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連河鎮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轄鎮

達連河鎮坐落在美麗富饒的三江平原上,東距依蘭縣城21公里,以牡丹江為界,西離哈爾濱市228公里與方正接壤,南同林口縣毗鄰,北依松花江畔。總面積640.57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38個自然屯),總人口6.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902人,轄區內有先峰、二道河子兩個國有林場,亞洲第一的哈爾濱氣化廠和哈爾濱煤炭工業公司落在鎮內,是一座極富潛力的煤化工重鎮。

2018年5月24日,達連河鎮入選最美特色小城鎮50強。

達連河鎮,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位於依蘭縣西南部、張廣才嶺北麓,松花江南岸。東與依蘭鎮相連,南與林口縣刁翎鎮毗鄰,西與方正縣大羅密鎮接壤,北與通河縣清河鎮隔江相望。 2017年,達連河鎮區域面積637.6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有55997人。 

2019年末,達連河鎮下轄4個社區、12個行政村。 

2017年,達連河鎮企業個數共1231個,企業從業人數7989人,其中工業企業65個,規模以上4個。

歷史沿革


1945年,屬第十區。
1956年,設達連河鄉。
1964年,析達連河公社(紅星公社)置達連河鎮,屬礦管。
1966年,鎮改公社。
1980年,公社改鎮。
2011年,紅星鄉和土城子鄉牡丹江西岸的村屯划入。 
達連河鎮
達連河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達連河鎮轄4個居民委員會、11個村民委員會。 
2019年末,達連河鎮下轄4個社區、12個行政村。 
2019年末達連河鎮下轄明細
繁榮社區化工社區錦山社區礦業社區
新勝村長興村西南村向前村
豐收村紅星村合江村共青村
光輝村達連河村河南村紅旗良種廠管理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達連河鎮位於依蘭縣西南部、張廣才嶺北麓,松花江南岸。東與依蘭鎮相連,南與林口縣刁翎鎮毗鄰,西與方正縣大羅密鎮接壤,北與通河縣清河鎮隔江相望。 2017年,達連河鎮區域面積637.67平方千米。 
地處三江平原通向松遼平原的咽喉,東徑129°19′30″——129°29′30″北緯46°5′5″——46°16′40″之間。西與方正縣接壤,距哈爾濱市228公里,東距依蘭縣城22公里,距佳木斯市100公里。北與通河縣清河鎮隔江相望,南與林口縣毗鄰,全鎮地勢為淺山區,土壤肥沃。達連河鎮轄11個行政村,40個自然屯,4個社區。

地形地貌

達連河鎮地處三江平原通向松遼平原,地勢西高東低。 

自然資源


達連河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是煤炭,貯量8億多噸,有紅松、樟子松、落葉松、樺樹、柞樹等十幾個樹種。野生動物主要有兔、獾、狐狸、山雞、飛龍、野鴨、孢子、野豬、黑熊等。藥用植物有人蔘、黨參、西洋參、枸杞子、五味子等十幾種,土特產有草莓、蘑菇、木耳、猴頭、山野菜等。
達連河鎮
達連河鎮

氣候

達連河鎮屬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降水集中,氣候溫熱、濕潤,春秋兩季天氣多變。多年平均氣溫3.1℃,1月平均氣溫-21℃,極端最低氣溫-35℃;7月平均氣溫21.5℃,極端最高氣溫35.2℃。無霜期年平均13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1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 

水文

達連河鎮境內有豬蹄河、南二道河、北二道河、牡丹江均流入松花江。 

自然災害

達連河鎮洪澇、冰雹時有發生。2002年6月19日下午13—15時,達連河鎮新勝村遭冰雹襲擊,受災面積2280畝,受災人口470人,成災面積達1125畝,直接經濟損失達23萬元。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達連河鎮轄區總人口5.6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88萬人,佔51.4%;女性2.72萬人,佔48.6%;18歲以下8952人,佔16%;18—35歲13788人,佔24.6%;35—60歲25158人,佔44.9%;60歲以上8167人,佔14.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44萬人,佔97%;有朝鮮、回、蒙古、滿、錫伯、達斡爾6個少數民族,共1579人,佔3%。 
2017年,達連河鎮常住人口有55997人。 
2018年,達連河鎮戶籍人口有48060人。 
達連河鎮
達連河鎮

經濟


達連河鎮耕地面積20.1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為主。
2011年,達連河鎮農業總產值3.2億元;糧食總產量10.8萬噸,甜菜產量384噸,烤煙產量108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0125元。
2011年,達連河鎮財政總收入2.3億元;儲蓄所3個,居民儲蓄各類存款餘額2.08億元。 
西洋參
西洋參
達連河鎮是全國500強小城鎮之一,是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水俊秀、特產豐富、素以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電力資源、森林資源、建村資源享譽內外。近兩年來,城鎮工業年產值實現4.65億元,其中鎮級工業年產值實現5.300萬元;鎮域農業年產值實現7195萬元。鎮域煤炭資源現已探明貯量2.7億噸,遠景貯量8-9億噸,煤岩石貯量豐富,能夠生產出很多種化工產品;鎮域砌塊石名滿依蘭;土特產有草莓、蘑菇、木耳、猴頭、山野菜等十幾種;藥材有山參、黨參、西洋參、枸杞子、五味子等幾十種。全鎮有耕地面積14.2萬畝,土壤肥沃,南部生態環境優越,適合發展綠色農業,鎮域山林草原面積大,適合發展畜牧業,全鎮現飼養黃牛4450頭,奶牛40頭,山綿羊8160隻,絨山羊3100隻。
工業以煤炭生產為主,有煤鎮之稱。開有依蘭、松江、連農,梧桐河等礦。鎮內建有發電、電機維修、建材、化工等工業。食品工業有糧油、食品加工。服務業有旅店、理髮店。商業有百貨、食雜商店。全鎮耕地為19608畝,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大豆,穀子、高粱。1984年糧食畝產226萬斤,糧食總產3497萬斤,向國家交售商品糧111.2萬斤。設鎮文化站、礦俱樂部、電影放映隊、廣播、衛生院中小學學。哈同公路穿境而過,煤礦至沙河子通煤礦小火車,江運可乘船上下行駛。

特色經濟

哈爾濱氣化廠
哈爾濱氣化廠
達連河鎮鎮域面積70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1萬畝,轄區內有先鋒、三道河子兩個國有林場和一個大型煤礦。煤炭、電力、森林、建材資源十分豐富,適合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和煤化工產業,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形成規模,土特產有蘑菇、木耳、猴頭、山野菜和五味子、山參、黨參、西洋參、枸杞子藥材等十幾種。獨特的山小區小氣候非常適合玉米種子繁育,煤炭貯量8億多噸,每年生產原煤300萬噸,不僅滿足當地工業和人民生活需要,還可轉化成化工產品,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
以中煤龍化哈爾濱礦業有限公司、哈爾濱氣化廠兩大國有企業為龍頭,帶動鎮屬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使地方經濟增長勢頭強勁,農村經濟穩步增長。2006年達連河鎮國內生產總值實現9.02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010元,財政總收入1410萬元,農村人均收入實現4810元,比上一年增長4.3%,2007年農村人均收入可達到5000元。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達連河鎮有幼兒園8所;小學8所,在校生4188人,教職工34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中學3所,在校生2011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達連河鎮有醫院2個;病床20張,專業衛生人員16人。 

社會保障

2011年,達連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5戶,人數1137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3戶,人數539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6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2人。 

文化體育

2011年末,達連河鎮有文化站1個,藏書0.2萬冊;村文化活動室11個,有業餘攝影、美術、書法創作人員20餘人。
2011年末,達連河鎮有體育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1%。 

基礎設施

2011年末,達連河鎮有郵電支局1所,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0千米,鎮(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3家;固定電話用戶8512戶,電話用戶普及率85%;行動電話用戶5211戶。寬頻接入用戶0.42萬戶。鎮區自來水廠1座,自來水入戶率100%。
2011年末,達連河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3.1千米。
2011年末,達連河鎮有鎮區公園1個,公園面積30公頃,園林綠化面積24公頃。 

城鎮建設

達連河鎮小城鎮建設進展較快。城鎮建城區面積6.45平方公里,建築面積95萬平方米,下水設施配套,供電、供暖完備。城鎮內有線電視覆蓋率94%以上,農村有線電視達48%;城鎮內電話入戶率達85%,農村達52%;城鎮內街路建設規範化,實現了兩縱兩橫白色水泥路四條,路面寬、兩側有人行道、綠化帶,路燈下水設施配套。農村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均建設標準化,無論鄉建路,還是環村路和村內路都實現了砂石化,兩側都有樹床,植樹美觀整齊,道路達到村屯相通、四通八達。

招商項目

達連河村建棚室蔬菜園區
達連河村建棚室蔬菜園區
為了把達連河鎮建設成煤化工重鎮,進而推進縣委確定的煤化工基地建設,積極招商引資扶持發展煤化工產業。現已有工業企業140餘家,經過努力,各方配合,年產25萬噸甲醇項目、60萬噸頁岩油項目、20萬噸甲醇汽油項目,正順利施工建設。西南村建設了紅提葡萄園區,達連河村建棚室蔬菜園區,光輝村五味子種植和大鵝養殖園區,向前村草莓園區,合江村水稻種植園區,新勝村種子繁育園區,實現了一村一品。鎮區內主要扶持發展煤化工企業。
農業生產潛力大
達連河鎮總面積70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1萬畝,林地面積66.37萬畝,未被子利用土地佔總用地的13%,發展潛力巨大。
企業發展基礎好
達連河鎮工業發展基礎好,尤其是中煤龍化哈爾濱礦業公司和哈爾濱氣化廠以及新建設的矸石煉油,甲醇擴建都使達連河成為遠近知名的煤化工重鎮,到2006年全鎮工業企業已發展到140多家,主要產品門類齊全,發展勢頭強勁。
煤炭資源貯量豐富
達連河鎮煤炭貯量6.89億噸,年開採量300萬噸,是黑龍江省中部地區大型煤炭生產基地,可為電力、煤氣、煤化工提供可靠的資源保證,為煤化工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居民用水

供水點
供水點
依蘭縣達連河鎮有居民3.6萬人,飲用松花江水人口為2.6萬人,日需生活用水650噸。為此,依蘭縣委、縣政府廣泛動員居民儲水,爭取存儲5-7天生活用水,啟動8眼預備水井,日供水1500噸。依蘭縣城準備了7處應急水源,每天可為達連河鎮提供3500噸水,並專門組織力量,對弱勢群體進行結對幫扶。據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局通報,松花江污染帶前峰已於29日早6時到達木蘭斷面。目前,污染帶前峰已經進入通河縣境,尾部在呼蘭河口附近。黑龍江省環保局在松花江下游設置了木蘭、達連河、佳木斯、富錦、同江5個連續監測斷面,並密切關注肇源、四方台等長期監測斷面。

轄區林場

二道河子林場
山脈:林場以丘陵地貌為主,由北向南依次為丘陵、低山,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12米,最高海拔463米。
獼猴桃
獼猴桃
水系:境內河網稀少,水源缺乏,共有4條小河,均屬松花江水系牡丹江支流,主要有朱淇河、南二道河、北二道河、牡丹江,其中牡丹江為最長河流,流程30公里。氣候: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降水集中,氣候溫熱、濕潤,春秋兩季天氣多變,年平均氣溫3.1℃,年降水量562毫米,無霜期132天,年日照時間2415小時,年平均積溫2700℃。主風向為西北風,根據氣候特徵確定4—5月為春季,6—8月夏季,9—10月為秋季,11月—3月為冬季。
土壤:共分為3個土類、5個亞類,從土壤分佈來看,隨海拔升高而變化,海拔300米以下的低洼地、河岸平坦地分佈的土壤順序為沼澤土、暗棕壤、白漿土;海拔300米—400米山地分佈的土壤為暗棕壤、白漿化暗棕壤及典型暗棕壤。植被:屬長白山植物區系,主要林相為軟闊葉混交林。主要喬木有柞樹、水曲柳、胡桃楸、黃菠蘿、椴樹、楊樹、白樺、榆樹、色木、樟子松、落葉松等,灌木有榛子、胡枝子、暴馬子等,草本植物有百餘種。其中,中草藥有剌五加、滿山紅、黃花等;山野菜主要有蕨菜、薇菜等;藤本植物有山葡萄、獼猴桃等;菌類有元蘑、黃蘑、榛蘑等。野生動物:主要有兔、蛇、鼠、獾、狐狸、山雞、飛龍、野鴨、狍子、野豬、黑熊等。

交通


2011年,哈同公路、依林路是達連河鎮境內的主要通道。年客運量5.4萬人次。
2011年末,達連河鎮有鎮區客運站1個,月均客運量4500人次。 

政治


政府職能

工作職能職責:中共達連河鎮黨委負責傳達、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的決議、指示,保證全鎮各項工作的完成,研究、安排、制定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鎮政府負責全鎮行政工作。制定審核政府各職能部門工作規劃和工作制度;全面掌握鎮財務工作,嚴格執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及時檢查督促政府部門的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負責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各項工作目標的對按工作;負責辦理或督辦人民武裝或人大主席團的提案。
內設機構:達連河鎮黨委由紀委、組織、宣傳、武裝、婦聯、共青團、人大主席團、辦公室、維穩中心。達連河鎮政府內設辦公室、民政、鄉建、交通、計劃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