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盧人
分佈歐洲使用高盧語的那些人
徠高盧(拉丁語:Gallia)是指現今西歐的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北部、荷蘭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國萊茵河西岸一帶。在英語中,Gaul這個詞(法語:Gaulois)也可能是指住在那一帶的居民。不過更多時候這個詞是指廣泛分佈於歐洲並且甚至在羅馬時期擴張至安那托利亞中部的使用高盧語(凱爾特語族的一個分支)的那些人。
古羅馬時代高盧人曾經廣闊的分佈在歐洲並分成了兩族,除了住在法國的高盧人,還有一部分居住在義大利北部的平原,其他的高盧人移民到了在現時的西班牙一帶。
雕塑:自殺的高盧人
不可不看的是亞里士多德(伊索克拉底及柏拉圖的弟子,前384-前332),在他的作品中有提到凱爾特人的風俗,他們是來自隆河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的凱爾特居民。(希臘語κ?λτοι。)亞里士多德氏就像羅馬人入侵以前的大多數古典時代史家一樣,一再強調凱爾特人好戰的價值觀以及(以現代的意義而言的)野蠻的風俗。他留下的記錄之所以深具意義,是因為他執筆的年代,正值凱爾特諸部大肆擴張,散布直到多瑙河河口以及高盧最深處角落的每一片土地。因此,這些間接的材料針對未來法國的部份,只有寥寥數語。
高盧
在這個時代當中,考古學家們可以重新發現當時經濟和技術發達的聚落,其中一個坐落於阿爾卑斯山當中,很可能就是凱爾特人來臨之前的遺址。
這個時代的特徵似乎是由規模不小的酋邦(principautés)所支配,並由好戰的貴族體制所統治。這些「凱爾特部族的君長、女王」(語見帕特里絲·布杭Patrice BRUN)以兵器和華美的二輪戰車陪葬,如同今法國金丘省(勃艮第大區)的維克斯(Vix)以及德國符騰堡州侯赫多爾夫(Hochdorf )等地所見。他們的墓葬同樣揭露了來自地中海文化圈(特別是埃及)的奢侈品在此出現,見證了這些貴族的巨富當中亦有商業貿易的一面。
前6世紀初,希臘商人在地中海的Lacydon海灣建立了 馬賽,這個希臘殖民地成為貿易中心。在馬賽定居的希臘人來自小亞細亞的Phocée城。
前450年到前400年藝術品風格重新發生了巨大變遷,這可能意味著政治方面也發生了 變化。在那個時候,出現了La Tène文化。按照傳統的觀點,高盧的時代從此正式開始,但是考古遺址發生的變化的理由目前還在爭論中。
按照第一個觀點,在地中海文明的影響下,社會發生了逐漸的變化,外來民族逐漸擴散。按照第二個觀點,凱爾特侵略了原住民的領土,這些原住民從前史一直到凱爾特人的來臨變化了很少。
我們無法了解這些社會變遷的事實,只能提出一些假設。目前大部分的專家推出折中觀點:既發生了漫長的文化擴散過程,也發生了凱爾特的入侵。
但古羅馬歷史卻記載了發生在公元前390年的一件大事:即瓦克魯率領高盧大軍橫掃伊托魯里亞,圍攻羅馬城長達七月之久,最後攻佔並焚毀該城。
到了公元前二世紀,希臘文和拉丁文關於高盧族和高盧國的記載越來越多,揭開了高盧族的奧秘面紗的一部分。高盧(拉丁文 Galli)一詞最早出現在羅馬政治家Caton的筆下(公元前168年),他指的是從法國入侵義大利北部的高盧族人。在公元前二世紀末,在希臘殖民地馬賽的影響下並由於高盧族和地中海的貿易交流,高盧族的一些部落開始希臘化,也開始運用希臘字寫高盧語,但是由於宗教的忌諱,高盧族沒有把其豐富的口傳歷史寫成文字,限定文字的運用範圍為商業和貿易。因此,在高盧語消失之後,這些傳統隨著被淡忘了。
高盧被劃分成幾個部落,那些部落之間的領土界限顯然被劃定得非常清楚。這些界限和未來的羅馬“城市”(Civis)的界限相吻合,從此和現代法國的省相吻合。
La Tène文化末期的高盧在語言、文化等方面顯示出穩定的狀態。但是,按照羅馬的歷史學家,在社會政治方面,高盧的君主制度和貴族制度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選定的法官(高盧語vergobretos)。
羅馬人征服高盧之前一個世紀是高盧文明的鼎盛時代,經濟繁榮,文化發達,不象羅馬作家和西方19世紀歷史學家描述得如此野蠻落後。在那個時代出現了規模非常大的城堡(oppidia),也開始運用錢幣:高盧人文明的水平不低於前2世紀的羅馬。
高盧人對羅馬文化的貢獻非常眾多。在軍法和技術方面,羅馬人不僅採用了高盧人的許多發明,也借了高盧語的辭彙,例如:木桶、劍(gladius)、鎖子甲、肥皂、馬車(carrus)等。
在前2世紀末年,羅馬已經征服了高盧的東南部(現在法國的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和朗格多克-魯西永等地區),這些地區被稱為“Gallia togata”,即“穿羅馬式長袍的高盧”,因為這些地區的高盧人最早受到羅馬影響,開始採取羅馬的生活方式。
高盧人
高盧人
在406年12月31日夜裡,汪達爾人,蘇維匯人,阿蘭尼人等日耳曼“野蠻”民族一同侵入羅馬帝國,趁冬天萊茵河水結凍,容易過河。一直到476年--羅馬帝國的覆滅,皇帝的權利日益減少,高盧的羅馬代表也不敢反抗日耳曼人。在帝國行政里,那些日耳曼族人被划入兩個不同的階級:聯邦者foederati和殖民者lètes。
現時法國領土是由高盧族地區組成。西元前1世紀至5世紀,羅馬統治著主要由高盧族(Gaulois)、凱爾特人族(Celte)和在西南部的巴斯克族(Basque)所組成的人口。486年,來自東方的法蘭克族(Francs)首領克洛維一世(Clovis I)征服了在羅亞爾河(Loire)和索姆河(Somme)之間的羅馬領土。後來他將現時北部和中部法國地區納入統治,並在496年將羅馬天主教定為國教。其他日耳曼統治者仍是以阿里烏主義(Arianisme)為宗教的。
在他於511年死後,他的領土斷斷續續地分裂和統一;而統治實權亦由他的嫡系墨洛溫王朝(Mérovingiens)漸漸移入世襲的宮廷長(maire du palais)里。在751年查理·馬特爾的兒子 - 宮廷長矮子丕平 - 名正言順地建立他的加洛林王朝(Carolingiens)。
這王朝在丕平(Pépin)的兒子查理曼大帝統治下達至巔峰。他先後在771年統一了在分裂中的法蘭克裔領土,774年征服了盤踞著北義大利百年以上的倫巴第王國(Lombard),778年將巴伐利亞(Bavière)納入統治,796年打敗了多瑙河平原的Avars人,801年將南部邊境推進至巴塞羅那而與伊斯蘭教的西班牙領地接壤,並在大張撻伐后終於在804年降服了下撒克遜(Basse Saxe)。
教宗利奧三世(Léon III)在800年 加冕查理曼為第一任神聖羅馬皇帝以表揚其功績及對羅馬教廷的擁護。但他的兒子路易一世死後,路易的三位兒子在凡爾登條約(Traité de Verdun)里將查理曼的領土三分為東中西三部。加洛林王朝雖然在884年至887年間曾短暫統一,但神聖羅馬皇帝封號自始不再在西部通行,而西部亦漸漸演變為法蘭西王國。
在查理曼大帝統治後期,維京族 (Vikings) 沿他的王國北方及西部邊境推進. 自查理曼在814年死後,他的繼任人未能團結去遏止維京人入侵. 維京人和他們的長船縱橫羅亞爾河和其他內陸河流,到處攻掠: 843年他們殺死了南特(Nantes)市的主教,數年後又焚燒了土爾(Tours)城的聖馬丁教堂(L'église Saint- Martin),845年更擄掠巴黎。
現時法國領土大致與國王糊塗查理(Charles le Simple)統治時相同. 他被逼將塞納河下游兩岸大片土地割與維京人,形成諾曼第(Normandie)公國。最後在斷斷續續的權力爭奪中,加洛林王朝亦步上前朝覆滅的後塵:法蘭克公爵及巴黎伯爵雨格.卡佩 (Hughes Capet)在987年建立了卡佩王朝(Capétiens). 它與其旁枝瓦盧瓦王朝(Valois)和波旁王朝(Bourbon) 將統治法國超過800年之久。
卡佩王朝的崛起使法國發展出新的政治架構:君主承認擁有領土的貴族對其疆土的行政管理權以換取他們有限度的忠誠和軍事支持. 不過這制度令卡佩王朝直接控制的疆土限於塞納河中游及毗鄰地區. 另一方面強大的諸侯,譬如10世紀和11世紀時布盧瓦伯爵(Comte de Blois),通過聯姻及扶植弱勢貴族而積累了數目可觀的領地。
911年割與維京人的諾曼底公國,成為了後來征服者威廉入侵英國的根據地。1066年,威廉公爵成功奪得英格蘭的王位,是為英王威廉一世(Guillaume le Conquérant)。威廉公爵仍保留諾曼底公爵的稱號和封地,並將其傳給以後的歷代英王,埋下了日後英法兩國衝突的導火線。1154年,法國的安茹伯爵亨利繼承英國王位和諾曼第爵位,是為英王亨利二世(Henry II)。亨利將自己在法國領地(安茹及諾曼底)歸入英國王室。再加上1152年他迎娶了法王路易七世(Louis VII)前妻阿基坦的艾利諾女公爵(Eléanor d'Aquitaine),令他的勢力擴展到法國西南部。這些事件令英法兩國關係日益緊張,最終導致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
在13世紀,法國王室將不少南部的領土收歸中央,煽動了基督徒屠殺異教徒的浪潮(1209年為最高峰期) ,並把藉此將南部的朗基多克省(Languedoc)收為皇家家族領地。公正王菲力四世(Philippe IV le Bel)試圖奪取佛蘭芒地區(1300),但在兩年後法軍終在發生於Courtrai (Kortrijk)的金靴刺之戰中被佛蘭芒城邦聯軍擊退。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Charles IV)身亡,卡佩王朝(Capétiens)絕後。瓦盧瓦王朝(Valois)成員腓力六世(Philippe VI)繼承王位。但是英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前法王腓力四世(Philip IV)的外孫,宣稱自己是法國王位唯一合法繼承人。此王位爭議成為英法百年戰爭的導火索。1337年11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率軍進攻法國,戰爭開始。英法百年戰爭導致兩國的民族意識大大提高,但百年戰爭期間,兩國都不約而同地出現內亂,如1381年英國的瓦特·泰勒叛亂(Tyler's revolt)和1358年法國的扎克雷革命(Jacquerie)。
法軍在1337年至1360年間節節敗退,瀕臨亡國。但在1369年至1396年間轉入反攻。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在阿讓庫爾(Azincourt)戰役的勝利,令瓦盧瓦王室失去其他貴族家族的支持,最終導致7年後巴黎淪陷和1420年特魯瓦條約(Treaty of Troyes)的簽署。導致法國王室對羅亞爾河(Loire)以南的管治權大大削弱。
1428年,英軍更進一步,佔領了包括巴黎在內的法國北部,並且圍攻通往法國南方的要塞奧爾良。此舉再次激起了法國人的愛國熱情,紛紛起兵反抗。次年,女英雄聖女貞德(Joan of Arc)率軍馳援奧爾良,擊退了英軍。並在歷史名城蘭斯(Reims)擁立查理七世為新任法王。但貞德很快被勃艮第人逮捕,並交與英軍。在英軍宗教審判所得不公道的審訊下,貞德被判為邪教徒,於1431年被釘上十字架,活活燒死。
後來英國內部發生衝突,再加上法王和勃艮第公爵菲利浦(Philippe of Burgundy)的和解,導致法國漸漸反敗為勝。最終陸續收復巴黎(1436年),諾曼底(1450年)及波爾多(1453年10月)等地,法軍獲得最後勝利,收復了除加來(Calais)外的全部領土。在這場戰爭以後,法王逐步加強中央集權,並分別將勃艮第(1477年)和布列塔尼(1491年)收歸中央。
在路易十六統治時期(1774年—1792年),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走到了盡頭。路易十六的法國支持北美十三個殖民地反抗英國統治的獨立戰爭(1778年—1783年),但法國海軍的直接干預也暴露出它自身的一些問題。幾個世紀以來的奢靡浪費和與歐洲列強的軍現困難。惡化的經濟情況,對貴族和教士等特權階級的普遍憎恨,以及缺乏可供選擇的其它變革方式是法國大革命的主要動因。這終於導致1792年第一共和國的成立,以及在1848年2月26日推翻七月王朝後第二次宣布共和。雖然法國的革命家堅決主張共和和平等這些原則,法國在這一時期恢復對絕對君主制或君主立憲制多達四次:拿破崙的第一帝國,路易十八的波旁王朝復辟,路易·菲利普的七月王朝,以及拿破崙三世的第二帝國。在普法戰爭結束后的1870年,第三共和國宣告成立(期間曾一度出現了全球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這一次共和體制一直持續到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德國佔領。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導致了法軍人員的重大傷亡和裝備巨大損失。在1920年代,法國在與德國接壤的邊界建立了馬其諾防線(Maginot Line) 並且與東歐的各新興小國結成「小協約國」聯盟,防止德國和奧地利的復興。但英法政府在1930年代推行的綏靖政策,導致德國納粹黨和希特勒的坐大,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淪陷更使「小協約國」聯盟立即灰飛湮滅。納粹德軍其後更在1940年6月繞過馬其諾防線,迅速攻陷法國北部3/5的土地。
同年7月10日,法軍一戰英雄貝當元帥(Henri Philippe Pétain)在法國南部的維希(Vichy)被推舉為傀儡政府的首領。為維護維希政府僅有的主權,貝當只好默認德國在法國掠奪資源,更徵召法國人為役夫,為納粹德軍服務,甚至還要將政府稅收的一半「繳納」給德國。但是最終維希政府難逃被納粹德軍所滅的命運。1942年11月,納粹德軍進佔法國南部,全權接管當地軍政大權。而貝當與其政府被迫「流亡」到德國,且被納粹當局軟禁。
另一徠方面,第三共和國最後一任國防部長夏爾·戴高樂將軍(Gen. Charles de Gaulle)逃亡到英國,並成立「自由法國」武裝抵抗組織,在法國發展地下運動,以圖終有一日光復法國。終於「自由法國」匯同盟軍在1944年底,光復全法國。
二戰結束后,法國新政府要面對戰後湧現的一大堆新問題。由夏爾·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臨時政府,在共和國新憲法(1946年10月)通過以後,就立即將權力交與基於政黨執政聯盟的第四共和國政府,而戴高樂將軍自己也很快歸隱田園,淡出政治舞台。但這個政府與議會同盟內部往往缺乏協調,這個缺陷在法國政府處理在中南半島和阿爾及利亞的獨立運動的政策便表露無遺,更導致執政內閣的連串危機和變動。1958年5月,在阿爾及爾的軍官和法國居民發動叛變,企圖阻止法國政府允許阿爾及利亞獨立,更令法國政府的倒台危機升級。最後,法國總統只好請戴高樂再次出山,收拾殘局。戴高樂迅速成立緊急政府,並立即通過另一部共和國憲法,立即進行總統選舉。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
七年後,在一個場合標號第一次在20 世紀,人民法國參加投票選舉總統由直接選票,戴高樂贏取重選與這個表決的55% 份額,擊敗佛朗索瓦·密特朗。在1969 年4月,戴高樂辭去了跟隨失敗在政府提議全國公民投票對於21 地區的創作與有限的政治的力量。成功他因為法國的總統是戴高樂派的喬治·蓬皮杜 (1969-1974),獨立共和黨Valery Giscard d'Estaing 的(1974-81),社會主義 佛朗索瓦·密特朗 (1981-95),和新戴高樂派雅克·希拉克(選舉在春天1995)。當法國繼續尊敬它的富有歷史和獨立,法國領導愈來愈栓未來法國對歐共體的持續的發展。在密特朗總統的佔有權時,他強調歐洲綜合化的重要性和主張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批准在歐洲經濟和政治的聯合,法國的全體選民狹窄地批准在1992 年9月。當前的總統希拉克承擔了辦公室1995 年5月17 日,在競選以後集中於需要倔強地與法國的高失業率交戰。國內關注的中心很快轉移,然而,到經濟改革和傳送帶拉緊措施要求為法國符合標準為經濟和貨幣聯盟(EMU) 由馬斯特里赫特制定條約計劃。在1995 年末期,法國體驗它的最壞的勞工動亂在至少十年,象僱員被抗議的政府減少。在外國和安全政策前線,Chirac 採用一種比較斷言的方法對保護法國維護和平的人在前南斯拉夫和幫助促進和平協議談判在德頓市,俄亥俄和簽字在巴黎在1995 年12月。法國人是在北約和歐共體政策最堅強的支持者之中在巴爾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