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河

長江支流沱江的支流

毗河,戰國時代稱沱,長江支流沱江的支流,也是都江堰分水河道之一。起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原郫縣)團結鎮石堤堰,上游系都江堰水系的柏條河,該河流在石堤堰被分流為府河和毗河。毗河從新繁街道流入新都區境內,向東流到邵家寺進入青白江區,最後在金堂縣趙鎮注入沱江。河長65.55公里。主要支流有西江河、綉川河等。

毗河作為都江堰分水乾渠之一,承擔著新都、青白江地區廣大灌區的供水任務,沿河支渠密布,僅新都區有大堰9道,灌溉面積29600市畝。而且是成都平原的主要排洪河道之一。

幹流概述


都江堰段
毗河上游為柏條河。柏條河為都江堰內江水系乾渠之一,起於灌縣太平橋(今蒲柏閘),東偏南流經灌縣幸福、天馬、郫縣唐昌、三道堰等鄉(鎮)至石堤堰與走馬河分支徐堰河相匯合,柏條河即止於此,以下稱為毗河。自蒲柏閘至石堤堰,河長44.8公里,流域面積258平方公里。進水口年平均流量41.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1.76億立方米。
毗河為柏條河下段乾渠,起於石堤堰樞紐閘,閘下右支為府河,左支即毗河。自毗河口,東南流經新毗橋入新都縣境,東流經龍橋、斑竹園、柏水、三河、太興等鄉(鎮),至白洋沱左納錦水河。東過苟家灘,向東偏北行,過張庵大橋后入青白江區境。又東北流經祥福、日新、綉水、姚渡、玉虹等鄉,於姚渡鄉右納西江河,於綉水鄉左納綉川河,於楊柳鄉入金堂縣境,至金堂縣趙鎮與清白江(中河)相匯合。毗河全長65.55公里。
毗河從郫縣團結鄉石堤堰起,繞團結鄉邊境,經新毗橋至牟朱堰出縣界入新都縣境,最後到趙鎮匯入沱江,全長63公里。集雨面積(包括徐堰、柏條兩河至牟朱堰)238.5平方公里。毗河沿縣界4.3公里。縣界段落差10米,年平均流量每秒25.3立方米。50年代末以前為航運河道,其後主要起排洪作用。安全過洪能力每秒450立方米。
郫都區
段柏條河與徐堰河在牛角濠合流后稱毗河。《尚書·禹貢》說:“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沱”即指徐堰河(下游即毗河)。《大清一統志》說:“外應即沱江也”,視柏條河與毗河為一水。毗河在石堤堰分出府河后,經新毗橋至團結鄉牟朱堰出郫縣界,入新都縣境,流至金堂縣趙鎮入沱江。灌溉農田10萬餘畝,其中,郫縣農田700餘畝。毗河在歷史上是川西的航運河道。自府河承擔漂運木材、為東風灌區輸送農業用水、為成都市輸送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后,毗河成為以排水為主的河道。1952年,石堤堰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上游大部分來水被攔入府河。當府河進水閘達到警戒水位(海拔537.37米)時,關閉府河,將上游來水及漂木攔入毗河。
新都段
毗河(戰國時代稱沱)集水面積174平方公里,安全流量4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洪峰流量314立方米/秒。上游柏條河,隨自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的地勢向東南流,水流被龍泉山余脈所阻,毗河沿鳳凰山、天回山、繁陽山、木蘭山北麓折向東流,流至金北丘陵與雲頂山之間奪路而去,與清白江合流。毗河主要為區間排洪河道,石堤堰上府河口水位高程達到537米,上游柏條河及徐堰河的洪水由毗河排泄。毗河流經龍橋河邊高程522米,毗橋河邊高程491米,芶家灘河邊高程481米,流經張庵橋河邊高程476米,瓦窯灘高程474米。
柏條河至石堤堰上納徐堰河后,正流叫毗河;分支叫府河。新都縣大豐鄉受府河九道堰、友誼堰(螃蟹堰)水,三河鄉受九道堰余水的海濱堰、千工堰水。毗河上游柏條河自龍安鄉鳳凰嘴入縣境,經龍安、龍橋、斑竹園、柏水、天元、三河、桂林、太興8個鄉,東流至趙鎮匯入清白江,其下即沱江。毗河在縣境內全長37.8公里,河道比降2‰,河寬50~100米,寬段在二江沱以下。毗河右岸大堰原有牟珠、篾堰(龍橋堰)、莫籠、唐家、龍門5道;左岸大堰有紅花、攔河、麥黃、天開4道。毗河兩岸歷經洪水衝擊,形成灣灘相套,幸水流平穩,既不承泄山溪暴雨洪水,因而洪災次於清白江。
青白江段
毗河為沱江三級支流,水源來自岷江,上段為柏條河,通過都江堰樞紐蒲柏閘分流,向東南,至郫縣石堤堰始稱毗河。自新都邵家寺入區境,流經祥福、日新、綉水、姚渡、玉虹等鄉,在祥福鄉康家渡於左岸納羊叉河水,在日新鄉接龍村於右岸納西江河水,在綉水鄉沿沱村於左岸納綉川河和長流河水,流向趙鎮,匯入沱江。區境流長17.5公里,平均河寬155米,水深3.5米,比降1.32‰,過洪能力80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2000立方米/秒。區境集雨面積14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7.34立方米/秒。
毗河是東風渠引水的主水源,不僅是都江堰渠系的灌排兩用河道,而且是成都平原的主要排洪河道之一。因歷史變遷,具平原河道蜿蜒曲折、河床不穩定的特徵。由於河道比降平緩,洪期泥沙澱積,沿岸多邊灘。洪枯水位變幅大,冬春流量一般4立方米/秒,而汛期最大可達2000立方米/秒。洪水襲來,河床宣洩不暢,致沿岸常遭洪水危害,特別是區境的5個河心洲壩尤烈。毗河歷史上曾通航,木船上達灌縣胥家灣,中至郫縣三道堰、新都二江沱,下達趙鎮,進入沱江幹流。建國后,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作過漂木河道。隨著東風渠、人民渠建成,毗河水量銳減,加之鐵路、公路交通運輸日益發達,航運逐漸廢弛。
金堂段
又名郫河、毗橋河和前江。屬岷江水系。在都江堰市蒲柏閘與蒲陽河分水后,名柏條河,東南流經郫縣,在新都境之石堤堰與府河分水后,始稱毗河。再經成都市金牛區、青白江區入金堂境,至趙鎮后先後匯合清白江、北河流入沱江。在縣境流程9.9公里。河床平均寬103.3米,最寬處175米,最窄處37.5米。多年平均流量40.19立方米/秒,比降3‰。彎曲係數1.98,河漫灘一級階地發育,多心灘,且常呈“分水魚嘴”。平水期河床與河岸高差多在3米左右,以致洪水期易發生災害。

水文特徵


毗河首段年平均流量26.4立方米/秒,年徑流量8.34億立方米。毗河,上游名柏條河,從都江堰蒲柏閘分流。1955年柏條河口平均流量67.3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117立方米/秒,斷流54天,通水311天。1960年,平均流量37.1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86.1立方米/秒,斷流25天,通水340天。1970年,平均流量45.8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102立方米/秒,斷流24天,通水341天。1980年,平均流量45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109立方米/秒,斷流52天,通水313天。1985年,平均流量38.9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92.6立方米/秒,斷流35天,通水330天。

主要支流


上遊河道

柏條河,在縣城蒲柏閘(丁公魚嘴南測)進水。閘下130米處河面寬20.1米。洪峰流量河口段為150立方米/秒(1958年6月26日)。下段平均河寬30米左右,河深約3米。比降4.5‰左右。該河經灌口鎮、胥家鄉和天馬鄉,在任家橋下流入郫、彭兩縣交界處,在郫縣團結鄉牛角濠納徐堰河。在石堤堰,右分為府河流入成都,左分為毗河流至金堂縣趙鎮入沱江。柏條河從進水閘至石堤堰長48公里,灌縣境內長17公里。
徐堰河,是走馬河的下游分支,也是柏條河主要支流之一,亦稱斜堰河。從西南流向東北斜穿平原故名。此河原在古導江鋪西側分水,經郫縣石堤堰由毗河至金堂峽。即《禹貢》所載“,岷山導江,東別為沱”的古江沱故道。它於聚源閘起水,經崇義鄉走石山側入郫縣境。在郫縣新民場兩合水納柏木河,在郫縣團結鄉牛角濠與柏條河相匯。從聚源閘至石堤堰長36公里,控制灌溉面積3.9萬畝。縣境內長8.5公里。過洪能力在兩河水以上為75立方米/秒。

本干支流

西江河,唐代稱浽江,毗河支流,沱江二級支流。發源於龍泉驛區柏楊溝(一說山泉鄉張飛營山頂),彙集龍泉山脈中段西側山地匯諸山溪水,北流至八角水出山口,沿龍泉山西翼坡足自南向北流,至石板灘入新都縣境,再曲折北流至青白江區姚渡鄉姚家渡上游石龍堰匯入毗河。西江河幹流河長51公里,流域面積43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45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5立方米/秒。汛期洪峰高、來勢猛、易成災。接納主要支流10條,發源於龍泉驛山地有百工堰溝、三門寺溝、熊家嘴溝、泉水溝;發源於東山丘陵有白楊林溝、猴子坡溝、西河場溝、龍潭寺溝、門坎坡溝(小西江河,源於三河鄉二檯子的山溪水,流經木蘭、石板灘、太興鄉界,注入龍王鄉西江河)、宋家溝。西江河流域,原由塘堰蓄水,山溪堵水或龍骨車車水灌溉,每遇山溪洪水暴發,漲落急驟,亦易成災。西江河也是丘陵耕地的引提灌溉水源。
湖江河,屬西江河一級支流,發源於新都縣三河場鳳凰山回龍寺,自新都木蘭鄉進入龍王鄉雙堰村,在龍王鄉龍王沱匯入西江河。區境流長4.25公里,平均河寬10米、水深2.8米、比降2‰,過洪能力1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5立方米/秒。
牟朱堰支渠,從毗河右岸起水,灌溉農田2萬餘畝,其中,一斗渠(又名“均堰”)灌溉團結鎮寶華村農田700畝。
長流河,屬毗河二級支流,實為楊柳堰北流分支之一。在新都督橋河公路橋下起水,於二扒堰分水入青白江區區境,流經彌牟、華嚴、大彎,至工農堰,稱長流河,又名長連河。從工農堰至綉水友誼電站,輾轉流過工業區,接納工業廢水,此河中段又稱排洪河。友誼電站以下的綉水鄉、玉虹鄉境的下段又稱毛家河。下段的玉虹電站至與綉川河匯口又稱趕牛河。長流河在區境流長18.5公里,平均河寬17米、水深3米,比降1‰,過洪能力8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00立方米/秒,區境集雨面積55.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立方米/秒,常年水位較為穩定。
綉川河,屬沱江四級支流,水源來自楊柳堰。楊柳堰在新都督橋河公路橋下南北分流后,又在祥福鄉的三口堰重新合流,三口堰以下稱綉川河,古稱清流河。綉川河在綉水鄉境向東流過,於玉虹鄉貫子山下納長流河水,最後匯入毗河。流長10.75公里,平均河寬20米、水深3米,比降1‰,過洪能力11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250立方米/秒,區境集雨面積3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4立方米/秒。
羊叉河,在青白江區祥福邊境綉川河右岸分水,向東流向,穿祥福鄉腹心,於康家渡匯入毗河。區境流長3.88公里,平均河寬12米,水深2.5米,比降1‰,過洪能力10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60立方米/秒,區境集雨面積5.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6立方米/秒。

治理開發


河道治理

1976年,對天元鄉燕塘村內毗河落底堰處90度急彎,採取截彎取直,調整比降,齒牆鎮底,襯砌護坡治理。自1952年,天開堰合併於麥黃堰,改稱天黃堰,1953年唐家堰並於莫籠堰,到1970年,紅花堰、攔河堰又併入南一支渠。左岸僅有天黃堰作補充備用水源;右岸實有牟珠、龍橋、莫籠、龍門4堰。此外,府河系三河場河內的千工堰於1955年合併於海濱堰,渠改后,由於海濱堰水量不足,又於1972年恢復。
1952年12月18日,在柏條河下段,由川西行署水利局設計,修建石堤堰樞紐工程。其右岸為府河進水閘,共5孔;中段為溢流壩,壩高1.8米,長41米(以下河道稱為毗河)。溢流壩右端設沖沙閘2孔,孔寬5米,左端設1船閘。1960年府河進水口上移重建,仍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共5孔,各寬5米。石堤堰樞紐工程建成后,有效地保證了成都市區工業和城市用水,並可防止府河對市區造成的洪澇災害。

水利設施

石堤堰,位於團結鄉石堤村,與新都縣萬安鄉相接。都江堰內江水系的大型樞紐工程之一,為龍泉山丘陵區百萬畝農田和成都市工業用水的取水樞紐及防汛的重要屏障。舊堰在石堤村回龍院后,用條石建築,清末改為竹籠建築。1952年在四川省水利局的主持下,由郫縣組織勞動力建成現代工程。工程分為毗河和府河兩部分。毗河部分的主體工程是混凝土攔河溢流壩。壩長41米,高1.8米,橫斷面為曲線型,壩頂寬0.9米。壩的左端建有船閘,寬5米;壩的右端為沖沙閘,共2孔,孔寬5米,墩高5.5米。閘底和閘墩用混凝土澆築,閘梁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平板鋼閘門。府河部分的主體工程是進水閘,初建於府河進水口以下約400米處。1960年又在河口另建一進水閘,共5孔,孔寬5米,高5.5米。閘底、閘墩及消力池為混凝土結構;閘梁、防洪胸牆板和平板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橋上可通汽車。平板鋼閘門高2.6米,原用手拉葫蘆啟閉,1977年改為電動絞車,並配有備用發電機。
唐元電站,位於柏條河呂仙橋以下。1962年由唐元公社投資修建。初建時安裝兩台75千瓦機組,1963年改為1台100千瓦卧式機組。供唐昌鎮及萬壽場用電。1966年因柏條河枯水期較長,電站效益低,停產。

灌溉渠道

毗河,有大堰9道,灌溉面積29600市畝。其中:
紅花堰,進水口在郫縣三道堰鄉青楓樹村,灌溉龍安鄉,灌面1658市畝。分堰6道。
攔河堰,進水口在龍安鄉新郫村,灌溉龍安、龍橋兩鄉,灌面560市畝。流程3公里,下游回注入毗河。
牟珠堰,進水口在郫縣團結鄉,灌溉龍橋、斑竹園兩鄉,灌面4748市畝。分堰8道。
蔑堰,進水口在龍橋鄉古窯村,灌溉龍橋、斑竹園兩鄉,灌面4717市畝。
麥黃堰,進水口在斑竹園鄉忠義村,灌溉柏水、天元兩鄉,灌面2605市畝。分堰有楊柳堰、頭堰、二堰、永固堰。
天開堰,進水口在柏水鄉楊柳村,灌溉柏水、天元兩鄉,灌面2730市畝。分堰有劉家堰、濫泥堰、碾門堰、落底堰。
莫籠堰,進水口在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莫龍村,灌溉三河鄉,灌面2143市畝。
唐家堰,進水口在三河鄉愛國村,灌溉三河鄉,灌面881市畝。
龍門堰,進水口在三河鄉大東村,灌溉太興鄉,灌面9557市畝。分堰有漏罐堰、彎彎堰、小龍門堰、蘇家堰、田家堰、石堰、紅沙堰。下游入成都市青白江區境。
毗河河系有:
龍門堰·龍門支渠,龍門堰在新都縣三河場毗河二江沱下游起水,青白江區在新都縣太興鄉糖廠處分水,稱龍門支渠,最大引水流量3立方米/秒,渠長8公里,設斗渠4條,灌溉日新鄉農田11378畝、地1098畝。尾水入毗河。
幸福渠,1961年,祥福鄉在新都縣太興鄉毗河張家庵大橋下100米處新修攔河壩,於左岸引水灌溉祥福鄉,稱幸福渠,以解決原白水堰尾水用水困難。最大引水流量2.5立方米/秒,渠長5.37公里,設斗渠3條,灌溉祥福鄉農田5620畝。尾水入毗河。
祥福渠,1972年改造李家堰,築永久性攔河壩,在王家河心毗河左岸起水,主要為後來裝機640千瓦的祥福電站作引水渠,始稱祥福渠。最大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渠長3公里,內分斗渠1條,灌溉農田800畝、地329畝。尾水入毗河。
粉后堰,1954年廢東方堰,併入粉子堰,始稱粉后堰。1962年,改造堰壩,渠首上移至康家渡。1973年,為充分利用水能,為後來修建裝機320千瓦的桂花電站,又加擴渠道上段以增大進水量。最大引水流量9.5立方米/秒,渠長3.4公里,下設粉子、東方、后江斗渠,灌溉綉水鄉農田10900畝、地788畝。尾水入毗河。
石龍堰,歷史上有兩個堰壩:一壩在毗河之中,二壩在西江河匯入毗河處。後來在龍尾山腳又修一石砌溢洪壩,稱三壩。1968~1972年,將原來的竹籠卵石、鐵絲卵石壩改造為條石漿砌壩,並擴大渠道首段,以增大進水量,為後來裝機175千瓦的姚渡電站提供水源。最大引水流量8立方米/秒,區境渠長5公里,所設8條斗渠,有5條在區境,灌溉姚渡鄉農田1641畝、地489畝。其餘則在金堂縣境。尾水分別入毗河和沱江。
溥利堰,清乾隆年間張南瑛開鑿。繞貫子山鑿渠接引綉川河水源,當時開糧田千畝。1959年和1964年,修建和擴建貫子山電站時,築漿砌條石截流牆,加固加高渠首工程,全面擴大渠道,枯水期又在毗河築臨時壩引水入渠,使最大引水流量增至20立方米/秒,供給貫子山電站裝機720千瓦水源,區境僅有0.5公里長的支渠,灌溉農田107畝。最大受益面積在金堂。尾水分道入毗河和清白江。

航道航運


船筏運輸

毗河素有航運之利,上起唐昌,下至趙鎮,抗戰期中,為運沱江沿岸糧食,以供軍需民用,新渝線水運即以泥巴沱為起點。20世紀50年代後期,毗河功能轉入主要排洪,航運被陸運代替,同時都江堰灌區擴大,毗河流量減少,僅在汛期有原木從岷江上游漂至龍橋貯木場。
走馬河、油子河、柏條河、毗河和江安河在歷史上都曾是航運河道。清代初年繼續通航的只有柏條河和毗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府河通航以後,三河相通組成兩條航線。船筏航運以唐昌鎮為起點,三道堰、青杠樹、太和場均設碼頭,集散物資。府河下行船多載糧食、煤炭、肥豬至成都市,上行多空船;毗河下行船多載糧食及油枯,上行船多載糖、水果、碗、鐵等物。下行船從唐昌鎮至成都市只需一日。上行船較慢,府河、毗河、柏條河上行船一般須拉縴或撐篙。府河通航后,築斷堰、茅草堰等處灌溉工程所受損失及管理上增加的開支,以在築斷堰所收取的過堰費作為補償。船筏過堰費由縣水利委員會委託石堤堰堰務委員會代收。1952年試放單漂后,木船停航。
毗河航道全長60餘公里,自龍安鄉入縣境經龍橋、斑竹園、柏水、天元、三河、桂林、太興八個鄉長37公里。航道上通灌縣,下通趙鎮與清白江匯合入沱江可達重慶。民國29年10月,四川驛運管理處開闢新渝線水運,設新渝線水運總站,以新都為臨時辦公地點。11月10日水運總站在新都設段站,以桂林鄉泥巴沱為新渝線起點,經木蘭、太興兩鄉過瓦窯灘入金堂縣,縣內一段航線長7公里。毗河航道全年通航,可行載重10噸木船。1949年以後,隨著公路和水利工程的興建,毗河航道於1953年停航。
民國時期,川陝公路未修筑前,毗河航道曾是通往省外的重要通道。抗日戰爭中,川西地區徵購的糧食,曾通過毗河航道入沱江至長江運往武漢戰區,支援前方抗戰。隨著公路的發展,毗河航道運輸逐漸衰落。通過區境一段長17.5公里,平均河寬155米,平均河深3.5米的航道,水運延至1954年,通行10噸木船。上行往新都方向以運送鍋、碗、生鐵、煤炭為主;下行往趙鎮方向以大米、油枯為主,但運量不大。1954年,康家渡以上河道斷航;1964年,康家渡以下航道全部停航。

散漂木材

解放后,岷江上游木材的採伐和運輸量逐漸增大,1952年冬開始利用柏條河、府河試放單漂。1957年起,春耕后至歲修斷流前,正式從岷江上游經柏條河、府河散漂木材至成都市洞子口貯木場;府河遇洪水時,漂木攔入毗河漂放至新都龍橋貯木場。為使漂木暢行無阻,避免撞壞河岸及堰口工程,水運部門在沿河設有導漂、防漂及攔漂設施,分段隨時趕運擱淺漂木,並在各橋設點駐守。岷江水運處在唐昌鎮專門設立了木材管理站,以加強對漂運木材的管理。散漂木材對沿河橋樑河岸的威脅很大,政府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及交通安全,制定了“先護后漂,損失賠償”的政策,規定水運部門每年負擔散漂河道歲修經費的80%。

渡口碼頭

楊家船渡。橫跨柏條河,渡位在先鋒鄉竹林村和唐元鄉釣魚村之間,渡船原由當地楊姓人家掌管,故名。清光緒末年,萬壽鄉重建橋樑后,渡口停用。
木籠堰渡,位於柏水鄉旃檀村與成都天回鄉莫龍村之間的毗河上,民國28年設渡。現由旃檀村經營,有渡船1艘,載重1噸,1984年在下游約300米處增設渡船1艘,載重1.5噸。
泥巴沱渡,位於天元鄉沱江村與三河鄉大東村之間的毗河上。古有渡船3艘,是私人經營的渡口。光緒十九年(1893)改為義渡,民國年間如故。現由沱江村經營,有渡船2艘,載重16噸。
苟家灘渡,位於太興鄉七一村與桂林鄉崇義村之間的毗河上。原為私渡,光緒十九年改為義渡。民國8年清明節因發生沉船事故廢渡,渡口移於泥巴沱渡口。1964年復設渡口,現由七一村經營,有渡船1艘,載重7噸。
毗河新都區段,斷航以前曾有新郫橋、龍橋、斑竹園、毗河、二江沱、泥巴沱、鹽碼頭等多處碼頭。民國29年四川省驛運處川西總段開闢新都至重慶航線,設新渝線水運總站,在新都設段站調集船隻,以泥巴沱碼頭為起點,集運川西地區徵購的糧食,順毗河而下分站轉運,入長江運往湖北第六占區支持前方抗戰。民國30年止,總計船隻開行880餘次,運貨3400餘噸。1953年停航后,碼頭關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