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裂皮類病毒
柑橘裂皮類病毒
柑橘裂皮類病毒該病最早發生於美國加州和非洲南部,目前已分佈在世界上所有利用敏感砧木的柑橘種植地,多數商品化柑桔為隱症帶毒,在美洲、澳大利亞和地中海地區普遍發生。
學名 Citrus exocortis viroid
異名 Citrus scaly butt disease(Benton等,1949); Rangpur lime disease(Olson,1952)
英文名 Citrus exocortis viroid (縮寫:CEVd)
分類地位 馬鈴薯紡錘塊莖類病毒科(Pospiviroidae)馬鈴薯紡錘塊莖類病毒屬(Pospiviroid)
該病最早發生於美國加州和非洲南部,目前已分佈在世界上所有利用敏感砧木的柑橘種植地,多數商品化柑桔(甜橙.葡萄抽,寬皮柑和檸檬)為隱症帶毒,在美洲(特別是巴西和阿根廷)、澳大利亞和地中海地區(特別是西班牙)普遍發生(Wallace,1978)。
寄主範圍:
CEVd的寄主多限於芸香科(Rutaceae)的植物,除此之外,茄科的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碧冬茄(petunia hybrid)以及菊科(Compositae)的三七草屬(Gynura)的幾種植物如爪哇三七(G. aurantiaca)也對CEVd敏感。在馬鈴薯及番茄上引起的癥狀與馬鈴薯紡錘塊莖類病毒相似,在馬鈴薯造成紡錘狀塊莖,在番茄上的癥狀為簇頂。三七草屬植物易於病汁液機械接種傳播(Weathers等,1968),而柑橘屬(Citrus)的植物間稍難(Garnsey等,1967)。實驗條件下的繁殖寄主為爪哇三七、番茄,對於某些不能傳播至草本植物的CEVd分離物來說,香櫞(C. medica)也是一個好的繁殖寄主。
株系與癥狀:
病害癥狀的嚴重性、潛伏期及矮化出現的時間和程度主要由於田間存在不同的CEVd株系(Fraser 等,1959; Rossetti等,1961; Calavan 等,1961; Weathers 等,1961)。CEVd的株系是根據在不同的砧木/接穗的柑橘上的癥狀嚴重程來劃分的,弱毒株系存在於葉片中,引起矮化癥狀(Pujol,1965),而強毒株系則引起裂皮癥狀(Vogel,1965)。至少弱毒株CEV-129能對強度株系起交叉保護作用,保護效果不穩定,從延緩病害癥狀到完全沒有癥狀,交叉保護的水平取決於弱毒株系與強毒株系接種的時間間隙,在所有的情況下,交叉保護作用都是暫時的(Duran等,1990)。
CEVd感染許多柑橘商品化品種和品系不產生可見的癥狀,但在枳甜來檬、蘭卜來檬、伊特洛香櫞及一些積雜種的幼苗或用這些品種作為根砧的嫁接樹上有出現鱗皮、脫皮或裂皮。其最初表現為砧木表皮小面積壞死,形成鱗狀,然後壞死區域周圍縱橫裂縫相連,使之與相鄰的樹皮分開,最終形成脫離皮層的鱗皮。一般典型的裂皮開始自在近地部分形成鱗皮,而後很快向嫁接處擴散。在出現鱗皮的樹上,砧木的直徑與接穗一樣大或稍大一點。開始出現鱗皮時,接穗通常也出現矮化,最矮的植株不超過1.5米,而且葉子稀少,產量損失嚴重。在指示植物上,通常表現為葉片的偏上性及植株的嚴重矮化(Weathers等,1967)。
CEVd為一共價閉合環狀的單鏈RNA,長371個核苷酸,分子量為1.1-1.2 x 150 道爾頓(Semancik等,1970;1972b;1975;Sanger等1976)鹼基組成為G: A: C: U = 28.8: 21.5: 29.4: 19.9, Tm = 52℃。
序列登錄號:
NC_003209, AF434678, AF428064, AF428063, AF428062, AF428061, AF428060, AF428059, AF428058, AF298178, AF298177, AB054599, AB054598, AB054597, AB054596, AB054595, AB054594, AB054593, AB054592, NC_001464, AF148717, S79831, S67442, S67446, S67441, S67440, S67438, S67437, Y00328, X53716, X14638, U21126, M19506, M30870, M30869, M30871, M30868, M34917, K00965 , K00964, J02053
穩定性:
CEVd體外十分穩定,在爪哇三七粗汁液中的鈍化溫度為90-100℃,部分純化的類病毒RNA熱穩定性更高。該類病毒在污染的刀具上至少四個月仍具有侵染力(Roistacher等,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