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朔民
姚朔民
姚朔民編審,筆名月氏,上海人,1947年出生於山東。198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留校任教。1984年調入中國錢幣學會。
中國錢幣博物館徠編審
曾任中國錢幣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錢幣博物館副館長;現任中國錢幣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錢幣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錢幣學會外國錢幣委員會主任、《中國錢幣》學刊主編。
《中國錢幣》,自1984年開始任編輯、副主編、主編
《中國古鈔圖輯》(合作並總纂),中國金融出版社,1987年
《國際錢幣製造者》,八國合作,承擔中國部分主要撰稿及中文版翻譯,新華出版社,1989年
《貨泉沿革》整理、點校,《中國錢幣文獻叢書》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中國錢幣叢書》副主編、主編,中華書局
“四川交子的產生”,《中國錢幣》1984,2。
“漢佉二體錢(和田馬錢)研究概況”,《中國錢幣》1987,2。
“現存最早的刻本錢譜《貨泉沿革》”,《文物》1989,6。該文發現並論證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刻本錢幣譜是宋元之際陳元靚《事林廣記》所收宋朝《貨泉沿革》的縮編本。
“朱執信論中國古代紙幣”,《金融理論與實踐·錢幣專輯(三)‘中州錢幣’》,1989年。分析辛亥革命元勛朱執信的貨幣思想。
“學習李大釗,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研究中國貨幣史”,《安徽金融研究增刊》1990,5。分析李大釗的貨幣史研究。
“東至關子版考察記”上、下,《中國錢幣》1994,3-4。論證東至發現的關子鉛版是宋朝人偽造關子用版,對研究宋朝紙幣有價值。
“光緒寅記匯票跋”,《中國錢幣》1995,4。從分析民間匯票看晚清民間金融。
“宋紙幣版的再檢討”,《文物》2000,4。對20世紀30年代發現的宋朝紙幣鈔版作了新的考證。
“‘具乃貝玉’新說”,《中國史研究》2002,2。對《尚書·盤庚》中具乃貝玉的含意提出了新的解釋。
“甲骨文從貝字”,與“‘具乃貝玉’新說”共收於《中國錢幣論文集》第四輯,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從分析甲骨文中從貝的字說明在商代甲骨中,並不能說明貝代表貨幣。
“金‘聖旨回易交鈔版’考”,《文物》2006,6。考證出這塊新發現的鈔版是金代的銀鈔,填補了對金朝貨幣認識的一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