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

漢語成語

盲人摸象,漢語成語,拼音是máng rén mō xiàng,意思是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出自僧伽斯那《百喻經》。

成語出處


《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示例
劉獻廷廣陽雜記》第四卷:廣收雜物,金矢一囊,四呼如~,僅得一肢,以為全體。
魯迅《這也是生活》:給名人作傳的人,也大抵一味鋪張其特點……於是所見的人或事,就如同~。

成語典故


原文

昔印度有瞽者四,相友善。然各自命為智者,人亦因以智者目之。一日,四瞽者立談道左,有聲跫然而至,詢諸人,知其為象也。其一人曰:“象之形究何若,吾輩向者徒事臆測,今日可實驗而知矣。”眾皆曰:“善。”於是相繼而至象前,捫其體以測其形。四瞽者:一長而偉,立於象側,捫其身,上下左右,摩挲殆遍,覺坦然一片也。一短而小,捫象之足。第三人握象鼻。第四人僅觸象齒。既而各舉象之形以相告。長而偉者曰:“象之形殆如牆,廣而平,岸然而高者也。”短小者進而斥之曰:“象之體若樹榦。汝以為牆,不亦謬乎!”第三人曰:“象之形,非牆,非樹,有類水管。”第四人前致詞:“汝三人何其各逞己見,而比擬不倫也!夫象,其潤如玉,觸手可愛,直一長梃耳。”四瞽者辯,紛呶不已;旁觀者皆大笑。

譯文

以前印度有四個盲人,互相友好。但(他們)各自認為(自己)是聰明的人,人們也因此用(看)聰明人的眼光看他們。一天,四個盲人在道路旁邊站立著聊天,有腳步聲傳來,(他們)向旁人詢問,知道那是大象。其中一個人說:“大象的形狀到底是什麼樣,我們這種人以前只做主觀想象,現在可以實際體驗而了解了。”眾人都說:“好。”於是依次到象的面前,摸它的身體來推測它的形狀。四個盲人:一個高而偉岸,站在象的旁邊,摸它的身體,上下左右,差不多摸遍全身,覺得一片都是平整寬廣的樣子。一個又矮又小,摸象的腳。第三個人握著象的鼻子。第四個人只摸了象的牙齒。之後各自說出象的形狀來告訴別人。又高又偉岸的人說:“象的外型大概像牆,寬廣而平坦,非常高大。”矮小的人上前反駁他說:“象的身體像樹榦。你認為像牆,不也是錯誤的嗎?”第三個人說:“象的外貌,不是牆,不是樹,而是水管。”第四個人上前說:“你們三個多麼賣弄自己的意見啊,但比喻得也不像。象,它像玉一樣潤澤,手摸上去(感覺)可愛,只不過(像)一根長棍罷了。”四個人爭吵,爭論不停;旁觀的人都大笑。

註釋

● ● 瞽者:盲人
● ● 因:因此
● ● 目:看
● ● 左:旁邊
● ● 跫:腳步聲
● ● 何若:像什麼樣
● ● 向:先前
● ● 徒:只
● ● 實驗:實際體驗
● ● 捫:摸
● ● 以:表目的,來
● ● 長:指身材高大
● ● 殆:幾乎,差不多
● ● 進:上前
● ● 何其:多麼
● ● 倫:類似,像
● ● 直:只
● ● 梃:棍棒
● ● 紛呶:爭論
● ● 已: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