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秋葵

錦葵科木槿屬植物

紅秋葵(拉丁學名:Hibiscus coccineus (Medicus) Walt),是黃秋葵種中的一個果實外皮紅色的品種,為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以採食嫩果為主,紅秋葵的花、種子均可以入葯,對胃炎、胃潰瘍等多種疾病有較好療效。還有保護肝臟的功能。蒴果長角形,先端尖,橫切面五角或六角形,也有圓形。表皮上有茸毛,在較低溫時茸毛變硬。性喜溫暖和強光,耐熱,不耐霜凍。耐旱,也耐濕,但不耐澇,對土壤適應性較廣。原產美國東南部,中國北京、上海、南京等市庭園偶有引種栽培,供觀賞用。

基本介紹


紅秋葵
紅秋葵
蒴果長角形,先端尖,橫切面五角或六角形,也有圓形。表皮上有茸毛,在較低溫時茸毛變硬。適宜環境:性喜溫暖和強光,耐熱,不耐霜凍,生長適溫25-30℃。耐旱,也耐濕,但不耐澇,對土壤適應性較廣,但以土層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好。

形態特徵


紅秋葵
紅秋葵
紅秋葵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3米,莖帶白霜,無毛。葉指狀5裂,裂片狹披針形,長6-14厘米,寬6-15毫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疏齒,兩面均平滑無毛;葉柄長5-10厘米,平滑無毛。
花單生於枝端葉腋間,花梗長5-8厘米,平滑無毛,微帶白霜;小苞片12,線形,長約2.5厘米,寬1-2毫米,平滑無毛,基部微合生;萼大,葉狀,鐘形,直徑3-4厘米,長約4厘米,裂片5,卵圓狀披針形,平滑無毛,基部1/3處合生;花瓣玫瑰紅至洋紅色,倒卵形,長7-8厘米,寬3-4厘米,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約7厘米;花柱枝5,被柔毛。
蒴果近球形,無毛,直徑約2厘米,端具短喙,果爿5,無毛;種子球形,直徑約3毫米,疏被棕色細毛。花期8月。
(形態特徵下圖冊參考資料:

分佈範圍


紅秋葵原產美國東南部,以美國栽培最多。中國北京、上海、南京等市庭園偶有引種栽培,供觀賞用。

生長習性


紅秋菊
紅秋菊
紅秋葵為短日照喜溫性蔬菜,為好高溫作物,耐熱力強,紅秋葵種植要選在陽光充足、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其耐熱力強,不耐霜凍。對土壤的適應性廣,在黏土或沙質壤土中均可正常生長,紅秋葵忌連作,其吸肥性強,不可偏施氮肥,應輔以磷、鉀肥

播種育苗


為防止傷根,紅秋葵多行直播,按行株距70×40-50厘米穴播,穴深2-3厘米,每穴3-4粒種子,復土后澆水,10天左右出土。為了早出苗,播種前種子先浸2-3天,播后7-8天出苗。
育苗法,多行營養缽或穴盤育苗法,將已浸1-2天的種子放在20-30℃高溫下催芽,幼芽露出種皮后播到營養缽或穴盤,每穴2粒種子,但要小苗定植。

栽培技術


紅秋葵
紅秋葵
紅秋葵以露地春播為主。春季溫暖地區多用直播法,寒冷地區宜用保護地育苗。如露地直播,華北地區宜在5月份左右進行,棚內播種育苗,播種前需用50 ℃溫水浸種至水涼后再浸泡24-48h,在25 ℃-30 ℃條件下催芽,剛露白時,播於9cm × 9cm營養缽中,出苗后拔去弱苗。直播播種方式條播、溝播、穴播或撒播均可。一般行距70cm,株距45-50cm,穴播時穴深2-3cm,每穴放種子3-4粒。3.2中耕除草與培土。幼苗定植后及時中耕2次,以促進緩苗和幼苗生長。第1朵花開前,中耕並適當蹲苗。開花結果初期,每次追肥澆水后應及時中耕,防止土壤板結和雜草生長。植株封行前,結合追肥澆水,適當中耕培土,以防植株倒伏。

整地做畦

紅秋葵播種前將土地深耕20-30厘米,施足基肥,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左右,磷酸二銨15-20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或硫酸鉀15千克,南方多雨地區將地做成1.2米寬的高畦,畦間開排水溝20-30厘米,北方採用平畦或高壟兩種栽培形式,南方2-6月份均可播種,北方5月上中旬播種。由於紅秋葵前期生長緩慢,到7月份才開始採收,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可與其它生育期短的蔬菜和農作物間作。紅秋葵根系發達,入土深,應選擇耕作層深厚、土質肥沃、紅秋葵對土壤的適應性極強,在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上尤為高產優質。播種前深翻整地做畦,畦寬一米五,溝寬20厘米,每畦錯窩子栽三行,株距40-50厘米,基肥可施入1500公斤腐熟的糞肥。需注意紅秋葵是喜光性作物,栽培不宜過密。

肥水管理

紅秋葵結果期較長,需肥量較多,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還要多次追肥。緩苗後進行第1次追肥,施后應及時澆水,結果盛期實行第2次追肥,促使植株健壯生長,配合施用磷、鉀肥,促使果實早熟。紅秋葵比較耐旱,應根據土壤墒情適當澆水。

育苗管理

栽一般是4月中、下旬在溫室內播種育苗,播種前需進行種子處理,用50-55攝氏度溫水浸種24小時,在28-30攝氏度條件下催芽24小時,露白時播於營養缽中(營養土的配製方法為--園土:腐熟馬糞:腐熟雞糞=5:4:1,每平方米的營養土加過磷酸鈣1千克,尿素1千克),復土1-1.5厘米。

整枝摘葉

注意修剪植株內部枝杈和過密的葉片,生長中後期要剪除基部老葉和黃葉。

病蟲害防治

紅秋葵的抗病性很強,病害發生少,容易發生根結線蟲病。在定植前,注意用辛硫磷進行土壤消毒。常見的蟲害為蚜蟲,可用吡蟲啉防治。

適時採收

紅秋葵植株具有7-9片葉時開始開花,花謝后7-8天,嫩果長至8-10cm 時,須及時採收。若採收過遲,嫩果老化,纖維增多,品質變劣。採收時間以早晨為宜,便於直接銷售,採收時應用剪刀剪斷果柄,不能用手硬拉,防止傷枝。紅秋葵從播種至初收約需50天,一般於6月上中旬開始收穫,可持續採收至初霜前,採收供應期為4個月左右。

盆栽技術

採用盆栽時,盆規格為30cm ×30cm,每盆定植1株,盆土採用田園土並添加10%左右的有機肥。苗期的施肥要全面,保證氮、磷、鉀的比例合適,一般在定植后15天開始追施肥,每隔10天左右施1次肥,以輕施薄施為主。肥料避免選用有異味的雞糞、豬糞等,宜用複合肥或尿素等的水溶液淋施,保證室內環境不被異味散發污染。植株有花蕾時,施肥以勤施薄施為宜,施肥間隔由原來的10天縮短到6-7天,植株開始掛果時,重施肥料,間隔時間可縮短到5天左右,施肥量比原來增加1倍,保證果實的發育所需,注意做好整枝整葉、保花保果。

主要價值


新潮蔬菜

紅秋葵含有營養價值很高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其含量高於一般蔬菜和水果,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老少皆宜,對青壯年和運動員消除疲勞、迅速恢復體力的作用極大。紅秋葵食用方法多樣,可以涼拌、做湯、單炒,或與青椒、雞蛋、肉類等一起烹調。
黃秋葵的營養保健價值很高,大家都知道維生素A能有效地防護視網膜,確保良好的視力,防止白內障的產生;維生素C和可溶性纖維可以促進消化和美容,而且,這兩者結合作用對皮膚有一定溫和的保護效應,可以代替一些化學的護膚用品;可溶性纖維還能促進體內有機物質的排泄,減少毒素在體內的積累,降低膽固醇含量。
除此之外,黃秋葵低脂、低糖,可以作為減肥食品;由於其含鋅和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增強人體防癌抗癌能力;至於黃秋葵的特殊粘液,其粘性糖蛋白是一種由膠原和粘多糖類物質組成的多糖、蛋白質混合物,具有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保護人體關節腔里關節膜和漿膜的潤滑作用,也能保持人體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潤滑,促進膽固醇物質的排泄,減少脂類物質在動脈管壁上的沉積,保持動脈血管的彈性,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和膠原病的發生等功效。
而且,這種粘液還可以用來製備一種類似於天然荷爾蒙的物質Lepidimoide,所以,黃秋葵有“植物偉哥”之稱。此外,這種粘液還可用於醫藥方面,作為潤膚劑、鎮定劑和止痰劑。同時,黃秋葵粘液在食品行業可以用來增加冷凍奶制甜品穩定性和所有產品穩定性和可接受性,並且可以作為脂肪的替代品。

醫療保健

紅秋葵嫩果汁液中含有果膠、牛乳聚糖、阿拉伯樹膠等,具有幫助消化,治療胃炎和胃潰瘍、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被譽為人類最佳保健蔬菜之一。

油料作物

成熟后的種子含油率高達20%,是一種高營養物質,在國際市場上售價昂貴。

抗病豐產

紅秋葵喜溫暖,耐霜凍,抗病蟲能力強,既可大田種植,又能庭院栽培,單株產量1-1.5 kg,畝產3000-5000kg,每千克售價2-3元,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蔬菜和高效油料。

營養價值


紅秋葵
紅秋葵
營養成分比(綠色果)黃秋葵略高。嫩果黏滑的汁液中含有果膠(為可溶性纖維)、牛乳聚糖和阿拉伯聚糖等物質。有助消化,保護腸胃和肝臟的作用。秋葵有紅色與綠色之分,而紅色的秋葵則以華麗的外表和高產高效深受人們喜愛。其嫩莢營養豐富,礦質元素與維生素含量明顯高於菜豆,食用時口感潤滑,具有特殊的香氣和風味,能幫助消化,增加人體耐力。其花、種子均可以入葯,對胃炎、胃潰瘍等多種疾病有較好療效。還有保護肝臟的功能。選購要領:嫩莢長10㎝左右色青綠有彈性,莢內種子未飽滿。

食用方法


可炒食、煮食、涼拌。切片裹上玉米粉油炸,灑上麵包碎末或粘上面糊油炸,風味都很好。還可利用其黏滑的汁液與番茄一起做成調味汁,也可腌漬或加上蒔蘿、辣椒等製作泡菜。其嫩葉也可作綠葉蔬菜烹飪,因葉有毛,烹飪時宜先用開水焯一下再炒食。其花及嫩芽可用於煮湯,別有風味,但花朵柔嫩、不宜久煮。成熟的秋葵種子富含各種礦質元素,可以作為干豆食用,可加工磨碎制高蛋白粉,或燒烤后再磨研成粉,作為咖啡的代用品或添加劑。此外,還可提取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