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臍山
磨臍山
磨臍山,位於青州城南,花林疃村附近,根據1991年出版的《青州地名志》記載,其海拔430米。
目錄
磨臍山位置
位於青州城南,花林疃村附近,根據1991年出版的《青州地名志》記載,其海拔430米。整個山勢西北東南走向,有東南北中四個山峰,因其北面主峰上面有一方形的突起,遠看如磨臍得名。而整個山的形狀從遠處看又像一個巨大的磨盤,所以俗稱磨盤山。它位於雲門山的東南,劈山的東北方向,因為雲門山山勢走向自東向西連綿起伏,兩邊山峰對稱,形狀如翅,中間呈凸狀,如紗帽帽檐,形似一座天然的烏紗帽。更為奇特的是,在雲門山山陽遠望磨臍山的山頂像是一方天然“寶印”,所以又稱為“寶印山”。再加上劈山的仰天人面,三山相應成趣,流傳下來了許多故事。
磨臍山“五名”
因為磨臍山的形狀在不同的位置各不相同,所以在同一時間,她有五個不同的名字,前面講到,在青州城的城南遠望,她的形狀像是磨臍,得名“磨臍山”,在西面的駝山上遠望,她山頂呈巨大平台,故此處的村民稱其“磨盤山”,從雲門山頂上望去,山頂像是一塊天然寶印,故稱“寶印山”或者“大印山”,在山腳下向上望去,山頂又像是一個盛著寶印的印盒,所以還稱“印盒山”。
磨臍山介紹
磨臍山北峰叫做寶印頂,相傳當年,秦始皇來青州視察。來到雲門山,發現這裡是藏龍卧虎之地。“人面山”酷似一個正在熟睡的人臉,其眼、鼻、口十分清晰逼真,神態安詳、自若。紗帽放在其左邊,高聳的大雲頂是烏紗帽帽冠,兩邊的東西閬風亭是烏紗翅。而其官印放在紗帽和自己中間,圓圓的印頭,高高的印柄,再像不過。看罷,秦始皇心中不由大驚,此處風水不破,朕的江山不牢也。於是派人給人面挑斷了鼻筋,至今“劈山槽”還有鑿刻的痕迹;把大印的印柄推倒,成了今天的“磨臍山”;將烏紗帽帽冠鑿了個洞,這就是雲門洞。
中峰高度與北峰相差無幾而略低,但沒有北峰險峻,上面是一個寬廣的平台,所以名“雲台峰”,名字出自明代工部尚書鍾羽正的《崇雅堂集》,他是土生土長的青州人,曾經遊歷過磨臍山中峰,他寫道:是山在劈山之東,余曾遊覽,因記略曰,山高數十丈,上復為一嶺,方數丈余,大石橫卧,色蒼如鐵,登眺恍在雲霄。予嘉其高曠,問土人未有嘉名,乃為名曰“雲台”。
磨臍山南峰向東南延伸,有一段很長的山嶺與中峰相連,遠看如一雄獅遠望東南,山嶺主體在濰坊教育學院校園南面,與廣福寺隔山相望。佛門中人總以“暮鼓晨鐘獅子吼”來表達聽聞佛法后的“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所以名“獅子嶺”,登上獅子嶺能夠看到遠處的廣福寺,獅子嶺上面對著劈山廣福寺的地方刻著四個大字“妙法蓮華”語出《妙法蓮華經》,深山藏古寺,更是一番韻味。
磨臍山獅子嶺上的摩崖石刻
建德河源頭
建德河,亦稱七里河、雲峽河,古名建德水,位於山東省青州市城南,為南陽河最大的支流,彌河的一條二級支流。她發源於磨臍山雲台峰北麓的山泉(琴泉),即今青州市委黨校院內,自南向北流經雲門山東麓的大花林疃和小花林疃,自卧蟾山西北轉彎東去,流經卧蟾山和將軍山之間的峽谷,這段峽谷延伸很長,俗稱七里澗,經雲峽河、扈家廟、七里河、西牟、東牟、玉皇閣、新馮、西建德、中建德、東建德,此三村因河得名,在東建德村東北北轉南北流向。經尚家莊,在尚家莊東北攜手南陽河,一起注入彌河。
建德河自源頭始流經至雲峽河村止為上游,稱為“雲峽河”,雲峽河村因河得名;過七里澗至牟家莊為中游,稱“七里河”,七里河村亦因河得名;從牟家莊至入南陽河處為下游,稱“建德河”,建德村由此得名。
隨著河道的變遷,滄海桑田,青州境內的河流發生了變化,於是《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五·山東六·青州府》做了註釋“南陽水在城北。源出石膏山,東北流,經廣縣故城西。又東北有石井水注之,又北而東貫益都南北兩城間,東合建德水,入巨洋水。”……“七里河,在府南,源出劈山之陰。”在這裡,建德河與七里河仍然異名,但是指出了七里河的源頭是劈山,古代的劈山指劈頭山,因雲門山、劈山、磨臍山三山相連,統稱劈頭山。這她發源於磨臍山北麓是一致的。
《齊乘》中講到:“建德水出益都府南七里澗,俗名七里河,水東猶有建德村,下合南陽水入巨洋,與酈說亦異”。在這裡考證出了七里河與建德水實屬一河,但是她的源頭應該還可以從七里澗上溯至磨臍山。
磨臍山景色
磨臍山腳下到花林疃村的山野,在古代就是青州著名的景點,稱為“花林野趣”,她西臨雲門,南望劈山,一年四季,景色各異,人稱“花林野趣”,為青州十景之絕,並有“麥舞青煙輕欲去,花飛紅雨滯忘歸”及“秋容誰謂淡,滿地足珊瑚”的古詩絕句。滿山遍野的杏花使這裡稱為了踏春之首選。劉淵甫的《花林野趣》寫道:
碧水青山何處村,百花千樹半柴門。山藏柳市無車馬,水隔桃源有子孫。
問舍地偏為得計,尋幽心遠遂忘言。悠然迥出塵囂外,垂老猶矜興味存。
杏花叢中半山亭
琴泉,位於雲台峰北麓山腳下,一片杏花掩映的山谷中,到達那裡的路線曲徑通幽,泉中常年有水,現在用青石堆砌成了井台,並加以修繕,成了一個值得觀看的景點。
龍池、鳳沼,位於青州市委黨校的大門入口處,用天然青石堆底,青石砌沿,東西長幾十米,南北窄只有幾米,並且東邊端寬而深,成弧形,西邊窄而淺,呈方形。從高處的山上看去像是擺在琴台上的一把古琴,古琴的各部分首、頸、肩、腰、腹、尾都比較相像,中間一座橋把“古琴”隔開,兩邊的水池像是古琴的兩個出音孔,古琴低兩孔,上孔曰“龍池”,下孔曰“鳳沼”,因此湖的東面稱作龍池,西面叫做鳳沼,正好琴泉之水注入其中,一韻貫之。
靈狐壁,位於半山當中,在一天然石壁上一凹陷,遠看顏色深於周圍石壁,像是一隻向前奔跑的狐狸,故名。
半山亭,位於北峰寶印頂下面的一座小山的半山上而得名,六角單檐,南北開門,掩映在松柏當中,趣味怡然。
杏花掩映磨臍山
紅杏枝頭春意鬧
革命烈士冀虎臣與磨臍山
冀虎臣(1907~1936),字炳文,鄭母暴動領導者之一,革命烈士,益都縣(今青州)鄭母村人。家貧,世務農。 1927年,於省立第十中學(益都)畢業后回鄉,任鄭母鎮小學教師、校長。時共產黨員冀三綱自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歸來,任中共山東省委農運特派員,在鄭母—帶活動。冀虎臣與其交往密切。1930年,由陳佃治介紹參加革命群眾組織互濟會,發動學生反對叛徒杜華梓(原中共益都縣組織部長),與城裡各校相呼應。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鄭母、吉林等村發展黨員,幫助建立黨支部。
1932年5月,發動學生400多名、群眾數百名,砸毀重利盤剝群眾的官辦鄭母鹽店,迫使鹽店執事賠情道歉,振奮丁群眾鬥爭情緒。同年5月,中共山東省委軍事委員張鴻禮,在益都城裡召開縣委擴大會議,布置農民暴動,他以中共鄭母區委書記身份參加。7月上旬,中共益都縣委召開擴大會議,張鴻禮要求益都在8月間青紗帳起時舉行暴動,並任命他為東鄉暴動指揮。8月14日,中共益都縣委確定,8月18日一區和十區同時暴動。會後縣委書記、益都暴動總指揮鄭心亭,會同冀虎臣檢查了十區暴動準備,確定了暴動行動計劃。
8月18日7時,他帶領趙煥章、程心田進入國民黨十區區公所,擊斃區助理員賈希堯及民團一分隊隊長張官雲,戰鬥打響,因寡眾懸殊,且起義群眾未經軍事訓練,戰鬥失利。他在吉林村南太平山收集起義隊伍;決定去縣城援助一區起義,並與縣委取得聯繫,遂西渡彌河,進駐劈山東之磨盤山(磨臍山)。但益都城區因國民黨軍突然壓境,起義未舉,他亦未能與縣委取得聯繫,於19日下午將隊伍拉回太平山。
縣民團及軍警數百人對起義群眾血腥鎮壓。在四面受敵、迴旋無地的困境中,為避免無謂犧牲,他下令隊伍各自分散轉移。他冒危險隻身去縣城附近找縣委,只找到組織部長王經奎,同去省委,他奉命去青島暫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