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一般指中國電影金雞獎)於1981年創辦,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因當年屬中國農曆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於2009年10月14日-17日在江西南昌舉行。《集結號》、《梅蘭芳》同獲最佳故事片獎;馮小剛獲最佳導演獎;吳剛獲最佳男主角獎;周迅蔣雯麗同獲最佳女主角獎。在本屆電影節的頒獎禮上,電影《集結號》格外風光,獲得最佳導演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和最佳電影音樂獎四項大獎,著名導演馮小剛成為全場大贏家。

基本簡介


“不得就不得,一得拿了三個,百花,華表,金雞。我提名時候多,得獎時候少,等了幾十年終於有機會,今天終於可以說出準備了多年的得獎致辭。”馮小剛在獲獎后說。
獲獎圖冊
獲獎圖冊
在《鐵人》中飾演王進喜的吳剛擊敗馬國偉、孫敏張涵予范偉獲最佳男主角獎。而做影帝呼聲頗高的張涵予,出人意料地輸給了“鐵人”吳剛,無緣做金雞百花雙料影帝。
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就被媒體關注的“雙黃蛋”現象再次金雞獎上演。在《李米的猜想》中飾演李米的周迅、在《立春》中飾演王彩玲的蔣雯麗擊敗同獲提名的趙薇、姚星彤、章子怡,同獲最佳女主角獎。
今年三月收穫“亞洲影后”殊榮的“小精靈”周迅表示,“今天很特別,拍戲拍了十八年,第一次拿到金雞獎。明天十八日是我三十五歲的生日,這是我十八年來努力認真的結果。”
王學圻因在《梅蘭芳》中飾演十三燕獲最佳男配角獎;岳紅因在《走著瞧》中飾演大蓮隊長獲最佳女配角獎。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於藍獲得終身成就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一九八一年創辦的,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金雞獎獎品為銅製鍍金的金雞,每兩年評選一次,下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將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行。

獲獎名單


獎項獲獎
最佳故事片《集結號》、《梅蘭芳》
最佳導演馮小剛《集結號》
最佳男主角吳剛《鐵人》
最佳女主角
蔣雯麗《立春》
周迅《李米的猜想》
最佳男配角王學圻《梅蘭芳》
最佳女配角岳紅《走著瞧》
最佳編劇江海洋、谷白、宗福先《高考1977》
最佳攝影呂樂《集結號》
最佳美術蘆月林、余麥多《鐵人》
最佳音樂王黎光《集結號》
最佳錄音王樂文、李安磊、安韶峰《八月一日》
最佳兒童片《走路上學》
最佳紀錄片《決戰太原》
最佳科教片《月球探秘》
最佳美術片《馬蘭花》
最佳戲曲片《廉吏于成龍》
最佳導演處女作李大為《走著瞧》
最佳數字電影《走四方》
評委會故事片獎《八月一日》
評委會編劇獎程曉玲《清水的故事》
終身成就獎秦怡、於藍 

提名名單


提名獎項提名名單
最佳故事片
《立春》(北京保利華億傳媒)
《高考1977》(上海電影製片廠、中國教育電視台、北京愛奇星悅影視)
《梅蘭芳》(北京電影製片廠、中環國際娛樂、英皇電影)
《集結號》(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紀錄片
《決戰太原》(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員會、中共太原市委宣傳部、山西電影製片廠)
《築夢2008》(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最佳科教片《月球探秘》(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廣西電視台)
最佳美術片
《馬蘭花》(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廈門上乘科技有限公司)
《淘氣包馬小跳》(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影動畫、北京中奧影迪動畫)
《麋鹿王》(北京中視互動、保定中科帷幄數碼、河北亞神影視、杭州龍紀影視、河北電影製片廠、常州中科帷幄數碼)
最佳戲曲片
《公孫子都》(浙江崑劇團、杭州敬先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
《程嬰救孤》(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公司、河南電影製片廠、
北京俏佳人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廉吏于成龍》(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京劇院)
最佳數字電影
《十八個手印》(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走四方》(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幸福成本》(北京視天嘉藝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錫林郭勒·汶川》(內蒙古電影製片廠)
最佳兒童片
《買買提的2008》(天山電影製片廠)
《尋找成龍》(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八一電影製片廠、中影星美電影院線、北京橙天智鴻影視、南通電視台、東洋一房子(成龍中國)影視、北京華誠廣告)
《男生賈里新傳》(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上海電視傳媒公司)
《走路上學》(深圳市新經典廣告、雲南潤視榮光影業)
最佳編劇
劉恆《集結號》
江海洋、谷白、宗福先《高考1977》
李檣《立春》
述平《走著瞧》
思蕪《沂蒙六姐妹》
程曉玲《清水的故事》
最佳導演
寧浩《瘋狂的賽車》
馮小剛《集結號》
陳凱歌《梅蘭芳》
陳嘉上《畫皮》
曹保平《李米的猜想》
導演處女作獎
西爾扎提·牙合甫《買買提的2008》
李大為《走著瞧》
黃河《我是花下肥泥巴》
彭家煌、彭臣《走路上學》
最佳男主角
馬國偉《千鈞·一發》
孫敏《我是花下肥泥巴》
吳剛《鐵人》
張涵予《集結號》
范偉《耳朵大有福》
最佳女主角
周迅《李米的猜想》
趙薇《畫皮》
姚星彤《綻放》
章子怡《梅蘭芳》
蔣雯麗《立春》
最佳男配角
王學圻《梅蘭芳》
鄧超《集結號》
孫紅雷《梅蘭芳》
楊新鳴《阿妹的諾言》
黃渤《鐵人》
焦剛《立春》
最佳女配角
孫儷《畫皮》
岳紅《走著瞧》
姜宏波《尋找成龍》
曹翠芬《沂蒙六姐妹》
董璇《立春》
最佳攝影
呂樂《集結號》
呂樂、張黎《赤壁》
趙非《鐵人》
趙曉時《麥田》
黃岳泰《畫皮》
潘耀明《白銀帝國》
最佳錄音
王丹戎《梅蘭芳》
王丹戎《集結號》
王長銳《麥田》
王樂文、李安磊、安韶峰《八月一日》
顧長寧《李米的猜想》
最佳美術
蘆月林、余麥多《鐵人》
吳昭華、邱宏軍《冰雪同行》
張春和《集結號》
柳青《梅蘭芳》
雷楚雄、劉京平《畫皮》
霍廷霄《麥田》
最佳音樂
王黎光《集結號》
劉星《麥田》
趙季平《梅蘭芳》
竇唯、畢曉笛《李米的猜想》 

評委名單


職務姓名職業
主任委員翟俊傑八一電影製片廠電影導演
秘書長康健民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電影編劇、導演
委 員(按姓氏筆畫排序)尹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王一川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仲呈祥原中國文聯副主席、文藝理論評論家
劉子楓電影演員
劉建中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電影編導
孫淳電影演員
余男電影演員
張瑜電影演員、編導、製片人
李准原中國文聯副主席、文藝理論評論家
楊亞洲電影導演
陳景亮原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電影理論評論家
侯克明中國少年兒童電影學會會長、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
柳城電影編劇
趙葆華原《電影》雜誌社社長、電影編劇
賈磊磊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助理、博士生導師
郭運德人民日報社文藝部主任、文藝理論評論家
戚健電影導演
曹小卉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美術片編導
梁明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系主任、電影導演、攝影
章紹同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副會長、電影作曲
喇培康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