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場鎮
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下轄鎮
錫場鎮,隸屬於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地處揭東縣西北部,東南與榕城區東陽街道為鄰,南以榕江北河與榕城區磐東街道相望,西南、西瀕臨榕江北河與月城鎮相望,北與新亨鎮相接,東北靠山,與埔田鎮接壤。轄區面積50.96平方千米。錫場鎮常住人口108282人(2020年)。
錫場鎮因鎮人民政府駐錫場村而得名。1983年,錫場公社改區。1986年底,區改鎮。1991年12月,劃歸揭東縣。截至2020年6月,錫場鎮共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2018年,錫場鎮有工業企業118個,規模以上有5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8個。
錫場鎮
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立藍田都,轄屬包括今之玉湖、新亨、錫場和東山等地。
清順治二年(1645年),藍田都下設21村,本地範圍屬錫場、華清、義順三村。
民國時期屬揭陽第四區。
1949年10月,屬揭陽縣藍東區。
1955年,藍東區改為揭陽第十二區,划玉浦歸屬榕城。
1957年,撒區為鄉,原十二區分為錫場和石洋2個鄉。
1958年秋,合併為錫場公社,劃出錫場鄉的東山部分為城郊公社。
1983年,錫場公社改區。
1986年底,區改鎮。
1991年12月,劃歸揭東縣。
揭東縣錫場毗鄰揭陽市區,與埔田、新亨兩鎮接壤,與月城鎮隔河相望。西南、西瀕臨榕江北河與月城鎮相望,北與新亨鎮相接,東北靠山,與埔田鎮接壤。轄區面積50.96平方千米。
錫場鎮地處丘陵半山區,地勢東北偏高、西南低自東北方鳥嘴啄至藤吊嶺到潭王江濱的平洋,呈梯級下降趨勢。以鳥嘴啄、無命嶺、藤吊嶺、馬鞍山、黃岐山組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錫場鎮河流以榕江北河為主。鎮內河、港、渠眾多,九九歸元,匯入榕江。
錫場鎮主要的自然災害有颱風、乾旱和霜凍寒潮。
2011年末,錫場鎮下轄錫場1個居民委員會,新置寨、錫東、錫中、錫西、華清、石洋、東倉、大寮、潭蔡、潭王、江濱1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個居民小組,56個村。
截至2020年6月,錫場鎮共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錫場鎮行政區劃詳情 | ||||||
錫場社區 | 新置寨村 | 錫東村 | 錫中村 | 錫西村 | 華清村 | 石洋村 |
東倉村 | 大寮村 | 潭蔡村 | 潭王村 | 江濱村 | 軍埔村 |
2011年,錫場鎮總人口11.62萬人,均為漢族。
2018年,錫場鎮戶籍人口123905人。
2021年7月,揭陽市揭東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錫場鎮常住人口數為108282人。
2011年,錫場鎮地方財政總收入7858萬元。
2018年,錫場鎮有工業企業118個,規模以上有5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8個。
2011萬畝,錫場鎮耕地面積3.3萬畝,池塘4000畝。農產品以竹筍、蔬菜、甜玉米為主,以水為副業的“三高”農業得到較快發展。2011年,農業總產值27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80元。
2011年末,錫場鎮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及食品機械、五金加工、建材、化工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其中食品及食品機械已成為支柱產業,有170多家食品企業,主要產品有餅乾、糖果、波紋面、蛋黃派(蛋糕)等。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2.96億元。
2011年末,錫場鎮有集貿市場5個,限額以上商業企業9家。2011年,限額以上商業企業完成銷售總額5.70億元。
錫場鎮因鎮人民政府駐錫場村而得名。
錫場鎮有廣梅汕鐵路貫穿鎮域北部;梅汕高速公路和揭普高速公路在鎮內華清村設出入口,206國道穿境而過;格江北河穿越南部,沿河有錫場渡、東倉渡、潭蔡渡3處渡口,船漕向上可達豐順,向下可抵汕頭。2011年末,鎮區過境公交線路1條。
2011年末,錫場鎮有幼兒園20多所,小學11所,初級中學4所,高級中學1所。
2011年末,錫場鎮有文化站1個,鄉村文化室11個,鎮圖書室1個,文化廣場3個。2011年末,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已升級為數字電視。
2011年末,錫場鎮群眾體育組織有乒乓球協會、錫場象棋協會、業餘籃球隊等。
2011年末,錫場鎮有鎮醫院I所,鄉村聯合醫療站12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9萬人。
2011年,錫場鎮有3760人參加居民醫療保險,2.7萬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萬人領取養老金,共發放新農合住院補償款1496萬元,發放扶貧、低保、五保等各類資金565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錫場鎮有郵政支局、電信營銷服務中心各1個。
給排水
2011年末,錫場鎮鎮區水廠1座,自來水普及率近100%。
供電
2011年末,錫場鎮鎮區擁有11萬伏輸變電站1座。
燃氣
2011年末,錫場鎮有鎮區燃氣普及率達到99.9%。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錫場鎮鎮區主要道路綠化普及率90%。
錫場鎮有鳥嘴啄、麒麟岩、藤吊嶺山等。藤吊嶺山上有寺廟、楊文廣跑馬場、磨刀石、八卦潤等古迹;山腳的石棕嶺有一株古榕,相傳有700多年的歷史。有英靈古廟、廣安寺寶龍寺(寶龍善堂)、林氏宗祠、光明精舍、廣慧齋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