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

201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莊子》與《周易》《老子》並稱為“三玄”;屈原、陶淵明、李白、蘇軾曹雪芹金聖嘆、魯迅等盛讚推崇。

《莊子》是201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子。

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同時。戰國時代宋國蒙邑(今安徽蒙城人,另說今山東東明縣人),曾做過漆園小吏,后歸隱,一生貧苦潦倒,但是拒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請,憤世嫉俗,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內心深處充滿著對世態的悲憤,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學說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後世以“老莊”並稱。莊子精神上主張逍遙自在,追求的是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理想世界。
譯註:牧語,圖書策劃編輯,對古典文學多有涉獵,譯註過多本傳統經典類書籍。

內容簡介


《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體現道家學說的一部極其重要的作品,是莊子及其後學所著。現今通行的《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全書以“寓言”“重言”“卮言”為主要表現形式,繼承老子學說而倡導自由主義,蔑視禮法權貴而倡言逍遙自由,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是一部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散文集。

編輯推薦


1.《莊子》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2.中國文人的外表是孔子,但內心永遠是莊子。
3.開創了厄言、寓言、格言三言一體的文學體裁。
3.語言運用上行雲流水、汪洋恣意、跌宕跳躍、節奏鮮明、音調和諧,具有詩歌所具有的語氣特點。
4.句式錯綜複雜,富於變化,喜歡用極端的說辭論證道理,有意追求極致的新奇。
5.在文學史上和屈原並稱,史稱“莊騷”,繼承和發揚了浪漫主義文學。常常有意出塵外,怪生筆端的想象。
6.宣揚自由超凡的人格精神,表達了對理想人物的追求和讚揚。

媒體評論


★魯迅:“其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聞一多:“南華的文辭是千真萬真的文學。”
★李白:“萬古高風一子休,南華妙道幾時修。誰能造入公牆裡,如上江邊望月樓。”
★蘇軾:“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
★金聖嘆(清):“認定為‘天下奇書。’”

書籍目錄


內篇
逍遙遊 2
齊物論 17
養生主 41
人間世 49
德充符 73
大宗師 92
應帝王 117
外篇
駢拇 132
馬蹄 141
胠篋 149
在宥 160
天地 176
天道 200
天運 217
刻意 234
繕性 240
秋水 246
至樂 268
達生 279
山木 299
田子方 316
知北游 336
雜篇
庚桑楚 358
徐無鬼 376
則陽 402
外物 422
寓言 435
讓王 443
盜跖 463
說劍 480
漁父 487
列禦寇 498
天下 510

在線試讀


內篇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遙遊》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遙遊》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逍遙遊》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齊物論》
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喋,大勇不忮。——《齊物論》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養生主》
逍遙遊
《莊子》三十三篇,以《逍遙遊》居首,該篇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代表,同時也深刻體現出莊子的浪漫散文風格與成就,也是莊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最足以表現其態度和為人風格。其宗旨告訴我們:人應當不受任何束縛,自由自在地生活。
本篇是難得的千古妙文,恢宏大氣,不拘一格,讓人不難領略到莊子那飄逸、灑脫的個性。讀《莊子》時,我們會發現:寓言的主體大多是物,表現出來的也都是物性,而寓言的對象卻是人,呈現出來的也是人性。文中的一系列寓言,奇異無比而又形象逼真。
清人林雲銘曾這樣評論《逍遙遊》:“篇中忽而敘事,忽而引證,忽而譬喻,忽而議論,以為斷而未斷,以為續而非續,以為復而非復,只見雲氣空,往反紙上,頃刻之間,頓成異觀。”不得不說《逍遙遊》的確是古代散文中突破常規藝術格局的一朵奇葩。
清人劉鳳苞在《南華雪心編·逍遙遊》總論中說:“開手撰出‘逍遙遊’三字,是南華集中第一篇寓意文章。全幅精神,只在乘正御辨以游無窮,乃通篇結穴處。卻借鯤鵬變化,破空而來,為‘逍遙遊’三字立竿見影,擺脫一切理障語,煙波萬狀,幾莫測其端倪,所謂洸洋自恣以適己也。老子論道德之精,卻只在正文中推尋奧義;莊子辟逍遙之旨,便都從寓言內體會全神,同是歷劫不磨文字,而縹緲空靈,則推南華為獨步也。其中逐段逐層,皆有逍遙境界,如游武夷九曲,萬壑千岩,應接不暇。起手特揭出一‘大’字,乃是通篇眼目。大則能化,鯤化為鵬,引起至人、神人、聖人,皆具大知本領,變化無窮。至大瓠、大樹,幾於大而無用,而能以無用為有用,遊行自適,又安往而不見為逍遙哉!一路筆勢蜿蜒,如神龍夭矯空中,靈氣往來,不可方物。至許由、肩吾以下各節,則東雲見鱗,西雲見爪,餘波噴涌,亦極恣肆汪洋。讀者須處處覷定逍遙遊正意,方不失赤水元珠,致貽譏於象罔也。”
毛澤東在其創作的《念奴嬌·鳥兒問答》詞中寫道:“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背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廓。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毛澤東把偉大的祖國比作大鵬,把祖國的前程比作大鵬之展翅南飛,意境宏偉,氣象開闊,使大鵬的形象煥然一新,放射出時代的光芒。他筆下的大鵬形象雖然與莊子的本旨不同,但他反其意而用之,執“大”字刻劃出的鯤鵬形象也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深深喜愛。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
鯤(kūn):上古傳說中的大魚。
怒:奮起,這裡指鼓起翅膀。
垂:邊遠;這個意義後代寫作“陲”。一說遮,遮天。
海運:海水運動,這裡指洶湧的海濤;一說指鵬鳥在海面飛行。徙:遷移。
天池:天然的大池。
齊諧:書名,出於齊國。一說人名。
摶(tuán):環繞而上。扶搖:由地面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
去:離,這裡指離開北海。息:風。“去以六月息者也”也可譯為憑藉六月的大風離開,“以”:憑藉。
野馬:春天林澤中的霧氣。霧氣浮動狀如奔馬,故名“野馬”。
生物:概指各種有生命的東西。息:這裡指有生命的東西呼吸所產生的氣息。
而後乃今:意思是這之後方才;以下同此解。
夭閼(è):又寫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攔。
蜩(tiáo):蟬;學鳩:一種小灰雀,泛指小鳥。
決(xuè):迅疾的樣子。搶(qiāng):觸、碰。榆枋:兩種樹名。
控:投下,落下來。
果然:飽的樣子。
【譯文】
在北方大海里生長著一條魚,名字叫做鯤。它的身體有幾千里那麼大;有一天鯤變成了一隻鳥,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如此巨大,真不知道有幾千里長;展翅奮飛,雙翅如同垂在天邊的雲層那麼大。這隻鵬鳥呀,在大海風起潮湧時飛往南海。南海是個天然的大池。
《齊諧》這本書,是記載怪異事物的。書上是這樣說的:“鵬鳥往南海遷徙時,翅膀拍擊起來的水花有三千里之長,乘著旋風衝上九萬里高空,它是在六月海面波濤洶湧起大風的時候飛往南海的。”空中浮遊的霧氣,以及空氣中自由浮動的塵埃,都是被風吹起來的。天色青青,難道是它真正的顏色嗎?也許是因為天空過於遙遠而看不到盡頭吧。鵬鳥從高空往下看,也不過是這個樣子罷了。
如果水匯積得不深,就沒有力量負載大船。倒一杯水在堂前低洼的地上,把一根小草放在上面,也可以成為船;杯子放在上面就會固定不動,是水太淺而船太大的緣故。同樣,風聚積的力度不夠強勁,它托負巨大的翅膀便沒有力量。所以,鵬鳥飛上九萬里,風就在它的身下,然後才能憑藉風力;脊背就如同挨著青天,不可阻擋地飛到南方去。寒蟬和斑鳩譏笑鵬鳥說:“我奮起而飛,就可以飛過榆樹和檀樹,有時飛不上去,落在地上便是,為什麼還要飛上九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呢?”到郊外去的人,只帶三餐飯且當天返回,肚子還是飽的;到百里之外去,就要前一天舂米準備乾糧;到千里之外去,要準備三個月的食物。寒蟬和斑鳩這兩個小東西又哪裡知道呢?
【實例解讀】
成功不是偶然的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曾經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於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
後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這是一件誰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個人去做了,而且堅定不移,樂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華、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後,只有他成了董事長。
成功不是偶然的,有些看起來很偶然的結果,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只是表象。正是對一些小事情的處理方式,已經昭示了成功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