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狀腱膜

維持頭皮張力的重要結構

帽狀腱膜(epicranialaponeuroisis),額肌與枕肌之間的腱膜,叫帽狀腱膜。帽狀腱膜位於顱頂,前連額肌,后連枕肌,緊貼骨膜。此腱膜很堅韌,與顱頂皮膚緊密結合,與顱骨骨膜疏鬆結合。

簡介


帽狀腱膜下疏鬆間隙的化膿性感染,容易擴散,但常限定在帽狀腱膜的附麗緣,大量積膿可達100~200ml。膿腫源於傷後頭皮血腫感染或顱骨骨髓炎,在小兒偶爾可因頭皮輸液或穿刺而引起。
帽狀腱膜下膿腫病人常表現頭皮腫脹、疼痛、眼瞼浮腫及引流區淋巴結腫大,嚴重時可伴發全身性中毒反應。化膿菌多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及厭氧菌。若處理不善,病人頭皮可發生壞死,或向深部侵蝕引起顱骨骨髓炎、硬膜外積膿,甚至導致硬膜下積液和腦膿腫。
帽狀腱膜下膿腫的治療,除抗菌藥物的投給外,均應及時切開引流。方法是在低位作多個切口引流,清除膿液及壞死組織,並用含桿菌肽500μ/ml、1.0%新黴素及0.1%多粘菌素溶液沖洗膿腔,然後放置橡皮引流管,留作術后沖洗引流用。術畢,鬆鬆縫合引流切口。術後繼續抗感染治療1~2周,引流管於4~6天內拔除。
帽狀腱膜
帽狀腱膜

臨床解剖

帽狀腱膜下血腫
位於帽狀腱膜下層內的血腫。該層組織疏鬆,血液易於廣泛蔓延,甚至充滿整個帽狀腱膜下層,形成廣泛性腱膜下血腫。血腫量可達數百毫升,造成頭頂顯著增大。
外傷后出血聚集在帽狀腱膜下腔的頭皮血腫。特點為血腫彌散,可波及整個頭顱,張力不從心,疼痛較輕,觸診時有明顯的波動感,小兒出血量大時可造成休克。處理原則為:血腫量少者早期冷敷,局部加壓包紮以阻止出血,24小時后改用熱敷;血腫巨大者應嚴格治療皮膚毒下,分次穿刺抽吸積血並加壓包紮。
帽狀腱膜下出血
出血發生在頭顱帽狀腱膜與骨膜之間的疏鬆組織內,出血量多,向四周擴散,故外觀頭顱無突出腫塊,僅頭圍較正常增大。出血量大者,眼瞼、耳後和頸部皮下可見紫紅色瘀斑,頭圍每增大1.0cm,估計出血量達38ml,患兒呈蒼白貧血貌,亦可有高膽紅素血症
頭皮傷可分為閉合傷(如挫傷或單純頭皮血腫)和開放傷(如裂傷,撕脫傷),嚴重時危及生命可危及生命,但如果處理得當一般預后良好。任何頭皮損傷都可能合併顱骨骨折或深面的腦損傷。頭皮損傷部位即外力作用點,由此可推測顱內損傷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