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學

綜合類公立大學

大連大學(DalianUniversity),簡稱連大(DLU),位於浪漫之都——遼寧省大連市,為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入選高校,首批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大連大學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始建於1949年4月的大連大學。1978年10月成立大連工學院旅大分校,后更名為大連工學院大連分院。1983年11月大連工學院大連分院更名為大連大學。1987年10月,與大連師範學校、大連市衛生學校三校合一,組建成為如今的大連大學。

大連大學位於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城,截至2020年5月,學校佔地面積124.6萬平方米,學校下設29個學院,附屬3所三級甲等醫院,63個本科專業,擁有19個一級學術碩士學位授予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6個專業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教職工6455人(含附屬醫院),校本部教職工1600餘人,專任教師981人;全日制在校生、留學生16000餘人(含研究生1000餘人)。

歷史沿革


大連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始建於1949年4月成立的大連大學。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1978年10月成立大連工學院旅大分校,1979年7月改後為大連工學院旅大分院,1981年11月改為大連工學院大連分院,1983年11月大連工學院大連分院獨立辦學更名為大連大學;
大連大學
大連大學
1949年10月成立旅大師範學校,1978年12月改為旅大師範專科學校,1981年3月改為大連師範專科學校。
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衛生學校,1951年3月改為旅大市醫士學校,1954年12月改為遼寧省旅大市醫士學校,1956年3月改為遼寧省旅大市衛生學校,1963年12月改為旅大市衛生學校,1981年3月改為大連市衛生學校。
1987年10月,大連大學、大連師範專科學校、大連市衛生學校三校合一,組建新的大連大學,大連大學設工學院、師範學院、醫學專科學校。時任大連市副市長趙亞平出任新的大連大學校長、黨組書記。
2008年12月,大連鐵路衛生學校併入大連大學。
2019年12月27日,大連大學附屬盤州市人民醫院正式揭牌。
2019年12月,成立大連大學軟體工程學院,設軟體工程本科和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計算機技術(電子信息)學位碩士點。在第四次全國學科評估中,軟體工程學科入選省一流學科,僅次於遼寧省兩所985院校,位列第三。
2020年6月27日,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公布了截至2019年底臨床醫學專業通過認證的普通高等學校名單,其中包括武漢大學在內。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20年5月,學校設有29個學院,63個本科專業,2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
大連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大連大學軟體工程學院大連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大連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大連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大連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大連大學醫學院大連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大連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大連大學法學院
大連大學文學院大連大學歷史學院大連大學旅遊學院大連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院大連大學英語學院
大連大學美術學院大連大學音樂學院大連大學教育學院大連大學體育學院大連大學護理學院
大連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大連大學國際學院大連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大連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大連大學附屬盤州市人民醫院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5月,學校現有教職工6400餘人(含2所附屬醫院)。校本部教職工1600餘人,正高職171人,博士生導師1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61人,專任教師981人。學校堅持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實施“金普學者”系列計劃,大力強化“大連市人才儲備基地”的功能。目前,學校有長江學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人,遼寧省攀登學者1人,遼寧特聘教授9人,省高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7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23人,遼寧省優秀教師3人,遼寧省優秀專家7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人,遼寧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8名教師入選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9名教師入選省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教職工6400餘人
校本部教職工1600餘人
正高職171人
博士生導師19人
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61人
專任教師981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宋振騏(雙聘教授)
遼寧省省級教學團隊(5個):護理學教學團隊、現代科學技術概論課程教學團隊、小學教育專業教學團隊、細胞生物學課程建設教學團隊、大學英語課程建設教學團隊

學科體系

截至2019年3月,大連大學現有20個一級學術碩士學位授予點,4個二級學術碩士學位授予點、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學校共有7個省重點(培育)學科,8個學科入選遼寧省“提升高等學校核心競爭力特色學科建設工程”立項學科,2個學科入選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1個學科入選遼寧省一流學科。學校設有26個學院,64個本科專業,3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餘人(含研究生1500餘人)
一級碩士學位授予點(20個):
序號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名稱
1法學03馬克思主義理論
2教育學04體育學
3文學05中國語言文學
4外國語言文學
5歷史學06中國史
6理學07化學
7生物學
8工學08機械工程
9控制科學與工程
1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1土木工程
12環境科學與工程
13軟體工程
14醫學10臨床醫學
15護理學
16管理學12管理科學與工程
17工商管理
18藝術學13音樂與舞蹈學
19美術學
20設計學
遼寧省高校重點學科(4個):專門史、有機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外科學
遼寧省高校重點培育學科(3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結構工程、企業管理
遼寧省高水平重點學科(3個):化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外科學(骨外)
遼寧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5個):專門史、計算機應用技術、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結構工程、企業管理

人才培養

截至2018年3月,學校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及卓越計劃項目6個、國家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2部、國家級實踐教育基地1個;建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含建設單位)及省級虛擬模擬實驗中心12個、省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省級示範性專業、特色專業、品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重點支持專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轉型發展試點專業、國際化試點專業22個,省級精品類課程27門,省級“十二五”規劃教材7部,是省微電子通信與IT產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國家級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護理學(二批)、小學教育(三批)、生物工程(四批)、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六批)
國家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1個):大連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第二批)
國家級大學實驗示範中心(1個):基礎物理實驗示範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含建設)(7個):大連大學生物實驗教學中心、護理學實驗實訓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心等
遼寧省示範性專業(7個):日語、醫學檢驗、小學教育、護理學、生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遼寧省特色專業(1個):醫學檢驗專業
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土木工程
遼寧省精品課程(20門):護理學基礎、化工原理、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大學英語、生物化學、液壓傳動、工程力學、普通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基因工程等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院士工作站1個,擁有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和6個遼寧省創新團隊,建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遼寧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以及3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
級別名稱負責人時間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設計與智能計算重點實驗室魏小鵬2008.10
遼寧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智能信息處理與網路技術重點實驗室張強2012.11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魏小鵬2005.3
生物有機化學重點實驗室高大彬2006.10
通信網路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潘成勝2008.12
複雜結構系統災害預測防治重點實驗室麻鳳海2009.11
骨關節病細胞工程重點實驗室趙德偉2010.8
糖脂代謝研究重點實驗室劉慶平2012.7
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信息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魏小鵬2004.3
生物有機化學重點實驗室高大彬2004.3
複雜結構系統災害預測與防治重點實驗室趙德深2007.8
生物物理學重點實驗室周士勝2007.8
通信與信號處理重點實驗室潘成勝2009.5
特種加工與功能材料製備重點實驗室吳蒙華2010.8
遼寧省工程實驗室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實驗室魏小鵬2010.12
遼寧省工程研究中心光學式三維數據獲取及處理工程研究中心張強2012.11
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洋微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遲乃玉2009.6
岩土與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趙德深2010.8
製冷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王珍2011.8
化工環保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徐繼潤2011.8
遼寧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岩土與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趙德深2004.12
遼寧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中心葛志毅2005.4

科研成就

據2018年3月學校官網資料顯示,近五年學校共承擔國家級項目225項,年全口徑科研經費超億元;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技術發明二等獎各1項、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2016年獲得遼寧省技術發明一等獎、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位居遼寧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第2名;發表SCI、SSCI、EI、CSSCI檢索論文1000餘篇次;授權發明專利335項。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1項國防科研成果參加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14項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參加“遼寧省第一屆軍民融合成果展”。這標誌著我校科技創新能力步入全國地方高校的前列。在2017年中國大學教育部科技獎勵排行榜中,學校位居第93名,遼寧省第4名;在教育部科技司發布的《2016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中,我校年度科研經費居全國第150名。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底,大連大學圖書館擁有圖書148.5萬冊,期刊為763種,報紙114種;電子圖書34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1.3萬餘種,中文資料庫21種和外文資料庫15種;古籍資源、校本資源達2萬餘冊。
學術期刊
《大連大學學報》其前身是1980年創辦的《大連師專學報》,1991年1月更為現名。1998年9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大連大學學報》轉為高等學校正式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其屬性為高校教育類綜合性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中國標準刊號為ISSN1008-2395CN21-1390/G4,國外代號為DK21008。1999年1月開始正式出版發行。期刊為全國首屆《CAJ-CD》評優獲獎期刊;《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上網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全文收錄期刊。

學術交流

大連大學合作學校
學校注重教育國際化建設,積極開展國際間交流與合作,吸引海外智力為我校及大連市服務。先後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日本、韓國等18個國家的134所高校、科研機構和知名企業等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並與多所高校開展了中外合作辦學、師資及研究生聯合培養、學生短期交流等國際化人才培養合作,與多個海外團隊開展了國際科研合作、智庫合作等,每年均邀請一批海外知名專家到我校交流,並有部分專家被聘為客座教授。學校積極響應“一帶一路”號召,承建了“教育部環印度洋島國研究中心”,並分別在塞席爾大學和葛摩大學建設了孔子學院。學校的辦學內涵不斷豐富,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也助力了大連市國際化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
序號大洲國家/地區學校/機構名稱首簽時間
1美洲美國美國奧克蘭大學2002年5月
2美洲加拿大加拿大國家研究中心2003年9月
3美洲美國美國俄亥俄州多美尼加大學2003年9月
4美洲美國美國加州路德大學2006年6月
5美洲加拿大加拿大布蘭登大學2007年3月
6美洲加拿大加拿大多倫多百年名理工學院2008年10月
7美洲美國美國聖名大學2009年3月
8美洲美國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商學院2009年11月
9美洲美國美國德銳大學2010年4月
10美洲美國美國加州州立施坦尼斯大學2010年4月
11美洲加拿大加拿大百年理工學院2011年3月
12美洲美國美國恩波利亞大學2012年1月
13美洲美國美國伊利諾伊州州長州立大學2012年5月
14美洲美國美國西北密蘇里州立大學2012年10月
15美洲美國美國猶他州迪克西州立大學2013年4月
16美洲美國美國加利福尼亞浸會大學2013年5月
17美洲美國美國大都會州立大學2014年1月
18美洲美國美國東伊利諾伊大學2014年10月
19美洲美國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2015年11月
20美洲美國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2016年5月
21美洲美國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聖伯納迪諾分校2016年12月
22歐洲德國德國薩爾布呂肯大學2003年10月
23歐洲俄羅斯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2008年1月
24歐洲英國英國布魯內爾大學2008年3月
25歐洲德國中德綜合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聯誼會2008年4月
26歐洲荷蘭荷蘭Enraf-Nonius公司2009年11月
27歐洲瑞典瑞典克里斯帝安斯塔德大學2011年3月
28歐洲丹麥丹麥葛萊體育運動教育學院2012年3月
29歐洲英國英國西倫敦大學2012年4月
30歐洲英國英國貝德福特大學2013年10月
31歐洲英國英國索爾福德大學2014年1月
32歐洲俄羅斯俄羅斯阿穆爾國立大學2014年4月
33歐洲英國英國紐卡斯爾大學2015年5月
34歐洲英國英國德蒙特福特大學2015年
35歐洲英國英國斯特林(靈)大學2016年8月
36大洋洲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教育學院1999年2月
37大洋洲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2005年12月
38大洋洲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國立格里菲思大學2006年9月
39大洋洲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2010年10月
40亞洲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1992年
41亞洲日本日本阪南大學1995年12月
42亞洲日本日本阪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1997年3月
43亞洲日本日本海國際交流中心1998年
44亞洲日本日本長崎野田綜合教育中心1999年5月
45亞洲日本日本長崎綜合科學大學1999年6月
46亞洲日本日本學校法人羽衣學園·羽衣國際大學1999年12月
47亞洲日本日本金澤大學2001年3月
48亞洲日本日本山梨英和大學2002年3月
49亞洲日本日本北陸大學2003年1月
50亞洲日本日本九州文化學院2003年6月
51亞洲日本日本島根大學2003年6月
52亞洲日本日本中央大學2003年11月
53亞洲日本日本名古屋外國語大學2004年2月
54亞洲韓國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2004年2月
55亞洲日本日本長崎純心大學2004年4月
56亞洲日本日本宇部創新大學2004年4月
57亞洲韓國韓國東義大學2004年5月
58亞洲日本日本山口大學2004年8月
59亞洲日本日本東京服飾專門學校2005年1月
60亞洲韓國韓國昌原大學校2005年3月
61亞洲日本日本愛知學院大學2005年4月
62亞洲日本日本北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學2005年4月
63亞洲日本日本宮城大學2005年4月
64亞洲日本日本西南女學院大學2005年4月
65亞洲韓國韓國學中央研究院2005年5月
66亞洲日本日本石川縣立大學2005年10月
67亞洲韓國韓國國際教育文化院2005年10月
68亞洲韓國韓國忠南大學2005年12月
69亞洲韓國韓國順天鄉大學2006年8月
70亞洲日本日本岡山商科大學2006年11月
71亞洲日本日本筑波大學2007年2月
72亞洲韓國韓國國際平和大學院2007年3月
73亞洲韓國韓國大真大學2007年7月
74亞洲日本日本相愛大學2007年9月
75亞洲韓國韓國國際腦教育綜合大學2007年11月
76亞洲韓國韓國東亞大學校體育大學2007年12月
77亞洲日本日本廣島大學2008年3月
78亞洲韓國韓國新羅大學校2008年10月
79亞洲韓國韓國東首爾大學2008年12月
80亞洲日本日本倉敷作陽大學2008年12月
81亞洲外蒙古蒙古國財經大學2009年3月
82亞洲美國英特爾半導體(大連)有限公司2009年4月
83亞洲日本日本野崎“德州會”2009年8月
84亞洲日本日本創造學園大學2009年11月
85亞洲日本日本九州外國語學院2010年7月
86亞洲中國台灣台灣聖約翰科技大學2010年8月
87亞洲日本日本國立新潟大學2010年8月
88亞洲日本日本東北福祉大學2010年9月
89亞洲日本日本放射醫學綜合研究所2010年11月
90亞洲日本日本四天王寺大學2010年12月
91亞洲韓國韓國海洋大學2010年12月
92亞洲韓國韓國世明大學2010年12月
93亞洲韓國大韓民國永同大學校2011年1月
94亞洲日本日本神田外語大學2011年2月
95亞洲韓國韓國世宗大學2011年3月
96亞洲中國台灣“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2011年4月
97亞洲日本日本伊麗莎白音樂大學2011年11月
98亞洲日本日本吳工業高等專門學校2012年3月
99亞洲韓國韓國大邱科學大學校2012年3月
100亞洲韓國韓國慶雲大學2012年3月
101亞洲日本日本信息安全大學院大學2012年5月
102亞洲日本日本福岡女子大學2012年7月
103亞洲日本日本岐阜市立女子短期大學2012年7月
104亞洲日本日本杏林大學2012年9月
105亞洲日本日本經濟大學2013年2月
106亞洲韓國韓國青雲大學2013年3月
107亞洲日本日本奈良佐保短期大學2013年8月
108亞洲中國台灣台中教育大學2013年9月
109亞洲日本日本國宇部開拓者大學2013年9月
110亞洲日本日本信州大學2013年11月
111亞洲日本日本事業創造大學院大學2014年9月
112亞洲日本日本住友化學株式會社2014年12月
113亞洲日本日本大阪市立大學2014年12月
114亞洲韓國韓國國立濟州大學2015年6月
115亞洲中國台灣台灣馬偕醫學院2015年9月
116亞洲日本日本法政大學2016年2月
117非洲塞席爾共和國塞席爾大學2012年9月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大連大學
大連大學
一、釋義
校標共由三部分組成:
中心主體部分由三個漢語拼音字母G、S、Y變化組合而成,紀念大連大學由工學院(G)、師範學院(S)和醫學院(Y)三校合併的辦學歷史。構圖型似一本展開的書托起三個相連的圓環,展開的圖書意味著大學是知識的殿堂,其位於三環之下,標誌著大學的以人為本,以科學為本的辦學思想,同時,Y的變體像一雙手和展翅高飛的雄鷹,寓意大學以三校合一為嶄新的起點,三校緊密連接在一起,通過全體師生的努力,奔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第二部分由“大連大學”的中文和英文DalianUniversity共同組成一個圓環。
校標整體呈圓形,除具有美好和諧之意外,另標誌著大連大學三所學院完成了由鬆散性聯合過渡至實質性聯合的過程,真正實現了學校嚴格辦學意義上的完整。
校標整體色調採用藍色,取材於大海的顏色,象徵大連大學立足於大連。
第三部分由中間字母下方的波浪型圖案和日期組成。波浪代表海濱城市大連,體現了我校立足於大連,紮根於大連,服務於大連,為大連市培養“會做人、會學習、能做事”的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波浪上的阿拉伯數字“1987.10.6”為三校合一的時間,即大連大學建校時間。

精神文化

校訓
文明自強求是創新
文明是時代對人才的呼喚,也是我們學校應該追求的特色。未來的世界充滿激烈的競爭。什麼是最強的競爭力?文明是最強的競爭力。靠文明鑄成的綜合素質,把高度科學文明精神融入每個人的血液,中華民族才能像奔流不息的黃河永遠向前!大連大學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自強是中華民族從屈辱到自強的靈魂,也是大連大學取得重大進步的精神支柱。消極等待,怨天尤人,永遠不能成為強者。越是困難,就越要自己努力,越是後來者就越要自強不息,這才是大連大學當前和永遠倡導的精神狀態。
求是是歷代偉大革命導師提倡的思想方法。我們前面的路很長,建設一所優秀大學的任務還很艱巨。只有不倦地學習,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把解放思想、堅持改革的氣魄和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我們才能進步,事業才能發展。
創新是歷史前進的鑰匙。時代在飛速前進,事物在不斷變化,只憑前人的經驗,照搬別人的成果而缺乏研究問題的能力,缺乏超越意識和主體意識,就只能永遠跟在別人的後面爬行,我們大連大學就是要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特色,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行動。
校歌
校歌
校歌
《大連大學我心中的摯愛》
作詞:趙亞平作曲:杜明
走近廣闊的大海,奔向高聳的山脈,
紮根原生的土地,告別過去,走向未來;
體會大海的胸懷,學習高山的氣概,
感受大地的厚重,新綠勃發,滿園豪邁。
啊,大連大學,我的生命已和你融在一起,
啊,大連大學,你是我心中的摯愛。
今天,你使我英姿煥發,
明天,我為你增光添彩。

領導團隊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王晉良
校長孟長功
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張祖立
副校長李玉光
黨委常委、副校長柏丹、麻鳳海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張繼平
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黨委統戰部部長趙玉娟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