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芭蕾舞團

中國國家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是中國國家芭蕾舞團,誕生於北京舞蹈學院,成立於1959年12月31日,第一任團長戴愛蓮,現團長馮英,時稱“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代表作品有《天鵝湖》、《紅色娘子軍》等。2009年來,劇團全體演職員在團長馮英的領導下,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對外文化交流戰略,邀請國外著名芭蕾大師及編導來團授課、排戲,並長期活躍在世界芭蕾舞界,積極地將中國民族芭蕾推向國際舞台。

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截至2018年12月,中央芭蕾舞團為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機構。

簡介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亦稱“中國國家芭蕾舞團”,簡稱“中芭”),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芭蕾舞團,現任團長、藝術總監為馮英女士。
自1959年12月31日建團以來,中芭以“介紹西方古典、現代各流派芭蕾經典作品,探索西方芭蕾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之路、創作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芭蕾作品”為宗旨,積累了100餘部保留劇目,其中以《天鵝湖》為代表的國外古典與現代芭蕾經典作品的排演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而作為“看家劇目”的《紅色娘子軍》等民族芭蕾原創精品已具有世界品牌效應並被國外知名舞團移植。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中芭的優秀芭蕾舞蹈演員在國內外專業比賽中屢獲殊榮,有近百餘人次在國際重大芭蕾比賽中獲獎。現中芭共有70多位舞蹈演員、10多名舞蹈教師、60多位演奏家、1支舞美製作團隊和1座演齣劇院(天橋劇場),年均演出130餘場,上座率90%以上,足跡遍及神州大地及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在50多次國外巡演中,中芭以最規範的芭蕾技術深厚功底和融匯中西、貫通古今的創新能力贏得了國際芭蕾界的廣泛讚譽,獲得了與世界著名院團相比肩的國際地位。21世紀以來,中芭已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中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多年來,中芭始終堅持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普及高雅藝術的職責,並致力於與國際芭蕾舞界的廣泛交流、肩負政府對外文化交流的使命。中芭的年均演出量一直保持在130場左右,上座率高達90%以上,足跡遍及五湖四海。長期以來,中芭堅持在海內許多大中小學和社會單位舉辦“走進芭蕾”公益表演活動,並先後20餘次赴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出訪演出。此外,中芭還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對外文化交流戰略,除邀請國外著名芭蕾大師及編導來團授課、排戲以外,還長期活躍在世界芭蕾舞界,積極地將中國民族芭蕾推向國際舞台。
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成功地運用芭蕾這一西方藝術形式表現了中國人民的生活,《紅色娘子軍》已成為享譽世界的經典之作,《黃河》、《梁祝》、《大紅燈籠高高掛》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保留劇目。這一大批優秀作品已為創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芭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中芭現任團長、藝術總監為馮英,黨委書記為王才軍,副團長、中芭演出公司總經理為王全興,副團長、音樂總監、首席指揮為張藝。在團領導及團藝術委員會委員的帶領下,中芭正以朝氣蓬勃的姿態,繼續為“努力繁榮中國芭蕾藝術”這一偉大理想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如今,中芭已擁有一支由70多位專業舞蹈演員及10名優秀舞蹈教師組成的演出隊伍。朱妍、張劍、王啟敏、李俊、盛世東、餘波、曹舒慈、魯娜、邢亮、馬曉東等多位青年演員逐漸在藝術上走向成熟,在歷屆重要的國際芭蕾舞比賽中都曾斬獲金獎、銀獎和銅獎,並引起了國際芭蕾舞界的廣泛關注。
中芭還有一支由60多名演奏員組成、在中國唯一專屬芭蕾舞團的交響樂團,除完成本團舞劇演出任務之外,中芭交響樂團常與外來芭蕾舞團合作,其獨立演出的音樂會也常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中芭的舞台美術製作團隊訓練有素、精於業務,其製作的服飾、布景、道具等堪稱精美,在擔負劇團每年上百場演出物美裝置工作的同時,也為許多國外藝團在華演出提供舞台技術服務。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隸屬於中芭、始建於1953年的天橋劇場是新中國成立后新建的第一家劇院,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專為芭蕾舞和歌劇演出的劇場;它見證了中芭成長曆程,《紅色娘子軍》《大紅燈籠高高掛》《牡丹亭》《小美人魚》等劇都在此首演,劇場還接待過烏蘭諾娃、帕瓦羅蒂、小澤征爾、皮娜·鮑什等世界著名藝術大師以及莫斯科大劇院、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倫敦節日芭蕾舞團、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等世界名團的訪華演出。
此外,藝術委員會、演出部、團長辦公室、人事部、財務部、資料信息部、後勤服務部、繪景基地、業餘芭蕾培訓等行政部門也是中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芭的光輝歷程激勵著全體中芭人以永不消退的激情、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迎接美好的未來。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全團正積極地貫徹和落實“十八大”精神,為完成“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繼承優良傳統,不斷開拓進取,積極探索藝術創作規律,努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真正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鮮明民族特色、深受觀眾喜愛的藝術表演團體,讓中國芭蕾藝術這朵奇葩在新的時代綻放得更加璀璨”的宏偉目標而努力。為了推進中國芭蕾舞事業的不斷發展,中芭將努力“建設高素質骨幹隊伍,提升藝術創造能力和發展活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推出更多融匯東西方藝術精華、具有全球親和力、能夠常演不衰的精品力作,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團史概述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如果說1581年法國《皇后喜劇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視為芭蕾舞劇之初始——雛形的話,芭蕾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幾乎晚了3個多世紀。不過,起步雖晚,卻是飛躍前進。

20世紀初

曾有外國的芭蕾舞團來中國演出,但規模有限。此後,陸續有俄僑來中國開辦業餘私立芭蕾舞學校,以上海、天津、哈爾濱等地較有影響——對中國的芭蕾啟蒙教育有積極作用。
毋庸置疑,芭蕾舞劇在中國的真正興起和發展,也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這與中國政府對一切具有世界意義的優秀文化藝術都採取積極吸納、支持的基本方針具有密切的關係。

20世紀中葉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最初,對中國芭蕾具有影響力的是俄羅斯學派。從1954年2月第一位蘇聯專家奧-阿-伊莉娜(O-A-YEALINA)應邀來京開辦第一期“教師訓練班”起,到58年中國上演第一部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中國芭蕾實現了初創期的神速“3級跳”。在此期間,諳熟芭蕾藝術的戴愛蓮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期“教師訓練班”的學員(大都接受過一定的芭蕾訓練),以半年的時間,奇迹般的完成了蘇聯舞蹈學校1——6年級的教學大綱,通過嚴格的考試全部合格。他(她)們成為同年創建的北京舞蹈學校,芭蕾專科的教學骨幹。此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成長為真正的芭蕾教育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
實現“3級跳”的重要舉措是邊訓練,邊實踐演出。這一時期常有著名蘇聯芭蕾藝術家來華演出,精湛的表演吸引了眾多的觀眾,中國人逐漸熟悉、喜愛起這門藝術。
周恩來總理接見中央芭蕾舞團
周恩來總理接見中央芭蕾舞團
1957年在查普林的指導下中國首次完整的上演了一部芭蕾舞劇——《無益的謹慎》(LA FILLE MAL GARDEE),它是18世紀末讓-多貝瓦爾的作品,具有現實主義的風格,適宜於當時中國芭蕾舞演員的實際水平,通過演出使隊伍得到了提高。
1958年10月在古謝夫的指導下,北京舞蹈學校集中全力,成功的上演了世界著名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奧傑塔扮演者白淑湘)(SWAN LAKE)全劇,引起國內外強烈反響。通過嚴格排練,高速度地造就了一支具有多方面人才的芭蕾舞劇隊伍。如今,《天鵝湖》已在中國“落戶”——成為對觀眾最有號召力的芭蕾劇目。
1959年底,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劇團成立,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專業芭蕾舞團。次年,上海成立了與北京建制相同的舞蹈學校,也承擔起培養專業芭蕾人才的任務,從此北、南遙相呼應,努力開拓芭蕾事業的新局面。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繼《天鵝湖》之後,1959、1960年,在古謝夫的指導下,又陸續成功地上演了《海俠》(LECORSAIRE)、《吉賽爾》(GISELLE)年輕的中國芭蕾隊伍承擔這兩部風格不同的著名芭蕾舞劇已顯得比較從容。
這一時期中國派出了蔣祖慧(1934——)、王錫賢(1933——)等先後到莫斯科國立戲劇學院舞劇編導系進修,成績都很優異。回國后,蔣祖慧推出了她的畢業作——《西班牙女兒》(根據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著名作家洛貝-德維加的著名詩劇《羊泉村》改編,1961年天津歌舞劇院首演;王錫賢在北京指導上演了他的畢業作《淚泉》(THE FOUNTAIN OF BAKHCH I SARAY)(根據俄羅斯詩人普希金的著名長詩改編,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劇團首演。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1963年,中央歌劇舞劇院成立,學校附屬的芭蕾舞劇團結束了其實驗階段,歸屬了國家級劇院。不久,蔣祖慧又執導了一部著名芭蕾舞劇——《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根據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說改編,中央歌劇舞劇院首演。……短短10年間,中國的編導、演員基本上已可獨立駕馭經典芭蕾舞劇的創作、排練、舞台演出了。
從1964年起,開始了中國芭蕾舞劇的創作實踐。事實上第一代芭蕾舞劇編導,大都是從學習民族舞蹈轉向芭蕾專業的,他(她)們的民族文化背景,無疑有助於芭蕾舞劇民族化的探索。
江澤民觀看《天鵝湖》演出后與舞團合照
江澤民觀看《天鵝湖》演出后與舞團合照
大型中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THE RED DEPACHMENT OF WOMEN)的上演,雖不是嚴格意義的“首開記錄”,(在此之前,已有過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成效的芭蕾民族化探索)卻可以說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國芭蕾舞劇——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紅色娘子軍》1964年首演,編導:李承祥、王錫賢、蔣祖慧;作曲:吳祖強、杜鳴心等;首演者:中央歌劇舞劇院,女主角:白淑湘飾瓊花;吳靜珠飾連長;男主角:劉慶棠洪常青;李承祥飾南霸天;主要女配角:趙汝蘅飾瓊花戰友;萬琪武飾老四。
它是根據同名電影改編而成。講述中國第二次革命時期的故事:受盡折磨的瓊花,因不堪忍受地主南霸天的壓迫,逃離虎口,巧遇紅軍黨代表洪常青,經過他的引路,瓊花參加了娘子軍,歷經磨練和考驗,成長為卓越的革命戰士。洪常青犧牲后,她接過紅旗英勇向前。
這部舞劇以震撼人心的悲壯情節,恢宏絢麗的場面,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島的地域風情,從它誕生起,就贏得多方好評。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颯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將芭蕾的精華與中國的氣派融為一體,為世界芭蕾舞壇增添了一朵奇葩。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紅色娘子軍》在中國芭蕾舞劇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是“洋為中用”更深層次的實踐,以其獨有的中國特色自立於世界芭蕾藝術之林。集體智慧彌補了經驗不足,使芭蕾中國化的探索,起點較高,起步很快。
與其它舞蹈、舞劇作品的命運不同,這部作品在“文革”中,被定為“樣板戲”——是當時為數極少獲准上演的舞劇。經受了時間與社會的檢驗,《紅色娘子軍》依然葆有其藝術生命力,被確認為“20世紀經典”。
文藝復甦期在芭蕾領域中的表現,首先是恢復西方芭蕾經典保留劇目的演出,使長期只見1“紅”1“白”的廣大觀眾,在久違多彩的芭蕾藝術之後,掀起了一陣《天鵝湖》的狂熱。
新時期的中國芭蕾,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首先是以更開放的眼光,面向世界廣泛吸收、借鑒,而不只局限於單一的俄羅斯學派的影響。從80年代初,陸續有來自英、法、德、瑞士、加拿大等國的著名芭蕾藝術家以友好交流的形式傳授技藝。先後有芭蕾宿將安東-道林、著名芭蕾編導本-斯蒂文森(B-STEVENSON)等在中央芭蕾舞團指導排練了他們自己的作品:純古典風格的男、女《四人舞》(TE-PASDE QUIXOTE)、《前奏曲》以及著名芭蕾藝術大師巴蘭欽(BALANCHINE)的《小夜曲》(SERENDE)……等,其中大部分已成為該團經常上演的保留舞目。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此外,十多年間,中國陸續上演了多部不同風格的西方經典劇目,如:1980年,由巴黎歌劇院芭蕾大師莉塞特-桑瓦爾親自指導,中央芭蕾舞團演出了法國浪漫主義的著名芭蕾舞劇《希爾維亞》(SYLVIA);1984年,由英國著名芭蕾藝術家貝琳達-賴特和尤里沙-捷爾考夫婦重新排練演出了安東-道林版的《吉塞爾》;1985年,在世界級芭蕾藝術家魯道夫-紐利耶夫(R-NUREYEV)和芭蕾大師尤金-波里亞柯夫等親自指導下演出了《唐-吉珂德》(DONQUIXOTE);還有《柔密歐與朱麗耶》(ROMEO AND JULIET)(1989,羅曼-沃克執導)及《睡美人》(SLEEPING BEAUTY)(1994,麥克米倫MAC MILLAN版,莫里可-帕克執導)……均很成功。特別是紐利耶夫以自己無以倫比的精湛技藝和對戲劇人物的深刻理解,結合中央芭蕾舞團的實際,進行了嚴格訓練,大大促進了演員水平的提高——在中國芭蕾舞史上留下了珍貴的一頁。在上述諸多國際交流活動中,戴愛蓮起到了很好的橋樑作用。
在新形勢下,中國芭蕾舞劇的探索也邁出了新的步伐。以中國文學、戲劇名著改編的芭蕾舞劇,成果顯著。在結構及表現方式上,作了一些突破性的探索,不啻是大膽而有益的嘗試。
此類作品中,根據魯迅著名小說《祝福》改編的同名舞劇和根據曹雪芹的傳世之作《紅樓夢》改編的《林黛玉》,頗具影響。
《祝福》(The New Year’s Sacrifice)1980年首演,編導:蔣祖慧;作曲:劉廷禹;首演者:中央芭蕾舞團。女主角:郁蕾娣祥林嫂;武兆寧飾賀老六。
小說原著以深刻的筆觸揭示了舊時代的勞動婦女在封建桎梏統治下的悲慘命運:純樸、本分的年輕寡婦祥林嫂,在富家當女傭謀生,被賣到深山——給賀老六當妻子。她以死抗爭,卻被善良的賀老六所感動,與其成婚並得一子。但好景不長——夫亡子喪……由於封建意識,眾人視改嫁過兩次的祥林嫂為不祥的象徵,茫茫天宇間竟無處可以容下這個不幸的女性,在一個風雪之夜,她懷著對生活的憤懣與控訴離開人世。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它的2幕——“抗婚”,編導悉心運用了“新娘子蒙蓋頭”的中國婚俗,精心地設計了“三揭蓋頭”的情節:當賀老六的親朋——純樸的山裡人,跳著歡樂的民間舞,吹吹打打地為新娘一層一層地揭開蓋頭時,萬萬沒有想到眼前的新娘被捆綁著手,口中塞著棉布團。她淚流滿面地一頭撞到桌案上——但求一死!賀老六懷著同情還她以自由,祥林嫂被他的善良所感動,決定留下……。《祝福》2幕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精彩的雙人舞段和蕩氣迴腸的情節處理,成為了獨立上演的舞劇篇章。
林黛玉》1982年首演,編導李承祥、王世琦;作曲:石夫;首演者:中央芭蕾舞劇團,女主角:王萍萍飾林黛玉;馮英飾薛寶釵;男主角:游國慶飾賈寶玉。
這部19世紀末清代文學家的宏篇巨著,以描寫顯赫封建望族的興榮衰敗,敲響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喪鐘。書中上百個人物,性格炯異——各具音容笑貌。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芭蕾舞劇《林黛玉》割捨了原著的精雕細作和複雜情節,擷取其中最動人的愛情故事——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之間的感情糾葛及最終的悲劇結局,其中4幕的“黛玉之死”頗具匠心。它描寫生命垂危的黛玉依然刻骨銘心地愛著寶玉,手持定情的信物——絲帕,冥冥中產生幻覺……忽而感到寶玉近在咫尺,二人互訴衷腸;忽而感到四周漆黑可怕,寶玉無影無蹤;忽而看到寶玉與寶釵成親——她在其間飄忽不定……遠處傳來寶玉與寶釵婚禮的鼓樂聲,黛玉回到了殘酷的現實——憤然焚燒“絲帕”,在極度悲痛中離開人世。編導大膽的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以民族化的芭蕾語彙充分揭示黛玉的心路歷程,很有感染力。《林黛玉》4幕——“黛玉之死”也成為了獨立上演的舞劇篇章。
半個多世紀以來芭蕾藝術在中國有了長足的發展,如今,正雄心勃勃的步入“芭蕾大國”的行列。

21世紀初

進入21世紀,劇團加快民族芭蕾和現代芭蕾創作的步伐,創作了《胡桃夾子》(中國版)、《大紅燈籠高高掛》、《牡丹亭》、等品牌劇目;排演了哈羅德·蘭德爾的《練習曲》,喬治·巴蘭欽的《誰在乎》、《四種氣質》,約翰·克蘭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奧涅金》,莫里斯·貝嘉的《火鳥》,烏維·舒爾茨的《第七交響曲》,威廉·福塞斯的《多少懸在半空中》,毛羅·比貢澤蒂的《卡茨米爾的色彩》等作品。世界著名芭蕾編導羅蘭·佩蒂專程來團指導排演了他的《卡門》、《阿萊城姑娘》、《年輕人與死亡》等劇,並為團創編了芭蕾作品《最後的天堂》;瑞典芭蕾編導佩爾·伊斯博格為團排演了其編導的《葛蓓莉亞》芭蕾舞劇,也為團重新創編了民族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此外,丹麥皇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弗蘭克·安德森來團排演了《岡扎諾的花節雙人舞》、《那波里》(第三幕)、英國著名編導本·史蒂文森為團排演了《五首詩》。其中,《大紅燈籠高高掛》、《牡丹亭》等力作曾獲得“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等殊榮。
2010年後,劇團在馮英團長的倡導下,著力推動創新機制的建設,創辦了“workshop芭蕾創意工作坊”,為年輕編導提供了創作實踐的平台;同時,劇團更加積極地引入具有世界頂尖水平的現代芭蕾,特邀當代著名編導大師約翰·諾伊梅爾來團,親自打造現代芭蕾經典作品《小美人魚》(中芭版)。此外,華人編導王新鵬及本團編導費波分別編導的《春之祭》(中芭版)和《波萊羅》(又名《紀念碑》)等作品也深受觀眾喜愛和業界好評。
2020年,由中央芭蕾舞團製作、演出,團長馮英擔任總策劃、製作人的第十屆芭蕾創意工作坊,於5月12日在線首播六部舞蹈作品。六部作品分別為:《一堂課》《雨葉》《等著你》《守護天使》《36.2》《擁抱春天》。
2020年,由央芭蕾舞團籌備與製作,中芭全新線上演出——“樂舞相約”,於6月26日19:30正式上線。
2020年7月27日19點30分,由中央芭蕾舞團精心策劃、製作的《中芭60周年慶典GALA》即將分為三個篇章在線上陸續與觀眾見面。
2020年8月6日至7日19:30,時隔八個月之後,中央芭蕾舞團將攜《芭蕾精品晚會》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亮相,這也是國家大劇院歌劇院疫情風險降級後面向社會公眾限量售票的首場演出。
2021年5月23日至30日,中央芭蕾舞團首部大型原創交響芭蕾作品《世紀》,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

建團方針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確立的建團方針,是在介紹西方古典芭蕾、現代以及各流派芭蕾經典的同時,努力探索西方芭蕾與中國民族文化的結合,創作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芭蕾作品,如《紅色娘子軍》、《沂蒙頌》、《草原兒女》、《祝福》、《林黛玉》、《黃河》、《梁祝》、《胡桃夾子》、《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創排了如《葛蓓莉婭》、《緣》、《夜之虹》、《時代舞者》、《春之祭》、新版《天鵝湖》等一批在國際舞台上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作品。以李承祥、蔣祖慧、王希賢編導的中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等,已成為中國芭蕾人探索、尋求西方芭蕾藝術形式同中國文化融合的成功範例。

國際關係


劇團致力於與國際芭蕾舞界的廣泛交流,頻繁邀請外國教師、編導,如:世界著名的芭蕾大師安東·道林、魯道夫·紐里耶夫等來團指導,排演了《女子四人舞》、《男子四人舞》和《堂·吉訶德》。劇團學習、移植的外國作品有巴蘭欽《小夜曲》、丹麥學派《仙女》、英國風格《睡美人》以及盧迪·范丹茨格的現代芭蕾作品《最後的四首歌》等。並向中國觀眾介紹了本·斯蒂文森的《淚泉》、巴黎歌劇院莉賽特·達桑瓦爾德《希爾薇婭》等一大批古典芭蕾劇目。
劇團曾出訪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芭蕾藝術流派的發祥地丹麥、義大利、法國、英國、俄羅斯、美國等,出訪演出贏得了國際聲譽,使中國芭蕾在世界芭蕾舞壇上佔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從1961年第一次緬甸仰光大規模出國巡演,到1986年首次訪問美國,再到2003年“芭蕾之鄉”義大利、法國、英國三國巡演,中芭在50餘次海外巡演中一步步將中國推向“世界芭蕾大國”的優越地位,為英國皇家歌劇院、法國巴黎歌劇院等芭蕾聖殿留下了精彩的記憶,同時也獲得廣泛讚譽。《金融時報》曾盛讚中芭為“擁有最規範芭蕾技術功底的古典學派團體,而且還能夠結合其國情特點與舞台傳統的需要,運用並融合西方舞蹈嚴肅的風格形式,創作擁有自身特色的劇目”。法國政府曾向趙汝蘅團長頒發“法蘭西共和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以表彰她和劇團在推動中法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貢獻。21世紀以來,中芭多次參加法國、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的“中國文化年”“中國文化節”等雙邊文化交流演出,也常隨國家領導人出訪友邦參加外事活動。
中央芭蕾舞團1959年-2013年出訪演出表:
序號出訪時間出訪國家和地區劇目領隊備註
11961年12月-1962年緬甸《天鵝湖》、《海俠》丁西林
21971年8月-9月阿爾巴里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紅色娘子軍》、《白毛女》
31976年9月-10月西德、奧地利《紅色娘子軍》刁克源
41981年2月-3月菲律賓《祝福》二幕、小節目侶朋菲律賓文化中心
51986年2月-4月美國《天鵝湖》二幕、《祝福》二幕、小節目等兩台晚會李剛
61986年10月11月英國、前蘇聯《天鵝湖》二幕、《祝福》二幕、小節目等兩台晚會李剛
71987年4月-5月香港、澳門《天鵝湖》二幕、《吉賽爾》、《堂·吉訶德》三幕及小節目晚會李剛香港聯藝公司承辦
81987年4月-5月日本《浩浩蕩蕩一衣帶水》、《林黛玉》第四幕李承祥
91987年7月-8月突尼西亞、阿爾巴尼亞小節目晚會白淑湘文化交流項目
111990年10月-11月德國、瑞士、奧地利、比利時、荷蘭《祝福》、《林黛玉》選場、《紫氣東來》、《四首浪漫曲》及古典雙人舞李承祥瑞斯、普樂推廣公司承辦
121991年10月香港《羅密歐與朱麗葉》香港聯藝公司承辦
1991年11月香港樂隊為歌劇《阿依達》伴奏
131992年10月台灣《天鵝湖》、《祝福》、《林黛玉》選場及《紫氣東來》、《洞房花燭夜》李承祥台灣新象公司承辦
141994年12月24日-28日香港《紅色娘子軍》趙汝蘅市政府邀請參加香港藝術節z
151995年9月-12月美國(33個城市)《紅色娘子軍》、《祝福》、《林黛玉》、《堂·吉訶德》、《吉賽爾》選場等趙汝蘅
161997年5月2日-9日香港樂隊參加京劇大聯唱伴奏吳育紳
171997年7月3日-13日香港《紅色娘子軍》、《堂·吉訶德》趙汝蘅參加香港回歸演出
181997年7月19日印度尼西亞《天鵝湖》趙汝蘅
191998年7月23日-28日香港《紅色娘子軍》、《吉賽爾》趙汝蘅
201998年8月1日-7日澳門《紅色娘子軍》趙汝蘅
211999年5月新加坡《紅色娘子軍》、《堂·吉訶德》趙汝蘅
221999年10月俄羅斯《天鵝湖》、《紅色娘子軍》一、二場、《舞姬三幕》、《黃河》趙汝蘅
232000年6-7月土耳其、以色列、丹麥《仙女》、《舞姬三幕》、《黃河》、《紅色娘子軍》一、二場趙汝蘅
242001年7月台灣《大紅燈籠高高掛》趙汝蘅
252002年3月香港、澳門《大紅燈籠高高掛》趙汝蘅
262002年澳門《葛蓓莉婭》趙汝蘅
272002年新加坡《大紅燈籠高高掛》趙汝蘅
282003年英國、法國、義大利《大紅燈籠高高掛》、《紅色娘子軍》、《精品晚會》趙汝蘅
292004年11月香港《希爾薇婭》 《紀念巴蘭欽百年誕辰晚會》趙汝蘅
302004年12月澳門《希爾薇婭 》 《紀念巴蘭欽百年誕辰晚會》趙汝蘅
312005年9月—10月美國《大紅燈籠高高掛》、《精品晚會》趙汝蘅
322006年?月澳大利亞《大紅燈籠高高掛》趙汝蘅
332005年12月澳門《卡門》《阿萊城姑娘》《年輕人與死亡》趙汝蘅
342006年澳門《海盜》《葛蓓莉婭》趙汝蘅
352007年3月俄羅斯《搖滾芭蕾》趙汝蘅參加中俄文化年開幕式演出
362007年4月韓國《黃河》《吉賽爾》趙汝蘅
372007年6月希臘《大紅燈籠高高掛》趙汝蘅希臘藝術節
382007年7月1日香港《黃河》趙汝蘅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慶典晚會
392007年11月俄羅斯《大紅燈籠高高掛》趙汝蘅
402007年11月澳門《羅密歐與朱麗葉》《搖滾芭蕾》趙汝蘅
412008年7月28日-8月2日英國《天鵝湖》、《大紅燈籠高高掛》趙汝蘅英國皇家歌劇院萊文特花園
422008-10-16日-31日韓國《大紅燈籠高高掛》趙汝蘅韓國世界國家劇院藝術節閉幕演出
432008年11月澳門《牡丹亭》、《三合一晚會》趙汝蘅
442009年1月法國《希爾薇婭》、《紅色娘子軍》趙汝蘅巴黎歌劇院
452009年2月香港《牡丹亭》趙汝蘅香港藝術節
462009年8月1日至11日
澳大利亞
墨爾本
《大紅燈籠高高掛》馮英商演
472010年1月荷蘭《大紅燈籠高高掛》馮英
482010年10月5日至10日新加坡精品晚會《梁祝》《天黑請閉眼》《堂吉訶德雙人舞》《奧涅金雙人舞》《天鵝湖二幕》馮英中新建交20周年
492010年11月巴西《大紅燈籠高高掛》馮英
502011年7月德國《大紅燈籠高高掛》馮英參加德國尼金斯基藝術節
512011年8月10日至8月16日英國《牡丹亭》馮英受邀參加英國愛丁堡藝術節
522011年10月21日至23日香港《天鵝湖》《精品》馮英參加香港藝術節演出
532011年11月澳門《奧涅金》,走進澳門科技大學演出馮英
542011年9月美國《芭蕾精品三合一》馮英肯尼迪藝術中心
552012年3月澳大利亞墨爾本《牡丹亭》馮英墨爾本藝術中心
562012年10月瑞士日內瓦《天鵝湖》馮英瑞士內瓦大劇院
572012年10月17日至21日韓國首爾《大紅燈籠高高掛》馮英首爾國立劇場;高陽劇場
582012年12月澳門《胡桃夾子》馮英威尼斯劇院
592013年2月底至3月初加拿大蒙特利爾《大紅燈籠高高掛》溫哥華《天鵝湖》馮英蒙特利爾藝術廣場威爾弗萊德·彼得提爾劇院;溫哥華伊莉莎白女王劇院.
602013年9月25日至10月3日法國巴黎《紅色娘子軍》《天鵝湖》馮英
612015年7月美國紐約《牡丹亭》《紅色娘子軍》林肯中心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