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庄村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唐庄村

唐庄村,柳林鎮東北4公里處,東靠徐庄、西接安庄村、南接森林公園,北連大河村,魏河穿村而過。轄東唐庄、西唐庄、南唐庄三個自然村,10個村民組。其中回族216人。

村莊的來歷


據傳說:清朝中期,該村主要有唐、佟、魯三姓,其中以唐姓為主,所以人們稱該村為唐庄。現村裡荊氏很多。據清乾隆年間該村荊氏祖墓碑文記載:荊氏祖先為山西太原平定州桑掌坡人,明初,荊氏後裔落戶鄭州黃崗,安營紮寨,后當地紳士在此修一寺廟,取名顯聖寺,寨門橫額上書黃崗寺寨。道光十年(1803年),黃崗寺有荊氏三兄弟,三兄弟分家,老大忠厚,為照顧兩個弟弟,老大帶著家眷從黃崗寺遷到唐庄西,把祖產留給兩個兄弟。1916年編纂的民國鄭縣誌只有“唐庄”的記載,可見當時以荊姓為主的西唐庄人口不多,村莊不大。荊姓在此安家落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逐漸形成望族。

村莊的興衰變遷


南唐庄、東唐庄

1938年,蔣介石為阻擊日軍炸開花園口,河水肆掠,大批災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花園口劉庄村一部分難民遷到了老唐庄南。由於周圍一些村莊地勢低洼不平,河水久久不能退去,而唐庄四周幾個大土崗,地處高位,又地勢開闊,難民們便在此繁衍生息,逐漸形成村莊,稱為南唐庄,原來的唐庄被稱為東唐庄。至此,形成了東、西、南三個唐庄。隨著人煙的增加,這裡慢慢人們在上面形成一個集市。據村裡人講,當年這個集市十分鼎盛,周圍幾十里的人們都到此趕集,熱鬧一時。直到解放前花園口決口被堵上,各村村民回到原來村莊,周圍村莊環境的好轉,才逐漸消失。
解放前,唐庄村民大部分是一劉姓地主的佃戶,靠租用地主土地,給地主交租為生。直到解放后五六十年代,由於唐庄的土地多以沙崗、土坑為主,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低,農民生活比較困難。到七十年代,人們受到大寨精神的鼓舞,群憤激昂,團結一心,把原來的幾個大土崗剷平,平整出土地三百多畝,又引黃灌溉,通過幾年努力,唐庄村民終於用自己的智慧把原來的大沙崗變成了旱澇保收的良田;又因地制宜,把原來的土坑改造成了魚塘。土地肥沃了,糧食產量提高了,唐莊農民的生活有了明顯改善。讓唐庄人自豪的是,唐庄為此成為周圍第一個吃白膜的村莊。
改革開放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種養植業得到協調發展,1985年—1995年,村內50%農戶以生豆芽為專業,30%的農戶以種蘑菇為專業,享有豆芽專業村的盛名。當時“周庄的韭菜,唐庄的豆芽”在鄭州非常有名,可見唐庄當時生產豆芽的盛況。唐庄村的村民們還廣泛種植水稻和蘋果。他們種植的“花梗2號”大米,純黃河水灌溉,產量高,米香濃郁,暢銷鄭州市場,當時“花梗2號”的名氣非原陽米所及。後來由於黃河遊覽區的修建,黃河水北移,河南岸灌溉水源逐漸不足,村民們不再種植水稻。

村莊的鼎盛時期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村兩委在荊保才等人的帶領下,積極拓寬思路,帶領群眾致富。唐庄村民硬化了路面,架起了路燈。梧桐引來金鳳凰,外部環境優化后,村委會大里發展招商引資,鼎盛時期,唐庄村住村企業有一百多家。企業的增加,不但增加了本村人的就業機會,外來務工人員的大量湧入,為唐庄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不少村民蓋起了六七層高的樓房,魚肉雞蛋、四季鮮果早已成為每家每戶日常飯菜,電視機、電冰箱、電風扇、洗衣機等家用電器,也早已成了村民們的平常之物,甚至有些農戶還買了汽車。夜晚時分,花燈初上,街上人來如織,兩旁店鋪興隆,一派繁華景象。村建有農民技術學校、圖書室,在提高村民物質生活的同時,更加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2000年以後,唐庄村大力發展物流租賃業,2005年到2008年達到鼎盛,唐庄村人均年收入達到一萬多元。2007年10月,柳林鎮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全部完工,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2008年11月,由於龍湖新區建設,一部分駐村企業包括物流業向外搬遷,駐村企業有原來的一百多家,剩下現在的二三十家,唐庄村為支持新區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和犧牲。現村民主要以租房收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