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賴爾

馬丁·賴爾

馬丁·賴爾(Martin Ryle,1918~1984年),英國天文學家。1918年9月27日生於薩塞克斯郡布賴頓。1939年畢業於牛津大學。1945年到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工作。1957年兼任馬拉德射電天文台台長,1959年任劍橋大學射電天文學教授,1952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72年被任為皇家天文學家。1963年研製成功兩天線最大變距為1.6千米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的誕生開創了射電天文學的新紀元。因這一重大貢獻,他榮獲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重大發明


20世紀40年代中期,馬丁·賴爾發明了雙天線射電干涉儀,從而大大提高了射電望遠鏡的空間解析度。1950年用這種射電干涉儀測定了50個射電源的位置,刊布了《劍橋第一星表》(簡稱IC星表)。在這前後,他還提出了一種相位開關技術,用它可以大大減弱射電干涉儀的背景雜訊,從而探測到更微弱的射電源。1955年運用這種技術建成一台四天線干涉儀。他領導的射電天文小組用它開展射電巡天探測,1959年刊布了射電源表《劍橋第三星表》(簡稱3C星表)。

設計思想


20世紀50年代末,馬丁·賴爾提出了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的設計思想,從而攻克了早期的射電探測無法獲得射電源圖像這一嚴重缺陷。1963年研製成功兩天線最大變距為1.6千米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1971年又主持建成了劍橋大學馬拉德射電天文台的“五千米陣”。後者繪出的射電天圖,已可以與光學照片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