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姬村的結果 展開

姬村

安徽省宿州市蕭縣龍城鎮姬村

姬村是安徽宿州市蕭縣龍城鎮下轄行政村,位於蕭縣龍城鎮東北部,符加鐵路和311國道徠從村前橫穿而過。該村距縣城8公里,東、南分別與江蘇徐州市銅山區和淮北市杜集區段圓鎮相接壤。距徐州市15公里,受徐州都市圈覆蓋。北靠老虎山和鳳凰山,南有三龍支河,交通便利、環境優美。

區位情況


姬村位於蕭縣龍城鎮東北部,符加鐵路和311國道從村前橫穿而過。該村距縣城8公里,東、南分別與江蘇徐州市銅山縣和淮北市杜集區段圓鎮相接壤。距徐州市15公里,受徐州市經濟圈覆蓋。北靠老虎山和鳳凰山,南有三龍支河,交通便利、環境優美。

基本情況


姬村[安徽省宿州市蕭縣龍城鎮姬村]
姬村[安徽省宿州市蕭縣龍城鎮姬村]
姬村由一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組成,區域面積6 .3平方公里,全村總人口2896人,778戶,全部為漢族。勞動力1595人,其中高中畢業480人,佔30%;現有耕地3038畝,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為主;山地2600畝,其中林地1500畝,主要有優質石榴、棗、杏等山雜果。水面64畝,暫未利用,山上有聯辦石料場7家;該村各類村級組織配合齊全,兩委班子5人組成,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交叉任職,現有黨員69名,下設7個黨小組,支部書記張學民,51歲,高中文化。市統計局下派幹部馬廣偉同志任第一書記。姬村建立村民自治管理體系,凡涉及村民或村集體的事物和村裡重大事項及群眾關心的問題都要通過民主決策,建立健全民主選舉、民主評議、民主理財等管理和監督機制,村務公開透明、決策管理民主,進一步提高幹群素質,構建和諧村莊、促進全村經濟發展。該村2004年被國家民政部、司法部授予“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稱號,2005年被省委組織部命名為“‘五個好’黨組織標兵”。

道路設施


該村東西長約3公里,通往311 國道有三條南北道路,均為1.5公里,2005年鋪設了中間一條水泥道路1.5公里,2006年村村通工程鋪設水泥路1.6公里。其餘村內外道路均為砂石路面,約1O公里。該村群眾出行主要靠蕭縣縣城至徐州市班車,交通便利。

供水設施


該村實現集中供水,採取深井無塔全日免費供水,自來水覆蓋率100%。但現有水井已出現老化,旱季供水不足,影響群眾生活。現正在進行自來水管網改造。

排水設施


該村原無排水系統,生產生活污水以明溝排放和地下滲漏為主,村內污水較多,污染嚴重。2007年投資萬元新建下水道340米,投資4萬元新建公廁4個,新建家庭水沖式廁所150個,2008年5月可全部建成使用。

能源利用


2006 年上半年新建沼氣池100個,占農戶的12%,使用太陽能的農戶共37戶。

水利設施


村前有三龍支河,上源為江蘇銅山,下游屬淮北市段圓鎮,轄區內無涵閘,旱季上源關閘閉水,河水斷流,雨季上源開閘泄洪,水面較高,造成旱不能灌,澇不能排,村南1000多畝耕地己多年連續受淹。作物灌溉依靠兩眼機井,遠不能滿足生產需要,制約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電力設施


徠該村電力、電訊使用淮北市網路,農戶用電動力電設施正常,農網改造工程已完成,電價合理,供應正常。全村現有固定電話360部,普及率47%,行動電話215部,信息暢通。無郵政設施、寬頻和有線電視設施。

公共服務


該村有小學一所,佔地6000平方米,教室900平方米,教職工18人,學生186人;村委會佔地20OO平方米,支部活動室、村委會辦公室、計生服務室等設施齊全,村衛生室3所,合作醫療工作正在開展;無養老院、娛樂室等設施。

經濟發展


近年來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兩委”積極宣傳貫徹黨的農村政策,帶領群眾勤勞致富,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該村發揮靠近沈庄、袁庄兩個煤礦的優勢,籌資建設一個農貿市場,佔地 30畝,有固定攤位 256個,流動攤位185個,年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聯辦石料場7個,年集體收入3.5萬元,村委會用集體經濟收入投資在山上栽植石榴、冬棗、杏等山雜果1000餘畝,現已有400多畝石榴掛果,以每株1元的價格承包給農戶年收入200多萬元,村集體年增收2萬元。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姬村群眾勤勞致富,人均收入高於全鎮其他村,2006年達2500元。為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該村制定了發展規劃:在原有山雜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力爭使山雜果面積達2000畝;建好以奶牛、山羊、雞為主的養殖場,爭取奶牛數量達 300頭,年出欄山羊 2000隻、肉雞 50000 只,存欄蛋雞 50000隻;發揮山石資源優勢,建好以石料為主的建材加工業,規模不斷擴大;爭取資金項目,建好一個高科技農業示範園,3年內發展無污染大棚水果蔬菜12O畝,供應徐州及兩礦,年收入100萬元。

規劃建設


近年來,姬村經濟發展較快,村莊規模不斷擴大,但缺乏統一規劃,房屋參差不齊,道路彎曲狹窄,排水系統不全,道路質量較差,給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不便。根據廣大幹群的迫切需要,2006年初該村請縣規劃局對村莊進行了總體規劃,新規劃村莊佔地面積700畝,新佔耕地150畝,利用荒廢地 5 3畝,建成后可增加耕地40O畝。新規劃對房屋設施、供水供電、文化娛樂、道路綠化、衛生室、養老院進行了統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