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萊青膠道

登萊青膠道

登萊青膠道為清朝山東省分守道,作為承宣布政使司(行省)的派出機關,管理指定的府州廳事務。“道”不是一級正式的政區。其管轄登州府、萊州府青州府和膠州直隸州。治萊州府,晚期駐煙台。1913年廢。

歷史沿革


順治初年,登、萊2府各設海防道,青州設分巡道。
康熙五年(1666),萊州道和登州道合併為登萊道,治於萊州。
康熙六年(1667)裁青州道,1670年(康熙九年)復設青州海防道。
康熙三十七年(1698)改為登萊青道,仍治於萊州。
康熙四十二年(1703),裁併登萊道為登萊青道。
雍正七年末(1730),增領莒州;九年(1731)莒州另屬沂州府
1862年2月14日,登萊青道由萊州移駐煙台。
光緒三十一年(1905),膠州(含高密即墨)升為直隸州,歸登萊青道管轄,登萊青道遂改銜為登萊青膠道。
民國二年(1913年),廢。

機構設置


登萊青膠道設主管道員1人,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加兵備銜,1862年(同治元年)兼任東海關監督。
道員秩正四品,為定任實官,建有自己的衙署,通稱道員衙門。衙署內設有典吏,多者達19人,少的1~2人。還有的設攢典協助各道辦理所屬事務。此外,道員衙門還設有庫大使1人,秩從九品,專司庫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