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庄村

雲南大理市灣橋鎮下轄村

中庄村該行政村隸屬大理市灣橋鎮,地處灣橋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鎮道路為214路,交通方便,距市區28公里。東鄰洱海,南鄰灣橋村,西鄰上陽溪村,北鄰喜洲鎮。轄古生、南庄、北庄、中庄等4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1120 戶,有鄉村人口4668人,其中農業人口4668人,勞動力292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64人。

簡介


全村國土面積5.54 平方公里,海拔1984米,年平均氣溫15.5 ℃,年降水量1080 毫米,適合種植糧食作物及烤煙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337 畝,人均耕地0.7畝,林地2,623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8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3,563.00 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第二、三產業及農業為主。

基礎設施


截止2011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兩個自然村安裝路燈。全村有 1131 戶通自來水。有1131 戶通電,有 1131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113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100 %和100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99 戶(分別佔總數的 97 %和88 %)。
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多為水泥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0.5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2.00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57 輛,拖拉機 11 輛,摩托車 213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331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3,012.49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65 畝。
到2011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256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60 戶,建有小水窖 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85戶。
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和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534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13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500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73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22388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12萬元,佔總收入的10%;畜牧業收入6014 萬元,佔總收入的 26.8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5690 頭,肉牛 620 頭,肉羊 0 頭);漁業收入278.00 萬元,佔總收入的0.01 %;林業收入 20.00 萬元,佔總收入的0.08%;第二、三產業收入 13418 萬元,佔總收入的59.93 %;工資性收入 574 萬元,佔總收入的 2.5%。
農民人均純收入 6086 元,農民收入以 第二、三產業及農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574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671 人(占勞動力的7%),在省內務工 337 人,到省外務工 23 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10畝(其中:田3310 畝,地 0畝),人均耕地 0.71 畝,主要種植水稻、烤煙、蠶豆等作物。擁有林地 2,623.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1畝,主要種植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0.00 畝,其中養殖面積 0.00 畝,草地 0.00 畝,荒山荒地 0.00 畝,其他面積 2,350.60 畝。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1131戶,共鄉村人口 4681人,其中男性 2321 人,女性 2370人。其中農業人口 4681人,勞動力 2300 人。該村以白族為主,白族人口為4634人,其他民族4人、漢族46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2020人(人員名單附后),占人口總數的4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4493人(人員名單附后),參合率96%;享受低保 147人(人員名單附后)。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1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7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2.5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11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個,管網長1000米,人畜混居的農戶 0 戶,占農戶總數的 0 %。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農業、二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 省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烤煙 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烤煙、大蒜、奶牛等產業。擁有企業 0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0個;專業合作組織3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3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15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 1036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3310 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0.00 畝。沒有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 0.00 元(勞均 0 元)。
年末集體總收入 0.00 萬元,有固定資產 0.00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0.00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 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政務、財務。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 2 所,校舍建築面積 134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24人,在校學生351人,距離 鎮中學2.5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00人,其中小學生348人,中學生352 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2個、圖書室 2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5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1、農村基礎設施需進一步加強,公共事業發展緩慢;2、村級集體經濟薄弱。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重點:1、發展烤煙、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2、發展養殖業,發展生豬養殖2個存欄數達2000頭;3、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500人,逐步發展村集體經濟,力爭有一定規模的企業。

新農村建設


2011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2009-2011年相繼實施了兩個新農村示範村建設,百村整治工程、村村通建設以及一事一議建設工程,使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居環境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人文地理


(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發展情況等。該村是一個典型的白族村落,具有濃郁的白族風情。有清朝建築鳳鳴橋、古生戲台,均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