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譚真的結果 展開
- 築港工程和航道專家、教育家
- 江蘇南通海安市委副書記、市長
譚真
築港工程和航道專家、教育家
譚真(1899—1976),金鼎那洲人(今珠海市香洲區金鼎鎮那洲村)。民國6年(1917)夏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土木系后,赴美麻省理工學院土木系水利衛生工程專業深造。民國8年(1919)獲碩士學位。同年秋回國,歷任天津運河工程局副工程師、天津允元實業公司經理兼工程師、天津整理海河委員會工程師、天津華榮工程公司總工程師、天津海河工程局及塘沽新港工程局顧問、天津北洋大學教授兼秘書長、河北工學院兼職教授、交大唐山工程學院水利工程系教授、天津工商大學兼任教授等職。抗戰勝利后,一直擔任天津塘沽新港工程局總工程師。1953年,他擔任交通部天津築港工程局副局長、總工程師,1957年改任交通總航務工程總工程師。1959年9月,任交通部副部長。譚真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解放初為天津市政協委員,1954年被選為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后連續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譚 (—),築港程航專、教育家,曾任交通部副部長。他曾組織領導湛江港、裕溪口港的建設,天津塘沽新港、上海港和青島等老港的擴建技術改造、長江口和天津塘沽新港的航道治理研究等工作,解決了許多重大工程技術難題,為我國的港口建設和航道治理作出了重大貢獻。譚真早年從事教育工作,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工程技術專家和學者。
譚,甫,廣縣,讀津南,考交唐業專校(稱唐交,南交),僅譚畢業,績優秀,考取庚款留,獲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譚真獲碩士學位后,抱著滿腔愛國熱忱回國,決心改變祖國的貧窮落後,投入國家建設。他先後在天津運河工程局任副工程司、天津允元實業公司任經理兼總工程司,后先後擔任北洋大學教授兼秘書長、河北工學院兼職教授,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天津工商大學兼任教授等職。
大學
毛主席會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他繼續擔任總工程師,主持塘沽新港的擴建和改建工作。1954年,譚真親自率領築港大軍,建設廣東湛江港。在他親自組織和領導下只用不到兩年時間,將一座萬噸級深水海港建成投產。
鑒於他功績卓著,自1954年起,連續當選一、二、三屆中國人民代表。1958年被國務院任命為交通部副部長,在工作中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信任和支持,曾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多次接見和勉勵。
1962年初他與茅以升、張文治等參加了著名的廣州科學技術工作會議,聆聽了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關於黨對知識分子政策的重要講話,受到莫大鼓舞。與會期間他和代表們一起共同審議了國家十二年科技發展規劃,並由他主持制訂了交通部科技發展規劃。他還親自組織交通部所屬大專院校的教材編審工作。
譚真
譚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他雖離開教學崗位多年,但對教育工作仍十分關心。他在塘沽新港工作或在湛江港建設工作時,對新分配來的大學生,總是十分愛護,精心培養鍛煉他們,使他們很快地成長起來。譚真擔任交通部副部長后,主管工程科技教育工作,他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或去大專院校視察,對如何培養合格人才提出了具體要求,並虛心聽取對教育工作的意見。他在親自主持大學教材的編審工作中,主張大學教材要進行改革,使理論與工程實際更緊密結合。為中國的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譚真
塘沽新港的碼頭倉庫改造工作採用新工藝。
深水碼頭
40年代,中國一窮二白,築港工程也很落後,有些港口依賴荷蘭築港公司來包建。中國幾乎沒有專門的築港隊伍,施工機械和設備非常簡陋。在這種情況下,要完成新港二碼頭裝煤機、一碼頭倉庫,3000噸級船閘和3000噸級干船塢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任務十分繁重和艱巨。但在譚真主持下順利地完成了工程任務。他親自指導設計施工的新港的三座大跨徑鋼桁架倉庫,這在當時來說是一項很先進的技術。幾十年來,這座建築物,一直使用良好,並經受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考驗。
新港一碼頭擴建工程採用“穿針引線”法水下施工成功。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據國家建設需要,決定將新港一座5000噸級碼頭擴建為萬噸級深水碼頭,並浚深航道。黨和政府將這一重任交譚真去完成。改建一座碼頭在一定程度上比新建一座碼頭技術還要複雜,加上受當時施工設備的限制,施工力量嚴重不足,而國家又急需一座萬噸級碼頭,如新建一座萬噸碼頭,不僅資金困難,建設周期又長。他欣然接受了擴建碼頭的任務。新港一碼頭,原系一座鋼板樁碼頭,要擴建為一座萬噸級碼頭,必須在位於水下增加一根錨錠拉杆,拉杆需固定於後方倉庫下的錨錠樁辟,施工時,不建圍埝,不動倉庫,需水下施工。穿鋼筋的精度要求高。譚真以自己豐.富的經驗組織施工人員經過多次周密研究,決定採用“穿針引線”法,即在碼頭前沿水下穿入新的拉杆採用導向措施,穿進後方鈿錠處,結果達到預期要求。這一施工方案,大大縮短了工期,1952年碼頭竣工投產。“穿針引線”法施工新工藝的一舉成功,轟動了中國築港界,認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
在修補新港防波堤的工程中,譚真又提出採用混凝土圓筒,代替混凝土方塊以節約大量水泥。他還對混凝土凍溶和耐海水侵蝕等方面作了很多研究工作。在增強海工混凝土質量上獲得可喜成果。
湛江港建設採用“鋼樁沖搗法”先進施工方法
1954年,國家決定在廣東湛江投資興建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深水大港,這個大港完全由中國自行設計和施工。這項工程又落到譚真的肩上,交通部任命他為湛江港的副局長兼總工程師。對譚真來說,困難不少,他三十多年沒有離開過天津,他的夫人又有病,他單身遠離天津去湛江要完全改變他的生活環境,給他帶來諸多不便。但作為一個愛國工程技術人員來說,終於能盼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自主地興建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深水大港,而受到莫大鼓舞。他認為生活上的不便和一些困難算不了什麼,而國家建設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他毫不猶疑地背起行裝率領築港大軍奔赴湛江。他初到湛江,那裡是一塊海邊灘地,一切都是白手起家。在50年代初,中國真正的築港隊伍剛剛組建,施工力量十分薄弱,施工設備陳舊落後,尤其是缺乏大型起吊和打樁設備。而工期要求又十分緊迫。按設備要求碼頭結構採用高樁方案(40×40厘米的混凝土樁)因當時還沒有預應力混凝土。由於湛江港的地質條件十分惡劣和樁的強度不足,加上受打樁設備的限制,難於按設計要求組織施工。譚真針對這些問題經過周密思考,提出“鋼樁沖搗法”的先進施工方法,很快解決了700多米長的打樁問題。與此同時,為避免在鋼樁沖搗時碼頭前沿土坡滑動,決定採用當地的珊瑚礁輕型材料作回填料;大大減輕稜體重量,減少碼頭位移。這樣,在整個湛江港建設中,經他提出的新技術和先進施工方法,在工程上被採用后,為國家創造了大量財富,而且被迅速推廣到別的築港工地。湛江港從1954年開始施工準備,1955年正式開工,1956年底就建成投產。一座大型現代化萬噸級海港,以如此驚人的速度建成,實為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這與譚真所花的心血是分不開的。通過該港的建設也造就了一大批築港大軍。
為張華濱碼頭解決了大面積位移問題
1965年,上海張華濱碼頭由於沒有嚴格按照設計規定進行生產管理,碼頭面超負荷堆載,致使碼頭大面積位移。不少鋼筋混凝土樁發生裂縫和斷裂,危及安全,面臨停產危險。面對這一嚴重情況,作為主管工程的譚真副部長和築港專家,親自到上海張華濱碼頭現場蹲點,組織科研、設計並和同濟大學的教授、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研究對策,採取切實可行的補救措施。當時,不少專家認為只有碼頭停產,才能修復,不然施工與生產相互干擾問題無法解決。也有人提出,按土坡滑動理論,只有在碼頭後方打一排鋼板樁,切斷滑動面,但這樣做工程量大,修補費用高,而且也要停產才能修復。還有的專家主張採取碼頭減載措施,降低碼頭使用等級。譚真細心聽取各方面意見后,他不顧年老體弱,以專家身分帶領一批科技人員在悶熱的夏天乘著小艇鑽在碼頭底下查看碼頭損壞情況,並且一根樁一根樁地檢查裂縫發生部位。經過仔細分析研究認為:可以在碼頭照常作業的情況下,進行碼頭加固。他從力學的角度採取在碼頭的關鍵部位加打斜樁,結果僅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使碼頭修復工作取得了成功,不僅使碼頭作業未受影響,而且為國家節省了大筆資金。港務當局對此非常滿意。
譚真在張華濱碼頭蹲點期間,針對在軟土地基上打樁,如何不使土坡滑動和保護樁的強度等問題,提出採用壓樁的辦法。這種施工方法比打樁優越得多,特別在城市採用壓樁方法沒有噪音,經過反覆試驗,終於獲得成功,並完全達到技術要求。這一打樁革新成果被城建部門採用。譚真在青島二碼頭、廣州黃埔和海南八所、秀英等港口的改建和擴建中。從碼頭結構形式到施工工藝,經他組織研究提出的新技術新工藝數以千計,這些新技術、新工藝,絕大多數被採用,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航道治理和回淤研究取得的成果
譚真重視科學研究工作,早在50年代末列入國家重點項目的長江口航道治理和塘沽新港回淤的研究中,他組織國內科研、設計、大專院校的有關專家、教授,在十分難苦的條件下開展研究工作。他在工作中總是身先士卒,在實驗設備不足時他發動大家想辦法解決。如含沙量取樣,他提出用醬油瓶子來替代,結果得到滿意的結果。在長江口,江面寬闊河勢複雜,象這樣的江段,要獲得正確的水位資料,在當時的設備條件下,不是容易辦到的一件事。他面對這一困難情況,組織有關部門租用一百多艘木帆船,按規定的布點進行同步測量來取得第一手水位資料。結果花錢不多而效果很好,這些可貴的經驗,為今天的新港和長江口航道治理奠定了基礎。
譚真不僅是中國築港和航道治理專家,對其他一些工程,只要向他求教,他總是滿腔熱忱地予以幫助解決。如在60年代天津塘沽鹼廠遇到擴建廠房危及老廠房的難題,當時的化工部副部長侯德榜,向譚真登門求教。譚真對資料進行了仔細分析研究,並提出了使原廠房不受影響的擴建工程方案的建議。侯德榜根據譚真的建議進行施工,工程進展順利,侯對譚真的高超技術十分欽佩。
譚真為人正直,平易近人,在技術工作中,造詣很深。他的最大特點是:思想不守舊,接受新事物快,思路開闊,敏捷,善於鑽研。對待技術工作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從來不文過飾非,在技術面前不講情面,凡和他接觸過的人,都被譚真的高貴品德所感動。譚真畢生解決了許多重大工程技術問題,他的一生為中國的築港和航道治理,立下了一座豐碑。是學習的楷模。譚真生前雖然沒有著作,但在實際的技術工作中,經他主持解決的工程技術問題,為國家創造的業績無異於一部傳世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