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

古城名

安城地處安吉縣城遞鋪鎮北約10公里處的西苕溪西岸安城村,是唐代晚至民國時期的安吉州、縣治所在地。

簡介


安城古城牆
安城古城牆
同治版《安吉縣誌》載:“元至正十六年丙申(1356),明兵克妄旨,總管張俊德始築土為城。越一年,元帥費愚筏以石,廷環六里,高二丈有奇,廣半之,門四:東日迎春(賓陽),南日朝陽(麗正),西日寶成(迎恩),北日拱宸(迎風)。城瀕大溪,引水為濠,鑿濠為池,僅通舟筏。”
安城平面略呈桃形,城內原有9街、18巷、12牌枋、72口水井及府衙、文廟、祭壇等建築。周栽桑樹,故有桃形桑城之美稱。

歷史沿革


安吉建縣前為鄣縣,隸屬鄣郡(郡址在今安吉古城),西漢元狩二年(前121),更鄣郡為丹陽郡,遷治宛陵(今安徽宣城)。越一年改鄣縣為故鄣縣,隸屬丹陽郡。
《後漢書·丹陽郡·故鄣縣》載:“光和末,張角亂,此鄉守險助國,漢嘉之。”靈帝中平二年(185),割故鄣縣南境另設一縣。靈帝取《詩經·無衣篇》‘安且吉兮’。故立縣,賜名安吉,隸屬丹陽郡。”縣治幾經迂徙。於唐天祜四年(907),遷至馬家渡西(即安城)。是唐晚至民國末安吉州、縣治地,時間長達1300多年。期間於明正德元年(1506)至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為安吉州治。北宋時期,安城是浙北的主要商貿集散地,“豪商傑賈,萬里輻輳,蔚為東南大邑。”
城牆
安城城牆由城牆、城壇、城門及環城馬道和護城河、跨河石橋等組成。現城牆除城垛坍塌,內牆包砌的塊石大部分拆除,東門及東門外弔橋拆毀,部分護城河湮塞外,其餘均保存較好。城牆周長3000米,橫斷面呈梯形,下寬6~8米,上寬3—4米,殘高3—6米。牆體內黃土雜石子夯築,外牆用青磚、條石包砌,內牆用塊石包砌。安城城牆因多次遭受洪水沖塌,幾經修復,城牆具有防禦防洪雙重功能,並根據南高北低的地勢精心設計四城門,即緊臨西苕溪的南門相對較矮小,而北門且很高大,使得進水慢、泄洪快。並且所有城台均設內外兩道城門,內城門開閉式具防禦功能,外城門槽閘式為防洪所置。現存南、西、北三城門的金剛牆均為條石錯縫或丁字型平砌,但拱門部位的構築方法不盡相同,其中西城門與南門基本一致。
城牆內外均有環城馬道,馬道寬1.8米左右。城內馬道用青磚或中間用卵石鋪就,散水較大。城外馬道用青磚兩邊用側石鋪就,散水相對較緩。
護城河寬20—80米,外岸土築提埂,內岸距城牆較近處,用條石幫築護城河坎,其它地段用黃泥夯築護坎。南北護城河平橋跨連,東護城河原有弔橋,建安泗公路時拆除,西護城河拱橋跨連。
城牆東南約500米處的西苕溪東岸有始建於唐五代時期的靈芝塔(1995年修復)。東門南約200米處有小東門,小東門外原有石構碼頭緊鄰苕溪,碼頭北側文化堆積達2米以上,包含物主要有唐晚至宋的瓷器殘件,採集標本有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德化窯、吉州窯和耀州窯等窯口的碗、盤類生活用具。
安城城牆是浙江及江南地區現存最完整的州、縣級城防體系,並具有山區地方特色。城牆始建於元末明初,歷經明、清及民國多次修葺,保留了不同時期城牆砌築工藝。對於研究建築技術、材料演變具有重要價值。並且從城牆整體看,安城城牆系分段營建,分段間存有明顯的交接痕迹,這充分證明整座城牆是由官府牽頭,民間工匠分段建造,這樣規模的城牆採取分段包工建造也較為少見。
安城的周密布局、城門的巧妙設計均具有極其珍貴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保護好安城、安城城牆、護城河和跨河石橋,對於研究我國特別是江南山區州、縣建置及政治、經濟、文化和整個城防體系的構築等,可提供極其重要的歷史信息和珍貴的實物資料。
安城及安城城牆猶如一座集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州、縣城市建築博物館,保護和利用好這份歷史遺產,對於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民族鬥志,發揚民族精神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代表人物


安城還是藝術大師吳昌碩的舊居所在地。吳昌碩17歲時從鄣吳村遷至安吉城(現安城),置地建宅,宅名“蕪園”。蕪園遺址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