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璣

中國傳統文化推廣者

璇璣,傳統文化推廣者,愛國僑領單聲博士助手徠、財務總監。英國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統籌負責人。獨立製片人,音樂人,舞者。曾在劍橋牛津等高校組織舉辦傳統文化講座並擔任主講,組織參與許多中歐文化交流項目。其文章及漢服形象也多次被刊登在國家部委級教材和雜誌上。代表作《長城之下》曾被人民日報,學習強國平台轉發報道;《禮儀之邦》更是一度掀起“全民禮儀之邦”的漢風舞蹈熱潮,被南蘇丹維和部隊女兵在聯合國日慶典上表演,並受到聯合國官員的高度讚揚。

社會活動


在英國國會大廈與議員
在英國國會大廈與議員
2013年11月23日出席在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舉辦的“全英博士論壇”。
2013年12月6日 與單聲博士,桂秋林女士,朱良瑋先生一起出席保蘭德·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開幕式。
2013年12月9日 與單聲博士,桂秋林女士,朱良瑋先生一起出席保蘭德·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閉幕式。
2014年1月25日出席在劍橋大學舉辦的“劍橋中國論壇”。
2014年1月31日 入英國國會大廈,面見眾議院勛爵與卡特里娜公主。
2014年2月7日 出席威斯敏斯特市立查寧閣圖書館中文角發布式併發言。
與陳丹青先生
與陳丹青先生
2014年3月23日 參加“中國統一論壇”,對兩岸統一相關事宜發表自己的看法
2014年3月27日 與單聲博士,桂秋林女士,朱良瑋先生一起出席環球精英集團活動
2014年3月31日 入英國國會大廈,與眾議員和伯爵探討中英貿易相關問題。
2014年7月20日 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培訓並參加開班典禮。
2014年10月,璇璣關閉微博,在網路中鮮少露面,但還是能在各媒體中瞥見她生活片段的剪影,如出席英國貝茨勛爵的TED演講,參加鳳凰國際軟實力論壇等。
2018年3月,闊別已久的璇璣接受了英國諾丁漢市政府的正式採訪,談到這幾年在中英兩國的工作和生活中,對於文化傳播的思考:“如果說在國內和在國外研究中國文化有什麼不同,大概就是能夠讓你有機會跳出一個桎梏,從外部、從全局的層面去看待中國文化,了解外國人是怎樣看待和理解中國文化的,以及你在同時接受了東西方兩種文化洗禮之後,對於中國文化有沒有更深入的批判性認知。”
2019年2月,璇璣姑娘作為第八屆《漢服春晚》的藝術總監和開場雅樂節目《行進曲》製片人,用她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為漢服推廣做了新的註腳。正如她在接受採訪時所說:“文化需要有載體,才能落到實處,怎麼將本國真正的傳統文化用一種合理、合適的方式呈現,責任重大”,“做事講究以柔攻堅,順勢而為,在文化復興的過程中逐步建立我們自己的文化自信。”
2019年7月7日 安九葉里北京彈唱會,璇璣作為嘉賓客串,哨笛里拉琴伴奏《Adieu》,巴烏及金貝鼓伴奏《當我們老去》
2019年8月,璇璣作為出品人,總製片人,編舞,舞蹈服設計者,攜手老搭檔安九發布新作品《長城之下》MV。該作品由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打擊樂演奏家王佳男與中國音樂學院雅樂團趙越老師指導與客串,MV依然採用中英雙語字幕,片中鎧甲也是曾在西安博物院展出過的,仿唐太子懿德墓出土騎兵俑的唐騎兵鎧。該片不僅科普了以“八音”為體系的中國傳統樂器,還表達了“有了長城之上的戰士,才有長城之下的禮儀之邦”的思想,作品一經發布便好評如潮,更是被人民日報及學習強國平台轉發報道。

伯樂單聲


與單聲博士生活掠影
與單聲博士生活掠影
單聲身為中國僑聯海外顧問、政協委員,南京大學客座教授,《反分裂國家法》的提案者,在中國統一促進會,倫敦華僑華人互助工團、世界華僑華人聯合總會等團體均有任職,1998年,他將發還的祖宅通過泰州市政府捐贈給大浦小學,作為該校課外活動基地,又成立了單聲教育獎學基金。他在泰國世界華商大會上所作的《英國經濟狀況》演講,已被載入《世界學術文庫(華人卷)》第一集。
璇璣姑娘坦言,跟在單老身邊,承其教誨頗多。更是說出了“於國有利,皆可為;領域在哪兒,無所謂;事成即可,何須萬人敬仰”這樣的話。
單聲博士曾將自己在海外拍賣回來的,流落海外的中國文物悉數捐贈回國,在泰州成立珍藏館。2014年4月,璇璣姑娘從英國回到國內單老的故鄉泰州,視察所捐贈文物狀況,並與市長,館長等人商討擴建文化館的具體事宜。自考入帝國理工大學后,打理產業,行政等專業能力增強,交給她的工作也逐漸增多。
與單聲博士工作掠影
與單聲博士工作掠影

文化貢獻


人物評價

璇璣姑娘對傳統文化有著更寬容的心態和長遠的目光。
“青年時有留學西方的經歷,血液里有東方的姿態。時刻在思考矛盾又身陷矛盾,不爭不贏卻敢拼敢輸”。璇璣自幼學習舞蹈,竹笛,書畫等傳統文化,先後師從喬成林,王次恆等笛簫大師。卻從未將自己定位成“表演者”,更非“網紅”,“KOL”等,而是不斷地撕下標籤,自由嘗試各種“喜歡的事”。喜歡漢服,卻不止於漢服,而是熱愛著各領域各民族的文化。出名於二次元,卻能做到不走捷徑,不以流量變現為目的,而是避開關注,潛心做了更多不浮於二次元的文化推廣,或大眾,或冷門。
璇璣姑娘漢服照
璇璣姑娘漢服照

大事記

2013年2月 首當製片人,聯合中,英,美五位同袍拍攝自己原創純音樂《寒梅著花未》的MV
2013年7月 被“英國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聘任為統籌負責人
2013年11月 完成了英國正規文化機構與漢服協會的第一次合併——以“英國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統籌負責人兼“英倫漢風”副會長的身份,促成兩者合併,使“英倫漢風”協會成為研究院旗下的正式機構,正規化,合法化,且受中國駐英大使館的保護。
2014年3月 擔任總策劃,總製片,並出演公益禮儀宣傳片——《禮儀之邦》MV。
為孩子們穿漢服並教授禮儀
為孩子們穿漢服並教授禮儀

講座

教授英國友人古典舞
教授英國友人古典舞
2013年6月2日 於倫敦大學組織舉辦“於飛之樂天籟之音 --中國傳統樂器的發展”講座,並親自演示。
2013年12月8日,組織舉辦由陳薪伊導演主講的“漏洞百出的偉大歌劇--圖蘭朵”講座。
2014年1月8日 協助舉辦由英國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與英國中華總商會聯合主辦,由王啟濤及徐希平兩位教授主講的“文化中國·名家講壇(倫敦專場)”。
於英國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舉辦講座,漢服首次登上英國新聞
於英國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舉辦講座,漢服首次登上英國新聞
2014年4月13日,組織舉辦“且坐吃茶品禪意 三尺書台樂開懷——茶道與相聲”講座。

演出

2012年9月 赴德參加“中國文化節”演出,與“華彩民樂團”合作,表演笛子曲《春到湘江》,舞蹈《牧羊曲》
2013年2月 參與第三屆“漢服春晚”,節目為原創純音樂《寒梅著花未》
2013年10月 參加“金陵·秦淮夜”古風音樂會,與音樂人安九表演原創舞蹈《禮儀之邦》
2014年1月 參加全英學聯“中國夢:閃耀英倫”春節晚會,攜“璇璣舞蹈隊”表演“禮儀之邦”舞蹈。
2014年2月 參加英國利物浦元宵晚會,表演原創竹笛曲“寒梅著花未”。

公益活動

璇璣[傳統文化推廣者]
璇璣[傳統文化推廣者]
2012年7月 大興打工子弟學校支教
2012年7月 鶴壁私塾支教
2013年4月 參與“母愛橋MBL慈善基金會”舉辦的“Who am I”慈善活動。
璇璣[傳統文化推廣者]
璇璣[傳統文化推廣者]
她記錄零碎的片段,也寫長篇的支教手記。那些記錄中透出的力量,可以鼓舞到一部分人,讓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業,也讓大家知道,漢服並不僅是一件衣服,而真正熱愛漢文化的人,也並不僅僅是穿一件漢服那樣簡單。對於璇璣姑娘來說,漢文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更是所有黑頭髮,黃皮膚的海內外華人華僑的一個夢想,一個寄託。

隱退時間


喜歡騎馬的璇璣姑娘
喜歡騎馬的璇璣姑娘
璇璣姑娘書畫作品
璇璣姑娘書畫作品
璇璣姑娘於2014年10月25號,在微博上宣布“三年之約已滿”“以後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屬於哪兒就回哪兒去。之前的事還會繼續做,但不在明面上。”然後關閉微博。

創作作品


原創音樂

《寒梅著花未》MV截圖
《寒梅著花未》MV截圖
《寒梅著花未》 笛 2013
《思月蝶》 簫 2013
《徠漢服說》2019演唱

配樂作品

攜“璇璣舞蹈隊”在全英春晚表演《禮儀之邦》舞蹈
攜“璇璣舞蹈隊”在全英春晚表演《禮儀之邦》舞蹈
《畫情》復刻版·全民樂實錄 2012
《禮儀之邦》 2013
《荏苒》 2013
《玲瓏》2013
《浮生辭》2013
《漢字時間》2018

MV作品

《寒梅著花未》 2013
《禮儀之邦》 2014
《行進曲》2019年 製片人/策劃人
璇璣[傳統文化推廣者]
璇璣[傳統文化推廣者]
璇璣[傳統文化推廣者]
璇璣[傳統文化推廣者]

街頭藝人


事情梗概

2012年3月,璇璣姑娘留學期間,趁周末在英國街頭身著漢服,演奏竹笛,宣傳漢服,照片流傳而走紅各大網路社區,人送外號“漢服MM”。她清麗脫俗的扮相,身體力行地宣傳著漢民族文化,使漢服這一中國傳統服飾再次為大家所關注。

璇璣回應

璇璣[傳統文化推廣者]
璇璣[傳統文化推廣者]
【我本人對於“英國漢服街頭藝人”一事的正面回應】
首先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這件事我一開始並不想傳開,只想安靜做
自己喜歡的事,更沒想到在國外普通的街頭表演會在國內會有這樣的反響。因盜貼和很多轉載刪改內容太多,我實在不忍心看到支持者在錯貼,甚至以我名義發布的帖子下留言。近三個月在我默默努力刪除各網媒轉帖未見成效的情況下,這組照片意外地在人人上爆發。我覺得我有必要給出正面回應了。

起因經過

——我非藝術專業,音樂舞蹈是個人愛好。到英國留學後有接一些演出,也收學生。日子久了發現街頭藝人挺多,但中國藝人只有劍橋一位在街頭拉二胡的高中學姐宣傳民樂,被其精神感動,遂考了執照,拆了紙箱做成英文版的竹笛漢服介紹(有介紹板的哦,不要再說外國人會當成和服了),心一橫就出去了。迄今只去過兩次(學習重要,所以我也不是個敬業的藝人…),大概過了暑假還會再表演一次吧。
至於照片,是英國一同學作業中提及我的活動,導師要八張照片及我的自述,同學照了。我僅發到空間與圈內好友分享,也表示未經允許勿轉勿改以防炒作,不想仍被盜。經歷了貓撲盜貼及各吧轉載后,大家看到的多數不是我的原帖,而是一個我素不相識的人寫的“我和這個藝人聊過天”的帖子,內容改動太大,而且我根本不認識他…但還是謝謝他的熱情。

一些心裡話

——我於去年底接觸漢服,逐漸領悟漢服復興是借服裝而復興傳統文化禮儀等,復興不等於復古,漢服是一件衣服卻又不僅是一件衣服。然我對漢服了解尚淺(所以造型上有問題希望大家對我寬容些,我會學習改進的),唯音樂憑十多年熱愛或可說上幾句。總聽到同袍們被嘲諷“被歷史淘汰的東西就不要妄圖復興”,他們不知漢服非是被歷史淘汰,而是因“剃髮易服”而斷代,這種心態加上崇洋媚外,難怪傳統藝術繼承之路磕磕絆絆。
日本效法西方雖多,對本國傳統藝術與民族服飾卻視若瑰寶,尺八等中國樂器傳入日本后被其發揚光大,在中國漸漸沒落。日本得意的便是“這些雖是中國的,但我們繼承得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有何資格學習別人的文化呢?所以也是帶著這個心思出去表演,想鼓勵一部分人,順便讓外國人知道漢服竹笛是中國的不是日韓的。或許都覺得我一個人的力量太小,可如果都是這種思想,那就真的沒有人去努力了。勿以善小而不為,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我一直這麼相信著。
我非大漢主義,更不贊同有些極端主義。我於去年底接觸漢服,領悟漢服復興是借服裝而復興傳統文化禮儀等,復興不等於復古,漢服是一件衣服卻又不僅是一件衣者“中國一切都好,學西方或給西方人表演就是諂媚”的想法。科技須學習西方,文化則要在傳承本國文化同時尊重他國文化,至於藝術,每個樂者大約都只希望演奏給尊重音樂的人聽。
我們應該做到真正的不卑不亢。

關於質疑

—有人質疑我的宣傳方式這不能怪他們,他們可能真的不了解。在歐洲街頭藝人要考執照,有些地方年度考核不過關還會弔銷執照。藝人很多有工作如律師醫生,工作之餘出去表演,掙錢不是主要目的。但街頭藝人本身就是收費的,付出勞動就該拿酬勞。買音箱,服裝,化妝,體力消耗都是有成本的。不考執照不做藝人亦沒許可權義務表演。再說,難道收費了,表演的就不是藝術了?這種“高尚”會不會太虛偽。況且外國觀眾覺得好,想表達對藝人的欣賞才給錢,不會因同情而施捨。政府認為街頭文化可提高國民素養,一直支持,國民亦十分尊敬街頭藝術家。就連皇家樂隊也在地鐵為路人表演過。
英國人欣賞尊重傳統藝術的人,所以其實我出去表演反而比在國內壓力小,能得到互相尊重的交流。觀眾和我互相感動對方,那位說我的笛聲令她想起許多往事的奶奶,認真詢問竹笛漢服細節的聽眾,誇獎中國姑娘的大叔,他們對藝術的尊重遠超我的想象。
然有人說國樂不可鬧市演奏,很掉價丟人。我只想問有何不可?曾經多倫多皇家樂團在地鐵為路人演奏時,可曾有紆尊降貴等狹隘之念?在舞台上表演掙錢是藝術,在街頭就是乞討?
我覺得講究環境則失了音樂的意義。未出國前,我在舞台上表演,同樣在爬山時攜帶竹笛吹一些很多人覺得“低俗”但轎夫們喜歡的曲子給辛苦勞作的他們聽,他們高興我就高興,音樂的目的是安撫聽眾,我不覺得跟在舞台上有差別。我不明白是我出了問題,還是一些人的價值觀出了問題。
但毋庸質疑,一個國家對街頭藝人的尊重程度,體現的是對藝術的尊重程度和欣賞水準。是故,丟人的並非街頭表演這一行為,恰恰相反,以演奏場合區分音樂之尊卑貴賤的傳統價值觀才是最大的丟人。

部分其他媒體呈現

《哲思》採訪 ——“你著漢服,留給世人一世仰望”
2013年中華遺產《古人香事》
2017年02月刊諾丁漢市政廳採訪——“最溫柔的堅持,最含蓄的霸道”
2018年3月漢服春晚俊採訪談實錄——“擇時而止,順意而為”
2018年7月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級規劃教材《中國服裝史》
2018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規劃教材《基礎英語2》

自我認識

——大家的支持和仗義執言使我感懷於內,但我真的覺得大家把我這件事上升的太高了。我並沒有想代表民族和文化,我只是個學生,本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想把我們的藝術介紹給外國人,做街頭藝人是最直接,受眾範圍最廣的途徑。這在英國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觀眾因我的音樂而感動,我同樣感到幸福。若能對傳統藝術起到宣傳作用,則是我之幸;若全無作用,我也保證不會有負面效果,英國人尊重藝術,且留學生在外代表中國形象,我不會做給國家丟臉的事情。
至於那些不聽解釋堅持此事是炒作的人,我只有一言相贈:“因為他們自己只能以炒作的心態來做這件事。”
歐洲街頭藝人太普遍,不是能引起關注的事。在國內想紅容易,但許多網路紅人不日便被看客忘記,何必。花邊新聞容易製造,出色作品不易打磨。但求做好分內事,惟願多年後,我還能保持著對藝術的敬仰,認真甚至是嚴苛的態度,毫不動搖。
最後,謝謝大家讓我覺得我不是孤軍奮戰,在心裡默默地為你們行個禮,謝謝。今後我會更努力地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積攢能量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璇璣敬上
08/06/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