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米嶺戰役
1917年發生於維米嶺的戰役
保持充足兵,拿羅伯·博登爵決徵兵。儘管英裔加拿大人及前線的士兵們都對徵兵表示贊同,徵兵制卻在魁北克省遭到了抵制,導致了加拿大的徵兵危機。最後,共有約120000名士兵被徵募,其中約47000人被送到了前線。
![維米嶺戰役地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9/m09e09c401610b3ab36549700b7c2d018.jpg)
維米嶺戰役地圖
1917年,協約國決定再次向維米嶺進攻。此次執行進攻任務的是加拿大軍。直至到維米嶺戰役,加拿大軍在一戰中的角色不大。為了贏得此戰的勝利,加軍將其4個師統一來參與維米嶺戰役,並制定了良好的作戰方案。
![維米嶺戰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5/m9558ecc3bc97a8a824f4c19ce3dca945.jpg)
維米嶺戰役
到4月12日,加拿大以3598名陣亡和7104名士兵受傷的代價控制了整個維米嶺。而德軍方面有大約有2萬士兵陣亡,4千餘人被俘虜。
因為在維米嶺南面,英軍和奧軍沒有達到它們的目的,加拿大得到的領土實質上沒有太大的軍事戰略重要性。
可是在士氣上,這場戰役的勝利的重要性非常大,尤其是加拿大。這場戰役是加拿大軍第一次獨立地參與一場戰役。而且,來自加拿大全國9個省份(紐芬蘭在1949年才加入加拿大聯邦)的加拿大軍人都有參與維米嶺戰役。有很多加拿大人說維米嶺戰役是“加拿大成長的日子”。
在1922年,法國政府把維米嶺周圍一平方公里的領土送給加拿大來感謝加拿大在此戰役中的貢獻和犧牲。維米嶺是個戰爭紀念博物館,由退伍軍人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