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馬學禮的結果 展開
- 領導與管理導師
- 甘肅省商務廳黨組成員
- 清代武學大師
- 共和國歷史上的老勞模
- 山東惠民籍烈士
- 版畫家
馬學禮
共和國歷史上的老勞模
馬學禮,男,1931年生,祖籍山東平度縣,漢族,中共黨員,上世紀50年代著名全國勞動模範,曾受到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親切接見。
1959年,馬學禮被評為全國勞模。“照馬學禮那樣干”成為那個時代響亮的號召。
馬學禮[共和國歷史上的老勞模]
1955年,24歲的山東人馬學禮由瀋陽調到武漢重型機床廠,1957年7月從前蘇聯學習回國后,短短一年,他提出革新建議近300項,完成技術革新數十項。1965年,他研製成功高速“套料刀”,效率比原來的蘇式工具提高6倍,在中國機械行業引起轟動。馬學禮由此被同行稱為中國“刀具大王”。
1958年9月15日,毛澤東主席視察武重,並親切接見了馬學禮。1959年,馬學禮當選全國勞模。在人民大會堂,只有四五個勞模上台受到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接見,馬學禮是其中之一。
1952年,21歲的馬學禮在瀋陽第一機床廠當車工,當他看到聞名東北的技術革新闖將、鞍鋼機修總廠工人王崇倫的技術創新成果展示時,產生了一種“也想試試”的衝動,從此,他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技術創新之旅。 “我的第一個技術創新成果叫‘多刀多刃’,就是用多個刀具及其刀刃,代替原來的一刀一刃來加工鋁件。當時,在師傅的幫助下,我琢磨了好幾天,試驗了上十次才成功,結果不僅提高工效好幾倍,而且還提高了加工質量。當然,現在看來很‘小兒科’的。”馬老回憶說。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馬學禮似乎有了更大的動力。隨後,他把“多刀多刃”延伸到加工大螺帽的切斷工作中,改原來的單刀單刃為雙刀雙刃切削,一下子使工效提高了整整一倍。
1954年,有了多項創新成果的馬學禮又琢磨上了一件事。原來,他所在的車間接受了一批任務急、數量大的軍工任務,其中主要車工零件是一種四方頭的大螺釘,用傳統方法加工必須用四爪卡盤夾固校正加工,這樣就使工人勞動強度很大,工效偏低。
對技術創新已經上了“癮”的馬學禮,為此四處尋找資料、日夜苦思冥想,卻久久不得其解。
馬學禮在幫助工人提高技術
1955年,馬學禮作為支援內地建設的優秀技術工人從瀋陽第一機床廠調到了武漢重型機床廠,並隨即被派遣到蘇聯學習,1957年學成回國。
“充電”后的馬學禮,一門心思地投入學習消化“老大哥”的先進經驗、加快中國機械製造行業技術創新上——深孔套料刀是蘇聯創造的能把實心鋼料的心子整體取出的一種工具,在加工大型空心結構軸件時應用廣泛。
1958年初,馬學禮著手研究將這項技術運用到工廠生產實踐中,他以改變以往常用的老方法。幾經實驗后,他研製出了第一套新式模具。
但馬學禮不滿足眼前的成功,緊接著他琢磨著將高速切削運用於深孔套料加工中,用高於蘇聯製造的模具6倍的切削速度實現了“100+1”的飛躍。
當時的媒體曾這樣報道:“套料刀製成以後,原來三個人乾的活,現在只要一個人就行了,而且一個人還可以看兩台機床。一根滑枕的加工時間,由原來的三十多個小時縮短到四個小時。”
1958年秋,廠領導告訴馬學禮,大蝸桿生產加工已經成為完成全年生產計劃的“攔路虎”。為確保全年生產任務的完成,馬學禮和幾位工友商量著要承擔起創新大蝸桿加工技術的重擔,決心解決好這個連蘇聯“老大哥”也頭痛的難題。
馬老回憶說:“當時,我和工友們是整天整晚的不休息,終於從蘇聯加工絲杠的‘內旋風銑’中得到靈感,決定自己設計製造一台加工蝸桿的‘外旋風銑’。隨後,幾經改進,‘外旋風銑’終於試驗成功。工人們由此可提高工效10至12倍。”
馬學禮在工廠輔導職工
也是在這一年,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的王任重發表長篇廣播講話,號召全省人民“照馬學禮那樣干”:“相信群眾相信黨,大搞革新有膽量,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見先進就學,見後進就幫。”
從此,“四見”精神成為馬學禮的象徵,成為一面激勵工業戰線的鮮艷旗幟。
1960年,組織上決定調馬學禮到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學習,1965年畢業后回廠做技術工作。
1966年,馬學禮參加了全國先進刀具觀摩推廣隊,先後到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傳經送寶。
此後的整整17年間,馬學禮被拽進了政治旋渦,受到衝擊,隨後又被推上各級黨政領導崗位,歷任武漢重型機床廠、第二汽車製造廠黨委副書記,武漢汽輪發電機廠黨委第二書記。
期間,他又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革委會副主任、武漢市委常委。馬學禮還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
1983年10月,馬學禮調湖北省總工會任副主席,分管群眾生產和職工技協工作。
一心想在技術創新上有所貢獻的他,覺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一方面,他努力組織協調好全省工會職工技術協作工作;另一方面,他利用工作之餘為職工技協積極分子免費傳授技術創新的經驗,並在基層調研中儘可能地幫助企業解決一些生產和技術上的難題。
不久前,馬學禮在給基層黨支部的思想彙報中這樣寫道:“光陰荏苒,轉眼我已是78歲高齡的人了。我常常想,我們國家裝備製造業還嚴重缺乏高水平的有實際操作經驗的技術人才。我期望能在有生之年,繼續我的技術工人情結,繼續為培養新一代技術工人、為中國企業的技術進步增磚添瓦、盡心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