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廟水庫

山西省平陸縣旅遊景點

大河廟水庫位於晉南中條山深處的山西省平陸縣聖人澗鎮西北部黃庄神仙嶺自然庄的峽谷中。

地理環境


大河廟水庫位於中條山深處的山西省平陸縣聖人澗鎮西北部黃庄神仙嶺自然庄的峽谷中,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野豬野雞野兔多種野生動物和山栗子山葡萄、五味以及多種野生植物中藥材的家園,庫區內人口稀少。勤勞智慧的平陸人民在摔死狐狸氣死猴的地方,攀懸崖、登峭壁,繞過46個山頭,橫跨6條大溝,鑿穿500米堅硬的山岩,造就了這條崎嶇蜿蜒,長達13.6公里的盤山乾渠。

建設背景


大河廟水庫是平陸縣骨幹水利工程,位於睛嵐鄉黃庄村,距縣城25公里,於1974年5月動工興建,1977年10月建成,大壩為砼砌石拱壩,壩高48.68米,總庫容514.82萬平方米,流域面積43平方公里,年徑流量600萬立米左右。

文化傳統


自古以來,這裡遺留著不少的名勝古迹和流傳著許多優美動人的歷史傳說,最有
大河廟水庫
大河廟水庫
名的有:大河廟遺址(現已淹沒在庫內)、老君廟遺址、老龍潭景點與傳說、蓮花台景點與傳說、神仙嶺景點與傳說、老虎咀景點與傳說、小豆坡的傳說、蠻子墳的傳說,山豬石景點以及老虎溝、豹子溝、老鼠窩、半截嶺、龍王嶺、化石崖、算盤溝等景點。
大河廟群山環抱,大河奔流。群山與大河間是一塊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大禹鑿三門治理洪水,在這裡留下美麗動人的傳說。舉世聞名的三門峽大壩就建在這塊土地上,還有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也誕生在這裡。歷史文明與現代文明使這塊土地譽滿神州。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這塊撩人心扉的熱土上,又升起一顆璀璨的明珠——平陸縣大河廟灌區。大河廟灌區依山傍河,坐落在平陸縣城的東北角。水源工程——大河廟水庫,修建在層巒疊嶂,萬畝蔥蘢的中條山腹地。二十華里的盤山總乾渠穿山越崖,跨溝連塬,恰似一條支脈血管,連接著聖人澗轄區的南村、三門、聖人澗的三條塬面,它的貫通使23000口人和3500頭大牲畜結束了水貴如油的局面,兩萬畝農田從此告別了旱魔蹂躪的歷史。
如果從大禹治水算起,中華民族已有了四千年的治水歷史,作為生活著的人,我們都能體會到水的作用與功過。然而,就在這塊曾經留下茫茫禹跡的地方,刻薄的大自然賜給這裡的是“靠天型”的生產生活模式。“水在溝里流,人在塬上愁,吃水貴如油,十年九不收”。千百年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默默地忍受著乾旱和貧窮的折磨。
歷史,終於將扭轉乾坤的旗杆交給了共產黨人,新中國成立后,平陸人民同大自然展開了轟轟烈烈艱苦卓絕的鬥爭。1958年,三千民工誓師大河廟,決心引水上高塬。1971年,休養生息后的平陸人民,又二次上馬,歷時六個年頭,使工程全面竣工。他們在這塊古老而又貧瘠的土地上,譜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抗天之歌。
歷屆縣委、縣政府,把大河廟水利工程作為興縣富民的重大舉措,從建設到管理為之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一任接著一任干,任任都有新發展。在這幅與人民利益休戚相關的藍圖上,描繪出了鮮艷奪目,不可磨滅的濃墨重彩。
在這鳥飛絕、人蹤滅的深山峽谷中,啃乾糧、飲泉水、頂嚴寒、冒酷暑,用雙手托起了巍巍大壩,建起了氣勢恢宏的高峽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