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牙的結果 展開

漢語文字

牙徠(拼音:yá),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見於西周金文,其古字形像上下牙齒對合的樣子。本義一般認為是大牙、臼齒,又泛指牙齒,也特指象牙,或形狀像牙齒的東西。古亦可稱將軍之旗為牙,或稱官署為牙(後世作“衙”)。

文字溯源


牙字造於周代。金文作圖1-3,取象於虎豹和犬等動物門齒兩邊又長又尖的上下相錯的兩牙之形,獨體象形,俗稱犬牙。戰國文字(圖5)下部增一圖A形的構件。構件A像齒形,是齒字的初文。以同類的增於牙下,旨在使牙義明確,則其構形應為從、牙聲,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解字》古文(圖7)由此演變而來。小篆作圖4,承金文而來,上半部原形沒變,下半部分別將線垂下拉長,則失其形。字經隸書,形變為圖6、圖8,益失其形,楷書又據以變形而定體。
《說文》:“牙,牡齒也。”“牡”有“壯、大”義,所以“牙”的本義就是“大齒”,指“槽牙”,如《後漢書·華佗傳》:“齒牙完堅。”這是說:門齒和槽牙完整而結實。詞義擴大,表示牙齒。從戰國起,牙與齒連用。在古文中,名詞經常能轉化為動詞,牙的功能是咬,所以它也可以引申為“咬”,如《戰國策·秦策三》:“輕起相牙者,何期?”這是說:那些狗跳起來互相咬,是為什麼呢?有些東西的形狀與牙齒相似,所以也往往附以“牙”字。古代將軍的大旗邊沿有齒形,就稱為“牙旗”,如潘岳《關中詩》:“高牙乃建。”大意為:高樹起將軍的大旗。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名詞〈文言〉大牙,臼齒。tooth
《詩經·召南·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左傳·隱公五年》:“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通稱牙齒。tooth
屈原《大招》:“靨輔奇牙,宜笑嘕只。”
葉聖陶《火災·雲翳》:“起身之後,刷一回牙延了二十分鐘。”
切牙;尖牙;磨牙;虎口拔牙
形狀像牙齒的器物。
禮記·玉藻》:“佩玉有沖牙。”
《釋名·釋兵》:“鉤弦者曰牙,似齒牙也。”
特指象牙。ivory
鮑照《代淮南王》詩:“琉璃作碗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
沈德符《野獲編補遺·玩具·印章》:“其私印用牙,始於宋時。”
牙雕;牙章
〈文言〉旗名。
潘岳《關中》詩:“桓桓梁征,高牙乃建。”
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摺:“兀的是還你魂的高車駟馬。那的是取你命的大纛高牙。”
牙旗
古稱軍中長官住所。《晉書·張軌傳》:“引師出振武,夜有二梟鳴於牙中。”
古代官署的稱呼。后多作“衙”。
《新唐書·泉獻誠傳》:“武后嘗出金幣,命宰相、南北牙群臣舉善射五輩,中者以賜。”
洪邁《容齋隨筆·魏明帝容諫》:“太宗大怒,謂玄齡等曰:‘君但知南牙耳,北門小小營造,何預君事耶?’玄齡等拜謝。”
牙子,舊時指介紹買賣從中取利的人。broker《舊唐書·食貨志下》:“有自貿易不用市牙者,驗其私簿,無私簿者,投狀自集。”牙行;牙人;牙商
古代對西北少數民族王庭的稱呼。《新唐書·契苾何力傳》:“﹝何力﹞乃閱精騎千餘,直搗其牙。”
牙板。傳統音樂用以顯示樂曲節奏的拍板,始為象牙制,后多用檀木製。劉克莊《賀新郎·生日用實之來韻》詞:“安得春鶯雪兒輩,輕拍紅牙按舞。”
〈文言〉小孩子。也作“伢”。child
《後漢書·崔駰傳》:“唐且華顛以悟秦,甘羅童牙而報趙。”
張天翼《譚九先生的工作》:“王老師,我們細毛牙子在你們學堂里還聽話不?”
〈文言〉牡,雄性牲畜。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豕》:“牡曰豭、曰牙。”
〈文言〉通“芽”。植物的幼芽。賈思勰《齊民要術·種韭》:“以銅鐺盛水,於火上微煮韭子,須臾牙生者好。”
(Yá)姓氏用字。
動詞〈文言〉咬。
《戰國策·秦策三》:“投之一骨,輕起相牙者,何則?有爭意也。”
揚雄《太玄·爭》:“兩虎相牙,知掣者全。”
〈文言〉紮營;駐軍。
《舊唐書·李德裕傳》:“﹝烏介可汗﹞牙於塞上,遣使求助兵糧。”
《新唐書·突厥傳上》:“靖進屯惡陽嶺,夜襲頡利,頡利驚,退牙磧口。”
〈文言〉通“芽”。萌芽;萌生。bud;sprout
《後漢書·蔡邕傳》:“利端始萌,害漸亦牙。”
葛洪《抱朴子·吳失》:“騶虞翳於冥昧,朱華牙而未秀。”
形容詞〈文言〉幼小。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浴兒畢,落胎髮,遍謝坐客,抱牙兒入他人房,謂之‘移窠’。”
量詞〈文言〉用於絲,線、須、發等。《水滸傳》第五七回:“眾人看徐寧時,果是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長身體,團團的一個白臉,三牙細黑髭髯,十分腰細膀闊。”
名詞〈文言〉車輞,車輪的外周部分。《周禮·考工記·輪人》:“轂也者,以為利轉也;輻也者,以為直指也;牙也者,以為固抱也。”

字形書法


【寫法】橫筆居上偏右,(豎折)的豎段略向左下斜行,橫段寫在橫中線上側,右端超出橫。亅(豎鉤)鉤部在豎中線;撇的撇尖超出上部。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ŋɔ
王力系統ŋea
董同龢系統ŋăɡ
周法高系統ŋraɣ
李方桂系統ngrag
西漢
東漢
ra
ra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歌戈麻
北魏後期北齊a
齊梁陳北周隋a
隋唐擬音/高本漢系統ŋa
擬音/王力系統ŋa
擬音/董同龢系統ŋa
擬音/周法高系統ŋa
擬音/李方桂系統nga
擬音/陳新雄系統ŋa
參考資料: 
韻書集成
字頭小韻韻攝聲調韻目聲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平聲下平九麻開口呼二等次濁五加切ŋa
集韻平聲下平九麻開口呼二等次濁牛加切ŋɪa
上聲三十五馬開口呼二等次濁語下切ŋɪa
去聲四十禡開口呼二等次濁魚駕切ŋɪa
韻略平聲牛加切
增韻平聲牛加切
上聲語下切
去聲五駕切
中原音韻陽平家麻齊齒呼全清ia
中州音韻平聲家麻移加切
洪武正韻平聲十五麻次濁牛加切ŋa
上聲十五馬次濁語下切ŋa
去聲十五禡次濁五駕切ŋa
分韻撮要陽平第二十六家賈嫁

形態及構造


牙
每個牙都分為牙冠、牙根和牙頸三部分。牙冠是露出於牙齦外面的部分,潔白而有光澤;牙根嵌於牙槽內,借牙周膜與牙槽骨牢固相連,牙根尖部有一孔,稱為牙根尖孔,借牙根管與牙冠腔相連,內有血管、神經、淋巴管出入,牙頸為牙冠和牙根間稍細的部分,外包以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齦三者合稱為牙周組織,對牙有保護、固定和營養作用。
牙的構造主要是由牙質、牙釉質、牙骨質和牙髓構成。牙質緻密堅硬,構成牙的主體,位於牙的內部。在牙根部牙質的外麵包有一層粘合質(牙骨質),而在牙冠部表面有白色、光亮、堅硬的釉質。釉質鈣化程度最高,是人體最硬的組織。牙冠腔和牙根管合稱為牙腔,牙腔內充滿血管、神經、淋巴管和結締組織,稱為牙髓。口腔內的乳酸桿菌能使糖類酵解產酸,導致釉質脫鈣,產生空洞,臨床稱為齲齒。若齲洞不斷加深,波及牙髓的神經,則可引起劇痛。

分類和排列


牙
根據牙的形態和功能不同,恆牙可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乳牙分為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
切牙為單根牙,其牙冠扁平,呈鑿形,主要用以咬切食物;尖牙亦單根牙,其牙冠呈椎形,用以咬緊和撕扯食物;前磨牙一般也為單根牙,其牙冠近似方形,用以輔助磨牙磨碎食物;磨牙一般上頜者有三個根,下頜者有兩個根,其牙冠呈方形,用以磨碎食物。
在人的一生中,先後有兩組牙發生
1.乳牙。人的第一副牙齒,共20顆。從出生后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到3歲時基本長齊。
2.恆牙。人的第二副牙齒,共32顆。從6歲左右乳牙就開始逐漸脫落,恆牙開始萌出(恆牙第一磨牙通常在5歲左右,乳牙尚未脫落即從乳牙之第二磨牙外側開始萌出),取代乳牙,除了第三磨牙外,其餘的28顆一般在12-14歲左右就全部萌出。第三磨牙萌出的時間較晚,在18-30歲萌出,故又稱遲牙或智牙;也有的人終生不萌出或部份萌出(全部共4顆),故人的恆牙數目在28-32不等。
恆牙是人的最後一副牙齒,恆牙脫落後,脫落的部位將不再有牙齒萌生了。

排列及數目


乳牙在上、下頜左右各5個,由前向後為切牙2個、尖牙1個、磨牙2個,全體共20個。恆牙在上、下頜左右各8個,由前向後為切牙2個、尖牙1個、前磨牙2個、磨牙3個,全體共32個。

脫落的原因


如脫徠落物是牙體組織,大多比較堅硬,有可能外傷后,如在碰傷,或咬合創傷,咬硬物如砂子等;也可能是爛牙壞死後,牙體組織缺乏血液供應而脆性增加,易折斷脫落;牙周病也可導致牙齒脫落。
讓孩子有一口整齊健康的牙齒,早期預防工作很重要
1.在胎兒時期准媽媽就要按照醫生的要求,補充足夠的營養,像維生素、鈣質和蛋白質對胎兒牙齒的生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孕婦要嚴格預防感冒,防止影響胎兒的牙胚發育或其他疾病。
2.嬰兒期注意不要讓寶寶養成吃手指、啃毛巾、含奶嘴這些壞習慣,它們都容易讓寶寶的牙齒向不好的方向發展。
3.糾正吐舌,咬手指,舔牙,口呼吸等不良習慣,會使正在萌出的牙齒受到舌阻擋,造成牙齒畸形,影響面容發育。
4.六齡牙是指6歲左右時萌出的磨牙,稱為第一恆磨牙,終生不會替換,一旦缺失會破壞咬合平衡,降低咀嚼功能。由於第一恆磨牙的解剖的特點,在萌出2-4年內非常容易發生齲壞,因此要注意保護。一定要到醫院做窩溝封閉和牙齒塗氟,防止齲齒。並且要定期檢查,一旦患齲及時治療。
5.多吃一些比較粗糙食品,增加口腔的自潔作用,和對牙齦的按摩作用,同時通過咀嚼所產生的生理性刺激,使頜骨正常發育,要養成睡前不吃零食的習慣,睡前刷牙的習慣。如有牙齒的畸形、牙列擁擠,應及時矯治。

形義解釋


牙,在古代牙和齒不同意義的兩個字,有牙醫和齒醫之分。現在大多通用,並以牙通稱牙齒。牙的本意指口腔後部的槽牙,齒的本義指門牙。音標發音中,齒音在前,牙音在後。唇亡齒寒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齒是前面的門牙,牙是大牙在後面咀嚼用的(咬牙切齒)。不可搞混。
現代醫學里將牙齒分為正門牙,側門牙,犬齒,第一小臼齒,第二小臼齒,第一大臼齒,第二大臼齒,第三大臼齒,誤導了相當一部分人。
對於齒的解釋是,人類和高等動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每個齒分三部分。下部細長成錐形,叫齒根,上部叫齒冠,齒根和齒冠之間的叫齒頸。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門齒、犬齒、前臼齒和臼齒。通稱牙或牙齒。
可見在現代漢語中牙和齒是一個意思,並沒有區分。但是如果在需要區分的情況下,那麼齒才是門齒,牙是大牙。不可以混淆。通稱情況下也應該全用牙或全用齒。
以下各義項參照《漢語大字典》編寫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牙的解釋:
1.大齒(犬齒)及門齒:~垢。~齦。~磣。~祭。
2.特指象牙:~雕。
3.像牙齒形狀的東西:抽屜~子。又如植物的幼芽。再如雄性動物生殖器,如“~狗”即雄狗。
4.指古代將軍之旗。亦指漢族軍隊主將所在位置。漢族軍隊成建制就地轉化為地方行政單位后,指官署。亦指古代西北少數民族王庭(西北少數民族即戎狄之類,其氏族組織既是生產生活單位,也是作戰單位)。
5.用同“互”,指舊時介紹買賣從中取利的人:~商。~行。~儈。泛指介紹人。案:“牙”上下交錯稱為“咬”,字從口從交,意為上下牙交互,故引申為互相交易之義。
6.姓。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五加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牛加切,音芽。齒也。《說文》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易·大畜》豶豕之牙。
又《戰國策》投之一骨。輕起相牙。《注》以牙相噬。
又《詩·周頌》設業設虡,崇牙樹羽。《疏》栒之上刻為崇牙。以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卽業之上齒也。《禮·明堂位》殷之崇牙。
又《禮·玉藻》佩玉有沖牙。《疏》其形似牙也。
又《周禮·春官·典瑞》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注》牙璋,瑑以為牙,牙齒兵象,故以牙璋發兵。
又《集韻》旗名。《張衡·東京賦》牙旗紛。《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
又《韻會》立於帳前,謂之牙門。《後漢·公孫瓚傳》拔其牙門。
又《史記·東方朔傳》遠方當來歸義,而騶牙先見,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故謂之騶牙。
又姓。《風俗通》周大司徒君牙之後。
又與芽通。《前漢·金日磾傳》霍氏有事萌牙。《注》師古曰:萌牙者,言始有端緒,若草之始生。
又《集韻》語下切,音雅。車罔。
又《集韻》魚駕切《韻會》五駕切,音訝。《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牙也者,以為固抱也。《注》牙讀如訝。謂輪輮也。《疏》訝,迎也。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
又《唐韻正》古音吾。《詩·小雅》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於恤,靡所止居。
又《唐韻正》與虞吾通。《詩·召南》吁嗟乎騶虞。《山海經》《墨子》作騶吾。《前漢·東方朔傳》作騶牙。
又葉五紅切。《詩·小雅》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又叶音峨。《晉京洛童謠》遙望晉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說文解字

【卷二】【牙部】五加切(yá)
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凡牙之屬皆從牙。
古文牙。 

說文解字注

壯齒也。
段註:壯各本譌作牡。今本篇、韻皆譌,惟石刻《九經字樣》不誤,而馬氏版本妄改之。【士部】曰:壯,大也。壯齒者,齒之大者也。統言之皆偁齒,偁牙。析言之則前當脣者偁齒,后在輔車者偁牙,牙較大於齒,非有牝牡也。《釋名》:牙樝牙也。隨形言之也。輔車或曰牙車,牙所載也。詩誰謂雀無角,誰謂鼠無牙,謂雀本無角,鼠本無牙,而穿屋穿牆似有角牙者然。鼠齒不大,故謂無牙也。東方朔說騶牙曰: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此為齒小牙大之明證。
象上下相錯之形。
段註:五加切,古音在五部。
𤘍,古文牙。
段註:從齒而象其形也。𠚒,古文齒。

漢字演變


牙[漢字]
牙[漢字]

方言讀音


潮汕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