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長信宮燈
中國漢代青銅器
西漢長信宮燈,中國漢代青銅器,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西南約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wǎn]墓中出土。2010年作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展品展出。
宮燈燈體為一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跽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燈體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長信宮燈設計十分巧妙,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既防止了空氣污染,又有審美價值。此宮燈因曾放置於竇太后(劉勝祖母)的長信宮內而得名,現藏於河北博物院。
漢墓發現
1968年5月,解放軍北京軍區工程兵某部悄悄地開進了河北省滿城縣,他們將在縣城西南一座海拔只有200餘 米的孤山上執行一項秘密的國防施工任務。1968年5月23日,當機電12班的戰士們在距離山頂30米處朝東地帶打眼放炮時,一個奇怪的現象發生了,這次放炮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崩下來許多碎石頭。對於這一奇怪現象,戰士們決定上前看個究竟。不料,走在最前面的一名戰士,突然感到雙腳還沒站穩便失去了支撐,整個人掉進了一個漆黑的山洞裡。隨後班長帶領幾名戰士也爬進了洞里。他們打著手電筒走進洞里后,發現地上散落著許多凌亂而腐朽的木料,還有許多造型奇特而古怪的鐵器、陶器和青銅器等。
漢墓發掘
郭沫若(左)親臨發掘現場
考古專家們打開竇綰墓主室時長信宮燈散落一地,並非它的完整形態。由於竇綰墓主室頂部為兩坡式構造,並不十分牢固,主室的東半部頂發生過坍塌,原本放置在几案上的長信宮燈被震落在地上摔散,侍女頭部、燈盤、燈罩等零部件散落一地,后經專家們的修復才得以回復原本的容貌。
長信宮燈
宮燈的整體造型是一個跪坐著的宮女雙手執燈。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和燈罩六部分分鑄而組裝成的。宮女體中是空的,頭部和右臂還可以拆卸。宮女的左手托住燈座,右手提著燈罩,右臂與燈的煙道相通,以手袖作為排煙炱的管道。寬大的袖管自然垂落,巧妙地形成了燈的頂部。燈罩由兩塊孤形的瓦狀銅板合攏後為圓形,嵌於燈盤的槽之中,可以左右開合,這樣能任意調節燈光的照射方向亮度和強弱。燈盤中心和釺上插上蠟燭,點燃后,煙會順著宮女的袖管進入體內,不會污染環境,可以保持室內清潔。宮燈的造型構造設計合理,許多構件可以拆卸。燈盤有一方銎柄,內尚存朽木。座似豆形。燈罩上方部分殘留有少量蠟狀殘留物,推測宮燈內燃燒的的物質是動物脂肪或蠟燭。宮燈表面沒有過多的修飾物與複雜的花紋,在同時代的宮廷用具中顯得較為樸素。
器物銘文
長信宮燈上部燈座底部周邊刻有“長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內者卧”的銘文,仔細觀察,其字跡稍嫌潦草,可能是後來才刻上去的,故“長信尚浴”似乎並不是此燈的最初所有者,最初的所有者應當是先刻上去的,且字跡比較工整,所以燈體上6處“陽信家”字樣的銘文說明宮燈原本是屬於陽信夷侯的劉揭之家。
該宮燈還有“長信”字樣,為竇太后居所長信宮中使用,故名“長信宮燈”。
名稱來源
西漢長信宮燈
名稱爭議
學者趙化成等認為依照漢代“陽信家”青銅器的出土記錄,包括長信宮燈在內的大量“陽信家”銅器均屬於漢武帝之姊平陽長公主(陽信長公主),故長信宮燈最早屬於哪位皇室成員尚沒有確實定論。
長信宮燈一改以往青銅器皿的神秘厚重,整個造型及裝飾風格都顯得舒展自如、輕巧華麗,是一件既實用、又美觀的燈具珍品。宮女銅像體內中空,其中空的右臂與衣袖形成銅燈燈罩,可以自由開合,燃燒產生的灰塵可以通過宮女的右臂沉積於宮女體內,不會大量飄散到周圍環境中,其環保理念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長信宮燈被譽為“中華第一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來華訪問時曾參觀過長信宮燈,並感慨道:“2000多年前中國人就懂得了環保,真了不起。”
長信宮燈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工藝美術品中的巔峰之作和民族工藝的重要代表而廣受讚譽。這不僅在於其獨一無二、稀有珍貴,更在於它精美絕倫的製作工藝和巧妙獨特的藝術構思。採取分別鑄造,然後合成一整體的方法。考古學和冶金史的研究專家一致公認,此燈設計之精巧,製作工藝水平之高,在漢代宮燈中首屈一指。1993年被鑒定為國寶級文物。
“長信宮燈”郵票
2000年,國家郵政總局再次發行出土文物“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朱雀銜環杯”、“蟠龍紋銅壺”一套4枚郵票(2000-21,面額80分 2000年10月20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