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區
遼寧省錦州市轄區
古塔區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區中部,小凌河東岸,中心位置位於北緯41°06′54.62″,東經121°07′21.68″,區內山脈連綿起伏,地勢特徵是西北高,東南低,東北部義縣和北鎮市交界處有醫巫閭山脈,西北部有松嶺山脈,形成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勢,依次為低山區、丘陵區、平原區。
古塔區總面積70平方公里。2015年,古塔區地區生產總值167.7億元。2014年,古塔區轄9個街道1個鄉,2020年,常住人口為252209人。
古塔區古屬幽州。
戰國時屬遼西郡。
遼代設永樂縣治。
清設錦縣。
1958年設古塔區。
1968年更名紅衛區。
1972年復設古塔區。
古塔區位於錦州市區中部,小凌河東北岸,西與太和區相鄰,東與凌河區相鄰,南與渤海大學相鄰,北靠溫滴樓滿族鄉,中心位置位於北緯41°06′54.62″,東經121°07′21.68″,總面積70平方千米。
古塔區面積70平方公里,土地結構大體是“五山一水四分田”。
古塔區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具有四季分明、冬寒夏熱的特點,適宜多種作物生長,屬太陽能豐富地區。
小凌河經過古塔區。小凌河發源於遼寧省建昌縣東北境的樓子山東麓,全線206公里。在錦州境內的流段從缸窯口開始,最終匯入渤海。
截至2014年,古塔區轄9個街道1個鄉;區政府駐人民街三段2號。
下轄地區 | 天安街道 | 石油街道 | 北街街道 | 敬業街道 | 保安街道 | 南街街道 | 饒陽街道 | 站前街道 | 士英街道 | 鍾屯鄉 |
截至2000年,古塔區轄9個街道。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區總人口251648人,其中:保安街道34492人,石油街道44010人,北街街道13102人,敬業街道42138人,天安街道27667人,南街街道6549人,饒陽街道28600人,站前街道43156人,士英街道11934人。
截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古塔區常住總人口287599人,其中:天安街道29070人,石油街道44753人,北街街道25333人,敬業街道55877人,保安街道38625人,南街街道15521人,饒陽街道27228人,站前街道40044人,士英街道11148人。
截至2013年末,古塔區總人口30萬人。
2021年6月8日,錦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古塔區常住人口為252209人。
2013年,古塔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5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7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8億元,同比2012年累計增速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0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同比2012年增長10%;域外招商引資到位額7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服務業增加值11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
2014年,古塔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7.5億元,同比2013年增幅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45億元,同比2013年增幅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1億元,同比2013年增幅13.5%;固定資產投資額75億元,同比2013年增幅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含石化公司)62億元,同比2013年累計增速-17%;域外招商引資到位額37億元。
2015年,古塔區地區生產總值167.7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8.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9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額20.54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6.4%,外貿出口額2060萬美元,同比2014年增長230%;域外招商引資到位額25億元,完成全年任務;實際利用外資663萬美元,同比2014年增長231%;城鄉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實現27231元、12660元,同比2014年增長7%。
2014年,古塔區開展科技惠農活動,對7萬餘株果樹進行品種更新。實施千萬畝經濟林和沿海防護林工程,制定了杏樹種植產業發展方案。成立了古塔區“望海亭”大棗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53人,大棗嫁接面積達2130畝。
2015年,古塔區花卉大棚佔地200畝,成為遼西最大花卉生產基地。大棗專業合作社種植面積達到2700畝,發展88戶農民入社。
2013年,古塔區鍾屯工業園入駐企業3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8家。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8億元,工業用電量完成9.2億千瓦時。
2015年,古塔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7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4億元,同比2014年累計增速3.6%;全年工業用電量實現8.34億千瓦時,同比2014年增長1.95%。
2013年末,古塔區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09.18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為60.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4.2億元,比2009年的57.6億元增長116%,年均增長29%;形成了以服務業為主導的三次產業結構。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幅29%,高於GDP年均增幅9個百分點。
2013年,古塔區範圍內擁有兩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錦州市古塔區商貿流通集聚區、北普陀山文化旅遊休閑集聚區)和一個高科技信息產業集聚區。2013年集聚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6億元,佔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
2014年,古塔區完成服務業增加值110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7.8%。完成了“老錦州食坊”硬體建設工作,出台了特色街管理辦法和優惠政策。完成了“漢口街燒烤”、“和平路電子產品”特色街的規劃設計工作。中央新街購物廣場正式營業。完成服務業企業提檔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51戶,個轉企301戶。
2015年,古塔區服務業增加值達到419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1.5%。
錦州公路客運總站位於錦州市古塔區。錦州公路客運總站位於錦州市古塔區延安路三段一號,隸屬於錦州市交通局,是遼西地區最大的公用型一級客運站。它始建於1950年,現已擁有通往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客運線路156條,日均發班次645個,日發送旅客萬餘人次。
古塔區就近火車站--錦州站。錦州站是東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京哈鐵路幹線和大鄭(通遼、齊齊哈爾方向)、溝海(盤錦、大連方向)、錦承(朝陽、承德方向)、新義(義縣、阜新方向)4條支線在錦州交匯,火車站有始發北京、承德、瀋陽、大連、通遼、伊春等地的列車。
古塔區緊鄰錦州小嶺子機場,有往返上海等地的航班。
2014年,古塔區投入1100萬元,改善學校硬體設施,順利通過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區檢查驗收。投入350萬元,新建古塔中心幼兒園,現已正式開園。無條件接收1560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
2014年,古塔區成功舉辦首屆古塔民俗文化節活動。“兩館一室”免費對外開放。新建“社區書屋”22家。
2015年,古塔區營造古塔特色文化氛圍,組織周末文化廣場演出活動,豐富群眾文體生活。完善了53家社區書屋建設。
2014年,古塔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22萬份,站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新農合參保1.6萬人。
2015年,古塔區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新農合參保15978人。
2014年,古塔區共安置9600人就業。全年累計發放各類慰問金、救助金4114萬元。在華工等3個社區建立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新增民辦養老機構2個;投入370萬元,對區屬供暖設施進行改造,取締、併網供暖小鍋爐3台。發放租賃補貼344戶,啟動分配保障性住房416套,投資3584萬元購買的224套公租房正在建設中,改造農村危房82戶。
2015年,古塔區拓展就業渠道,城鎮實名制就業7500人,靈活就業327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1%以內;加大社會救助,累計發放各類補助金、救助金2300餘萬元。加強養老服務,審批民辦養老機構1家,新增床位36張。
古塔公園 古塔公園是2000年市委、市政府推擬辦的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39件實事中的一項重大美化工程。1999年初春動工,2000年仲夏告竣。總面積為12公頃,投資1.4億元。 該園以千年遼塔為中心制高點,以大廣濟寺古建築群為借景,建設中堅持體現錦州古城歷史文脈和現代園林風光理念相結合的特點,使之成為富有遼西區域文化和風土人情的體閑場所。該園以植物造園為主,建築造園為輔,地勢高下間,全園共分六個主要功能區。 | 古塔公園 |
廣濟寺 | 廣濟寺 |
梁士英捨身炸地堡遺址 梁士英捨身炸地堡遺址在錦州市古塔區西部,有一條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街,這就是錦州市區主幹路之一的“士英街”。在遼瀋戰役攻打錦州時,英雄梁士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捨身炸地堡,為錦州解放開闢了勝利的通道。為了紀念梁士英,建國后,錦州市人民政府將錦州北鐵道門改名為士英門,將鄒容路改名為士英街。1950年,錦州市人民在烈士陵園敬修了梁士英墓,並將他犧牲的地點命名為“梁士英捨身炸地堡遺址”,以紀念這位不朽的人民英雄。 | 梁士英捨身炸地堡遺址 |
文雅博物館 錦州市文雅博物館是全國唯一的一家私人古生物化石展館。館內展品以距今1.4億年中生代侏羅紀遼西化石為主,這些藏品是由杜文雅先生花費多年精力收集的,有數百件化石珍品。 藏品包括地球中生代盛極一時的爬行類動物化石,如龜、部龍、鸚鵡嘴小恐龍等;有魚類、兩棲類;昆蟲類和植物類化石;還有舉世聞名的國寶級標本----杜氏孔子鳥化石,以及南方寒武紀三葉蟲化石精品;泥盆紀鶚頭貝化石、侏羅紀恐龍蛋化石等。 | 文雅博物館 |
錦州博物館 錦州博物館位於市內古塔歷史文化公園內北側,成立於1953年,初名為遼西省地誌博物館籌備處,屬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錦州市博物館館址自建館之初,一直設在“廣濟寺古建築群”內,多年來,對古建築群進行了積極的保護與維修,2001年6月,“廣濟寺古建築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錦州博物館 |
梁士英
梁士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捨身炸敵堡的特等功臣。1922年生,吉林省扶余縣人。出身貧苦,13歲就給地主放牛,當過長工。東北光復后,懷著對舊社會的仇恨和對新中國的渴望,於1946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4師15團3營機槍連當戰士。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在攻打昌圖和彰武的戰鬥中,因作戰勇敢,先後兩次立功。戰後,師黨委給梁士英追記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榮稱號。縱隊命名5班為“梁士英班”。錦州市人民政府將錦州西北門改稱“士英門”,將惠安街改稱“士英街”,以永遠紀念這位不朽的英雄,偉大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