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風景名勝區
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黃河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省會鄭州市西北20公里處黃河之濱,南依巍巍岳山,北臨滔滔黃河,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
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以壯美的大河風光,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這裡是黃河地上“懸河”的起點,黃土高原終點,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等一系列獨特的地理特徵形成了博大、宏偉、壯麗、優美的自然景觀。
她處於中華民族發源地的核心部位,景區歷史古迹豐富,文化遺產深厚。
歷經四十年的開發建設,已形成了融觀光旅遊、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尋根祭祖、弘揚華夏文明為一體的大型風景名勝區,成為國內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是“中華民族之魂”——黃河之旅的龍頭景區。
黃河風景名勝區現已開放面積20多平方公里,已經建成對外開放的五龍峰、岳山寺、大禹山、炎黃二帝、星海湖五大景區,分佈著“炎黃二帝巨塑”、“哺育像”、“大禹”、黃河碑林、萬里黃河第一橋、毛主席視察黃河處、浮天閣、極目閣、孔雀園等四十餘處景點。
其中炎黃二帝巨型塑像採用中國傳統雕塑藝術和中國建築藝術相結合的手法進行建造,高106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
黃河風景名勝區繼2007年成功舉辦落成大典后又連續三年舉辦了“中國·鄭州炎黃文化周”活動,在海內外產生了強烈反響,許多海內外遊客慕名前來瞻仰炎黃二帝巨型塑像,這裡已成為全球華人和國際友人尋根祭祖、觀光旅遊的聖地。景區每年接待上百萬中外遊客,被譽為萬里黃河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黃河風景名勝區
18路公交車走北環路、江山路。該條線路單程23公里,票價2元,持有A卡的乘客可以乘坐,其他公交卡暫時還不能乘坐。該條線路早班車7點,末班車19點,每15分鐘一趟車。
自駕
北環南陽路立交上江山路一直走到頭。
日冕
溶鑄著中華歷史文化精華和鮮明時代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不僅給遊人創造了良好的遊覽環境,也是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場所。來到黃河風景名勝區,處處是展室,處處是課堂,在這裡可以得到自然美的享受和愛國情的熏陶。
炎黃二帝石塑
炎黃二帝塑像是目前國內最雄偉的雕塑之一。它依山就勢,以山為體,以82米高的整座向陽山作為像身,再在山頂塑造18米高的頭像,總高達到100米。構思新穎,獨具匠心,不同凡響。二帝坐南朝北,背依邙山,面對黃河。巨像前是一個開闊場地,周圍遍植松柏,中間建築祭壇。
祭壇至塑像的軸線上建有長200米的神道,兩側各列四座鑄銅大鼎,連同山前一座共九鼎,寓意九州四方江山永固。廣場東西兩端擺放大型編鐘、銅鼓各一個。河南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王仁民是該塑像建設的直接推動者,塑像總設計師為吳樹華,由海內外華人捐款和政府投資及招商引資共計人民幣1.8億元,歷時二十年於2007年建成。
是遊覽區的中心景區,由五座連綿起伏的山峰而得名。這裡蒼松翠柏滿山,在碧綠的林木之間,則是各式各樣的仿古亭閣,或規整宏大,或玲瓏精緻。五龍峰的最高處,建有清式重檐的“極目閣”。登臨此處,憑欄遠眺,可領略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闊景象。在景區中心的山間平地上,還有一座高5米的黃河母親塑像——“哺育”。塑像造型是一位懷抱嬰兒的古代婦女,神態和藹慈祥,氣質高貴素雅,象徵著黃河在中華人民心目中的母親河形象。
岳山寺
黃河風景名勝區
駱駝嶺
位於岳山寺西2公里。主要景點是建在駱駝嶺主峰上的大禹塑像,像高10米,重達150噸。塑像輪廓清晰,面部表情生動,栩栩如生,生動地再現了大禹治水時的英姿。
漢霸二王城
黃河風景名勝區
黃河的表徵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而且與黃土地,黃帝,黃皮膚以及傳說中的“幾”字形中國龍構成了中華民族形象的表徵,因此,人們把這條流經神州大地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從左河水“雪原雷動下天龍,一路狂濤幾縱橫。裂壁吞沙驚大地,興雲致雨嘯蒼穹。”的詩句中,可以領略到黃河猶如中華民族那種氣勢磅礴,幾經曲折縱橫,經久不息、勇往直前的偉大氣魄與生命力。《漢書·溝洫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
華夏文化的發祥地
偉大的母親河--黃河
歷史文物景觀景點
黃河風景名勝區內,名勝迭出,引人入勝,儼然是黃河燦爛文化歷史的縮影。唐代著名八景之一的昭成寺所在地桃花峪;距今數千年的秦王仰韶文化遺址;明清時代就已聞名遐邇的黃河古渡、鴻溝暮雲、隋堤煙柳、岳山聳翠等等都分部在風景區內或其周圍。在漢霸二王城景區,有舉世聞名的廣武古戰場,漢霸二王城和楚漢中分天下的"鴻溝"。屹立於點軍台上的"戰馬嘶鳴"鑄鐵塑像無疑啟示著人們重溫歷史篇章,吸取歷史的營養。
毛主席視察黃河
毛主席視察黃河
英烈的“報國亭”
黃河南岸是軍事要衝,兵家必爭之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38路軍新編35師,曾在此和侵華日軍殊死鏖戰,直至決戰勝利。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1990年10月,在小頂山東南隅建起了"報國亭"亦成為對後人,尤其是青少年進行革命歷史教育和愛國教育的極好教材。
新舊黃河鐵路大橋
緊靠著黃河風景名勝區的京廣鐵路大動脈,有兩座橫跨黃河天險的鐵路大橋格外注目。
兩橋分別建於清朝末年的1899年和新中國時期的1958年。老橋是清政府請法國、比利時資本家聯合承建,歷時五年零一個月。新橋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僅用了兩年零一個月,是黃河建橋史上的一個奇迹。老橋歷經了中國近百年的興衰經歷,新橋則目睹了解放后中原大地的滄桑巨變。現在,老橋已完成歷史使命被拆除,留下南端5孔約200米供參觀教育的橋頭遺址。在橋頭最近又修建了毛主席視察黃河和周總理親臨指揮黃河防汛搶險的紀念亭,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引黃入鄭"的工程
位於景區中心的“引黃入鄭”水利工程,是鄭州市人民改造自然、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巨大工程,碩大的沉沙湖,粗大的吸水管每天把大量的黃河水輸至鄭州,對鄭州的經濟發展起著支柱作用,是鄭州工農業生產的"生命線"。它不僅是全市人民艱苦創業、拼搏會戰的成果,也是人類征服黃河、變害為利的水利建設楷模。
除此之外,風景區內還有記載著鄭州市人民綠化荒山,保護生態的"鄭州市全民義務植樹紀念碑"和"鄭州市綠化基地榮譽碑",有記錄著和平、友誼的"中日友好紀念林"、"亞太青年友好會見紀念林";有歌頌燦爛黃河文化,歌頌社會主義光輝業績的黃河碑林;有堪稱中原一絕的民間工藝美術精華--磚雕館;還有凝聚四海炎黃子孫民族感的炎黃二帝巨型塑像。所有這些,都是對人們尤其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得很好素材。
黃河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