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戒

日本島崎藤村著小說

《破戒》島崎藤村的代表作、長篇小說《破戒》(1906)通過對主人公瀨川丑松從守戒到破戒的發展過程的描寫,反映了消除等級差別、主張人權解放和自由平等的近代觀念與日本社會殘留的封建等級意識之間的糾葛,同時也說明了覺醒並不意味著現狀的改變。在主人公的身上,既表現了近代日本青年對社會的反感、不滿和反抗,又反映了他們的軟弱性。

內容簡介


這是第一部成熟的、具有日本特點的自然主義的“問題小說”。首先,《破戒》是在實地調查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寫成的,小說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原型。第二,在這部小說中,島崎藤村第一次採用直率地告白自己隱私的方式描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構造了基本情節。第三,小說通篇抒發了所謂“覺醒者的悲哀”,體現了日本自然主義特有的纖弱和感傷的風格。因而,它被夏目漱石譽為“明治時代真正的小說”。同時,《破戒》也在理論上開了一味自我暴露、自我悲哀的自然主義頹廢文學的先河,給日本近代文學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作者簡介


島崎藤村(1872~1943),日本詩人、小說家。原名春樹,別號古藤庵,又號藤生。1872年3月25日生於長野縣築摩郡一古典學者家庭,卒於1943年8月22日。1887年進明治學院。接受基督教洗禮,為《女學雜誌》翻譯介紹英國詩歌。結識北村透谷等人後,共同創辦《文學界》,投身於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開始創作新詩。1896年前往仙台任教,創作詩集《嫩菜集》,獲得了新體詩人的名聲。其後相繼發表《一葉舟》(1898)、《夏草》(1898)和《落梅集》(1901)等詩集。1904年彙編成《藤村詩集》。這些詩謳歌勞動和愛情,要求個性解放,也反映自由民權運動失敗以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徘徊、憂鬱的心情。他的詩以洗鍊的雅語和流暢的詩體歌詠青春的悲歡,為日本近代詩開拓了道路,對日本現代詩歌有很大影響。
隨後,他的興趣轉向散文,並於1906年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破戒》。小說塑造了一個熱心教育事業的青年教師瀨川丑松的形象。丑松是新平民,為避免社會的歧視,隱瞞自己的出身。後接受了平等思想的影響,公開了身份,以致不能繼續任教。作品揭露野蠻的封建身份制度和各種惡勢力,博得廣泛讚揚。藤村的自然主義代表作家地位由此確立。
藤村筆下的人物,大多有現實生活中的原型。創作手法由浪漫主義轉為現實主義,但受到當時流行的自然主義的影響,又具有自然主義特點。島崎藤村是一位既勇於剖析自己,又敢於揭露社會的作家。他在日本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出版說明


《破戒》是名著名譯插圖本叢書之一。2003年初,本著優中選精的原則,人民文學出版社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版的世界文學名著文庫中精選出60種深受讀者喜愛的外國文學名著新組成了名著名譯插圖本叢書。該叢書一經推出,就以其深厚雋永的內涵、優美濟的譯文和曲雅精緻的插圖博得廣大讀者的厚愛,他們紛紛來信來電,對叢書的出版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希望增補一些新的品種。

叢書信息


著名譯插圖本 (共140冊), 這套叢書還有 《傑克·倫敦小說選》,《古希臘戲劇選》,《文字生涯》,《巨人傳》,《十二把椅子》等。