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9
X-29
X-29A 是 X 系列試驗飛行器中十分重要的一員,用於試驗前掠翼技術以及為達到下一代戰鬥機所要求的高機動性、輕重量、低成本、高效率而應用的其它先進技術。 X-29飛機是由格魯門開發、由美國航空航天局和美國空軍建成兩架。 X-29機身的空氣動力學不穩定性要求使用計算機控制的飛行控制。複合材料用於控制前掠翼所經歷的氣動彈性發散扭轉,並減少重量。 X-29於1984年首飛;在接下來的十年內有兩架X-29進行了飛行測試。
![飛行中的X-29](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1/mf1fd03b8cc5b3eeabd846abe1cc579f9.jpg)
飛行中的X-29
![X-29三視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c/m2c83d8160444df7b6cf4402556f5d257.jpg)
X-29三視圖
1977 年,DARP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美國空軍飛行動力學實驗室(現萊特實驗室)開始聯合研製一種前掠翼試驗機,並將其命名為 X-29A。由複合材料製成的 X-29A 前掠翼能夠在飛行中克服扭曲變形,其強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1981 年,格魯門飛機公司被選中建造兩架 X-29A。第一架 X-29A 於 1984 年 12 月 14 日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首飛成功,這是 X 系列試驗飛行器計劃停滯近十年後的首次飛行,標誌著美國重新開始了向航空科研領域最高峰的攀登歷程。
格魯門公司對 X-29A 進行了 4 次試驗飛行后,於 1985 年 4 月將其轉交給 NASA 完成餘下的試飛工作。最初的飛行試驗項目包括:使用先進的數字飛行控制系統在 35% 的負靜穩定裕度情況下進行放寬靜穩定度飛行,試飛驗證前掠翼在跨音速時的優越特性。
試飛結果表明,X-29A 在 M0.9/9,100 米的設計點飛行情況相當好。在隨後一系列試驗飛行中,X-29A 表現出了極佳的大迎角飛行能力。在 45 度的迎角飛行中,X-29A 具有優異的控制響應。即使到了 67 度的極限,X-29A 的表現同樣不錯,並且具有很好的滾轉操縱性。要知道這是不藉助任何附加翼面和推力矢量技術而實現的,所以 X-29A 這些飛行試驗的意義非比尋常。1992 年,X-29A 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渦流控制(VFC)試驗,同樣取得了大量有價值的試驗數據。
![地面上的X-29](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e/mfefb5b7a4575c87ba62489029da10d65.jpg)
地面上的X-29
第一架X-29於1984年12月14日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進行首飛飛行,由格魯曼的首席試驗官Chuck Sewell駕駛。X-29是第三個具有前掠翼動力的飛機;另外兩個是納粹德國殲擊車287(1944年和蘇聯戰後)和HFB-320漢莎噴射機(1964年)。1985年12月13日,X-29成為第一架前掠翼飛機,以超音速飛行。
X-29在首次飛行4個月後開始了NASA測試計劃。 X-29被證明是可靠的,到1986年8月飛行超過三個小時涉及多次飛行的研究任務。第一個X-29沒有配備旋轉恢復降落傘,因為飛行測試計劃避免可能導致離開受控飛行,例如旋轉的機動。第二個X-29給了這樣的降落傘,並參與高角度攻擊測試。 X-29第二號機動性達到約25度的攻角,在一個短暫的俯仰動作中達到的最大角度為67°。
兩架X-29飛機從1984年到1991年共飛行242次。NASA Dryden飛行研究中心報告說,X-29展示了一些新的技術以及現有技術的新用途,包括使用“氣動彈性剪裁以控制結構分歧”,在極端不穩定情況下的飛機控制和處理,表面縱向控制,“超音速下的雙鉸接后緣襟副翼”,有效的大迎角控制,渦流控制和軍用實用性示範。
第一架X-29,82-003,現在在俄亥俄州代頓附近的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的研究與發展畫廊展出。另一架飛機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展出。 1989年至2011年在華盛頓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國家商場大樓展出了一個全尺寸模型。
X-29式空地導彈是前蘇聯 / 俄羅斯的第三代戰術空地導彈,北約稱之為AS-14 小錨。該彈於 70年代研製,1980年開始服役,裝備於新型戰術攻擊機。X-29是導彈本身的型號,對應的英文型號為Kh-29 。
性能特點:
①戰鬥部威力增大,各型彈均在300千克以上,可有效摧毀各類目標。
②具有低空發射、躍升機動攻擊和多目標攻擊能力。
③精度和射程較 X-25 均有較大提高。
主要改型:
X-29已經形成了一個導彈系列,主要有半主動激光型X-29Л和電視型X-29T,供戰術攻擊飛機選用,可攻擊戰場上多種目標。目前,還發展了X-29被動雷達型和紅外成像型彈,全天候作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電視型
射程 3 ~ 30 千米
使用高度 200 米~ 10 千米
制導方式 電視搖控
彈徑 380 毫米
彈長 3875 毫米
翼展 1100 毫米
導彈質量 700 千克
戰鬥部類型/質量 爆破 /320 千克
引信 觸發引信
動力裝置 固體火箭助推器
激光型
射程 2 ~ 12 千米
使用高度 200 米~ 5 千米
制導方式 半主動激光
彈徑 380 毫米
彈長 3875 毫米
翼展 1100 毫米
導彈質量 660 千克
戰鬥部類型/質量 爆破 /317 千克
引信 觸發引信
動力裝置 固體火箭助推器
①彈頭形狀由引導頭性質決定,電視型為半球形,激光型為圓錐形,彈體為圓柱形。
③彈尾翼位於彈體後端, 4 片,尺寸較大,直角梯形,前緣大角度后掠。
![Grumman_X-29](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3/ma358c248f7d9a1cbac24ab9772c5befb.jpg)
Grumman_X-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