條,在葉面扁平,在葉背微凸起;葉柄長2-8毫米;托葉小,卵狀三角形,邊緣被睫毛。
花小,雌雄同株,單生或2-4朵簇生於葉腋;萼片、花瓣和雄蕊均為5;雄花:花梗絲狀,長6-10毫米;萼片卵形或寬卵形,長2-4毫米,寬1-3毫米,淺綠色,膜質,具有脈紋;花瓣白色,匙形,長1-1.5毫米,膜質;花盤腺體5,分離,頂端2深裂;雄蕊離生,花絲絲狀,花藥卵圓形;雌花:花梗長1.5-2.5厘米;花瓣倒卵形,長1.5毫米,寬0.7毫米;萼片與雄花的相同;花盤環狀,10裂至中部,裂片長圓形;子房近球形,3室,每室有胚珠2顆,花柱3,2深裂。
蒴果圓球形或扁球形,直徑6-8毫米,基部有宿存的萼片;果梗長2-3厘米。花期2-8月,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雀兒舌頭生於海拔-般為500-1000米(西北部達1500米,西南部達3400米)的山地灌叢、林緣、路旁、岩崖或石縫中。喜光,耐乾旱,土層瘠薄環境,水分少的石灰岩山地亦能生長。

分佈範圍


除黑龍江、新疆、福建、海南和廣東外,全國各省區均有分佈。

主要價值


雀兒舌頭
雀兒舌頭
為水土保持林優良的林下植物,也可做庭園綠化灌木。葉可供殺蟲農藥,嫩枝葉有毒,羊類多吃會致死。
【葯 名】:雀兒舌頭
【拼 音】:QUEERSHETOU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葯大戟科植物雀兒舌頭的根。
【功 效】:理氣止痛。
【主 治】:治脾胃氣滯所致、脘腹脹痛、食欲不振、寒疝腹痛、下痢腹痛。
【性味歸經】:辛,溫。胃、大腸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12克。
【別 名】:黑鉤葉(《秦嶺植物志》)、草桂花(雲南嵩明)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吉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湖北、四川、雲南、西藏。
【拉丁名】:雀兒舌頭Leptopus Chinensis (Bunge) Pojarko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