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

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1945.9--1958.10),史稱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45年法國光復后,環繞政體問題,各派政治力量展開激烈鬥爭。1945年9月,法國全民公決,擯棄第三共和國,第四共和國成立。1946年10月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告第四共和國正式建立。該憲法確立兩院議會制,並對共和國總統的權力作了嚴格的限制。11月,夏爾·戴高樂被議會選舉為臨時政府總理,組成新的臨時政府。1958年,阿爾及爾暴動。國民議會被迫授予戴高樂將軍全權,並委託其制定新憲法。9月,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

歷史沿革


簡介

第四共和國建立初期由法國共產黨、法國社會黨、人民共和黨組成聯合政府,隨著國際冷戰的發展,共產黨於1947年5月被逐出政府。此後,該政府受到以共產黨為首的左翼和以法蘭西人民聯盟為首的右翼的兩面夾擊,只能依靠被稱為第三勢力的鬆散多數的支持,顯得軟弱無力。

發展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第四共和國在發展經濟方面取得一定成就,通過實施現代化和更新設備的莫內計劃,1950年法國的生產水平超過戰前最高年份25%。1949~1955年,農業生產增長28%。造船、航空、電氣、原子能、石油等工業也有較大發展。但法國戰後經濟的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受美元制約,同時存在通貨膨脹等問題。

總述

1946年10月13日,法國舉行了戰後第五次公民投票,通過了新的憲法草案,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宣告成立。飽受法西斯侵略戰爭之苦、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生活極度困苦的法國,戰後亟需一個穩定和強有力的政權,以恢復法國的經濟,重建法國的政治形象。然而,第四共和國卻是一個軟弱、短命的政府,它僅僅維持了12年的時間。在短短的12年時間裡,法像走馬燈似的更換了22屆內閣,每一屆內閣的平均壽命不足半年,比第三共和國每屆內閣的平均壽命更短。1958年9月28日,法國公民投票批准了戴高樂提出的新憲法草案,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於10月5日宣布成立,第四共和國從此解體。

政治


政治制度的軟弱無力,是導致第四共和國迅速解體的根本原因。
二戰結束后,法國政界圍繞著國家的政體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1945年10月,法國舉行了戰後首次公民投票,投票結果,絕大多數公民主張放棄1875年憲法,重新制訂一部新憲法。但到底制訂一部怎樣的憲法才合適呢?當時身為臨時政府首腦的戴高樂將軍,極力反對在法國實行多黨制議會制,認為這樣將導致國家政權的軟弱無力。他主張通過全體公民投票表決通過一部新憲法,建立總統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由總統獨攬一切大權,以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但當時的現實又使戴高樂無力實現自己的主張。在抵抗運動中崛起的法國共產黨、社會黨和人民共和黨,在1945年10月的制憲議會選舉中獲得許多選票和席位,成了議會中的三大政黨。戴高樂雖為政府首腦,但在議會中沒有力量。而制憲議會中的各黨派不贊成戴高樂的主張,它們要求建立擁有最高權力的議會,成立一個多黨議會制的共和國。戴高樂的主張也未能得到法國人民的支持。罹遭戰爭苦難和德國法西斯壓制的法國人民,戰後渴望自由,要求開放和自由爭論,對於加強政府權力的主張存在著強烈的抵制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又“不可避免地要回到議會主義的老路。”
1946年10月通過的新憲法是第四共和國政治制度的基礎,但這部憲法並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法國人民雖然不贊成戴高樂的制憲主張,可是對新憲法草案也沒有表現出多大的熱情。10月13日的公民投票,有900多萬選民贊成新憲法草案,但投反對票的人數也相當多,接近800萬人,而且棄權人數與投反對票的人數幾乎相等,超過了全體選民的30%。戴高樂在批評該憲法草案時指出,法國選民的態度是“三分之一的法國人聽天由命,三分之一的法國人反對,三分之一的法國人根本不了解”。
同年11月10日舉行了第四共和國第一屆國民議會選舉,結果棄權者占選民的21.9%。從這兩次公民投票的情況可以看出,第四共和國的政治制度從一開始就未能得到絕大多數法國人的支持和擁護。
1946年的憲法規定,法國的政治體製為多黨議會制。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兩院組成。國民議會議員任期6年,由各省市間接選出。議會實權在國民議會,國民議會是一個常設機構,政府沒有任何權力干涉國民議會的會議。國民議會有立法、批准條約、通過預算、授權總理組閣、推翻內閣以及與參議院共同選舉總統等許可權。總統提名總理人選,但須經國民議會以絕對多數通過。總統任期7年,可以連選連任,但其職權極為有限。正如戴高樂所說,總統“僅僅限於擔任顧問和代表國家。”憲法還規定,政府必須嚴格對議會多數派負責。對於解散議會,憲法作了種種限制,諸如在一屆議會任期開始后的18個月內不得解散議會,解散議會須由部長會議執行,議會解散后政府也必須進行部分改組並由國民議會議長擔任臨時政府總理等等。因此,第四共和國憲法規定的國家權力中心既不在政府總理,也不在國家元首總統,而是在國民議會。第四共和國成了一個典型的議會制國家,它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第三共和國的議會制政體。
既然國家權力中心在國民議會,那麼國民議會的情況怎樣呢?國民議會由各種代表不同階級或社會集團利益的政黨組成。法國黨派眾多,也從來沒有一個穩定的多數派。第四共和國時期主要有6個實力幾乎相等的政黨或政治集團,即代表小資產階級利益的社會黨、以廣大天主教徒為主要社會支柱的人民共和黨(基督教民主黨)、代表廣大工人階級利益的法國共產黨、代表中產階級利益的激進社會黨(簡稱激進黨)、以戴高樂為首的法蘭西人民聯盟以及傳統的保守派。此外,還有一些小政黨,如民主社會主義抵抗聯盟、布熱德派、自由共和黨和獨立派等。與英美等國不同,法國各政黨歷史比較短,加之內部的分裂以及所代表利益的狹窄性等,因而它們“在整個社會中並沒有生過根,也得不到支持”。在國民議會的選舉中,不少選舉代表的棄權就說明了這一點。由於沒有哪一個政黨在議會中占絕對多數,各黨派對政府提出的政策各執己見,很難取得一致的看法,議會往往因無休止的爭論而處於癱瘓狀態。國民議會的多黨存在,決定了內閣通常由若干不同的黨派混合組成。由於內部的意見分歧和互相傾軋,內閣隨時有可能被一次簡單的投票所推翻,“而這些投票往往只能表達那些迫不及待想當部長的人們的慾望”。1946年戴高樂下野后,法國制憲會議中的三大政黨共產黨、社會黨與人民共和黨簽署了三黨共同組閣協議,開始了三黨聯合執政時期。不久,三黨聯合走向破裂,共產黨被逐出政府。之後,開始了“第三種力量”執政時期。第三種力量即中間派力量,包括社會黨、激進社會黨和人民共和黨等,它們既反對左翼的共產黨,又反對右翼的法蘭西人民聯盟,主張在兩者之間建立中間派勢力的聯盟。但中間派的構成處在不斷的變動之中,它是“各種利益集團組成的很不穩定的聯合”。1950年2月社會黨退出政府,加入反對派行列。人民共和黨在1951年選舉中遭慘敗,“第三種力量”分崩離析。這樣,勢均力敵的各個黨派之間的相互爭鬥使國家的權力中心國民議會陷入無休無止的爭吵之中;同時,各黨派之間不斷的分化與聯合,致使政府內閣頻繁地更換。
政府因受到議會的嚴格制約,很難放開手腳,制訂一整套國家的長遠規劃,並使這些規劃付諸實施。因此,那些需要長時間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如學校、住宅、交通以及社會福利等,被政府積壓下來,推遲解決。對於那些有關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等重大問題,政府因害怕處理不善而導致議會的攻擊,往往採取鴕鳥式的規避政策。蓋伊政府曾公開提倡“無所作為”的處事方針,企圖繞過困難,而不是正視矛盾,解決問題。議會多黨制嚴重限制了政府的行政能力,對此,僅作了40天總理的埃德加·富爾深有怨言。他指出:“對政府首腦來說,議會制實在是無法忍受的,……他所執行的政策很少是他自己的政策。也就是說,他所執行的政策只不過是他在想得到的和怕砸碎一切之間尋求的折中方案。”
政府的行政能力受到限制,成堆的社會、經濟、政治與外交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政府於是成了整個社會尤其是反對黨攻擊的靶子。內閣的更迭只是緩和不滿情緒的權宜之計,無助於國內政治危機的根本解決。
當第四共和國的政治制度日益明顯地暴露出它的弊端之後,法國社會各階層和各種政治勢力紛紛要求政治改革,1946年憲法於是成了眾矢之的,修改憲法的提案在議會中一個接著一個地提出來了。1954年12月和1958年3月兩次對憲法進行了修改,擴大了總統的職權。但原憲法的基本內容仍被保留下來,議會多黨制的實質沒有改變。1946年1月戴高樂辭職前曾批評國會議員:“如果你們不考慮政府的權力、尊嚴和職責是絕對必要的,那麼,我可以預言,你們這樣下去,遲早會有一天要對自己所選擇的道路痛感後悔莫及”。第四共和國的歷史證明了戴高樂的這一預見。

經濟


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和財政狀況的不斷惡化,是造成第四共和國崩潰的重要原因。
二戰期間,法國國民經濟遭到極其嚴重的破壞,經濟損失達1萬4千多億法郎,相當於戰前法國3年的全部生產總值。1945年初的工業生產總值不及1938年的一半。
經濟的衰竭造成法郎貶值,物價飛漲,商品奇缺,人民生活極度困苦。戰後戴高樂臨時政府未來得及擺脫經濟的困境,給第四共和國留下了一道經濟難題。
對第四共和國來說,解決國內經濟問題理應成為政府的首要任務。然而第四共和國歷屆政府幾乎均把對外政策放在首要位置,輕視了國內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當然,在第四共和國初期,政府通過制訂經濟發展規劃、企業的“國有化”、並藉助馬歇爾計劃的援助等,使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增長。但由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的存在,經濟危機不斷困擾著法國。1952至1953年的經濟危機使法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5.8%,危機高潮的失業人數達21.7萬人。
1958年3月開始的一次經濟危機又使工業生產下降了5%。
除了無法擺脫的經濟危機外,第四共和國還面臨著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與財政危機。政府因滿足工人和政府僱員增加工資的要求,以及重建軍隊和進行耗資巨大的殖民戰爭,造成國家財政支出的空前增長。而國民經濟總收入遠遠趕不上預算支出的增長速度,國家的財政赤字迅速增加。1947年的預算支出為90億法郎,財政赤字為22億法郎;1957年的預算支出為554億法郎,財政赤字增加到102億法郎。
為了彌補預算收支的不平衡,政府不得不通過馬歇爾計劃的貸款並向美國大量借款,動用國家的黃金儲備,並大量發行貨幣造成通貨膨脹,同時大力增加稅收。這些措施造成了一系列嚴重的經濟後果:法郎不斷貶值,物價飛漲,國家瀕臨財政破產和經濟崩潰的邊緣。1948年1月,法郎對美元的官方比價從1美元兌119.1法郎變為214法郎,法郎貶值44.4%。50年代以後由於巨額財政赤字,國際收支的大量逆差和國家儲備的枯竭,法郎再次大量貶值。1958年6月宣布法郎對美元的法定匯率為1美元換420法郎,貶值16.7%,同年12月再次貶值14.9%。
法郎的貶值引起了物價的飛漲。據估計,50年代法國消費物價年平均增長率達5.9%。
由於工資增長速度趕不上物價上漲速度,加上名目繁多的稅收,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於是,抗議政府經濟政策並要求改善生活水平的工人罷工和農民反抗運動此起彼伏。1947年4月5月,雷諾汽車公司工人舉行了抗議政府經濟政策的大罷工;1948年秋髮生了煤礦工人的大罷工;1950年,70多萬五金工人堅持罷工一個多月;1953年8月,因抗議政府的退休政策,400萬工人舉行了大罷工,使全國陷入癱瘓狀態。與工人罷工運動同時,農民反政府的運動也迅速開展起來,“中小農戶變成了富足社會的抗議者”。
1953年10月,法國40多個省的農民拒絕向政府提供農副產品,以抗議工農業產品之間日益擴大的價格剪刀差。除工人和農民的反抗外,城市小資產階級因不堪政府沉重的稅收和壟斷資本的壓榨,對第四共和國也感到不滿。始於1953年的以反映城市小資產階級利益為主的普扎特運動曾震動整個法國社會。
經濟與財政危機不但激化了社會矛盾,加劇了社會的動蕩,而且使得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明朗化,進而引起了政治危機。第四共和國幾乎歷屆政府的垮台都在不同程度上與它的經濟政策及財政狀況有關。1957年5月,居伊·摩勒政府就是因為它的經濟和財政政策遭到其他黨派的激烈反對而倒台的。

對外

外交政策的失誤尤其是大規模的對外殖民戰爭,直接促成了第四共和國的滅亡。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的實力遭到嚴重的削弱,由昔日的世界強國降為二等國家。美國和蘇聯在戰後成為全球範圍內實力最強大的超級大國,美蘇爭霸世界的格局逐步形成,國際關係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作為已降為二等國家的法國,如何及時調整自己的政策以適應新的國際關係格局,這是法國在戰後所面臨的最根本的外交問題。可是,第四共和國的外交政策不是根據世界和歐洲形勢的新特點、新情況而制定的,它因不甘屈居二流國家的地位,不願拋棄歷史傳統,明知不再是一流國家,但仍企圖發揮全球大國作用。於是,國家不得不把過多的精力置於不切實際的外交目標上,從而忽視了國內成堆的經濟、社會問題。因為實力不足,法國的外交處處被國際事態牽著鼻子走,陷入極其被動的局面。
第四共和國的外交失策主要表現在它的非殖民化問題上。與英、荷等國一樣,法國曾是一個殖民大帝國,在海外擁有許許多多的殖民地和保護國。二戰後,殖民地人民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空前高漲。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法國,其經濟、軍事實力大為削弱,要維持對殖民地原有的統治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第四共和國與英國在非殖民化問題上採取的比較明智的態度不同,它不顧客觀現實,把殖民帝國的完整性當作恢復大國地位的一張王牌,結果遲遲跳不出老殖民主義的圈子,逆非殖民化的歷史潮流而動,以致陷入殖民戰爭的泥沼中不能自拔。1946年10月法國制憲會議通過的新憲法對殖民地問題作了規定,法國雖然放棄了“法蘭西帝國”稱號而代之以“法蘭西聯邦”,宣稱法國與殖民地在“權利、義務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聯邦,並把殖民地分成海外省、海外領地、聯繫成員國和歸併地4類,但它再次肯定了宗主國法國對領地的支配地位,其殖民帝國的性質並未改變。對此,法國歷史學家米蓋爾批評道:第四共和國政府“把法蘭西聯邦這條隨時都會沉沒的破船勉強維持在水面上。他們既想延長聯邦的壽命,又沒有足夠的軍事、財政和外交手段”。
然而,殖民地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已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強大歷史潮流。在印度支那、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摩洛哥、突尼西亞與阿爾及利亞等地,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法國殖民者對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進行了瘋狂和野蠻的鎮壓。殖民者的野蠻行徑,只能激起殖民地人民更大的憤怒與反抗。在殖民地人民的頑強鬥爭下,法國軍隊節節敗退,損失慘重。1954年,法國在印度支那戰爭中最後失敗。根據《日內瓦協議》,承認印支獨立,法國勢力退出印支三國。1956年3月,法國政府又被迫先後承認突尼西亞和摩洛哥的獨立。同年11月底,法國與英國在蘇伊士運河的冒險遭到失敗。尤其是1954年開始的阿爾及利亞戰爭,使法國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法國的非殖民化成了一次“痛苦的、令人沮喪的和泄氣的經歷”。
大規模的對外殖民戰爭,加劇了法國的財政危機。由於連年的殖民戰爭,第四共和國軍費開支不斷增長:1947年為2,310億法郎,1947年增加到3,700億法郎,1953年高達5,380億法郎。
龐大的軍費開支,使本來捉襟見肘的法國財政狀況更加惡化,財政赤字迅速增加。從1947年至1957年10月,法國財政赤字增加4倍左右。
對外殖民戰爭及其失敗,進一步加深了第四共和國的社會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對於殖民地問題,法國國內從一開始就形成了兩種對立的態度:廣大的法國人民和法國共產黨主張讓殖民地獨立,反對政府推行殖民政策;右翼與中間派勢力則主張繼續保留對殖民地的統治。隨著殖民戰爭的一連串失敗,不僅法國人民和各左派力量更加不滿政府的殖民政策,連統治階級內部也相互指責,企圖推卸戰爭的責任,內閣危機於是頻頻發生。
對外殖民戰爭大大地削弱了法國的國際地位,特別是在歐洲和大西洋聯盟內的地位。許多國家紛紛譴責法國的殖民政策,要求法國政府尊重殖民地人民民族自決的權利,讓殖民地獲得獨立。與法國同屬西方聯盟的美國,為了與老牌殖民帝國爭奪在亞洲和非洲的利益,打著“反殖民主義”的旗號,推行新殖民主義,不贊成法國的強硬殖民政策。而且,由於美蘇冷戰,美國極為關注在西歐的冷戰陣線力量。而對外殖民戰爭須將法國資源的很大一部分轉用於殖民計劃,致使法國國內實力空虛,這不符合美國加強西方聯盟實力抗衡蘇聯的目的,由此造成了法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但為了擺脫殖民戰爭的困境,法國不得不進一步從經濟、軍事上求助於美國,從政治、外交上依附於美國,並降為美國的“二等夥伴”。法國人民反對美國的干涉和控制,要求政府結束殖民戰爭。由於統治者的一意孤行,第四共和國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
對外殖民戰爭的失敗,還引起了軍隊對政府的不滿,軍人干預政治的現象由此日益嚴重。到第四共和國後期,巴黎政府已無法控制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軍隊。許多保守的軍官認為,法國軍隊在印度支那的失敗,是因為政客們“拆了他們的台”,1954年的日內瓦協議是對法國軍隊的“出賣”。
他們指責政府軟弱無能,要求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府。1958年5月,駐阿爾及利亞的殖民主義分子在軍隊的支持下發生叛亂,宣布成立救國委員會,要求成立以戴高樂為首的救國政府。在巴黎新上任的弗林姆蘭政府對叛亂束手無策,第四共和國此時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在第四共和國危機四伏的最後時刻,立志重返政壇的戴高樂將軍適時擔當了第四共和國的掘墓人這一重要角色。在國內極端殖民主義分子的要求下,戴高樂於1958年6月初組織了新內閣。戴高樂上台後,一方面,他違背了殖民主義分子的意願,花了約4年時間結束了阿爾及利亞戰爭,讓阿爾及利亞獲得獨立;另一方面,著手第五共和國的創建工作。1958年9月28日,公民投票結果批准了戴高樂提出的新憲法草案。10月5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宣告成立。1959年1月,戴高樂正式就任第五共和國總統,第四共和國就這樣壽終正寢了。

綜述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在其政權的頻繁更迭中艱難地度過了它12年短暫的歷史。考察第四共和國迅速解體的原因,筆者認為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首先,一個國家、一個政府採取何種性質的政治制度,應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而定,否則將給國家甚至政權本身造成致命的危害。被資產階級吹捧的議會多黨制並非適用於所有的資產階級政權,當議會權力過分膨脹而嚴重阻礙國家的行政權力時,這一制度的弊端也就顯而易見了。歷史本來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議會多黨製造成了法國政治的混亂,內閣危機頻頻發生。然而,從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廢墟上建立的第四共和國,未能吸取前車之鑒的教訓,幾乎如法炮製了第三共和國那種軟弱無力的議會多黨制。理所當然,它難免重蹈第三共和國之覆轍。1958年,主張建立強有力的總統制的戴高樂的重新上台,實際上是法國當時客觀形勢的要求。其次,經濟的穩定與發展是國家政治穩定、社會發展的基礎。第四共和國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以及因政府頻繁更迭引起的搖擺不定的經濟政策,導致法國社會各階層普遍的不滿,從而造成社會動蕩,加劇了政治危機。第三,與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時代不同,自兩次世界大戰以來,亞非拉殖民地人民已經覺醒起來,他們要求徹底擺脫帝國主義的殖民枷鎖,建立主權國家,發展民族經濟,這股洪流誰也不可阻擋,任何維持殖民統治的企圖註定要遭到失敗。事實證明,海外殖民地對法蘭西第四共和國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對外殖民戰爭消耗了法國的元氣,加深了法國的政治危機,直接導致了第四共和國的崩潰。

二戰時期

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民經濟受到極大的破壞,經濟損失達14,000多億法郎,相當於戰前三年法國全部生產的總值。1944年秋法國解放時,工業生產只及戰前1938年的20%,農業只及50%,法郎價值僅及戰前的1/6。戰後的法國經常處於財政、經濟和政治危機之中。法國為了重新控制其前殖民地,又捲入連續不斷的海外殖民戰爭。法蘭西帝國的日趨衰落,對殖民政策的意見分歧,更加深了這一時期法國政局的動蕩不穩。
1944年8月24日,戴高樂率領法軍進入解放了的巴黎。9月,他改組了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吸收共產黨、社會黨、激進社會黨參加內閣。戴高樂還頒布了整編內地軍的命令,並宣布解散共產黨領導的“愛國民兵”。愛國民兵和共產黨內部意見分歧。法共總書記莫里斯·多列士(1900~1964年)在莫斯科向國內廣播,號召“全國團結”和“統一行動”,表示擁護戴高樂的領導。多列士隨即返回巴黎,協助執行解散愛國民兵的命令。1944年12月,戴高樂訪問蘇聯,簽訂了法蘇同盟互助條約。

憲政初期

第四共和國的終結者——戴高樂將軍
第四共和國的終結者——戴高樂將軍
1945年10月,法國公民投票,反對恢復第三共和國。接著舉行立憲會議選舉,法共獲得500多萬張選票,佔有152個議席,成為第一大黨。社會黨獲得142席,皮杜爾的人民共和黨獲得138席。11月,法共在臨時政府改組中要求獲得外交、國防和內政三個重要部中任何一個部長的職位,遭到戴高樂的拒絕。在新政府中,多列士任國務部長,另外四名法共黨員擔任國民經濟、工業生產、勞工和軍備部長職務。臨時政府審判和懲辦了法奸。維希政府首腦貝當被判死刑,后改判終身監禁。賴伐爾等20餘人被處死,還有14000名維希官員受到懲辦。
新議會推選戴高樂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但在制憲中,他反對多黨制政治,主張法國建立超黨派的總統制共和國。因此,在國家制度問題上,戴高樂同各政黨的分歧日益嚴重。1946年1月,戴高樂提出增加軍費的提案,但議會一致通過社會黨人提出的削減軍事預算20%的提案,戴高樂憤然辭職。他在國會中說:“我們的分歧在於對政府以及政府與國民代表機構之間的關係的總看法不同..究竟要一個治理國家的政府呢,還是要一個擁有絕對權力的議會?..個人認為這第二個方案絲毫不符合我們所在的國家的需要,也不符合我們所處的時代的需要。”1月20日,社會黨人古安出任政府總理,多列士任副總理。4月19日,立憲會議通過新憲法草案,規定建立一院制議會。5月5日,公民投票否決了這一草案。
1946年6月2日,舉行第二屆立憲會議選舉,人民共和黨成了議會第一大黨,皮杜爾出任政府總理。新的立憲會議制定出基本符合人民共和黨要求的憲法草案。10月13日,法國舉行公民投票通過了這一憲法草案。第四共和國憲法與第三共和國憲法區別不大,仍然採用兩院制的議會制度。總統由兩院(國民議會和參議院)聯合選出,任期七年,不掌握實權。法國實行多黨制,政府必須嚴格對議會多數派負責。11月10日舉行第一屆國民議會選舉,法共獲得185席,再次成為第一大黨。但資產階級政黨聯合起來拒絕共產黨組閣。1947年1月,社會黨人保羅·拉馬迪埃組成包括五名共產黨部長的聯合政府。4月,法國最大的雷諾汽車工廠三萬多名工人罷工,法共支持工人的要求。拉馬迪埃政府則對工人進行鎮壓,並以政策分歧為由,將共產黨人排擠出政府。此後,法國政局動蕩,政府頻繁更迭。從1947年11月到1954年6月的七年多時間內,政府更換了13屆。1954年6月,激進黨孟戴斯-弗朗斯就任總理。他解決了同越南的衝突問題,緩和了同突尼西亞、摩洛哥的矛盾。1956年3月,社會黨摩勒政府進一步承認了突尼西亞、摩洛哥的獨立,但他無法平息阿爾及利亞的解放鬥爭,而連年的殖民戰爭又使法國財政枯竭,經濟狀況惡化。第四共和國陷入重重困境。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國徽(1945—1953)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國徽(1945—1953)

法國共和

法國解放后,法國政府立即將戰時與法西斯合作的企業收歸國有。雷諾汽車公司、法國染料公司、電影工業和國營報業公司以及四大儲蓄銀行和保險公司均收歸國有,信貸掌握在國家手中。從1945年12月起,法蘭西銀行成為國家銀行。1946年5月,正式頒布大規模“國有化”法令,對煤炭、電力和運輸等基礎工業實行國有。其中包括法國煤礦公司、法國煤氣公司、法國電力公司、法國航空公司、法國大西洋航空公司等。到1946年底,國家佔有股權在50%以上的公司已達到130家。政府給予國有化企業原資本家大量補償金。國有化企業管理權實際上仍然操縱在資本家手中。國家對國有化企業大量投資以促進工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1946年成立計劃總署,莫內負責制定了第一個七年計劃(1947~1953年),重點發展煤炭、電力、鋼鐵、水泥、運輸和農業機械等六種重要工業。國家對這些基礎工業部門實行計劃調節,以新技術裝備並使之現代化。1947年起,法國是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受惠國,共獲得30億美元的援助。法國政府實行了國有化和莫內計劃兩大措施,並得到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戰後初期工業生產恢復較快。到1948年,整個法國工業的產量達到戰前1938年的水平。

外交


在外交上,第四共和國在冷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德國問題上追隨美國,同時也著手推行歐洲一體化政策。在法國推動下,1951年4月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6國簽訂《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通稱《巴黎條約》),建立歐洲煤鋼聯營。1957年3月,6國在羅馬簽訂《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通稱《羅馬條約》),建立歐洲共同市場和歐洲原子能聯營,向歐洲經濟一體化邁出決定性的一步。第四共和國長期進行越南戰爭和阿爾及利亞戰爭,1956年10月入侵埃及蘇伊士運河區,造成國際聲望下降,財政嚴重困難,國內動亂加劇。1958年4~5月,法國出現政府危機,5月13日阿爾及爾發生暴亂,導致政府垮台。6月1日,C.-A.-M.-J.戴高樂出任政府總理,提出加強總統權力和行政權力的新憲法,並於9月28日舉行公民投票,新憲法以78.5%的票數被通過,10月4日生效。自此,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取代第四代共和國,法國由議會制過渡到事實上的總統制。第四共和國遂告結束。1958年12月,夏爾·戴高樂經普選當選為第五共和國總統,1965年再次當選為總統,共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