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河鄉

甘肅省平涼庄浪縣

楊河鄉為多岐義詞。分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楊河鄉、甘肅省平涼市庄浪縣楊河鄉、甘肅省武山縣楊河鄉。

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楊河鄉


寧夏隆德縣楊河鄉位於隆德境內西北部。面積62.11平方公里。人口10495萬。民國時設屯民鄉。建國后,設楊河、牛河兩鄉,屬屯樹區。

沿革

1953年划入西吉縣。1958年劃歸后成立前進人民公社。不久改為楊河公社。1984年成立楊河鄉。

資源條件

糧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麥、豌豆、糜子、洋芋等。油料作物有胡麻。皮毛與粉條為交易大宗。有柏油公路經紅土路至縣城。

經濟

楊河鄉是一個回民聚居鄉,全鄉轄5個行政村,20個村民小組,2038戶,10996人,耕地面積47699.6畝,人均佔有耕地4.3畝;2009年底,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50元左右。

人口數據

總人口 9349
男 4661
女 4688
家庭戶戶數 1937
家庭戶總人口(總) 9349
家庭戶男 4661
家庭戶女 4688
0-14歲(總) 3580
0-14歲男 1825
0-14歲女 1755
15-64歲(總) 5396
15-64歲男 2646
15-64歲女 2750
65歲及以上(總) 373
65歲及以上男 190
65歲及以上女 18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8743

下轄村

上岔村
中岔村
牛河村
岔口村
串河村
楊河村
張溝村
范灣村
紅旗村
穆溝村

發展狀況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核心,從本鄉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種草,養畜,抓勞務”三大支柱產業,大力發展旱作高效農業,並依託區域優勢,狠抓種草、養畜產業,以“打造養牛第一鄉”為發展方向。2008年種植地膜玉米、青貯玉米4005畝,多年生牧草種植累計達5186畝,發展養牛示範戶 1000戶,發展重點戶50戶以上,湧現了一批以販、養為主的養殖大戶,年販、養、屠宰5000頭以上,收入達到150萬元左右。全鄉牛存欄達到9700 頭,戶均5頭,人均0.9頭,養殖業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30%以上。大力推廣實用養殖技術,累計修建標準化牛棚1528座,年黃牛改良率達95%以上,使養牛逐步走上“圈舍標準化、品種優良化、飼養科學化、防疫程序化、經營市場化”的良性發展軌道。

甘肅省平涼市庄浪縣楊河鄉


楊河鄉在甘肅省內位置
楊河鄉在甘肅省內位置
楊河鄉位於庄浪縣北部樂正河河谷,東北與寧夏隆德縣接壤。轄境面積72.5平方公里。庄村海拔高度1694米(李潤)—2044米(元咀)。有縣道南(湖)楊(河)公路與秦(安)隆(德)公路銜接,全鄉共3091戶,14581人,設13個村民委員會,82個村民小組。全鄉現有耕地面積49688畝,人均耕地3.4畝。

自然環境

楊河鄉位於庄浪縣北部樂正河河谷,平均海拔1648米,年均降雨量520毫米,年平均氣溫8℃,全年無霜期136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積3313萬畝,鄉鎮行政區域面積725萬畝。

經濟指標

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2022萬元,糧食播種面積2648萬畝,糧食總產t7233噸,財政總收人62萬元,財政支出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一243一1392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8550
男 4331
女 4219
家庭戶戶數 1892
家庭戶總人口(總) 8438
家庭戶男 4227
家庭戶女 4211
0-14歲(總) 2542
0-14歲男 1342
0-14歲女 1200
15-64歲(總) 5512
15-64歲男 2742
15-64歲女 2770
65歲及以上(總) 496
65歲及以上男 247
65歲及以上女 24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8497

下轄村

李庄村
楊河村
馬陽窪村
大庄村
新莊村
元咀村
焦溝村
張溝村
張塬村
逯岔村
沈岔村
下堡村
寺岔村
王灣村
關灣村
仇灣村
李潤村
馬寺村

教育機構

楊河鄉衛星地圖
楊河鄉衛星地圖
楊河鄉各學校
庄浪縣楊河鄉仇灣村學
庄浪縣楊河鄉元咀村小學
庄浪縣楊河鄉關灣村小學
庄浪縣楊河鄉大庄小學
庄浪縣楊河鄉寺岔小學
庄浪縣楊河鄉尤福村學
庄浪縣楊河鄉張塬村學
庄浪縣楊河鄉李庄小學
庄浪縣楊河鄉李潤村學
庄浪縣楊河鄉楊小學
庄浪縣楊河鄉逮岔村學
庄浪縣楊河鄉馬寺小學
庄浪縣楊河鄉馬岔村學
庄浪縣楊河鄉馬陽窪小學

文教衛生

學校總數18所,在校學生總數2999人,教師總數129人;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數5人。病床4張。

發展狀況

近年來,楊河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廣大幹部群眾搶抓機遇、苦幹、實幹,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把改變山區群眾吃水難、行路難的問題作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措施來抓,多方爭取通水,堅持不懈修路,實現了全鄉戶戶通自來水。建成了直通縣城的水楊路、連接南湖鎮的南楊路改造鋪油、楊河至隆德楊溝和楊河至南湖寺門的四條連接全鄉13村的等級公路,實現了楊河道路網路的東西南北貫通,徹底解決了制約楊河發展的“瓶頸”。全鄉形成了以花椒、洋芋、亞麻、藥材為主的四大主導產業,共種植花椒8600畝、洋芋12010畝、亞麻3506畝,藥材種植2530畝,為農民增收夯實了後勁。目前楊河鄉人心思治,社會治安狀況良好,人口與經濟協調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呈良性發展勢頭。

新農村建設

鄉上依託整村推進項目建設,在逯岔村實施以村容村貌整治為主的新農村建設。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我們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在逯岔村投資146 萬元,新修逯岔至張塬道路5公里,硬化楊河至逯岔道路4公里14000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築10間145平方米,圍牆120米,新砌磚牆1250米;硬化巷道4條2200平方米,改造舊式大門34座,彩繪宣傳牆5處70平方米;建成“一池三改”沼氣戶100戶;新修村文化活動室80平方米,硬化村部院落 360平方米;對逯岔小學大門和教師宿舍進行了維修改造,磚砌學校圍牆120米;栽植紅葉李、側柏等風景樹2300株。
二是加快產業開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了擴大草畜產業規模,我們在該村種植紫花苜蓿600 畝;建成暖棚式牛舍100座3000平方米,計劃投放基礎母牛100頭,發放太陽灶100個。目前已投放基礎母牛24頭,發放太陽灶45個;種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1000畝,為農民增收拓寬了渠道。
三是開展學習培訓,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我們結合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計劃,在逯岔村開展了以農業實用技術、創業技能為主要內容的農民培訓,目前已培訓農民工2期220人(次),有組織輸出務工人員125人,有力地推動了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

甘肅省武山縣楊河鄉


楊河鄉在甘肅省內位置
楊河鄉在甘肅省內位置
楊河鄉地處武山縣南部高寒陰濕山區,南接禮縣,西鄰岷縣。全鄉24個村委會,84個村民小組,3460戶,16165人。全鄉總面積為24萬畝,其中灌木林9萬畝,宜牧草山5萬畝,總耕地27716畝。
主要作物有小麥、洋芋、蠶豆。洛禮、洛馬兩條省道橫貫全鄉13村,鄉村農路29條, 151.5公里,基本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自然地理

楊河鄉地處武山南部高寒陰濕山區,南界禮縣,西毗眠縣,位於兩地(定西隴南)三縣(武山、禮縣、眠縣)交界之處。總面積162.6平方公里,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10.8公里。全鄉共轄24個行政村。耕地面積27716畝,人均1.7畝。

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較大進步。交通道路建設進展迅速,全鄉24個村村村通了公路,建立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電力建設有成效,加大投資,改造新建了農電線路,在村村通電的基礎上,完成全鄉的農網改造。農田基建成效顯著,已建成標準化梯田6000畝,有效地保持了水土,增強了農業後勁。通訊業發展迅速,已建成移動、聯通通訊機站2個,18個村 188戶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實現了移動、聯通、程式控制三網覆蓋的通信網路,為當地提供了十分方便的信息交流條件。

生態建設

成效顯著,完成德援項目造林3000畝,荒山造林5000畝,封山育林10萬畝,退耕還林11200畝。

項目建設

成效顯著。世行項目覆蓋15村1123戶4830人;爭得2兩村WFP農業綜合發展項目,栽植優質核桃120畝,配備水井100個;完成9村人飲解困工程,打水窖655眼;引進良種仔豬50頭,小尾寒羊124隻;啟動了楊河村整村推進項目。
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完成了舊街道的拆遷改造工程,拆遷面積 4525平方米。經過近二年的不懈努力,截止目前共新建大小樓房31棟605O平方米。並完成街道亮化、綠化工程,安裝路燈28盞,栽植側柏、金絲柳2000株。加快了市場建設步伐,投入83萬元,建成楊河商貿城門面16套750平方米,為發展當地經濟創造了一個較為良好的環境和場所。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4512
男 7406
女 7106
家庭戶戶數 3473
家庭戶總人口(總) 14424
家庭戶男 7328
家庭戶女 7096
0-14歲(總) 4372
0-14歲男 2257
0-14歲女 2115
15-64歲(總) 9168
15-64歲男 4654
15-64歲女 4514
65歲及以上(總) 972
65歲及以上男 495
65歲及以上女 47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4476

下轄村

楊河村
楊樓村
現頭村
小庄村
河東村
劉強村
廣元村
安溝村
四溝村
白玉村
蘆河村
西山村
閆山村
庄科村
水溝村
牛山村
軍民村
白灣村
中梁村
范山村
趙河村
張山村
王河村
夏庄村

教育

楊河鄉各學校
武山縣楊河鄉中心小學
武山縣楊河鄉坪道小學
武山縣楊河鄉教育委員會
武山縣楊河鄉河東小學
武山縣楊河鄉王河小學
武山縣楊河鄉西山小學

發展狀況

2000年,楊河鄉被列入全縣小城鎮建設鄉鎮,鄉黨委、鄉政府以此為契機,對楊河街道積極實施拆遷改造,先後拆遷房屋 4852.6平方米。通過近三年的努力,已新建房屋588間,建築面積 9886.6平方米,其中樓房29幢, 3165平方米;實施街道亮化工程,安裝了路燈,栽植行道樹,綠化、美化了街道,為群眾創造了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加強教育、衛生、科技、文化建設,先後新建了楊河初中、楊河小學三幢教學樓,衛生院門診大樓,畜牧站門診樓和農技站辦公樓,促進了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