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宛陵的結果 展開

宛陵

宛陵

宛陵乃宣城,古名也,在三國時也叫丹陽,宛陵,東臨蘇浙,地近滬杭,為安徽之東南門戶。風景宜人、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意蘊。

宛陵歷史上經歷過幾次大的浩劫:元末的戰亂使宣城凋敝,宣筆工匠避走臨近的湖州並帶來的湖筆的興起;太平天國時期清軍與太平軍的反覆拉鋸,導致宛陵平原圩區的人口銳減(如宣州人口由110萬降至25萬、廣德人口由30萬降至5000,導致目前宣州、廣德、郎溪、寧國四縣人口的70%-80%均為湖北、河南、江北移民),山區人口亦收到移民衝擊(如涇縣、旌德和太平三縣的湖北移民定居點,在歷史上多次發生土客衝突的惡性事件),相當數量的土著遷往附近的徽州、湖州、常州等地區,亦造成嚴重的人口流失。除此之外,大量古建築毀於一旦,經濟遭受重創,文脈從平原圩區逐漸轉向土著較多的山區地帶,宣州等地區的本土文化幾乎被移民文化反客為主;抗日戰爭初期日本對宣城縣城持續3天的大轟炸並引發了大火,導致宛陵縣城古建築除了幾個塔、幾座牌坊外基本付之一炬。

宛陵的梅姓有“宣城梅花遍地開”的美譽,自宋梅堯臣始,先後湧現梅鼎祚、梅膺祚、梅朗中、梅清梅文鼎梅光迪等大家,其中在清朝時出了個很著名的數學家梅文鼎,他為中國的數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得到了乾隆的賞識,他把以前的數學書籍結合自己的知識編著成書,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其弟文鼐,堂弟文鼏,子以燕,孫轂成,玕成、曾孫玢、鈁等十多位都通曉數學,形成了祖孫四代“宣城數學派”。

簡介


秦置爰陵縣,屬鄣郡。西漢置宛陵縣和宣城縣,屬丹陽郡。西晉屬宣城郡。隋初合併宛陵、宣城及東晉時僑置的當塗、逡遒縣為宣城縣。自西漢置丹陽郡起直至清末,宣城(宛陵)縣均為郡、州、路、府駐地,隸屬關係一直未變。民國期間一度屬蕪湖道和安徽省直轄,后又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並為專員公署駐地。解放后屬宣城專區並為專員公署駐地。1952年後屬蕪湖專(地)區。1970年灣、西河、三元等地劃歸蕪湖縣管轄。1980年後地區改名搬遷,宣城縣復為宣城地區行政公署駐地。1987年8月撤縣,設立宣州市。2000年6月國務院批准宣城地區撤地設市后,2000年12月撤銷宣州市,設立宣州區,為宣城市政府駐地。

史志


東漢置。漢順帝劉保永和四年(139)至漢桓帝劉志建和元年(147)在丹陽郡南部置宛陵郡。以境內有宛陵縣而為郡名。區域包括今安徽蕪湖市、銅陵市、池州市、宣城一帶。
晉咸寧六年(280)三月,三國時期吳國未代皇帝孫皓(242~283年))降晉,晉武帝司馬炎統一中國。咸寧六年四月,司馬炎改年號為太康,為了削減吳國舊勢力的影響,縮小了原以吳國都城建鄴(今南京市)為中心的丹陽郡範圍,在其南部地區置宛陵郡(註:《沈志》太康元年,《晉書·地理下》作太康二年),隸屬揚州。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區),領11個縣,全為吳丹陽郡舊縣。
宛陵郡咸和四年(329年),改屬豫州。義熙九年(413),仍屬揚州。原治宛陵,興寧初(約363年),改治蕪湖,不久,還宛陵。興寧二年,治赭圻(今安徽繁昌縣蘆南鄉東南5公里的赭圻山中,遺址位於群山合抱的帶狀沖地,現存被山洪沖斷的夯土城牆高4.5米,寬7米。初建於東晉興寧二年(364年),為東晉權臣桓溫所築),后因火災改駐姑孰(今安徽當塗縣城關鎮)。
南朝時期的宋朝初期,宛陵郡屬揚州。大明元年(457),改屬南豫州。三年(459)屬王畿。五年(461),改屬南豫州。次年(462),撤銷淮南郡,併入宛陵郡,改治於湖(今當塗縣城)。八年(468),復立淮南郡于于湖,宛陵郡仍回宛陵,並屬揚州。泰始二年(466),改屬東豫州。三年(467),復入揚州。五年(469),復入南豫州,兼州治。旋罷南豫州,復揚州。七年(471),仍立南豫州於歷陽,宛陵郡屬之。
南朝時期的齊朝,宛陵郡初屬南豫州。建元二年(480),改屬揚州。永明二年(484),改屬南豫州。
南朝時期的梁朝初期,宛陵郡改屬揚州。承聖元年(552),改屬南豫州。
中大通四年(532)正月,梁武帝封嫡皇孫蕭大器為宛陵郡王。
南朝時期的陳朝,改南豫州為宣州,宛陵郡隸屬宣州。
開皇九年(589),隋平南朝的陳,統一中國。改南豫州為宣州,廢宛陵郡,治宛陵(宛陵故城)。大業三年(607)四月宣州改宛陵郡。
隋大業十三年(617),杜伏威 (598~624) (註:隋末農民起義首領)據歷陽(今和縣歷陽鎮)稱總管,控制江南地區。
唐武德三年(620),杜伏威進佔丹陽(今南京),並建國稱吳。不久,降唐。唐高祖李淵改隋朝的宛陵郡為唐朝的宣州,治宛陵。
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地方行政區劃實行道、府(州)、縣三級管理。天寶元年(742),改二級府(州)為郡,實行道、郡、縣三級管理。宣州為宛陵郡。至德二載(757)十二月,仍廢郡為府(州),實行道、府(州)、縣三級管理。廢宛陵郡。

歷史名人


真正讓宛陵聞名的是謝眺和李白,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便是當時的江左名郡,吸引了眾多的文人騷客來此,著名詩人范曄、謝脁、杜牧曾做過宛陵太守,白居易曾在宛陵讀書致仕,李白曾多次遊歷宛陵。而在這其中,給宛陵抹上濃墨重彩的就有兩位:謝脁與李白。
謝脁字玄輝,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他出身於當時的高門華族、文學世家——陳郡謝氏,是東晉名相謝安的後代。他少年早慧,文名顯赫,步入仕途后也較得意,似乎沒有多少牢騷和哀怨。然而在魏晉南北朝那樣一個動蕩衰敗、朝代迭更的年代,人的生命格外脆弱,伴君如伴虎,謝脁又出身於名門望族,不可避免地被捲入爭權奪利的政治漩渦,他由京官出任宛陵太守,正是政治上受排擠而造成的一次跌宕。他的心情是極端痛苦和矛盾的。一方面,他心懷魏闕、眷戀著朝廷;另一方面,他又想著遠離塵囂、畏禍全身。當他來到宛陵時,他被這裡的青山秀水深深地吸引了,想在這山明水秀的宛陵過一番亦官亦隱的生活:"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之宛陵出新林浦向板橋》)。謝脁到任不久,便在陵陽山郡衙附近建"高齋",作為他"披衣就清盥,憑軒方秉筆"((高齋視事》)之所,過著" 江海雖未從,山林於此始"(《始之宛陵郡》)的亦官亦隱的生活。他曾多次登臨郡北敬亭山和郡南響山,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清麗詩篇,因而他又有"謝宛陵" 之美譽。
謝脁把生活的樂趣都寄托在宛陵山水之中,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遊山玩水,以寄其林下優遊之樂,如:
"天明開秀崿,瀾光媚碧堤。風盪飄鶯亂,雲行芳樹低。暮春春服美,游駕凌丹梯。升嶠既小魯,登巒且悵齊。王孫尚遊行,蕙草正萋萋"。(《登山曲》)
"颯颯滿池荷,翛翛蔭窗竹。檐隙自周流,房櫳閑且肅。蒼翠望寒山,崢嶸瞰平陸。"(《冬日晚郡事隙》)
在謝脁的視野當中,宛陵的清嘉山水,一一可為詩料,不假外求了。山間之風雲、天空之日月、園中之竹樹,他都寫得情韻悠悠、富有生趣。在宛陵山水中,他獲得了一份安逸與寧靜。
謝脁歿后二百五十年,詩人李白來至宛陵,李白也是朝廷的放逐之臣。他以天寶三載(公元744年)被放還出翰林,到天寶十二載來游宛陵時,恰為去朝十年之期。對朝政和個人前途的極度失望,以及靈魂的驚懼,精神的疲憊都亟待慰藉和平撫。這種眼前需求與其愛好自然的夙昔懷抱交互為用,使他叫到宛陵就把身心投向了此間的名山秀水。宛陵山水的佳勝處,在李白詩中被表現到了極致,如:
"吾憐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謝新安水,千尋見底清。白沙留月色,綠竹助秋聲。卻笑嚴湍上,於今獨擅名。"(《題宛溪館》)
"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岩中響自合,溪里言彌靜。無事令人幽,停淖向徐景。"(《入清溪行山中》)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謠》),是一個山水迷。當他一想到謝脁的清麗的山水詩,和謝脁對山水的一片戀情,便覺得他與謝脁有一種心靈上的共鳴。宛陵山水,則成為他跨越時空、思接千載,與這位數百年前的詩人相交遊的契機。對於謝脁曾登臨過的地方,及此地所遺留的有關謝脁紀念物,李白也倍加熱愛,如"謝公亭"、"謝脁樓"、"謝公青山",還有謝脁數次登覽的敬亭山,他都懷有非常深的感情,他不僅常在此流連忘返,而且多有吟詠:
"謝公離別處,風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今古一相接,長歌懷舊遊。"(《謝公亭》)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桔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秋登謝脁北樓》)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
"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相去數百年,風期宛如昨。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俯視鴛鴦群,飲啄自鳴躍。"(是《游敬亭寄崔侍御》)
皖南山水的清幽,使李白倘佯其間,他的遊蹤遍及宛陵、青陽、涇縣、當塗、南陵、秋浦等地,這是他遊歷時期最長的一處。同時宛陵山水之清,與其心境之清相表裡,造成了李白山水詩以"清"取勝的一個獨特創作時期。
謝脁和李白,兩位同眷戀宛陵山水的詩人,在這裡找到了精神的寄託處和靈魂的歸宿地。而宛陵的青山秀水,一經謝脁和李白的品題,便平添了許多詩意,使皖南的山水產生了無窮的魅力。正是:詩歌猶待江山助,江山還得詩歌名也。
這裡有江南詩山敬亭山,這裡有地下神宮太極洞,這裡有李白詩中桃花潭。享譽中外的宣紙和宣筆、和宣木瓜。
宛陵自公元前109年設郡以來,歷代為郡和州、府城,相沿二千年而不輟,范嘩和謝眺、沈括、文天祥等先後出守於此,李白和韓愈、白居易、杜牧等相繼來此寓居,眾多人文遺跡,優美自然風光,使得這座古城不僅贏得“上江人文之盛首宛陵”讚辭,更因謝眺和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詠,而享有“宛陵自古詩人地”的美譽。

交通


宛陵地處皖南山區與長江下游平原的結合部,東連天目、南倚黃山、西靠九華、域內襟山帶水、風景絕佳。敬亭和柏視、水西、龍鬚四山峰巒疊翠;青戈江水陽江兩水相依;南漪湖太平湖、青龍湖三湖星羅棋布;清原峰和板橋、揚子鱷諸自然保護區,不僅珍禽異獸和奇花異草奪人眼目,更以巧自天然風光獨攬勝境。從古至今以地利之便、交通暢達、商品集散、成為江南通都大邑。

文韻


宛陵人文勝跡遍布、臨風懷古,謝眺樓和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四大名樓;“茲山亘百里、合沓與雲齊”的敬亭山,自從南齊謝眺以采,先後有300多位詩人墨客登臨此山賦詩作畫,留下詩文有600多篇,為名符其實的江南詩山;時下存敬亭山麓的廠教寺雙塔,以其對唐塔風格繼承與革新,為全國僅存,所以被列為國家級保護文物;大文學家馮夢龍發現並稱為“天下四絕”之一太極洞,以其中空博大氣象成為溶洞奇觀;黃山北坡之下江村,古稱金鰲、村中聚秀湖、獅山古廟和江氏宗祠等古迹文氣盎然,江淹和江澤涵、江紹原等名流碩儒皆從此村走出;涇縣桃花潭不但因夾岸十里皆桃花而得名,更因為李白一曲“桃花潭水深竹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而名揚海內外,其精華卻在碧如瓊漿和絕無污染的一潭清波。

地理

宛陵地靈而人傑。“宛陵梅”自宋以來,名人輩出,宋詩開山祖梅堯臣、宋名臣梅詢、明戲劇家梅鼎祚、名宦梅守德、清數學大家梅文鼎、近代學貫中西梅光迪,使之有宛陵梅花遍地開一說;涇縣吳自始祖吳文舉遷居涇縣茂林以采,歷代仕子如林,僅近代就有父子書法家吳玉如和吳小如,學者兄弟吳半農和吳組緗,書畫家吳作人,此外尚有吳葆萼和吳茂蓀、吳則虞等一批學者名流。
宛陵物產豐饒,南湖銀魚和水陽河蟹、水東蜜棗、廣德毛竹板栗、寧國山核桃,以及以敬亭綠雪和涌溪火青為首的綠茶系列,皆屬地方士特名產,而其中尤以宣紙宣筆和旌德三麻、績溪蠶絲、徽墨、唐代“宣州紅線毯”、宋代“宛陵諸葛筆”、明代“宛陵木瓜”、“宛陵雪梨”揚名華夏。時下“水東琥珀棗”和“敬亭綠雪茶”、“郎溪瑞草魁”、“寧國黃花雲尖”、“涇縣紅星宣紙”,在國內外均有一定名氣。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宛陵正以其博大胸襟和廣遠情懷,承接南來北往過客,書寫聲蜚遐邇華章。
這裡有“江南詩山”敬亭山,這裡有“地下神宮”太極洞,這裡有李白詩中的桃花潭,享譽中外的宣紙、宣筆和宣木瓜。
宛陵,東臨蘇浙,地近滬杭,為安徽之東南門戶。自公元前109年設郡以來,歷代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年而不輟,范嘩、謝眺、沈括、文天祥等先後出守於此,李白、韓愈、白居易、杜牧等相繼來此寓居,眾多的人文遺跡,優美的自然風光,使得這座古城不僅贏得“上江人文之盛首宛陵”的讚辭,更因謝眺、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詠,而享有“宛陵自古詩人地”的美譽。

勝景

宛陵人文勝跡遍布。臨風懷古,謝眺樓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四大名樓;“茲山亘百里,合沓與雲齊”的敬亭山,自南齊謝眺以采,先後300多位詩人墨客登臨此山賦詩作畫,留下詩文600多篇,為名符其實的“江南詩山”;現存敬亭山麓的廠教寺雙塔,以其對唐塔風格的繼承與革新,成為全國僅存,因而被列為國家級保護文物;大文學家馮夢龍發現並稱為“天下四絕”之一的太極洞,以其中空博大的氣象成為溶洞奇觀;黃山北坡之下的江村,古稱金鰲,村中聚秀湖、獅山古廟、江氏宗祠等古迹文氣盎然,江淹、江澤涵、江紹原等名流碩儒皆從此村走出;涇縣桃花潭不但因夾岸十里皆桃花而得名,更因李白一曲“桃花潭水深竹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而名揚海內外,其精華卻在碧如瓊漿、絕無污染的一潭清波。
宛陵地處皖南山區和長江下游平原的結合部,東連天目,南倚黃山,西靠九華,域內襟山帶水,風景絕佳。敬亭.柏視、水西、龍鬚四山峰巒疊翠;青戈江、水陽江兩水相依;南漪湖、太平湖、青龍湖三湖星羅棋布;清原峰、板橋、揚子鱷諸自然保護區,不僅珍禽異獸、奇花異草奪人眼目,更以巧自天然的風光獨攬勝境。
宛陵地靈而人傑。“宛陵梅”自宋以來,名人輩出,“宋詩開山祖”梅堯臣,宋名臣梅詢,明戲劇家梅鼎祚,名宦梅守德,清數學大家梅文鼎,近代學貫中西的梅光迪,使之有“宛陵梅花遍地開”一說;“涇縣吳”自始祖吳文舉遷居涇縣茂林以采,歷代仕子如林,僅近代就有父子書法家吳玉如、吳小如,學者兄弟吳半農、吳組緗,書畫家吳作人,此外尚有吳葆萼、吳茂蓀、吳則虞等一批學者名流。
宛陵物產豐饒。南湖銀魚、水陽河蟹、水東蜜棗、廣德毛竹板栗、寧國山核桃,以及以敬亭綠雪、涌溪火青為首的綠茶系列,皆屬地方士特名產,而其中尤以宣紙宣筆、旌德三麻、唐代“宣州紅線毯”、宋代“宛陵諸葛筆”、明代“宛陵木瓜”、“宛陵雪梨”揚名華夏。如今“水東琥珀棗”、“敬亭綠雪茶”、“郎溪瑞草魁”、 “寧國黃花雲尖”、“涇縣紅星宣紙”,在國內外均有一定名氣。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宛陵,正以其博大胸襟、廣遠情懷,承接南來北往過客,書寫聲蜚遐邇華章。

名人錄


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北宋詩人。字聖俞,宣州宛陵(今安徽宣州)人。宛陵古名宛陵,故世稱梅宛陵。少時應進士不第。歷任州縣官屬。中年後賜進士出身,授國子監直講,官至都官員外郎。論詩注重政治內容,對宋初以來的靡麗文風表示不滿。在寫作技巧上重視細緻常任誶為:"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當下,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為至。(見《六一詩話》)所作頗致力於反映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風格力求平淡,蓋欲以矯靡麗之習,但有時不免流於板滯。對宋代詩風的轉變影響很大,甚受陸遊劉克莊等人的推崇。有《宛陵先生文集》。

大慧宗杲禪師

釋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號大慧,俗姓奚,宣州寧國(今安徽寧國)人。年十七出家,從曹洞諸老宿游,既得其說,去之謁准湛堂。准死,謁丞相張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曇晦,並受薦往建康天寧寺見圓悟克勤。后克勤主雲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張浚延住臨安徑山能仁禪院。高宗紹興七年(一一三七),於臨安府明慶院開堂。
十一年,因結識張九成,為秦檜所惡,斥還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檜卒,特恩放還,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廣利禪寺。二十八年,再住徑山能仁禪院。又遷江西雲門庵、福州洋嶼庵。孝宗隆興元年卒於徑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賜謚普覺。為南嶽下十五世,圓悟克勤禪師法嗣。著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詩》),已佚。有宋釋蘊聞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收入《大藏經》。事見本《語錄》、張浚《大慧普覺禪師塔銘》,《僧寶正續傳》卷六、《咸淳臨安志》卷七 ○、《嘉泰普燈錄》卷一五、《五燈會元》卷一九有傳。
釋宗杲詩,以輯自《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一至卷九上堂、示眾等的偈頌編為第一卷,以見於《語錄》卷一○的《頌古》編為第二卷,見於《語錄》卷一一的偈頌編為第三卷,見於《語錄》卷一二的贊編為第四卷,輯自《語錄》卷一三至卷三○《普說》《法語》《書信》的偈頌編為第五卷。輯自他書者編於卷末。

雜陳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作者:趙嘏 朝代:唐 體裁:七律 類型:
滿耳歌謠滿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間。
人情已覺春長在,溪戶仍將水共閑。
曉色入樓紅藹藹,夜聲尋砌碧潺潺。
幽雲高鳥俱無事,晚伴西峰醉客還。
溪樹參差綠可攀,謝家雲水滿東山。
能忘天上他年貴,來結林中一日閑。
醉叩玉盤歌裊裊,暖鳴幽澗鳥關關。
觥籌不盡須歸去,路在春風縹緲間。
宛陵群英集
宛陵群英集,元代汪澤民、張師愚作品。本書輯錄上自宋初下至元代錄宛陵(今安徽宛陵)古今體詩一千三百九十三首。後來本書失佚,清初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輯出,得詩七百四十六首,作者一百二十九人,厘為十二卷。其中有王圭等七十餘人,載於《宛陵舊志·文苑傳》,其遺篇往往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