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
1946年
公元1946年,公曆平年,共365天,53周。農曆丙戌年(狗年),無閏月,共354天。
1946年是二戰結束后的第一年,年初,聯合國大會第一屆第一次會議舉行。國共開始進行協商合作,準備二戰後中國如何組建政府等問題。
11月8日下元節,恰逢立冬節氣,上一次在1927年,下一次在1965年。
1月1日——日本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否認自己的神性。
1月3日——國、共、美協商成立停戰機構。
1月4日——駐日盟軍總部取締支持軍國主義的政黨、社團。
1月5日——中華民國承認外蒙古即“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
1月7日——由美國代表馬歇爾、中共代表周恩來、國民政府代表張群組成的軍事三人小組在重慶宣告成立。
1月10日——聯合國大會第一屆第一次會議在倫敦舉行。
1月10日——中國共產黨代表與國民黨政府代表正式達成停戰協定。
1月11日——恩維爾·霍查宣布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
1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首次開會。
1月20日——戴高樂辭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
2月2日——匈牙利成為共和國。
2月14日——ENIAC啟用。
2月15日——中國成立國防部軍事法庭。
2月15日——第一台電腦ENIAC(埃尼阿克)宣告誕生。
2月24日——胡安·佩隆當選為阿根廷總統。
3月2日——英軍撤離伊朗。
3月2日——胡志明當選為北越總統。
3月6日——北約與法國簽定《初步協定》,法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獨立。
3月18日——國際銀行開始營業。
3月25日——中共中央下令在蘇軍撤出后迅速佔領東北城市。
4月1日——新加坡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
4月8日——王若飛、葉挺、秦邦憲、鄧發等因飛機失事遇難。
4月10日——婦女首次在日本參加競選。
4月14日——中國共產黨軍隊佔領長春。
4月17日——敘利亞獨立。
4月18日——國際聯盟自行解散。
4月2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庭。
1945年抗戰勝利后,廣州灣結束了法國47年和日本2年半的殖民統治,回歸祖國,闢建為省轄湛江市。建市之初,國民黨當局也曾雄心勃勃,試圖建設深水良港和修築鐵路。並計劃求助美國建設湛江大港和興建由湛江為起點,經柳州、重慶、蘭州、伊犁到歐洲馬歇爾大道的鐵路線。
5月5日——重慶臨時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1946年5月,行政院還派出中國工程人員組成計劃團,陪同美國顧問專家到湛江勘察港灣海岸,成立《湘桂黔鐵路來(賓)湛(江)段粵境工程處》負責建港築路工程,編製了《湛江建港計劃》。但是,當時政局動蕩、統治腐敗、社會黑暗、國民黨政府又忙於打內戰,經濟陷入全面崩潰,編好的計劃被束之高閣。直至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湛江市重獲新生,孫中山建設南方大港的夙願才有真正的起點。
5月21日——曾經當過蔣日牽線人的 繆斌在蘇州監獄被槍斃。槍斃后4個小時,最高法院的判決書才送達刑場。
6月2日——義大利成為共和國。
6月6日——NBA(全稱北美職業籃球聯盟)創立。
6月9日——拉瑪九世加冕為泰國國王。
6月26日——國民黨軍進攻中原解放區,中國國共內戰開始。
7月1日——新疆省聯合政府成立。
7月3日~7月11日——中國共產黨召開東北局擴大會議。
7月4日——菲律賓獨立。
7月11日~15日——國民黨特務在昆明先後暗殺民盟負責人李公朴和聞一多教授。
7月22日——耶路撒冷的英國辦事處被炸毀,90人遇難。
8月19日——在印度加爾各答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發生衝突,3000人死亡。
9月4日——在印度孟買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發生衝突。
9月8日——保加利亞成為人民共和國。
9月20日——法國舉行首屆戛納電影節。
9月24日——吉林大學的前身東北行政學院於哈爾濱成立。
9月30日——紐倫堡法庭宣讀判決。
11月1日——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NBA)開始首場比賽。
11月2日——科羅拉得節開始。
11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
11月4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簽署。
12月11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立。
12月24日——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
12月24日——北大沈崇案。
12月12日——中華民國政府派遣永興艦,中建艦,太平艦,中業艦接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小年(農曆臘月二十四):1946年1月26日(星期六)
春龍節(農曆二月初二):1946年3月5日(星期二)
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1946年4月4日(星期四)
清明節(農曆三月初四):1946年4月5日(星期五)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1946年6月4日(星期二)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1946年8月3日(星期六)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1946年9月10日(星期二)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1946年10月3日(星期四)
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1946年11月8日(星期五)
![霍震霆](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d/m7dcf1fa7808735d87ae4df23f6f91ee1.jpg)
霍震霆
1月20日——大衛·林奇,美國著名編劇、導演。
2月21日——艾倫·里克曼(Alan Rickman),英國演員,曾出演《哈利·波特》中西弗勒斯·斯內普(Severus Snape)。(2016年去世)
2月——謝玉堂,原山東省副省長。
3月20日───倉田保昭,日本男演員。
4月1日——馮恩鶴,中國男演員。
4月7日——斯坦·溫斯頓,美國著名特效大師。(2008年去世)
4月8日——黃百鳴,香港男演員導演。
4月8日——Tim Thomerson,美國演員。
5月14日——JOSEPH ZITO,美國導演。代表作《越戰先鋒》。
5月17日——林悟道,德國歌星。
5月20日——雪兒,美國歌星。
5月22日——喬治·貝斯特,足球選手。
6月2日───西村知道,日本男聲優。
6月4日——鮑國安,中國男演員。
6月14日——唐納德·特朗普,美國政治家、企業家、作家,第45任美國總統。
6月16日——里克·阿德爾曼,NBA火箭隊主教練。
6月18日—— 法比奧·卡佩羅,義大利足球教練。
7月1日───佐藤正治,日本男聲優。
7月6日——喬治·沃克·布希,美國政治家,第43任美國總統。
![小布希與柯林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c/m8c6e3472e550365b650475026cf181d3.jpg)
小布希與柯林頓
7月10日——秦漢,台灣著名男演員。
7月22日——丹尼·格洛弗,美國著名男演員。
8月3日——傑克·斯特勞,英國政治家。
8月3日——許冠英,香港演員。(2011年去世)
8月19日——比爾·柯林頓,美國政治家,第42任美國總統。
8月20日——洛朗·法比尤斯,法國政治家。
8月22日——王奎榮,中國內地資深男演員。
8月23日——余秋雨,作家。
8月26日——周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長。
9月1日——盧武鉉,韓國前總統。(2009年去世)
9月2日——喬山中,美裔男歌手、演員、拳擊手。(2011年去世)
9月5日——弗雷迪·墨丘利,英國著名樂隊Queen主唱。
9月13日——弗蘭克·馬歇爾,美國著名製片人。
9月15日——奧利弗·斯通,美國電影導演。
9月22日——吳宇森,著名電影男導演。
10月4日——查克·哈格爾,美國國防部長。
10月4日───蘇珊·薩蘭登,美國女演員。
10月10日——菅直人,日本政治家,第94任日本首相。
11月4日——勞拉·威爾士·布希,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夫人。
11月28日——李保田,中國著名男演員。
11月25日——何莉莉,台灣女演員。
12月10日——陳寶珠,香港粵語電影演員。
12月18日——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美國電影男導演。
12月23日——侯耀華,中國演員。
不詳——黎小田,香港填詞人。
不詳——吳俊全,中國著名旁白朗誦員、解說員。
1月29日——哈里·勞埃德·霍普金斯,美國政治家(出生1890年)
2月20日——李烈鈞,曾任九江起義海陸軍總司令、武昌起義五省聯軍總司令、二次革命討袁軍總司令、護國起義第二軍總司令、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謀總長
2月不詳——田振東,原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十旅某部戰士
3月9日——李兆麟,中國軍人,被刺(出生1910年)
3月11日——張寒暉,人民藝術家、著名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
![戴笠](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8/mb88f603aa3f84538a3247ea55f6c1522.jpg)
戴笠
3月24日——亞歷山大·阿廖欣,俄羅斯象棋運動員(出生1892年)
4月8日——葉挺,中國共產黨軍人,飛機失事(出生1896年)
4月8日——王若飛,中國政治家,飛機失事(出生1896年)
4月8日——秦邦憲,中國政治家,飛機失事(出生1907年)
4月8日——鄧發,中國政治家,飛機失事(出生1906年)
4月21日——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國經濟學家(出生1883年)
4月23日——夏眄尊,作家教育家
5月21日——梁鴻志,中國近代的政治人物
5月30日——路易斯·斯洛廷,加拿大物理學家。(出生1910年)
6月3日——陳公博,日本帝國扶植下的中華民國汪偽南京政府(1940年—1945年)最高長官(第二任)
6月9日——拉瑪八世,泰國國王(出生1925年)
6月14日——貝爾德,電視的發明人。(出生1888年)
6月20日——郭布羅·婉容,中國末代皇后。(出生1906年)
6月21日——羅炳輝,中國軍人(出生1897年)
6月27日——松岡洋右,日本甲級戰犯
7月11日——李公朴,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委,遇刺(出生1900年)
7月15日——聞一多,中國作家,遇刺(出生1899年)
7月21日——關嚮應,中國政治家(出生1904年)
7月25日——陶行知,中國人民教育家(出生於1891年10月18日)
7月25日——何炳松,我國著名愛國人士、史學家、教育家、編輯學家
8月13日——赫伯特·喬治·威爾斯,英國科幻小說作家(出生1866年)
8月23日——褚民誼,民國政客
9月17日——何延川,早期共產黨員
10月12日——史迪威,美國政府駐華武官參贊
10月15日——赫爾曼·戈林,納粹黨魁(出生1893年)
10月16日——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納粹德國政治家(出生1893年)
10月16日—— 恩斯特·卡爾滕布倫納,德國納粹政治家(出生1903年)
10月16日——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德國納粹政治家(出生1893年)
10月16日——漢斯·法郎克,德國納粹政治家(出生1900年)
10月16日——威廉·弗利克,德國納粹政治家(出生1876年)
10月16日——弗里茨·紹克爾,德國納粹政治家(出生1894年)
10月16日——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德國納粹政治家(出生1890年)
10月16日——尤利烏斯·施特萊歇爾,德國納粹政治家(出生1885年)
10月16日——阿圖爾·賽斯-英夸特,德國納粹政治家(出生1892年)
10月16日——威廉·凱特爾,德國納粹政治家(出生1882年)
11月14日——曼努埃爾·德·法雅,西班牙作曲家(出生1876年)
時間不詳——李建華,女紅軍戰士
物理: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
化學:詹姆斯·薩姆納、約翰·霍華德·諾思羅普和溫德爾·馬勒第茲·斯坦利
生理和醫學:赫爾曼·約瑟夫·穆勒
文學:赫爾曼·黑塞
和平:艾蜜莉·格蕾妮·巴爾奇和約翰·瑞利·馬特
(第19屆,1947年頒發)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 《黃金時代》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奧麗薇婭·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 《風流種子》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哈羅德·拉塞爾(Harold Russell) 《黃金時代》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安妮·巴克斯特(Anne Baxter) 《剃刀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