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6條詞條名為正覺寺的結果 展開
正覺寺
北京市圓明園正覺寺
正覺寺始建於唐代,初名妙覺寺。相傳是有南宗八祖之尊的馬祖道一開基立寺,規模不大,其景觀現不可考,到宋代盛況空前,歷代文人對正覺寺都留有讚譽詩文。
正覺寺位於綺春園正宮門之西,它與綺春園後門相通,又獨成格局,單設南門。實際上,它是清帝御園圓明園附屬的一座佛寺,俗稱喇嘛廟,主要建築包括三聖殿、文殊亭、最上樓等。1860年和1900年,圓明園兩度罹劫時,正覺寺因獨處綺春園牆外而倖免於難。
2021年2月24日,北京圓明園管理處在正覺寺舉辦圓明園老照片發布會,現場發布365張老照片,大多數照片為首次向公眾展示。其中一張拍攝於1920年代的正覺寺文殊亭內文殊菩薩全身照片也為首次公布。
圓明園正覺寺
圓明園管理處從2002年開始對正覺寺進行清理,並委託北京市文物建築保護設計所對正覺寺的修繕復建進行了設計,正覺寺一期修繕工程於當年年底開始進行,2003年9月底竣工。
正覺寺,位於綺春園正宮門之西,與綺春園既有後門相通,而又獨成格局,單設南門。正覺寺實際上是清帝御園圓明園附屬的一座佛寺,俗稱喇嘛廟。佔地1266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3000平方米。
圓明園正覺寺
正覺寺山門外檐刻有“正覺寺”三字,為乾隆御書,漢、滿、藏、蒙四種文字合璧。文殊亭為八方重檐亭,外檐匾上有“文殊亭”三個字。該亭又稱殊像閣、文殊閣。據記載,文殊閣內奉有文殊菩薩騎青獅之像,總高二丈有餘。文殊菩薩像及其背光均為木製包金,下乘白玉石台。最上樓有后樓七間,樓東西各三間順山殿。最上樓供佛五尊,法身連座通高三尺零六分。最上樓、三聖殿前各有東西配殿五間。周圍的廊房為喇嘛住所。
佛足在中間塔南面須彌座腰的正中位置刻 有一雙凸雕佛足,足心向外,下面托以盛開的蓮花。這種凸雕佛足在北京寺院中僅此一處,其他地方的佛足均為凹刻。塔座的正門上有“敕建金剛寶座塔”的匾額。塔前的兩株銀杏樹一雌一雄,樹齡逾300年,需三人合抱,堪稱真覺寺一寶。相傳早年間,京西百姓常在重陽節登塔遠眺以應時令。
正覺寺
綜合陳列區:於寶座東面,共陳列各種形制和內容的碑刻31通。其中有雍正皇帝書寫的石道碑、大型卧式碑、闡述倫理的鑲牆碑和一字未刻的無字碑;有隨死者埋入地下的功德碑;有中西組合式的方尖碑;還有太監碑及寺院的經幢等。可以稱為北京地區碑刻的縮影。
功德碑陳列區:於寶座的北面,共有為明、清兩代有功之臣歌功頌德的碑刻12通。其中為清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傅恆宗祠碑,其形制和雕刻堪稱碑中之精品
墓誌陳列區:展有唐至清記錄北京歷史、地理、政治等資料的墓誌105塊。
藝術石刻區:陳列藝術石刻200餘塊。其中東漢的闕柱、闕表為北京第一古刻。北齊、北魏的佛造像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會館碑陳列區:展出山西、河南、安徽、浙江等8個省,共53塊同鄉、同業會館碑。
寺觀碑陳列區:共有寺、廟、觀、庵的碑刻14通。
石雕陳列區:展陳各類石雕69種。其中一座清代石享堂是由三十餘組石雕組成的石仿木建築,極為精美。
耶穌會士碑陳列區:共展出外國傳教士墓碑36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