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

張家港香山寺

香山寺,位於江蘇省張家港市金港鎮香山南側的峭壁之上,海拔128米。香山寺坐落的香山,史稱卧牛山,桃花山。

基本介紹


張家港香山寺景觀
張家港香山寺景觀
山上風光綺麗,是我國江南諸多名山中的佼佼者。山上自古就有廣為人知的釣魚台、采香徑、梅花堂、洗硯池、石虎門、聖過潭、觀音殿、荷花茶廳、圓寂塔、聽松吟、桃花澗、聖清池、毗陵井、巫山夜雨、天台石、歸雲洞、烽火台、藏軍洞等“香山十八景”。公元前5世紀,吳王夫差攜西施登山敬香,在花簇叢中踩出了一條觀景賞花的采香徑。從此改名為香山。
香山寺,原名毗陵寺。始建於東漢,距今有1700多年。為江南七十二寺之一。史有“佛門聖地”之稱。
宋靖康2年(公元1127年),白馬寺錫杖大和尚雲遊香山後,帶領弟子在山上建造了“南北山觀堂”、“東獄殿”、“玉皇殿”等殿堂。計有房屋數百餘間。因其建在香山精華之地,故以香山命名。並親筆勁書“香山寺”門額于山門上。此後,香山寺屢經興廢,文革期間被徹底毀壞。
1993年3月,隨著黨的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實,張家港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香山寺恢復重建。
香山寺[張家港香山寺]
香山寺[張家港香山寺]
1994年3月8日,在原南沙鎮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幫助下,開始了重建香山寺的工作。經過中國對外園林建設蘇州公司一年多的艱苦努力,首期投入600萬元建造了既有古典佛韻又具現代氣息的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和齋堂、寮房及相關配套設施。原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親筆題寫了“香山寺”寺名和“大雄寶殿”殿名。蘇州市佛教協會會長靈岩寺方丈明學大和尚任名譽方丈。此時,香山寺初具江南第一名剎規模。1995年底,張家港市宗教局向香山寺正式頒發了《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證》。1997年,明學大和尚委任法禪法師為香山寺監院。2004年11月,江蘇省佛教協會正式批准法禪法師擔任香山寺住 持。
香山寺重建后,法禪法師帶領全體僧眾秉承佛教旨要,積極弘法利生,各項佛事活動規範有序。先後連續七年成功地舉行了大型水陸法會,受到了十方信眾的高度讚揚。多次被評為“五好宗教活動場所”。來自江、浙、滬等地的信教群眾絡繹不絕,一年四季呈現出一派佛音縈繞、香火鼎盛的興旺景象。
為加快“兩個率先”的步伐,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張家港市旅遊管理局從2005年起對香山進行整體開發。香山寺抓住這一機遇,正在陸續興(擴)建寶塔、玉佛殿、千手千眼觀音殿、財神殿等相關配套設施。
如今,站在香山腳下向上仰望,翠綠叢中雲蒸霞蔚,殿宇生輝,佛音盈耳,美不勝收。香山寺正以江南名剎的雄姿屹立於祖國寺廟之林。成為鑲嵌在長江邊上香山之顛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