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呋醯胺

甲呋醯胺

甲呋醯胺,是一種具有內吸作用新的代替汞製劑的拌種劑。

正文


呋吡醯胺:製劑GP、GR、WP如有1.5%顆粒劑、0.5%粉劑和15%可濕性粉劑。點甲呋醯胺是一種具有內吸作用新的代替汞製劑的拌種劑,可用於防治種子胚內帶菌的麥類散黑穗病,也可用於防治高粱絲黑穗病。但對侵染期較長的玉米絲黑穗病菌的防治效果差。

作用機理與特點


對電子傳遞系統中作為真菌線粒體還原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基質的電子傳遞系統並無影響,而對以琥珀酸基質的電子傳遞系統,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即呋吡醯胺對光合作用Ⅱ產生作用,通過影響琥珀酸的組分及TCA迴路,使生物體所需的養料下降;也就是說抑制真菌線粒體中琥珀酸的氧化作用,從而避兔立枯絲核茵菌絲體分離,而對NADH的氧化作用無影響。呋吡醯胺具有內吸活性,旦傳導性能優良,因此具有優異的頊防和治療效果。呋吡醯胺對水稻紋枯病菌核發芽過程中,以l0mg/L可使80%左右發芽受抑,以後lmg/L即可抑制菌絲生長,即該藥劑在病葡第1次感染時即有抑制活性,對被紋枯病菌感染、侵害的水稻具有多種作用。盆栽水稻中接種紋枯病菌,形成病斑后噴灑呋吡菌胺,2d和7d后取下病斑,於瓊脂培蕎基中培蕎,無噴灑藥劑的菌絲顯然伸長。這表明噴灑本藥劑后對病菌菌絲生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且伸長的菌絲亦出現異常分枝及膨大等現象。在噴酒藥劑2d和7d后取下病斑,再接種於水稻上,結果並未出現感染。由此確認,呋吡菌胺能使已感病的病斑組織中茵絲的病原失活,對第二次感染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總而言之,呋吡菌胺的防治作用主要為抑制茵核發芽至茵絲生長的第1次感染,和抑制已形成病斑的菌絲產生及使病原失活的第二次感染。另外,該藥劑對菌核形成也有很強的抑制活性。

應用


適宜作物與安全性主要用於水稻等。呋吡醯胺在推薦劑量下對作物安全、無藥害,環境中對非靶標生物影響小、較為安全,對哺乳動物、水生生物和有益昆蟲低毒。由於呋吡醯胺在河川水中土表遇光照即迅速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也能使之分解,故對環境安全。
防治對象對擔子菌綱的大多數病茵具有優良的活性,特別是對絲核菌屬和伏革菌屬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優異的防治效果。對絲核葡屬、伏革茵屬引起的植物病害如水稻紋枯病、多種水稻菌核病、白絹病等有特效。由於呋吡菌胺具有內吸活性,且傳導性能優良,故預防治療效果卓著。對稻紋枯病具有適度的長持效活性。
使用方法以顆粒劑於水稻田淹灌施藥防治稻紋枯病,防效優異。大田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劑量為450~600g(a.i.)/hm2。

參考資料


http://www.gsnw.net/read.asp?NewsID=38134&BigClassID=20&SmallClassID=69&Special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