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

倫勃朗創作油畫

《夜巡》荷蘭畫家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於1642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作品。現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該畫作是阿姆斯特丹徠城射手連隊的群像畫,畫中人物以近舞台劇的形式表現,近處有兩人,其一身穿黑軍服,披著紅披巾,頭戴黑禮帽,另一個穿著黃色軍服戴著黃色的帽子。其他人則或持長槍,或揮舞旗幟,或互相議論,隊伍出發時的緊張氣氛躍然紙上。

該畫作在構圖上採用接近舞台效果的手法,既讓每個人的形像都出現在畫面上,又安排得錯落有致,且明暗對比強烈,層次豐富,富有戲劇性。

作品內容


夜巡 全景圖
夜巡 全景圖
此畫是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連隊畫的一幅群像,畫面採取的是近舞台劇的形式,隊伍紛紛湧上街頭,畫中兩位身著不同服裝的人走在隊伍的前列,構成了畫面的中心。他們一個身穿黑軍服,頭戴黑禮帽,披著紅披巾,一個穿著黃色軍服戴著黃色的帽子。二人正在沉著鎮靜地商議問題,準備對整個隊伍的行動作出決議。其他隊員跟在他們身後,有的手持長槍,有的揮舞旗幟,有的在互相議論,隊伍出發時的緊張氣氛躍然紙上。在人群中還有一個形象鮮明的小女孩,夾雜在人群中驚慌失措的樣子,是整個畫面的意外插曲,有人認為她是光明和真理的化身,是喚起人們反抗異族統治的光榮記憶。

創作背景


1642年,射手隊長班寧·柯克上尉和他手下的隊員每人出100荷蘭盾,請倫勃朗畫一幅集體像。當時,市民的軍隊已不再有仗可打,變成了富裕市民的社交俱樂部,他們熱衷於請畫家給自己畫像,以此來顯示武功,而這些穿戴整齊,衣著光鮮的年輕人們也頗受到市民們的青睞。班寧·柯克隊長看到倫勃朗為牧師安思羅和他的妻子所畫的肖像,他很喜歡這樣的繪畫,自衛隊的隊員們的審美情趣也大致如此,他們希望畫一幅群像。在這個群像中,官兵們全副武裝地披掛起來,團坐在桌子周圍,桌上擺著牡蠣和精美的盤子和酒器,每個人都顯得很勇敢和驕傲。倫勃朗接受了定件,因此創作了《夜巡》這一畫作。

作品鑒賞


構圖
該畫作在構圖上一反陳規,畫面採用接近舞台效果的手法,既讓每個人的形像都出現在畫面上,又安排得錯落有致,塑造了一個莊嚴有序的戰士出征場面。班寧·柯克隊長正對著副官下達命令,兩個主要人物處於畫面中心,兩條向中心移動的斜線增加畫面的動勢,強化了畫面宏偉的巴洛克風格。
明暗
局部
局部
這幅畫的明暗對比強烈,層次豐富,富有戲劇性。畫面上多數的人籠罩在淡淡的光線之中,看不清眉眼,有的只露出一部分臉面,只有柯克隊長、他的副官還有那個小女孩全身沐浴在光線中,成為全體隊員中最為突出的人物,其他人物都被安排在了暗色調的中、後景中,或者只露出一張臉,或者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在畫面上起著力學上的作用。
色彩
整個畫面使用和勝利相關的黃色作為主要渲染色調,無論是金髮璀璨的小姑娘,和畫中人物大部分的衣著背景等都鋪了一層黃色柔光。這也是倫勃朗的慣用技法——透明厚塗,先用灰白色以厚塗法畫出畫面整體的素描效果,再用透明油彩一層又一層地敷上,於是最後得豐富的色彩變化。於是使得整幅畫色彩斑斕、層次分明,鮮活動人。

作品評價


現代散文家、畫家豐子愷:“在這幅畫中,倫勃朗採用強烈的明暗對比手法,用光線塑造形體,使畫面層次豐富,富有戲劇性。打破了巴洛克藝術中那種極其豪華、強調運動、講究排場的法則,更多地關注人物的內心活動。”

作品影響


《夜巡》是一幅革新的畫作,它把傳統的荷蘭群像繪畫改變為耀眼的光線、色彩和動態,使傳統肖像畫的要求從屬於一個更大的、更雜的、聯結的整體,使原有的群像繪模式發生巨大變化,是一件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現實繪畫。

歷史傳承


《夜巡》這幅作品,在創作完成後不久即被畫作的僱主——射手隊的隊員們帶回去了,因為畫作太大無法掛在門廳裡面,隊員們就自行把周邊裁掉,這樣也使得整幅畫喪失了原有的平衡。而且掛這幅畫的大廳是燒泥炭明火取暖的,時間久了,炭灰就在畫上落了厚厚一層,使得整幅畫色彩變得暗淡,以至於到了18世紀,人們把這個原本是白天的場景誤以為是在夜晚進行的,從而給這幅畫取名為《夜巡》。後來一直被荷蘭王室所收藏,直到19世紀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成立后,一直作為其館藏珍品被保存著。

重要展覽


徠2006年,為紀念倫勃朗誕辰400周年,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立博物館舉辦“倫勃朗與卡拉瓦喬作品展”等一系列展覽,《夜巡》亦在展覽之列。

作品爭議


《夜巡》原名叫《隊長及其全隊人員》,是倫勃朗一生中非常受爭議的作品。因為他創作完成之後僱主們卻不滿意,開始發動市民們不擇手段地攻擊倫勃朗,其中一個名叫翁德爾的詩人,因為嫉妒倫勃朗的才能和富有,把倫勃朗的作品和他的學生、一個毫無才能的平庸畫家的作品進行比較,竟然聲稱倫勃朗的畫是“矯揉造作的幽暗的畫作”,稱他為“黑暗的王子”。這件事情最終鬧得整個阿姆斯特丹沸沸揚揚,而酬金也由5250荷蘭盾削減到1600荷蘭盾,而且打這以後,就很少有人來找倫勃朗畫集體肖像了,畫商們也疏遠了倫勃朗。

作者介紹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1606—1669),荷蘭現實主義繪畫巨匠。生於萊頓一個磨坊主的家庭,家境貧寒。曾跟隨當地畫家亞各布學畫,後來又到阿姆斯特丹學畫。1632年開辦新畫室,進行了大量創作。他的一生留下了500多幅油畫,把荷蘭的肖像畫、歷史畫和風景畫發展到了極致,為油畫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的主要作品有《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夜巡》《花神》《浪子回頭》《一百荷蘭盾的版畫》《浴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