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武

劉希武

劉希武(1901-1956),四川江安縣柴家渡人,學者、詩人、中共黨員。父劉伯山,經營油醩作坊。

人物關係


人物資料


1919年,赴北京,在法文專修館學法文。
1920年,考入北京大學。雖因家境清寒生活艱苦,仍努力學習。與劉伯青、蔡和森等主編《嚮導》,宣傳社會主義。
1925年,由劉伯青、孫炳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時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也同時加入中國國民黨。
1926年,北大畢業,回到重慶,經介紹,去萬縣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楊森部)第十三師師長羅覲光處作政治部主任。行前,受劉伯承指示,對二十軍作軍運工作,爭取他們支持國民黨左派革命。到職后,即對楊、羅做思想工作,勸說他們支持順慶起義。楊森生性多疑,動搖於左右之間。
1927年,“三·三一”慘案發生后,楊森投靠蔣介石,出兵湖北,進攻武漢政府,羅覲光則乘機起兵反楊,截其歸路。因聯絡友軍未成,楊已回師,將羅部擊潰。其時希武正在去武漢聯繫返川途中,在宜昌被楊部拘捕。旋脫險,回故鄉暫住,出任國民黨縣黨部監察委員。聯絡縣中青年,掀起打倒貪官,驅逐縣長運動。為土劣勢力所不容,留鄉半年,離職去蓉。
1928年,在成都省立女師及國立四川大學任教。
1929年,任《白日新聞》社編輯,多次撰文,宣傳反蔣,並痛斥國家主義派。為南京當局所嫉,於同年秋,勒令停刊。報社被查封后,社長陳蘿雲出任成都市公安局長,希武隨同去任總務科長。意在俟機繼續《白日新聞》末竟事業。被三軍聯合辦事處偵知,四月後被迫離職。在報社工作期間,因中共接頭人失蹤,從此與中共黨組織失去聯繫。
1930年春,出任瀘州川南師範學校校長。因聘任進步教師,主張學生思想言論自由。
1932年秋,去職。
1933年,去四川邊防軍總司令李家鈺部任司令部秘書。
1936年,回成都在成屬聯中任教。
1937年7月,抗戰爆發,在成都抗敵後援會任秘書。10月,在陸軍四十七軍軍長李家鈺司令部任秘書。隨軍出川抗日,轉戰于山西長治、中條山等地區。寫了很多歌頌抗戰的詩篇。在長治與八路軍劉伯承師長會晤。
1938年底,從前線回四川。
1939年1月,任西康省教育廳秘書。
1940年7月,任西康省立西昌師範學校校長,在任兩年。
1942年7月至1946年1月,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西昌行轅及西康省政府寧屬禁煙聯席會任秘書,劉對鴉片煙危害人民,深惡痛絕。軍閥混戰時,曾寫《懶捐歌》,諷刺軍閥向人民勒派“懶捐”,有“空見紛紛美少年,憔悴病卧芙蓉館,眾人憔悴一人肥,農人勤死眾人懶”之句。在任曾多次揭露軍閥武裝種植、販運鴉片的罪行,為劉文輝所不容。
1946年春,任重慶市立圖書館館長。收藏隱蔽了很多為國民黨當局查禁的書籍。同時兼任重慶正陽學院教授。
1949年,去萬縣輔成學院任教授兼秘書主任。
解放后,返回重慶。
1950年,任四川教育學院教授兼秘書主任。后調西南農學院(今西南農業大學)任教。1956年夏,患腸癌去世。

主要作品


學者兼詩人,所寫詩清新俊逸,諸體皆備,尤擅長歌行體,有杜、白詩風,多憂國憂民之作。因連年軍閥混戰,給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慘景,隨處可見。希武觸目驚心,揮筆寫下了《城南姑媳行》、《漁歌行》、《雜感四十首》、《兒卧病》、《汲水翁》等詩篇,作了如實記述,讀之酸人心目。《廿哀詩》、《忠俠行》抒發了抗戰期中國破家亡之恨。《哀巴黎》、《鷹巢詞》等以法國和希特勒的覆亡為鑒,勉我國人。至於《梅溪行》、《思故鄉》等篇,念友思鄉,情真意切,纏綿動人。所作詩已選集成《瞿塘詩集》出版。

人物經歷


1939年元旦,劉希武赴西康省教育廳任秘書。到職第四日,劉希武拜訪了著名學者黃靜淵先生,論及康藏文藝事。劉以為“康藏開化已久,其文藝必多可觀”,並索書於黃。黃遂抽案頭藏英文合璧《羅桑瑞晉倉央嘉措情歌》一冊贈之。
劉希武“讀(黃贈本)而喜之,因攜歸寓,譯為漢文,凡六十首。夫余之所譯,蓋根據拉薩本,並參證時賢英譯及漢譯語體散文,其於藏文原意有無出入,余不可得而知,然余固求其逼真者矣。”
根據上面這段劉希武的自述,劉譯本所據原本應為黃靜淵所贈藏英文合璧羅桑瑞晉倉央嘉措情歌一冊,劉稱之為“拉薩本”。
《倉央嘉措情歌》,是藏族詩壇的奇花異卉。作者雖然是宗教領袖人物,但他敢於寫出人的內心矛盾和對現實生活的理想,突破了宗教對人性的束縛,大膽地向傳統勢力挑戰,表現了詩人巨大的勇氣。這些作品不但思想內容是積極進步的,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技巧。格律結構上,《情歌》採取了諧體民歌的形式,除個別六句、八句外,基本上都是每首四句,每句六個音節,兩個音節一停頓,分為三拍。即“四句六言三頓”,節奏響亮,琅琅上口。 《情歌》多取比興,直抒胸懷,自然流暢,通俗易懂,為藏族詩歌創作開拓了新的詩風。

典型作品


明月何玲瓏,初出東山上?
少女面龐兒,油然縈懷想。
去歲種禾苗,今年未成束,
韶華忽衰老,佝僂比弓曲。
倘得意中人,長與共朝夕,
何如滄海中,探得連城璧。
邂逅遇佳人,肌膚自香膩,
方幸獲珍珠,轉瞬復捐棄。
侯門有嬌女,空欲窺顏色。
譬彼瓊樹花,鮮艷自高立。
自從見佳人,長夜不能寐,
相見不相親,如何不憔悴。
已過花朝節,黃蜂不自悲,
情緣今已斷,何用苦哀思。
皚皚草上霜,翔風使之來,
為君遽分散,蜂花良可哀。
野鵝戀蘆荻,欲此片時立,
湖面結層冰,惆悵情何極。
野渡舟無知,馬頭猶向後,
獨彼負心人,不我一回首。
我與城市女,共作同心結。
我未解同心,何為自開裂。
伊人豎福幡,祈禱楊柳側。
寄語守樹兒,投石勿高擲。
黑字已書成,水滴即可滅,
心字不成書,欲拭安可得。
佩章印黛痕,默默不可語。
請將義與誠,各印深心處。
倘我意中人,綉佛青燈屋,
我亦無留連,遺世避空谷。
君如折葵花,佛前常供養,
請將我狂蜂,同帶佛堂上。
我過高僧前,求指光明路,
塵心不可轉,又往情人處。
我念喇嘛容,百思不能記,
我不念情人,分明入夢寐。
山雪調草露,香冽成美酒,
天女且當壚,飲罷愁何有。
福幡立中庭,果爾降榮幸,
名姝設華筵,召我伊家飲。
座中有一女,皓齒復明眸,
含笑偷覷我,羞情眼角流。
情痴急相問,能否長相依,
伊言除死別,決不願生離。
我欲順伊心,佛法難兼顧,
我欲斷情絲,對伊空辜負。
工布有少年,性如蜂在網,
隨我三日游,又作皈依想。
念我同衾人,是否長貞節,
寶釵雖在頭,默默不能說。
微笑露瓠犀,似有逗人意,
芳懷真不真,請卿發盟誓。
多謝當壚女,撮合雙鴛鴦,
兩情苟構怨,此責卿須當。
親前道不得,伊前盡其詞,
耳邊心上語,又被情敵知。
美人如仙女,嬌艷自活潑,
雖為我所擒,又被權貴奪,
明珠在握時,不作明珠看,
流落他人手,嗒焉長遺憾。
情人我所歡,今作他人友,
卧病為卿思,清瘦如秋柳。
?
美人失蹤跡,問卜且焚香,
可憐可憎貌,夢寐何能忘。
當壚女不死,酒量我無涯,
少年遊盪處,實可在伊家。
伊非慈母生,應長桃花梢,
對我負恩情,更比花落早。
美人雖相愛,性同狼與犴,
狼犴飲食肉,終欲還故山。
野馬馳荒山,羈轡尚可挽,
美人變芳心,神力不可轉。
秋鷹為暴怒,羽毛遂凌亂,
我因常憂傷,容顏暗偷換。
地上冰初融,不可以馳馬,
秘密愛人前,衷情不可泄。
連霄秋月明,清寒正相似,
月中蟾兔兒,應已消磨死。
此月因循去,下月奄忽來,
待到上弦夜,攜手共徘徊。
初三月色明,其明盡於此,
十五月更明,卿盟類如是。
杜鵑歸來后,時節轉清和,
我遇伊人後,心懷慰藉多。
獒犬縱猙獰,投食自親近,
獨彼河東獅,愈親愈忿忿。
日規置地上,可以窺日昃,
纖腰雖抱慣,深心不可測。
幽會深林中,知情惟鸚鵡,
叮嚀巧鸚哥,莫向街頭語。
拉薩多名花,有女最俊秀,
我愛即伊人,正欲來相就。
聰明老黃犬,告密慎莫為,
薄暮我出外,黎明我還歸。
薄暮出尋艷,清晨飛雪花,
情僧原是我,小住布達拉。
變名為盪子,下游拉薩城,
行蹤隱不住,足跡雪中生。
衾中眠軟玉,溫柔實可人,
得毋賣假意,賺我珠與銀。
一言慢慢行,一言君且住,
問君悲不悲,不久還相遇。
求汝雲間鶴,借翼一高翔,
飛行不在遠,一度到理塘。
彎弓射鵠的,箭頭深入地,
自我一見伊,魂魄隨裙帔。
印度有孔雀,工布出鸚鵡,
本來異地生,拉薩同聚處。
人言皆非真,訾我我何怨,
行跡素風流,實過女郎店。
小鳥戀垂楊,垂楊親小鳥,
但願兩相諧,蒼鷹何足道。
餘生雖雲短,承恩受寵多,
來生再年少,所遇復如何。
能言小鸚哥,君言暫結束,
柳上黃鶯兒,正欲歌清曲。
毒龍在我后,雖猛我不畏,
蘋果正當前,摘下且嘗味。
最好不相見,免我常相戀,
最好不相知,免我常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