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山
中國內地作家、編劇、導演
石鐘山,1964年出生於吉林省,中國內地作家、編劇、導演,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文學系。
1984年,在期刊《解放軍文藝》上發表了個人首部小說《熱的雪》 。1990年,發表小說《大風口》。1994年,創作長篇小說《男人沒有故鄉》 。1999年,由其創作的短篇小說《國旗手》獲得《小說月報》第8屆百花獎。2001年,由其創作的小說《雁》編入小說集《2001年中國年度最佳小說》,並刊登在滬教版八年級第二學期的語文書上;同年,擔任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的編劇。2002年,擔任軍旅劇《軍歌嘹亮》的編劇。2004年,擔任愛情劇《幸福像花兒一樣》的編劇。2006年,創作長篇小說《中國血》 。2009年,與易寒聯合執導軍旅愛情劇《幸福的完美》 。2011年,擔任電視劇《石光榮和他的兒女們》的編劇。2013年,石鐘山以2100萬的編劇稿酬收入登上“第8屆編劇作家富豪榜”第6位。2014年,由其擔任編劇的諜戰劇《大陸小島》首播。2018年,出版長篇小說《關東往事》 。
石鐘山
1981年入伍,先後在空軍雷達兵、航空兵及總後某院校工作16年。1997年轉業后,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和北京電視台工作。
1984年,《解放軍文藝》發表了他的小說處女作《熱的雪》,直到這時他才品嘗到寫小說的滋味。從那以後,他的作品便頻繁地出現在各類文學刊物中。
1989年石鐘山進解放軍藝術學院學習后,可以說是他創作的一個分水嶺,由以前創作的無意識,到有意識地寫什麼和怎麼去寫。那個時期以來,他創作了“兵味”小說———《大風口》、《新兵三事》、《兵舍三味》等篇什。直到現在來看,仍然是新時期軍旅小說中的經典之作。石鐘山從士兵到作家這一成長過程離不開部隊生活的浸染,他在部隊的十幾年軍旅生活中,創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軍旅題材。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從邊防哨卡到普通連隊和機關生活都是他描摹的對象。軍營里的一草一木,軍隊中從士兵到將軍,無一不在其筆下刻畫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他作品中的人物充滿了兵趣兵味和人性的光輝。石鐘山在作家圈中,是善於操作主旋律題材的高手。他不相信一些人的反“主旋律”作品就肯定不好看的說法,他認為,主旋律當然不是喊口號,而是通過作家的筆,把老百姓的樂觀生活態度表現出來,而這種思想基調,正是社會的主流。
1997年石鐘山轉業到了地方,然而他的創作並未離開軍營生活。他創作的反映部隊老軍人情感經歷以及家庭生活的“父親”系列小說,至今已有8部。除《父親進城》被改編成《激情燃燒的歲月》,另外還有《父母大人》、《父親的情感生活》等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軍歌嘹亮的年代》。還有一部描寫部隊文工團生活的小說《幸福像花兒一樣》。
他的短篇小說《國旗手》被收入到中學語文課本中,《快槍手》被好萊塢拍成電影《絕命快槍手》,這足以證明石鐘山作品的廣泛認可性。他說,這也是他以後創作的主要目標。
出版時間 | 圖書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2018.04 | 《關東往事》 | 石鐘山著 |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
2016.01 | 《名家小說集 北京故事》 | 石鐘山著 | 北京:作家出版社 |
2015.10 | 《重逢》 | 石鐘山著 |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14.08 | 《天下一號》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14.04 | 《五個兄弟五顆星》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14.09 | 《幸福像花兒一樣》 | 石鐘山著 | 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
2014.10 | 《天下兄弟》 | 石鐘山著 |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2014.07 | 《軍歌嘹亮》 | 石鐘山,朱秀海著 | 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2012.11 | 《石光榮的戰火青春》 | 石鐘山著 |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2011.08 | 《軍禮》 | 石鐘山著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11.05 | 《天下兄弟 中文在線全媒體出版》 | 石鐘山著 | 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 |
2011.01 | 《小說月報·原創版2010年精品集》 | 石鐘山等著 |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
2011.01 | 《玫瑰綻放的年代》 | 石鐘山著 |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出版社 |
2011.11 | 《石光榮和他的兒女們》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11.06 | 《地上地下之大陸小島》 | 石鐘山著 |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
2010.07 | 《天下兄弟》 | 石鐘山編著 |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2010.05 | 《官道》 | 石鐘山著 |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
2010.01 | 《殘槍》 | 石鐘山編著 | 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
2010.07 | 《橫賭》 | 石鐘山編著 |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2010.08 | 《最後一個士兵》 | 石鐘山著 | 北京:新華出版社 |
2009.08 | 《外國文學名著精粹全集 1920-1940卷 名家導讀》 | 石鐘山等編著 | 北京:華夏出版社 |
2009.11 | 《追逃》 | 石鐘山編著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09.04 | 《地下 地上》 | 石鐘山著 | 北京:作家出版社 |
2009.04 | 《男人的天堂 中文在線全媒體出版》 | 石鐘山著 |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2009.04 | 《天下姐妹》 | 石鐘山著 | 北京:東方出版社 |
2009.09 | 《激情燃燒的歲月》 | 石鐘山著 | 北京:作家出版社 |
2008.10 | 《幸福還有多遠》 | 石鐘山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9.12 | 《紅顏歲月》 | 石鐘山原著 | 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 |
2008.01 | 《特務037》 | 石鐘山著 |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
2008.09 | 《天下父母》 | 石鐘山著 | 北京:華藝出版社 |
2007.01 | 《最後的軍禮》 | 石鐘山著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08.09 | 《石鐘山影視作品系列 激情燃燒的歲月》 | 石鐘山著 | 北京:華夏出版社 |
2008.10 | 《幸福的完美》 | 石鐘山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7.07 | 《鋤奸》 | 石鐘山 |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
2007.09 | 《石鐘山自選集》 | 石鐘山著 | 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
2007.09 | 《男人的天堂》 | 石鐘山著 | 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
2007.01 | 《歲月紅顏》 | 石鐘山著 | 北京:作家出版社 |
2007.01 | 《地下,地上》 | 石鐘山著 | 北京:作家出版社 |
2007.01 | 《一個女人的風景》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6.01 | 《大院子女》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7.09 | 《石鐘山自選集 2 大院子女》 | 石鐘山著 | 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
2007.09 | 《石鐘山自選集 3 玫瑰綻放的年代》 | 石鐘山著 | 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
2006.03 | 《遍地鬼子》 | 石鐘山著 | 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
2006.08 | 《特務037》 | 石鐘山著 |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
2005.01 | 《舊轍》 | 石鐘山著 |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
2006.11 | 《中國血》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6.01 | 《天下兄弟》 | 石鐘山著 | 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 |
2005 | 《永遠的軍歌》 | 石鐘山著 | 北京:同心出版社 |
2006.10 | 《軍禮》 | 石鐘山著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06.12 | 《激情燃燒的歲月》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6.12 | 《母親》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6.12 | 《你要光榮還是夢想 我的人生筆記》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5.11 | 《二十年前的一宗強姦案》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5.11 | 《幸福像花兒一樣》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5.01 | 《男人的天堂》 | 石鐘山著 |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2006.08 | 《激情人生 石鐘山人生筆記》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4.08 | 《大院子女 揭開神秘的部隊大院生活》 | 石鐘山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4.07 | 《線人 石鐘山警情小說》 | 石鐘山著 | 北京:群眾出版社 |
2002 | 《石鐘山影視精品系列》 | 石鐘山著 |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2003.11 | 《中國人民解放軍征戰紀實 紅土黑血》 | 石鐘山著 | 濟南:黃河出版社 |
2002.06 | 《機關》 | 石鐘山著 |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
2004.01 | 《男左女右 石鐘山機關小說》 | 石鐘山著 | 北京:群眾出版社 |
2004.01 | 《我的連隊》 | 石鐘山著 | 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
2004.01 | 《遍地鬼子》 | 石鐘山著 | 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
2002.01 | 《官道》 | 石鐘山等著 |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
2002.03 | 《官道 下》 | 石鐘山等著 |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
2003.08 | 《軍歌嘹亮》 | 石鐘山著 | 北京:藍天出版社 |
2003.10 | 《母親,活著真好》 | 石鐘山著 | 北京:藍天出版社 |
2003.04 | 《石光榮和他的兒女們》 | 石鐘山著 |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2003 | 《石鐘山影視原創小說系列》 | 石鐘山著 | 北京:藍天出版社 |
2003.10 | 《幸福像花樣燦爛》 | 石鐘山著 | 北京:藍天出版社 |
2003.09 | 《玫瑰綻放的年代》 | 石鐘山著 |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2003.10 | 《角兒》 | 石鐘山著 | 北京:藍天出版社 |
2002.05 | 《官道》 | 石鐘山著 | 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 |
2002 | 《石鐘山影視作品系列》 | 石鐘山著 | 北京:華夏出版社 |
2002.05 | 《中國反腐小說大系 機關》 | 石鐘山著 | 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2.09 | 《激情燃燒的歲月》 | 石鐘山著 | 北京:華夏出版社 |
2002.05 | 《官場之道 下》 | 石鐘山等著 | 北京:時事出版社 |
2002.10 | 《軍歌嘹亮》 | 石鐘山著 |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2001.04 | 《父親進城》 | 石鐘山著 | 北京:群眾出版社 |
1999.04 | 《向北,向北》 | 石鐘山著 |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1995.10 | 《紅土黑血》 | 石鐘山著 |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
1997.07 | 《飛越盲區》 | 石鐘山著 | 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 |
2001.09 | 《快槍手》 | 石鐘山著 | 北京:群眾出版社 |
- | 《石鐘山新作:天下兄弟》 | 石鐘山著 | 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 |
2001.09 | 《影視場》 | 石鐘山著 |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1996.12 | 《白雪家園》 | 石鐘山著 | 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 |
2000.10 | 《叢林生死情》 | 石鐘山著 |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1996 | 《紅土黑土》 | 石鐘山著 | 北京:朝花美術出版社 |
2004.05 | 《2003中國文學金榜作品 一人蔘軍 全家光榮》 | 牛樹成主編;石鐘山著 |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2003.04 | 《幸福生活萬年長》 | 石鐘山等著;金在勝編選 |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
2003.12 | 《黃繼光》 | 石鐘山,余飛著 | 濟南:黃河出版社 |
2002.11 | 《軍歌嘹亮》 | 石鐘山,朱秀海著 | 桂林:灕江出版社 |
2002 | 《夾縫》 | 劉醒龍,石鐘山著 | 桂林:灕江出版社 |
1999.01 | 《飛向天球》 | 石鐘山,張廣晏著 |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1997.12 | 《黃繼光》 | 石鐘山,余飛著 | 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 |
( )
《男人沒有故鄉》
《飛躍盲區》
《地下地上》
2013年《大陸小島》 | 2009年《幸福在路上》 |
2012年《石光榮戰火中青春》 | 2009年《軍禮》 |
2012年《石光榮和她的兒女們》 | 2009年《幸福的完美》並飾演 石科長 |
2011年《追逃》 | 2008年《幸福還有多遠》 |
2011年《中國血∕生死歸途》 | 2008年《天下兄弟》 |
2011年《山裡紅》 | 2008年《所謂婚姻》 |
2010年《軍旗飄揚》 |
播出時間 | 名稱 | 導演 | 備註 | 參考資料 |
2001年10月 | 《激情燃燒的歲月》 | 康洪雷 | 根據中篇小說《父親進城》改編 | |
2002年 | 《軍歌嘹亮》 | 李舒 | 根據石鐘山同名小說改編 | |
2008年09月29日 | 《天下兄弟》 | 黃力加 | 根據石鐘山同名小說改編 | |
2011年9月25日 | 《山裡紅》 | 雷獻禾 | ||
2009年 | 《軍禮》 | 陳健 | 根據石鐘山同名小說改編 | |
2009年08月25日 | 《幸福的完美》(與陶可、王絡等) | 石鐘山,易寒 | 根據石鐘山同名小說改編 | |
2011年05月19日 | 《生死歸途》 | 虎子 | 根據石鐘山小說《中國血》改編 | |
2012年 | 《追逃》(與鄧安東,龔佳) | 李小明 | 根據石鐘山同名小說改編 | |
2012年 | 《石光榮和他的兒女們》 | 張漢傑 | 根據石鐘山同名小說改編 | |
2012年11月14日 | 《石光榮的戰火青春》 | 張漢傑 | 根據石鐘山同名小說改編 | |
2014年08月02日 | 《大陸小島》 | 張漢傑 | 根據石鐘山同名小說改編 |
播出時間 | 名稱 | 導演 | 備註 | 參考資料 |
2005年09月30日 | 《幸福像花兒一樣》 | 高希希 | 石鐘山的小說《幸福像花樣燦爛》 | |
2006年 | 《大院子女》 | 斗琪 | 石鐘山同名小說 | |
2006年08月22日 | 《遍地英雄》 | 周力 | 石鐘山小說《遍地鬼子》 | |
2006年12月30日 | 《玫瑰綻放的年代》 | 王坪 | 石鐘山同名小說 | |
2007年09月11日 | 《男人的天堂》 | 李曉龍 | 石鐘山同名小說 | |
2009年05月21日 | 《地下地上》 | 樓健 | 石鐘山同名小說 | |
2010年10月10日 | 《鋤奸》 | 張漢傑 | 石鐘山同名小說 |
播出時間 | 名稱 | 主要演員 | 參考資料 |
2009年8月25日 | 《幸福的完美》(與易寒合作) | 印小天,于小偉,黃奕 |
榮譽獎項 |
1999 第8屆 《小說月報》百花獎 《國旗手》 (獲獎) |
石鐘山:編劇作家富豪榜給編劇行業注入“強心針”
瀋陽晚報報道:昨日,由媒體評選的2013“編劇作家富豪榜”新鮮出爐,在這份以2008年至2013年間,劇本稿酬產生的版稅總收入的榜單上,憑藉《闖關東》而家喻戶曉的金牌編劇高滿堂以3000萬高收入位居榜首,編劇林和平以2700萬緊隨其後,於正則以最年輕的姿態位於探花之位,收入2400萬。如此高收入令人感慨“金牌編劇身價堪比大牌明星”,更讓公眾對編劇這個行業有了新認識。另外,“遼寧軍團”可謂笑傲榜單,榜單前十位中共有四位遼寧籍編劇,分別是高滿堂、林和平、石鐘山、王宛平。昨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電話採訪了編劇石鐘山,他表示這算是給編劇行業注入了“強心劑”,“終於有人關注編劇行業了。”
比不上明星 因為是幕後的
在這份榜單上,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高收入顛覆了以往編劇“收入不濟”的印象。昨日電話中,記者詢問石鐘山關於收入2100萬的真實性,石鐘山坦言這個數字是估算出來的,但是他表示收入的高或者低並不重要,“這個榜單不僅說明編劇的身價,更說明了一個編劇作品的受歡迎程度以及他們在影視圈的活躍度。”上個世紀80年代的編劇,即使像高滿堂這樣重量級選手收入也就每集幾十元錢,提到收入,石鐘山開始為“編劇”打抱不平,“一部劇的成功,編劇是至關重要的,就因為編劇是幕後工作者,在報酬上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石鐘山稱自己剛入行的時候每集1萬多,“後來三四萬一集漲到七八萬一集再到現在的價格,但是目前國內一線編劇的收入也就20多萬一集,這和一線明星的身價差得太遠了。”
“遼寧軍團”受捧 因為英雄情結
高滿堂筆下的傳奇人物朱開山、石鐘山打造的軍旅硬漢石光榮,這些頗具英雄氣質的人物受到觀眾的熱捧,也令這些東北籍編劇的作品叫好又叫座。記者提到上榜作家前十位中有四個是遼寧籍的編劇時,石鐘山笑言這不是偶然,作為瀋陽人的他表示觀眾心中都有英雄情結,“咱們東北編劇筆下寫的人物往往帶有英雄主義的色彩,不是東北硬漢就是東北山裡的仗義土匪,題材上也是軍旅戲和年代戲居多。”正如高滿堂所言,雷劇的產生是因為缺乏充滿正能量的好作品,石鐘山告訴記者,充滿“東北性情”的作品符合當下市場的主流價值觀,“抗戰題材永遠都不過時,當下不少‘雷劇’充斥熒屏,觀眾對大背景、大手筆的年代戲、抗戰戲認可度高。”石鐘山的新作《石光榮的戰火青春》馬上開播,“石光榮”已經印在不少觀眾心中,“我希望把石光榮年輕時的成長經歷展現給觀眾,讓石光榮這個人物更加立體和豐滿,作為製片人的我也要把‘石光榮’這個品牌進行到底。”
編劇“高齡”化 因為閱歷夠豐富
《編劇作家富豪榜》中除了於正、六六,大多數金牌編劇呈現“高齡”化,最大的像林和平已到花甲之年,對此現象石鐘山用歌詞“我用青春換明天”來形容,“我每寫一部電視劇劇本都能累吐血,你看,上榜的編劇作品大多數是現實題材的,穿越劇很少,如果你沒有大量的生活經歷和閱歷是寫不出那種氣勢宏大的電視劇的。”石鐘山表示,多數編劇都不是年紀輕輕就一炮而紅的,“都是要經歷人間滄桑,洗盡鉛華才會寫出能流傳於世的好作品。並且一個好編劇可以在編劇圈中紅很多年,就像高滿堂、林和平等人的作品永遠都會很有深度和厚度。”
石鐘山軍旅題材小說中的軍人尤其是老一輩革命者無一例外的,都對戰爭有著近乎癲狂的痴迷,隱含在他們這種非常人狂熱態度的背後的其實是對於一種革命信仰的執著,這也恰恰是主旋律所需要的,即為大眾找到一種正確的精神信仰,從而引導其向正確也就是符合國家利益、階級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方向邁進。他的軍旅題材小說創作在竭力描寫崇高精神、陽剛之氣的同時,不忘對於人性和生活本身的深入挖掘,善於分析並發現矛盾(東北師範大學鄧翔瑜評)。
就石鐘山目前的軍旅小說而言,和平年代的軍營生活和軍人精神世界佔據了大半天地,就是在以歷史為號召力的父親系列里,也是濃墨重彩地描畫了石光榮等日常生活的一面。相對而言,石鐘山的作品里很少出現大的戰爭場面的實景式描寫,也因此缺少了一些大氣淋漓和縱橫裨闔的氣勢,但石鐘山本也意不在此,他熟穩的主要是和平年代的軍人或者說軍人的和平年代生活。在石鐘山的父親系列作品中,戰爭的硝煙和歷史的記憶只是一種背景或者底色,但這種背景或底色又是父親系列作品里不可或缺的。作家在詩意訴說歷史和構造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之時,重的卻是生活,是情感,是軍人性格里平凡真實的一面,是人性在和平生活中的體現,這也反而使軍人的形象更加豐滿。這樣的寫作策略既掩飾了作者對戰爭體驗的缺乏,同時又巧妙地在他擅長的園地里開掘,在日常生活中解讀英雄主義和人性的內容(《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