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川街道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下轄街道
蛟川街道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城西郊,東與招寶山街道相接,北瀕灰鱉洋,西連澥浦鎮、駱駝街道、庄市街道,南臨甬江,2001年9月由原城關鎮分離出來,2006年9月與浙江省鎮海經濟開發區合署辦公。轄區總面積40.06平方千米,轄8個社區,12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暫駐勝利路,距市中心約18公里。
由原城關鎮劃分而來,以鎮海口蛟龍出川而得名,前身為臨江鄉和俞范鎮。
城關古稱浹口,別名蛟川,泛稱鎮海,秦漢時屬句章東境,處東海岬角。軍政建置始於南北朝,據《南齊書》載,武帝永明四年(486)已置浹口戍,駐永軍。唐元和四年(809)設望海鎮,置鎮將。乾寧四年(897)錢鏐據吳越時,更望海鎮為靜海鎮,始建泥城。後梁開平三年(909)在此置望海縣治,未已改定海縣。城廂區劃,宋時屬清泉鄉上湖裡。嘉定八年(1215)編為19坊城區市。明時為東管鄉清泉里,下轄4街22巷,清初仍屬東管鄉,城廓分為東、南、西、北四隅,巷弄襲明制,是時設有小南門、大南門、小西門、鼓樓前四市。
民國19年(1930)改建鄉鎮制后,屬第一區,設南熏、鎮遠、清川、向辰東、向辰西、橫街、上字、梓蔭、鼓樓、朝宗、武寧等11鎮。23年(1934)后屬東管區辦事處,並為南熏、向辰、朝宗、武寧四鎮,下設保甲。29年(1940)7月武寧鎮遭日本侵略軍焚毀,鎮廢。35年(1946)析朝宗鎮,分別並為南熏鎮、向辰鎮。是年10月南熏、向辰合併稱蛟川鎮,下轄13保,195甲。
1949年5月26日解放,9月改名為城關鎮。1952年11月改稱城關區,1956年2月復稱城關鎮,由縣直轄。1958年10月後,鎮海縣划入寧波市,設城關鎮人民公社,1959年7月改鎮海人民公社。1961年11月稱鎮海鎮,1963年初縣市分治,為城關鎮人民公社,1980年12月復稱城關鎮,1985年10月,鎮海縣建制撤銷,劃分為鎮海、北侖二區,城關鎮仍鎮海區政府所在地。1992年5月,原城關鎮、俞范鎮、臨江鄉合併為新城關鎮。
2001年,撤銷城關鎮(嵐山、灣塘2個村併入澥浦鎮),設立招寶山街道和蛟川街道;蛟川街道面積36.82平方千米,總人口4.41萬人。
2021年,寧波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數據公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鎮海區蛟川街道常住人口為120016人。
轄區總面積36.82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8個社區(其中3個為大工程企業社區),常住人口4.04萬,外來務工人員8萬餘人。轄區內交通便利,寧鎮路、鎮駱路貫穿整個區域,駐有鎮海煉化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發電廠、中國石化第三建築公司、金甬腈綸有限公司等全國特大型企業和各部、省、市屬重點工程項目。依靠交通便捷和眾多大單位及城區擴大的優勢,蛟川街道已成為鎮海經濟增長、城區延伸的重要板塊和為大工程服務、營造生態環境的重要基地。蛟川街道將繼續以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保障民生事業為己任,在新的起點上不斷努力,為大鎮海的騰飛貢獻一份力量,蛟川的未來令人充滿期待。
面積40.06平方千米,人口4.17萬人(2010年),下轄8個社區、12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鎮寧東路818號。
社區 | 轄煉化 | 石化三建 | 鎮電 | 俞范 |
臨江 | 后施 | 虹橋 | 五里牌 | |
村 | 清水浦 | 迎周 | 俞范 | 陳家 |
南洪 | 石塘下 | 沿江 | 渡駕橋 | |
棉豐 | 中一 | 中官路 | 水璩王 |
蛟川街道街景
蛟川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