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川鎮

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下轄鎮

野川鎮位於高平市西部,鎮治距市區13千米。鎮境東與北城街道、南城街道接壤,南與原村鄉、馬村鎮毗鄰,北與寺庄鎮相連,西和沁水縣固縣鄉交界。南北長20千米,東西寬5千米,總面積93.1平方千米。轄24個村民委員會,59個自然村,12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347戶,總人口22837人,其中農業人口數22129人,總耕地面積36482畝,勞動力12749人,農業人口人均耕地1.65畝,人均純收入4842元。鎮人民政駐大野川村,經緯度為35°47'33.25"N,112°50'34.95"E。

歷史沿革


1949年,屬高平縣第三區。
1956年,分屬野川、杜寨、河底3個鄉。
1959年,屬野川工作區。
1961年,屬野川公社。
1984年5月,野川公社改為野川鄉。
1993年5月,屬縣級高平市。
1996年12月,野川鄉改為野川鎮。
2001年1月,杜寨鄉併入野川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野川鎮地處高平市西南部,東接北城街道、南城街道,南鄰原村鄉、馬村鎮,西接沁水縣,北與寺庄鎮相連,區域
野川鎮
野川鎮
面積89.22平方千米。

水文

野川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許河,從北至南流經境內北楊、南楊、上野川、大野川、路家、溝村等村,長5.6千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野川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鎰、鋁土等。其中煤炭儲量0.3億噸,已經開發的有野川煤礦,位於野川鎮柳樹底村,礦區面積1.17平方千米,年產量90萬噸。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61年,轄溝村、路家、后溝、東溝、大野川、上野川、西溝、喬家溝、南楊、北楊10個生產大隊。
1973年,增設紅崖溝生產大隊。
1978年,紅崖溝生產大隊更名紅岩溝生產大隊。
1981年,增設常家溝、蒲溝、窯溝、後山溝、唐家山5個生產大隊,轄16個生產大隊。
1982年,西溝生產大隊更名大西溝生產大隊。
1984年5月,改轄16個村民委員會。
2001年1月,增設杜寨、尹家溝、寺溝、西庄、蜂兒背、培塔庄、北常庄、西郭庄、韓家莊、大西社、上西社、培套、培台、模凹、溝底、北田家、榆樹坪、十字嶺、柳樹底、溝南、李庄、山頭、河底、吳庄24個村民委員會,轄40個村民委員會。
2002年12月,尹家溝村民委員會併入杜寨村民委員會,蜂兒背、西庄2個村民委員會併入寺溝村民委員會,榆樹坪村民委員會併入北常庄村民委員會,韓家莊、西郭庄2個村民委員會併入堤塔庄村民委員會,為套、上西社2個村民委員會併入大西社村民委員會,山頭、溝底、十字嶺、北田家、模凹5個村民委員會併入堤台村民委員會,窯溝村民委員會併入后溝村民委員會,蒲溝、常家溝2個村民委員會併入東溝村民委員會,轄24個村民委員會。
2011年末,野川鎮轄大野川、溝村、路家、後山溝、東溝、上野川、唐家山、后溝、大西溝、喬家溝、紅岩溝、南楊、北楊、杜寨、寺溝、培塔庄、大西社、培台、溝南、李庄、北常庄、河底、吳庄、柳樹底24個村民委員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野川鎮下轄1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大野川村。
大野川村上野川村北常庄村吳庄村
溝村村喬家溝村圪塔庄村柳樹底村
路家村南楊村大西社村/
大西溝村北楊村圪台村/
東溝村杜寨村河底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野川鎮轄區總人口2238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41人,城鎮化率5.1%,另有流動人口366人。總人口中,男性10791人,佔48.2%;女性11594人,佔51.8%;14歲以下2732人,佔12.2%;15~64歲17325人,佔77.4%;65歲以上2328人,佔10.4%。2011年,人口出生率6.4‰,人口死亡率7.8‰,人口自然增長率-1.4‰。
2017年,野川鎮常住人口20376人。

民族

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2361人,佔99.9%;有土家、蒙古、彝、苗、滿5個少數民族,共24人,佔0.1%。

經濟


綜述

2011年,野川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319元。
2018年,野川鎮有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農業

野川鎮有農業耕地面積35400畝,人均1.6畝。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大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4033噸,人均626.9千克,其中玉米9178噸,小麥2429噸,大豆168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1630畝,產量7116噸,主要品種有白菜等,其中白菜1436.5噸。
野川鎮
野川鎮
野川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81685頭,年末存欄21320頭;羊飼養量9033隻,年末存欄5191隻;牛飼養量387頭,年末存欄118頭;家禽飼養量45700羽。2011年,生產肉類3724噸,其中豬肉3622噸,牛肉9噸,羊肉93噸;禽蛋490噸;畜牧業總產值1.0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9.1%。
截至2011年末,野川鎮有森林面積59800畝,林地面積42000畝,林木覆蓋率28%;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00畝,主要品種有玉露香梨。2011年,大中型農業機械22台。

工業

2011年,野川鎮工業總產值達到3.73億元,比上年增長15%。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389人。

商業

2011年末,野川鎮有商業網點343個,職工1215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5億元,比上年增長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3%。

交通


公路

野川鎮境內有331坪曲線省道過境。縣鄉級公路4條,總長23.29千米。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2條,公
野川鎮
野川鎮
交運營車輛5輛。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野川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348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4所,在校生959人,專任教師8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20人,專任教師8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

2011年末,野川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2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9人,經營管理人才11人,技能人才9人,農村實用人才189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野川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3個,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5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4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上野川水鼓隊、溝村威風鑼鼓隊。
2011年末,野川鎮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8%。
2011年末,野川鎮有中央、省、市等電視台100多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4477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野川鎮有鎮衛生所1所;病床2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專業衛生人員15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000人次。
2011年,野川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2000人,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野川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91戶,人數1251人,支出177.2萬元,比上年增長15.1%,月人均118元,比上年增長73.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1人,支出2.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7人,支出14.9萬元,比上年增長0.9%;農村醫療救助6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54人次,共支出2.82萬元;農村臨時救濟98人次,支出1.56萬元。
2011年,野川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58人,倒塌房屋16間,救災支出11.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9人,支出23萬元,比上年增長9.2%。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野川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3千米,投遞點30個,征訂報紙4.5萬份、期刊1050冊。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8個;固定電話用戶5500戶,行動電話用戶7500戶。
供電
2011年末,野川鎮鎮區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1座,主變壓器2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9.5%,供電可靠率99.3%。

旅遊


風景景點

野川鎮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大野川村唐經石幢,圪台山北魏石窟,模凹村抗日戰爭高平紀念館,吳庄村王靜波烈士紀念亭,西珏山風景名勝,全市最大的杜寨水庫,均為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