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武聖宮的結果 展開

武聖宮

武聖宮

武聖宮,又名關帝廟,關廟,是拜祀關公——關羽的廟宇,本詞條共敘述四處,分別是湖北恩施武聖宮、陝西漫川關武聖宮、廣西憑祥市武聖宮、湖南省南縣武聖宮,但后一處是地名,不是廟宇。

其中湖北恩施武聖宮位於恩施市城鄉街104號,佔地面積3960平方米,建築面積1057平方米,為磚石牆體歇山頂木瓦結構宮廟建築。2002年10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審核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恩施市政府籌資維修,同年12月1日恩施州建州二十周年之際,對外開放。

基本簡介


湖北恩施武聖宮

湖北恩施武聖宮,地處城南門外葫蘆坪的台地上,憑藉地勢顯得高大恢宏。走在城鄉街上,透過古香古色木房,可見武聖宮突顯古樸、蒼桑山牆;在廟東側坡地上,可看到雄偉壯觀弧形封火山牆,高低錯落有致。
武聖宮正前方是清江、巴公溪、高橋河三水之匯,東南與連珠塔隔清江相望,遠望可見清江大轉彎、五峰山主峰、龍首山清江絕壁及209國道,蔚為壯觀。
武聖宮

建築規模

武聖宮坐北朝南,莊嚴、精緻、雄偉,白粉牆面與正中石門洞形成虛實對比。
石質大門:寬1.6米,高2.5米,石門上方豎刻“武聖宮”三字廟額,馬頭牆縱橫錯落,脊瓦勾滴色彩灰暗,牆頂線角優美,頭角崢嶸。石門兩側原有《恩施武聖宮》對聯:“夫子既聖矣,至大至剛,是集義所生者;君子尚勇乎,不憂不懼,其為人之本歟”。
武聖宮:平面是東西窄南北長的矩形“四合院式”,沿南北軸線依次為戲樓(下部為入口)、庭院、抱廈和大殿。
戲樓:寬8.3米、深8.3米,兩側各有耳室一間,寬2.7米,深4.3米;戲樓下原有石馬一對,今僅存石馬踩蹲的柱形盤石一對。
戲樓分戲台和后室,后室為化妝候演之地。戲樓前有楹聯一幅,曰:“視古鑒今,數尺地方可家可國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賢有愚有神仙”,為2003年維修時所書。站立在戲台,可以想象,整個建築張燈結綵,香煙繚繞,鑼鼓喧囂,高朋滿座,戲友如雲盛況。
庭院:寬13.7米,深12.3米,抱廈寬13.6米,深3.57米,抱廈與正殿相連,地基比庭院高1.1米。庭院兩側有石級階梯至抱廈,兩旁是木質兩層看樓,看樓深17.7米,寬3.4米,高離地面2.1米。戲樓下側地面及庭院均為石板嵌成。抱廈兩側各有一個天井,天井深8.3米,寬4.1米。
大殿及抱廈:頂部內側檐水經牆壁內下水道至天井及排水地溝排出宮外,從天井向外轉有兩門,經“二合一”形式形成七級台階可到看樓,看樓與戲樓相通。
武聖宮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寬13.6米,深14.5米,木質柱、枋高大雄偉;地面與抱廈一樣,為三合土鋪成,抱廈和戲樓下石質磉墩加短柱石高達1.8米。
大殿內磉礅粗大,雕刻無一雷同,實屬罕見。大殿正後部原供奉關帝座像及關平、周倉站像。在抱廈、正殿正前部頂部木枋間原懸掛木匾,2003年維修時,撰寫匾聯,抱廈內一幅為:“忠義仁勇,三教盡皈依正真聰明心似日懸天上;九洲隆亭,祀莫靈昭格神如水在地中”;大殿內二幅,一為“志在春秋,史官擬議曰矜誤矣視吳魏志人原為天物;後世尊崇,為帝敢乎論春秋大義還是漢臣”;另一幅為“神威遠震,拜斯人便思學斯人莫混帳磕了頭去;入此山須,要出此山當仔細捫著心來”。
大殿後部有門可出,相傳後部平壩原有一個較小的觀音廟。

宮史

興起
武聖宮始建於南明永曆元年(清順治四年,即1647年),為南明將軍何騰蛟督師興建,《恩施縣誌·藝文》(清同治版)何騰蛟著《關聖廟碑記》載:“……余偕忠貞營諸勛鎮,奉命督師……乃營中副將魏懷等適於施州建廟,鳩工落成,問記,究厥所繇,以先年虜酋犯順,本營將士奮勇剿除,滅此朝食,默禱厥靈,期以爭濟,崇新廟貌,乃自遠安以迨巴巫,苦無善地,后賓士未遑,今於夜郎南郭,開元、文祀兩古剎間,山僅數武,刑勢狀麗,珠峰雪嶺,麟水、鐵溝、峙江其間,狀哉……。”
何騰蛟(1592—1649年)南明大臣,字雲從,貴州黎平衛(今黎平)人,崇禎時任南陽知縣,以鎮壓農民起義累遷至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弘光元年(1645年)任湖廣總督,隆武時聯絡李自成舊部農民起義軍同御清軍。永曆元年(1647年)清軍陷湖南,他退至廣西,次年利用金聲桓李成棟反清機會,一度收復湖南大部,后在湘譚兵敗被俘身亡。
碑記
《關聖廟碑記》石碑現不存,相傳其碑石奇異。中華民國六年(1917年)九月恩施縣知縣鄭永禧所著《施州考古錄》中《關廟何督師碑石奇異》文記:“……按此碑今尚完全存在,書法雄傑蒼勁,頗可想見督師其人,施人歷多以靈異目之。《續府志》黃世崇有後記云:‘施南府城南朝陽門外關廟碑石光如鑒,能照見數裡外山水人物,光緒五年予至施,施人嘖嘖以碑石之異告,詢以碑文作者則不能舉其名,一日予往視之,石異洵如人言,審其文凡二百五十字(少數二字)署尾曰:皇明永曆歲在丁亥九月彀旦欽命督師恢復江豫楚蜀兼督雲貴廣西軍務糧餉持賜蟒玉尚方便宜行事柱國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忠貞營爵下副總兵官魏懷、周永福,參將徐光,范斯文,王任、趙體仁,游擊樊起林、程守產、尚登龍、劉喜元、郭文昌、王復圖、王國泰、張存孝、秦繼德、馬應奇、閆閔瑞同立……’何公斯文獨以石異為人愛惜倖免倒掊擊之厄,豈公之文幸賴石以存與,初公之文如日月行天不可磨滅,天故特生茲石,以壽斯文耳,予素有金石文字之癖,施之祠廟碑記無不周覽,微石異固將往觀,而人之重斯碑者則以其石而不以其文與人亦獨何與……”。
考證
綜上所述,並依據《辭海》註:武廟,同文廟相對,明清時稱奉祀關羽的廟為武廟,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五“萬曆二十二年(1595年)因道士殿通元之請,進爵為帝,廟曰英列……繼而崇為武廟”的記載,結合對開元寺、武聖宮、大觀閣位置的考證而知,武聖宮建於南明永曆元年9月即公元1647年9月,而有關“關廟,又稱武聖宮大觀閣,唐時建,名開元寺,明末清初由何騰蛟重建”的說法為附會之辭。
修繕變革
武聖宮內鑲嵌於庭院後壁、右側看樓牆壁和大殿兩側牆壁上的清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年間24通古碑,是重要碑刻文物,數量大,內容豐富,實屬少見。於2003年12月對武聖宮碑文進行了抄錄,其碑文主要記載施南協三營公幫文助章程、祭祀、置廟產及維修等方面歷史,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施南府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始設“協級”級軍事機構——施南協,武聖宮為軍隊祭祀關羽和進行其他與軍事有關的專用活動場所,又為施南府操防祭祀的宮廟。因此記載施南協三營公幫義助章程的碑刻較多,或是最主要的,共有清嘉慶九年(1814年)、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清咸豐九年(1859年)、清同治七年(1870年)、清同治十□年、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間共7塊,對軍隊中年裹辭汰衣食拮据棺厝不濟等制定了詳細的義助章程,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情況的變化而進行修訂。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一塊碑還記載了“經查明陳大恩昌充施南協右營病故守兵親屬認領義助而立碑飭警”的事實。
清乾隆庚申歲(1740年),清光緒十一年(1885)兩碑還記載了武聖宮置田地房產,招佃收租,其收入用作祭祀香燈之資。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清道光十五(1835年)、清道光十七(1837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五塊碑記載了武聖宮對協營因戰(鎮壓農民起義、出兵抗倭)因病死亡而無親屬認領的兵廠進行存放、安葬於五峰山官山義冢(《恩施縣誌》記載:五峰山官山義冢一處)和春秋歲暮祭掃,將這部分兵丁的存錢或義助餘額公議捐入武聖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碑記:“辛丑(1841年)春正本協奉調出征廣東抗英官兵九十有三……先歸五十三人公同捐修關帝座前圍欄格簽一堂……余錢用廟內以作香燈。”
關於武聖宮維修記事碑僅有清同治辛未年(1871)“籌修武聖宮廟宇派理經管各行執事列后”碑一塊,碑文對武聖宮維修時經管出入銀錢、布局監修,包工議價、磚瓦柘鐵器數目等分工執事名單作了詳細記錄。看來,該年對武聖宮進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維修。
祭祀活動
清時,武聖宮為施南府操防營,戲班子存於操防營,先是唱崑曲,每逢5月13日關公生日,便以真刀真槍唱戲。武聖宮還是表演地方戲曲的場所,清“改土歸流”后,漢文化開始傳入,戲樓戲台建築開始興起,以今日武聖宮戲樓、看樓保存完整而知,武聖宮現存建築應為清時所建。關於武聖宮祭祀典禮,《恩施縣誌·壇廟》作了詳盡記載:“關帝廟,通禮:歲以春、秋仲月,及五月旬有三日致祭。府,知府主之;縣,知縣主之……”並對神位前殿中、西階、東階、殿內陳設等作了詳細記錄。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第六戰區部分部隊及重傷醫院駐此,內部設置已廢,但整體房屋建築保存較好。解放后,武聖宮由縣、市房管所和六角亭辦事處管理,並安排了10餘戶居民居住。

重修

2003年正月初七清晨,新任恩施州委書記湯濤、州長周先旺同志,看到武聖宮前垃圾堆如山,宮內居住著十餘戶人家,堆積雜亂柴草,蜘蛛網般的電線,燃燒著的灶台、火爐。恢宏建築、雕飾、柱坊、蒼桑的山牆,八百里清江邊唯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面臨如此尷尬,心情十分沉重。
2月8日全州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湯書記說:“文化是民族的根脈,文物是文化的載體。春節期間看了城區幾個文物景點,特別是武聖宮,心如泣血……”。隨即布置相關部門清除宮前垃圾,搬遷住戶,進行維修保護。隨之,恩施市委書記吳希寧多次主持召開武聖宮維修、保護、開發、利用的專題會議,要求市直有關部門認真加以落實,市文體局、市房管局、六角亭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密切配合,採取措施,多方籌集資金,加大工作力度。於2003年11月30日,武聖宮維修工程竣工,並對外開放。

陝西漫川關武聖宮

武聖宮(楊泗廟)位於漫川關鎮水碼頭村,依山面河,為磚砌牆五脊硬山頂。檐下為拱板裝飾,聯接廂房,建築工藝獨秀。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武聖宮,始建於明朝(現存為清代建築),建有正殿、配房、場院。正殿供奉忠誠信義的關帝聖君,象徵仁義聚財,誠信立市。臨河處建有樂樓。建築別緻,風格獨特。清光緒七年(1881)四月發洪水,武聖宮被毀壞,維修后將楊泗供奉在前殿左側。
清宣統元年(1909),遭遇特大洪水災害,沖走水碼頭街臨河半邊街道,樂樓受損,後來垮塌。武聖宮幾遭兵燹、匪患和洪水侵襲,殘垣斷壁,一片蕭條。
2008年,當地善士倡導並帶頭捐資維修,重塑關帝、楊泗等神像,恢複壁畫和彩繪。

楊泗將軍

楊泗將軍,亦稱楊四將軍,楊家四爺,斬龍楊泗將軍,是最初源於湖南的民間道教水神,廣泛信仰於江中下游地區。長明清時期的“湖廣填四川”,人口遷徙運動逐步將該信仰向周邊傳播,包括四川、雲南、廣東、甘肅和陝西南部地區,因其能斬除蛟龍,平定水患,而廣泛信仰。經過歷史的流逝,民間道教更將其作為除妖斬鬼的一位重要尊神。農曆六月初六為楊泗將軍聖誕。道教尊號為:九水天靈大元帥紫雲統法真君水國鎮龍安淵王靈源通濟天尊。

傳說

第一種傳說
在漫川當地相傳楊泗是南宋義軍一名年輕將領,主張等貴賤,均貧富,遭朝庭排擠,被擒拿,投湖未死。將軍水性極好,剛正不阿,能降伏水魔鬼怪,被尊崇為水神。為保佑船幫平安,下湖商賈、船工於此廟供奉楊泗。
第二種傳說
楊泗將軍為南宋抗金名將楊從義。該傳說流傳於湖北北部和陝西南部,是作為區域性神祇的楊泗將軍信仰,在清代中期由兩湖移民帶人陝南地區之後,得到廣泛傳播,又整合了宋代以來陝南原有地方性神祇楊從義,不僅完成了其本土化的進程,同時也使得本為庇佑地方農業生產的水利神楊從義崇拜發生轉型,成為區域性信仰的組成部分。多有清末民初縣誌加以說明,詳情可以參閱《宋史·楊從儀傳》。
第三種傳說
兩湖地區老百姓崇信楊四將軍的習俗相當的普遍,尤其是在洞庭湖周邊,當漁民們開船啟航都要拜祭楊泗將軍。一般佛寺道觀都有供奉。有學者認為,楊四將軍就是南宋時席捲荊湖地區七個州所屬十九個縣的農民起義英雄楊幺,楊幺在起義軍中排行老四,他在洞庭湖起義失敗以後,老百姓立祠供奉,但為了避免統治者的禁止和降罪,故隱其名,只稱楊四將軍或者楊泗將軍。
第四種傳說
楊泗乃宋代湖南長沙人氏,傳說七歲成神。每年春天在水口把關檢查如果是興雲作雨的正龍,楊泗將軍便放他過去;如果是害人的孽龍,便用寶劍將它斬為幾段。正是因為他斬龍有功,被封為將軍,能鎮水。很多臨水的地方都修有楊泗廟,流傳有各種不同的斬龍傳說和故事。

形象影響

現今楊泗將軍信仰基本覆蓋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甚至兩廣、河南、四川、雲南、甘肅和陝西南部等地。無論是在道觀還是佛寺,你都能找到善男信女們送去的楊泗將軍。各地形象稍有不同,但普遍是身穿鎧甲,頭戴金盔,右手執一大鉞斧。但在歷史的流逝和信仰的本土化過程中,甘肅南部出現了手執寶劍文書的文相楊泗將軍,雲南、四川等地少數民族更是融進了自己民族的傳說,把他作為保護神之一,但是基本是金盔鎧甲,手執神器。

廣西憑祥市武聖宮

武聖宮
武聖宮
在中國古代,孔子和關羽合稱為文武兩位聖人,關羽被看作軍隊和軍人的保護神,所以在過去的兵營里,關帝廟是常見的附屬設施之一。
廣西憑祥市武聖宮是三進的、古色古香的清代建築物,是當年大連城軍營里供奉關羽的廟堂。
武聖宮共分為前、中、后三殿,中、后兩殿剛剛修建完成。武聖宮正門上方的大牌匾橫聯刻著“精忠浩氣”,左聯“安邊禦寇”,右聯“護國佑民”大字,都出自蘇元春的手筆。殿內供奉著三座神像,主神是關羽,左邊捧著大印的是關平(關羽的兒子)、右邊扛著大關刀的是周倉。武聖宮是當時桂西南規模最大的關帝廟之一,屋脊上雕龍畫鳳,刻著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和花鳥圖案,很是壯觀。武聖宮不僅是蘇元春將士出征時必朝拜的神廟,也是方圓幾個縣的百姓祈福求平安的地方,這裡每年都會舉行“關公出遊”大型慶祝活動。
武聖宮前方的廣場20米處,原有一塊石碑,高約1.5米,寬約0.8米,中間雕刻著“文武官員至此下馬”,可見,對於邊境地區和守邊禦敵的將士來說,關帝廟是很神聖很莊嚴的地方。

環境

長江的淞滋河與澧水合流的淞澧洪道,沿著南縣西部邊境滾滾南流,注入洞庭湖。武聖宮集鎮是湘北航運要埠,有安鄉、常德、長沙班客輪停靠;有每15分鐘開往長沙的汽運班車,來往於縣城之間;優越環境,交通便利、信息靈通,1985年成立建制鎮,是南縣西陲重鎮,
武聖宮集鎮有全國聞名的“湖南橡塑密封件廠”,其名牌產品骨架式油封和密封圈,榮獲部優省優稱號,暢銷全國和東南亞各地,武聖宮蜚聲中外,現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劉鎮武上將就是在武聖宮成長入伍的。

武聖宮實質

傳說
對於武聖宮的由來,傳說紛紜,有兩種:
一是1981年地名普查,根據基層上報,傳說,“武聖乃明清統治階級為神化三國蜀將關羽的稱謂,清光緒年間修‘武聖宮’廟宇於鎮,以供祀奉,故得此名。”
二是有人反映,“武聖宮是由‘爛五十弓’(弓為長度單位,一弓為5.2市尺)演變而來的。”
查證
武聖宮是廟宇,是演變地名。查閱漢壽清代《龍陽縣誌》(因老武聖宮南段原屬龍陽縣,今漢壽縣)、清末《南洲廳志》和民國時期《南縣古迹志》等史書,均無武聖宮的記載。《南縣誌備忘錄》“寺廟沿革”記載全縣84個寺廟,也沒有“武聖宮”。為弄清緣由,偕同武聖宮鎮民政辦同志走訪武聖宮的20多位老人。他們異口同聲證實老武聖宮街上及其附近均無寺廟,更沒有名叫“武聖宮”的廟宇。一致認為:“武聖宮是爛五十弓演變而來的。”
據回顧:86歲武聖宮居民彭慶雲,在彌留之際,斷斷續續地告訴說:光緒三十年,武聖宮還是一片湖洲,有人買下50弓長的洲土,叫它為“五十弓”。以後此處土匪橫行,人們就叫它“爛五十弓”……
現年77歲的原武聖宮公社水機站長嚴海洋,在1962年進行垸史調查時,對武聖宮來歷,訪問過許多親睹武聖宮形成的耄耋老人。據回憶,老武聖宮原是洞庭湖水域,清光緒年間淤積成洲。在河岸高阜地帶,有一丁姓人在這裡買了一塊南北長50弓的洲土,人們便稱它為“五十弓”。當時五十弓蘆葦莽莽,宛若密林。遠近農民紛至沓來,或割運蘆葦,或開荒墾種;河中船隻時有停靠。隨後有了商店、伙鋪,逐漸形成一個小碼頭。清末至民國初年,五十弓匪患甚烈,時有攔路劫搶,甚至行兇殺人。一個諢名叫“金鉤野鬍子”的強人,帶領一夥幫凶,踞地攔路設卡。凡在此過往商旅、船隻,都要登門“拜望”,強索過路錢財,然後憑他“手諭”,方可放行。有一次客商反抗,引起械鬥。這伙強人殘殺客商十餘人。為此,人們便把“五十弓”叫“爛五十弓”。據查在堤垸史料中,確有“爛五十弓”垸的記載。
清末,武聖宮沿河築堤挽垸,后又合修“南陽垸”。五十弓集市改建沿河堤上,生意日益興盛。南街有個名叫成達恆的商人,開設“達恆糧行”,他請百萬洲一位私塾先生為商店寫招告。先生覺得招告店址若寫“五十弓”,因“爛五十弓”名聲不好,於商不利,徵得老闆同意,把“五十弓”寫成諧音雅義的“武聖宮”。招告一出,市民無不叫好。民國十年,成達恆增設一個郵政代辦所,掛出了“武聖宮郵政代辦所”的招牌,由縣裡發給郵戳。這樣武聖宮地名便隨郵件傳遞而名馳四方。

結論

由此可見,南縣武聖宮,不是寺院廟宇,而是個諧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