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川鎮
涇川鎮
涇川鎮,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地處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是涇縣唯一的建制鎮, 素有“山川清淑、秀冠諸邑”之譽。
鎮政府設涇縣縣城內,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轄12個村和9個社區。2006年末,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0億元,財政收入432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3100多元。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25595公頃,
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9.3億元,預算內財政收入165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3元。綜合經濟指標位於宣城市鄉鎮第四位。
截至2020年末,常住人口為135239人。
涇川鎮
1949年10月1日建國,涇川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專區。1952年3月28日,涇川改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蕪湖專區。
涇川鎮衛星圖
涇川鎮政府位於安徽宣城涇川鎮謝園路12號
涇川鎮地處北緯30°21′至30°50′,東經117°57′至118°41′之間,境內205國道、322省道、青弋江秀水穿鎮而過,交通便捷,205國道、322省道是通往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等著名旅遊名勝的道路。
涇川鎮東南西部為山區北部為丘陵 中部為平畈區 境內水系較為發達 青弋江、陳村灌區總乾渠及幕溪河穿境而過。
涇縣地處中緯度南沿,根據氣象指標分類,屬於北亞熱帶、副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資源豐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夏季長,春、秋季短。有春來遲,秋來早的特點。年平均溫度157,氣溫年極端最高值為40.8℃。
涇川鎮氣候大陸性顯著,四季分明,冷暖起伏不大,降雨多集中於夏季。年平均氣溫10℃,無霜期174天。年平均降雨555毫米,日照2274小時,相對濕度69%,常年多東北風,年蒸發量1339.6毫米。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風雷、病蟲害等,其中以乾旱為主。
涇川鎮擁有豐富的水利資源,長江下游最大支流青弋江,截至2015年境內已開發水電站有11座,總裝機容量為9974千瓦。
截至2015年,涇川鎮林業用地38.79萬畝,其中生態公益林14.32萬畝,森林蓄積量71.2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6.9%;用材林9.17萬畝,薪炭林6.96萬畝,防護林6.98萬畝,特用林5.56萬畝,經濟林1.15萬畝,竹林1.15萬畝,疏林地3814畝,灌木林地7603畝;油茶1.53萬畝,其中新增種植1.12萬畝。
截至2013年,涇川鎮鎮總人口6.8萬餘人,其中農業人口2.1萬人。
2017年,常住人口116582人。
截至2020年末,常住人口為135239人。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2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0億元,增長7.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6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1億元,增長6.1%。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1890元,比上年增加1578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2.3︰44.5︰33.2變化為21.9︰44.5︰33.6,第一產業比重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5410公頃,小麥種植面積593公頃,油料種植面積4789公頃,棉花種植面積479公頃,蔬菜種植面積5884公頃。
全年糧食總產量14.6萬噸,增長3.3%。油料產量11497噸,減少0.9%。棉花產量789噸,下降1.1%。茶葉產量1920噸,增長2.1%。
全縣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119戶(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22.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9.0億元,增長12.0%。其中,重工業完成增加值23.2億元,增長11.9%;輕工業完成增加值5.9億元,增長12.2%。全縣20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實現產值38.9億元,增長24.5%,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比31.7%。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7099萬美元,下降42.8%。其中:出口5793萬美元,下降45.3%;進口1307萬美元,下降28.1%。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328萬美元,增長55.0%。
全年接待旅遊入境者18991人次,增長9.0%,實現旅遊外匯收入1686.0萬美元,增長11.0%;接待國內旅遊者579.5萬人次,增長16.0%,實現旅遊業總收入22.43億元,增長19.0%。
水西寺
水西雙塔點綴其間,白雲山有一澗清溪沿幽谷而下,形成一弘清泉,相傳唐宣宗李忱為太子時潛居水西寺,曾在此沐浴凈身,因而得名“太子泉”。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三吳紀念館,在安徽省涇縣博物館內二樓,三個展廳300平方米,展覽內容分兩大部分,一為生平介紹,設展採用文字和圖片表現;二為藝術作品和三位先生的文物展示,用展櫥、展櫃表現。
中國宣紙博物館
涇川鎮以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為統領,以打造生態農業旅遊鄉鎮為目標,以205國道、322省道示範帶綠化提升為依託,緊緊圍繞“三線四邊”環境綜合整治,傾力打造“涇川綠色長廊”工程,進一步創建宜居、宜游良好生態環境。
涇川鎮作為涇縣主城區,進出口來往客流量大。綠色長廊的建成,可使往來人員擁有愉悅的心情和美的享受,不僅美化了景觀,改善了生態,也為打造“青清凈靜”魅力涇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鎮黨委、鎮政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一主兩翼”發展戰略,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始終牢記發展為第一要務,把產業發展農民增收作為踐行“三個代表”的具體體現,始終堅持以培植特色產業,改善基礎設施,推進城鎮化建設,優化發展環境作為發展經濟、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的戰略措施,按照“以城帶鎮,工業強鎮,以工促農,城鄉聯動,協調發展”的原則,強抓機遇爭項目,凝心聚力謀發展,實現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走工業強鎮之路,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區域優勢,傳統的工業基礎和境內擁有金、鐵、銅等有色金屬、方解石、大理石非金屬礦以及豐富儲量的煤炭資源優勢,加大對外經濟協作,通過招商引進資金和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以龍頭企業帶動相關企業,構建產業鏈和形成企業聚集群。全鎮現擁有工業企業640餘家,其中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達41家,工業增加值近幾年來均在10%-15%增幅以上。形成以機電鑄造、宣紙生產及加工、木竹製品、建築建材、礦業開採和輕紡等六大行業為主導上百品種的四大工業經濟板塊。實施品牌戰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含量,企業上規模、產品上等級,使鎮內“汪六吉”、“汪同和”等一批品牌得到傳承和發展。
向效益農業的轉變,促進農業產業化。全鎮利用地處城郊優勢,以縣城輻射帶動農村,堅持以工業理念抓農業,建起晏公千畝蠶桑基地;山口千畝園西瓜、蔬菜基地;幕橋千畝甘蔗、中藥材基地以及城東百畝花卉盆景基地;引導和培育種植、養殖加工企業和大戶,充分利用“古北翠尖“部優品牌效應建有優質無公害茶園千餘畝。全鎮種植蔬菜、瓜果、中藥材、食用菌專業戶達337戶,營材大戶19家,木材加工大戶63戶,勞務輸業近萬人。效益農業和勞務收入成為農民增加收入新的增長點。
得天獨厚。旅遊經濟帶動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205國道,322省道和青弋江穿境而過,是通往“兩山一湖”旅遊區的必經之地,鎮內擁有水西國家級森林公園、水西風景區、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水西雙塔、寶勝禪祠、台泉祠及三吳紀念館等自然和紅色旅遊景點。目前為充分利用和挖掘旅遊資源,通過引資開發建設宣紙城、瑤嶺湖水電站、城南老街和高村山莊等旅遊景點為該鎮增添新的旅遊經濟增長點,同時通過旅遊業帶動了該鎮商業服務的大發展,現全鎮從事旅遊餐飲、商業、零售等第三產業的個體工商戶已達500餘戶。
抓好城西工業區和服務工作,全力構建發展平台。充分利用縣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建設一個佔地4.5平方公里,其中廠區面積近千畝的縣級工業集中區,投入資金完善工業區內供電、供排水、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設立園區管委會,確定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入戶企業進行幫辦和“保姆”式服務,優化投資環境,吸引了大批企業來園投資興業。目前園區內已有工業企業80餘戶。加快城區建設,促進社區建設,在抓好社區居委會建設,增強社區居委會服務功能,提升社區居委會社會管理和為社會群體保障能力的同時,積極支持協助改造老城區,建設新城區建設,投入人力物力,做好社區文明創建爭創文明縣城工作,著力抓好城區街道綠化、硬化、亮化工程,使古老的縣城煥發新的生機。
全面發展。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全鎮現有公立初級中學一所,完小三所及三個教學點和志遠雙語小學、英特學校和凌雲學校三所私立學校,通過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鞏固“雙基”成果,促進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抓基礎管理,強化服務功能,落實計劃生育戶獎扶政策,按時兌現獨生子女保健費。五保戶供養納入社會化管理,鎮內建有公益性敬老院、托老所兩所,敬老院正籌措資金擴大建設規模和改善住院條件達農村二級模範敬老院標準。按時發放各類救災、救濟和撫恤款物,農村和城鎮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積極推進殯葬改革,火化率達100%,各村、社區建有公益性公墓,實行規範安葬。通過文化信息入村工程建設,全鎮城區和農村居民有線電視實行縣鄉聯網,有線電話趨於普及,不少家庭戶已進入了網際網路,有條件的村和社區建有文體室,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和文體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農村、城鎮居民實行了醫療保險制度。農村進行“村村通”建設、安全飲用水建設和改水改廁、等一系列以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的民生工程。民兵預備役工作紮實開展,國防教育深入人心。通過新農村建設,加大文明創建工作,促進全鎮人民文明素質的提高,實現社會穩定、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新涇川。
2019年9月11日,涇川鎮入選“2018中國中部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