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可夫

沙可夫

徠沙可夫(1903—1961),原名陳明、陳微明,又名維敏,字樹人,號有圭,筆名克夫、古夫、明、冥冥、薩柯等。

人物生平


沙可夫
沙可夫
生於海寧新倉,后遷居袁花。曾祖曾為翰林院學士,父曾任海關靖江分關總辦、兩淮鹽運使等職。可夫少年聰穎,富有藝術天賦。1917年,初小畢業后就讀於海寧縣立第三高等小學,畢業成績獲全校同屆第一名。1920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附中,畢業后升入公學電機系,半工半讀。1925年受五卅運動影響,暑假回鄉,組織晦明社,並出版油印刊物《紅花》,宣傳民主徠,反對封建迷信。1926年春,赴法國學習音樂。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中共旅歐支部領導成員,編輯《赤光報》,全力從事革命活動。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離巴黎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使用俄文名字:亞歷山大·阿列克賽·沙可夫,后便用此譯音為中文名字。在蘇期間,積極參加文藝活動,被選為學校俱樂部負責人和合唱隊的指揮。還和李伯釗、章漢夫等組織業餘文學研究組,創作劇本,排演戲劇。

個人作品


1928年,翻譯了蘇聯著名話劇《破壞》(後來我國譯本譯為《決裂》),並組織劇團演出。后又編導多幕話劇《明天》,1931年李伯釗把劇本帶回國內,在閩西蘇區再次上演,群眾深受鼓舞。這一時期,還在周揚主編的《文藝戰線》上以克夫筆名發表譯文。1931年夏回國到上海,因接頭地點遭破壞,被捕入獄。遭受酷刑,后經營救保釋,回鄉養病。1932年春,奉命進入中央蘇區,任臨時中央政府教育部副部長、中央機關報《紅色中華》主編。參加革命根據地第一所藝術學校藍衫劇團學校(后改名為高爾基戲劇學校)的籌建工作。1933年,任中華蘇維埃大學副校長,與毛澤東、林伯渠、梁柏台、潘漢年組成大學委員會。在瑞金,創作了20餘首革命歌曲和話劇、活報劇、喜劇等8部。其中七場大型話劇《我——紅軍》上演后,蘇區報紙紛紛讚揚這齣戲“打響了第一炮”,“是蘇維埃文化與工農大眾藝術的開端”。同年底,因病回上海治療。養病期間,翻譯了不少世界名著和革命文藝理論,經常為魯迅主持的《譯文》雜誌供稿。1937年抗戰爆發后,奉召於10月到延安,任新華通訊社主任。后致力於戲劇活動,連續創作出《廣州暴動》、《血祭上海》、《團圓》等大型話劇,在延安演出,受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的好評。1938年,籌建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任副院長兼黨組書記。1939年秋調至華北解放區。此後八九年間,先後擔任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文委書記、晉察冀邊區文聯主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院長等職。組織創作和排演了《窮人樂》、《熬著吧》、《王七》、《棄暗投明》、《打特務》等劇目。

社會職務


1949年初,擔任北平市文化接管委員會副主任,第一次全國文代會常務主席團成員兼大會秘書長,當選全國文聯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後任中央文委委員、文化部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文化部辦公廳主任。1953年任中央戲劇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1961年病逝青島。首都文藝界為他舉行公祭,陳毅副總理主祭,徐特立、周揚、沈雁冰、林默涵等參加追悼儀式。其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其他作品


沙可夫從事藝術教育數十年,培養了大批人才。著作有《沙可夫詩文選》,譯作有《漁父和金魚的故事》、《埃及之夜》、《義大利童話》、《偽善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