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補貼

交叉補貼

交叉補貼(Cross Subsidization)是主導運營商運用其市場主導地位進行的一種妨礙競爭的定價行為。交叉補貼是一種定價戰略。其思路是,通過有意識地以優惠甚至虧本的價格出售一種產品(稱之為“優惠產品”),而達到促進銷售盈利更多的產品(稱之為盈利產品)的目的。

定義


中文名稱:
交叉補貼
交叉補貼
交叉補貼
英文名稱:cross subsidy
定義:同一電信經營者用贏利業務的收入來補償非盈利業務產生的虧損的一種手段。
應用學科:通信科技(一級學科);政策、法規與管理(二級學科)

條件


採用交叉補貼的動機很明確:希望通過以折扣價格出售基本產品來推動銷售大量的贏利產品,從而提高總利潤。這種做法必須在具備以下條件時才起作用:
客戶對優惠產品價格極為敏感,對贏利產品價格不敏感。

優惠產品的銷售對價格足夠敏感

優惠產品必須具有足夠的
需求價格敏感性,從而使其折扣價格所帶來的盈利產品
銷售量的增加所導致的
利潤增加足以彌補其降價的損失。如果優惠產品的需求對價格不太敏感,企業最好是同時在優惠產品和盈利產品上謀求

盈利產品的銷售對價格極不敏感

盈利產品的需求必須對價格不十分敏感,這樣提高
售價才不會使
銷售量大減。除非這一點得到保證,否則,出售盈利產品所帶來的利潤就不足以彌補優惠產品降價出售的利潤損失。對盈利產品,其需求對價格的不敏感性取決於它為買方所創造的價值以及其它
替代品對它的威脅程度。

兩種產品互補性強,同時購買的概率高

優惠產品與盈利產品聯繫緊密盈利產品的銷售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與優惠產品的銷售連在一起,這樣買方就不能只買低價的優惠產品而白佔便宜。不一定要求這兩種產品緊緊捆在一起,但它們之間的聯繫必須足夠強,以使同時從該處購買兩種產品的買方比例達到一定程度,從而證明以折扣價格出售基本產品是合算的。
隨著
產業的不同,優惠產品與盈利產品間聯繫的來源亦不同。在
零售業中,由於購貨成本的存在,使得買方在光顧商店進還會購買其它
貨物,這就創造出一種聯繫。在勸買高價產品時,對品牌的忠誠以及改變品牌的轉換成本,使得兩種產品聯繫起來。例如:對品牌的忠誠加上轉換成本會使買方購買與刀架同品牌的刀片。除此之外,感覺上的或真正存在的兼容性也會把產品聯繫起來,就像買方相信產品製造商也是提供零件、維護和修理的最佳選擇一樣。

贏利產品的進入障礙足夠大

優惠產品與盈利產品間的聯繫還取決於後者可以被其它產品替代的可能性。例如,要是零部件可以返修,那麼設備銷售和零件銷售之間就不再有相同的聯繫了。進入盈利產品業的壁壘除非優惠產品和盈利產品很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否則為使交叉補貼策略取得成功,必須使進入盈利品產業為非常困難。關鍵是要防止他人仿製零部件或消耗性產品。

意義


如果所需條件具備,交叉補貼可能是一條顯著改善
經濟效益的途徑。諸如吉列(Gillette)、柯達KodaK)和施樂(xenx)這些著名公司,都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戰略。但是,支持交叉補貼的條件可能會消失,這就需要採取主動措施去維持它們。而且,企業必須是有意識地而非無意識地採取交叉補貼。
採用交叉補貼的一些戰略意義如下:
為進入盈利產品業設置壁壘。要使交叉補貼戰略長久可行,實施它的企業必須要設立或提高進入盈利產品業的壁壘。這意味著企業必須保護專有的服務程序、零部件整修技術以及消耗品的設計,而不讓他人模仿。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積極進行專利註冊以及主動的市場營銷活動,使買方了解向生產基本產品的廠購買盈利產品的必要性。由於不注重這些因素,許多企業的交叉補貼戰略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
一個不遺餘力保護其盈利產品的例子是施樂公司。在複印機行業,易耗材料是利潤的主要來源,因而施樂公司一直為不同型號的複印機提供獨特的調色劑,同時積極宣傳在複印機上使用它生產的調色劑以保證最佳複印質量的好處。
加強基本產品和盈利產品間的聯繫。只要是能加強基本產品和盈利產品聯繫的事,就會有助於企業實行交叉補貼策略。在產品設計上增加競爭對手生產兼容介面的難度,就是這樣一種戰術。柯達公司採用的是另一種戰術。通過向相片洗印方宣傳柯達相紙是印製精美照片的理想相紙,公司試圖將設備的銷售與相紙的銷售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隨著產業的發展調整交叉補貼策略。如果支持交叉補貼策略的條件發生了變件,企業要作好調整自己的這一戰略的準備。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本產品和盈利產品的相對利潤率應當經常進行平衡。企業還可以從設計更為複雜的定價機制中獲利,在此系統中以較低的價格向最可能轉向其它廠家的買方提供盈利產品。企業必須避免為競爭對手進入盈利企業提供任何方便。
鼓勵進入基本產品業以推動盈利產品業的銷售。如果盈利產品是專有的,通過諸如發放許可證的方法來鼓勵更多的企業進入基本產品業以促進盈利產品的銷售是合適的。例如,柯達公司鼓勵廠商進入與其膠捲規格相同的相機業。
避免無意識的交叉補貼。交叉補貼應當是公司刻意設計的戰略,而不應該源自於對真實成本的不了解。不理解成本怎樣因細分市場而異,基本上都會導致採取交叉補貼戰略。進行戰略成本分析的良好系統,是有效實行交叉補貼的基礎。無意識的交叉補貼會使競爭對手白白沾光,也會招致新的產業插足者。

相關新聞


電信資費交叉補貼已經過時

自20世紀30年代美國建立了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壟斷經營體制以來,不同電信業務之間的交叉補貼就成為電信資費的基本政策,即長途電話業務補貼本地電話業務,國際電話業務補貼國內電話業務,城市低成本地區補貼農村高成本地區,辦公電話用戶補貼住宅電話用戶。這一交叉補貼的資費結構後來被其他國家採用,成為壟斷經營體制下世界各國電信資費的普遍特徵。
我國的電信資費也不例外,甚至資費背離成本的結構性扭曲和業務之間交叉補貼的程度比世界上許多國家更為嚴重。例如,目前從國內打到美國的國際長途為每分鐘人民幣15元,而美國到中國僅為0.30-0.50美元(摺合人民幣2.5 0-4.10元),相差數倍。尤其是我國的專線和中繼線資費大大高於成本,已經成為阻礙其他電信業務(移動通信、數據通信等)和專網用戶發展的嚴重障礙,在很多情況下甚至直接導致了光纜的重複建設。
造成我國部分電信資費結構不合理的原因除了業務之間交叉補貼的傳統模式之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原來我國市話所特有的高初裝費、低月租費的資費政策。在80年代市話嚴重短缺而又缺乏資金的情況下,我國實行了初裝費制度,最高時達到每部電話5000元。在當時,這種政策不但符合國有企事業單位可以拿出較大的一次性支出、但日常性行政開支緊張的特點,而且使電信企業可以基本上一次性收回投資,大大加速了資金周轉。因此,這種做法既適應了當時的市場,又在避免提高價格(經常性收費)的前提下彌補了月租費和通話費過低的問題,再加上當時各地普遍收取的市話附加費,使我國的市話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得以迅速地發展。但是,目前我國的市話已經基本上滿足需求(在一些地區甚至供過於求),而用戶也已經轉變為以住宅電話為主,與十幾年前的情況已經根本不同。因此,近年來電信企業為了繼續高速發展市話,初裝費已經大幅度下降到平均1000元以下。這就使我國市話資費中月租費和通話費本來就嚴重偏低的矛盾更加突出,而這又反過來使市話更加依賴高利潤業務(例如國際長話)的交叉補貼,促使不同電信業務之間資費的不合理結構更為嚴重。
由此可見,在90年代以前,上述大量的交叉補貼和高初裝費政策是必要的,對電信行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也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目前這種資費結構的扭曲卻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首先,競爭在電信行業的引入,使原來存在高額利潤的業務率先成為競爭的焦點。競爭使這些業務的資費迅速下降,而承擔市話業務的原電信壟斷企業也就越來越難以用其利潤對市話、尤其是對高成本地區的農話進行補貼,必然更加反對競爭,尤其是反對把其利潤較高的業務分離出去的企業重組。這就給我國電信行業的體制改革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在世界各國電信行業引入競爭以後,長話資費下降而市話資費上升的結構性調整已經成為一個普遍規律。
第二,電信技術的發展已經使不同業務的成本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尤其是光纜的普及已經使長途傳輸的成本下降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國際上稱之為“距離死亡”。例如,根據國際電聯1998年的報告,橫跨大西洋光纜的電話傳輸成本僅為每分鐘百分之一美分。長途傳輸成本的迅速下降使我國已經偏高的國際長話和專線電路資費更加嚴重地背離成本,從而進一步加劇了這些業務領域內的競爭。
第三,在市場經濟中,價格向成本靠攏是一個基本的規律。我國部分嚴重偏高的電信資費限制了消費者的使用,進而制約了電信的發展;而部分嚴重偏低的電信資費又使電信企業不願意發展這些業務,或因強行發展這些業務而財務狀況迅速惡化,使企業不能持續發展和改進服務。這兩種情況都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影響了信息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