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商英

北宋後期官僚,蜀州新津人

張商英(1043年—1121年),北宋後期官僚,蜀州新津人。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宋徽宗朝官至右相(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作品文集100卷已佚(《宋史·藝文志》),《友松閣遺稿》一卷(《兩宋名賢小集》輯)。《宋史》卷三五一、《東都事略》卷一〇二有傳。

人物生平


張商英(1034~1121年),字天覺,號無盡居士,蜀州新津(今屬四川)人。張唐英弟。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名臣碑傳琬琰集》下卷一六(《張少保商英傳》),調通川縣主簿,知南川縣。
宗熙寧四年(1071年),權檢正中書禮房公事。五年,權監察御史里行(《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八、二三一)。貶監荊南稅。元豐初,除館閣校勘。
三年(1080年),檢正中書刑房,尋責監江陵縣稅(同上書卷三〇三,三〇八)。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為開封府推官。二年,出提點河東刑獄,連使河北、江南、淮南路(同上書卷三七五、四〇三、四五〇、四八一)。紹聖中,召為右正言、左司諫,因事責監江寧酒。起知洪州。
元符元年(1098年),為江淮荊浙等路發運使(同上書卷五〇四)。召為工部侍郎,遷中書舍人。徽宗立,出為河北路都轉運使,降知隨州。崇寧初,為翰林學士,拜尚書右丞轉左丞。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
大觀四年(1110年),除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乾道臨安志》卷三),頃除中書侍郎,拜尚書右僕射。
政和元年(1111年),出知河南府,尋落職知鄧州,再謫汝州團練副使,衡州安置。
宣和三年(1121年),卒,年七十九。贈少保

個人作品


鑒賞

總詠五台
五頂嵯峨按太虛,就中偏稱我師居。
毒龍池畔雲生操,猛虎岩前客過疏。
冰雪滿山銀點綴,香花遍地錦鋪舒。
展開坐具長三尺,已佔山門五百餘。
南鄉子
向晚出京關。細雨微風拂面寒。
楊柳堤邊青草岸,堪觀。
只在人心咫尺間。
酒飲盞須乾。莫道浮生似等閑。
用則逆理天下事,何難。
不用雲中別有山。
其二
瓦缽與磁甌。閑伴白雲醉后休。
得失事常貧也樂,無憂。
運去英雄不自由。
彭越與韓侯。蓋世功名一土丘。
名利有餌魚吞餌,輪收。
得脫那能更上鉤。

軼事典故


宗教信仰

神宗時,受到王安石的推舉,入朝做官。大觀年間,擔任尚書右僕射。不久因事而被降調至邊遠地區,其間曾到五台山禮拜文殊菩薩像,有所感應,於是塑文殊像供奉在山寺,並撰寫發願文。不久,遇到大旱災而入山祈雨,三次都很靈驗,因此聞名於朝中。又還僧寺田三百頃,表達崇佛的赤誠。及任職江淮荊浙等路發運使的時候,禮謁東林寺常總禪師,得到禪師的印可;接著又到兜率寺的從悅禪師處參學,在該寺后擬瀑軒題詩中有“不向廬山尋落處,象王鼻孔縵朝天”,意思是譏諷從悅禪師不肯定東林禪師。
商英與禪師的對話
從悅禪師對商英說:“東林既然印可運使,運使對於佛陀的言教有疑惑嗎?”
商英說:“有!”
從悅禪師進一步問:“所疑為何?”
商英答:“我疑香嚴獨頌,還有德山托缽話。”
張商英相關書籍
張商英相關書籍
從悅禪師:“既有此疑,安得無他?”接著又說:“只如岩頭所言,末后一句是有呢?是無呢?”
商英說:“有!”
從悅禪師聽到這話,大笑而回。他的笑讓商英渾身不自在,一夜睡不安穩。到了五更下床時,不慎打翻尿桶,忽然大悟,因而作頌:
鼓寂鍾沈托缽回,岩頭一拶語如雷,
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記來?
隨後,到方丈室叩門道:“開門!某已經捉到賊了!”
從悅禪師在房內說:“賊在何處?”商英被他這問話愣住了,瞠目結舌。
從悅禪師又說:“運使你去吧!來日有緣再見。”
次日,商英把他前夜偈頌呈給從悅禪師過目,禪師對他說:“參禪只為命根不斷,依語生解,塞諸正路,至極微細處,使人不識,墮入區宇。”
從此,商英景仰從悅禪師,待以師禮。

不識草書

張商英酷愛草書,揮毫潑墨甚是豪爽。有一次得到好詩句奮起直書,筆走龍蛇,讓侄子記錄下來詩句,侄子看到飛舞的字茫然而止,問是什麼字?張商英細看了很久,自己竟然也不知道是什麼字,還抱怨侄子說:“為什麼不早問啊,以至於我都忘了!”
原文出自宋代釋惠洪的《冷齋夜話》:張商英好草書而不工,一日得句索筆疾書,龍蛇飛動,使侄錄之。侄當波險處罔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視之久,亦不自識,詬曰:“胡不早問,致予忘之。”

皈依佛法

張商英從小就銳氣倜儻,日誦萬言。最初任職通川主簿的時候,一天,進入寺中看到大藏經的卷冊齊整,生氣的說:“吾孔聖之書,乃不及此!”欲著無佛論,後來讀《維摩經》,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深有所感,於是歸信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